你敢到內蒙古讀研,我們就離婚!面對妻子怒氣,丈夫做法值得學習

人們都害怕成功來的太晚,但是有的人偏偏是“大器晚成”。

“春分剛剛過去,清明即將到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

那是1978年的3月,那個時候的王渝生是下放勞動的重慶求精中學數學老師。正是這番話讓王渝生的人生出現了轉折。

你敢到內蒙古讀研,我們就離婚!面對妻子怒氣,丈夫做法值得學習

在電線柱子上的大喇叭下重燃熱情

同為四川老鄉的王渝生在電線柱子上的大喇叭下聽到鄧小平的一席話,就像是一顆顆星火把王渝生心中的熱情給“點燃”了。

那一年,我國恢復研究生招生,重燃希望的王渝生放下自己手中的鋤頭,毅然決然地選擇考研。

那一年,王渝生35歲。

考研過程似乎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艱辛。王渝生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出一套“報考”戰術。

第一志願是四川大學數學系;第二志願是雲南大學數學系;第三志願是內蒙古大學數學系。

放眼看去全都是數學系。

王渝生是這麼解釋他的戰術的:

“為了考上研究生,我願意到內蒙古兜個底兒。”

在那個年代沒有幾個人願意到內蒙古去,但是王渝生已經想好了所有的後路,即使是到最艱苦的環境去他也不怕。

這種願意到內蒙古去決心面臨著來自他妻子的“不同意”危機。所以為了解除這種危機,王渝生決定把志願表藏起來!

你敢到內蒙古讀研,我們就離婚!面對妻子怒氣,丈夫做法值得學習

志願表

許是他的妻子有著靈敏的“嗅覺”,又或許是王渝生藏東西的技能過於低,最後那藏在抽屜裡的志願表還是被妻子找出來了。

預想的場面還是發生了:

“你要是真考到內蒙古,我只有跟你離婚。”

你敢到內蒙古讀研,我們就離婚!面對妻子怒氣,丈夫做法值得學習

內蒙古

妻子賭氣地跟王渝生說出這句話。

求生欲滿分的王渝生一邊安撫妻子,一邊跟妻子表達自己的心中所想:

“我已經被耽誤了10年了,也都已經35歲了,還能考上比如說中國科學院數學所的研究生嗎?不可能。”

這句話像一根針一樣扎破了妻子心中的“氣球”,也是這句話讓妻子作出了最後的讓步:

“你要是能考到中科院,我就跟你去北京。你可以先‘跳一跳’,看能摘到什麼果子。”

有了妻子這句話王渝生也是“滿血復活”了,後來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招生目錄中,王渝生髮現了一個新鮮的專業——數學教育與數學史。

這個專業的考試科目包含:高等數學、哲學、古文、中國通史。對於愛好廣泛、文理兼優的王渝生來說,都是“送分題”。

你敢到內蒙古讀研,我們就離婚!面對妻子怒氣,丈夫做法值得學習

王渝生一路過關斬將,順利考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你以為考上研究生從此就走上人生巔峰了嗎?不,優秀的人永遠走在路上。

走上“人生巔峰”

在順利完成研究生學業之後,王渝生就繼續攻讀碩士,碩士畢業之後,王渝生留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在攻讀博士的時候,他的導師是當時自然科學史所唯一的博士生導師嚴敦傑。

1987年王渝生已過不惑之年,在這一年他拿到博士學位,成為我國第一個科學史博士。

你敢到內蒙古讀研,我們就離婚!面對妻子怒氣,丈夫做法值得學習

慕尼黑大學

1991年王渝生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完成了博士後的研究。儘管如此,王渝生並不認為這是特別值得“誇耀”的。

在針對自己在德國的求學經歷,王渝生曾這樣說過:

“中國科學院的博士生,在世界上都是叫的響的,在中國的地位卻還不如一個西方二流大學的博士後,實際上呢,西方的博士後就是博士畢業了找不到工作再跟著導師做一年研究,”

他用這種幽默的又帶著一點荒誕的語調來“調侃”自己的德國博士後求學經歷。

回國兩年之後他擔任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所長一職,並且成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真是走上人生巔峰了。

心繫科普,不忘初心

雖然王渝生的人生經歷中處處體現著成功,但是他始終心繫中國科普事業。對於科普他有自己的想法:

“科普不是小兒科,而是一門大學問。”

說到科普工作我們總有這樣的印象:

“喊得響,做得少”

科普工作還是停留在“思想層面”,人們的科普意識弱,科學素質也提不上來,這對我國的創新事業發展是一個障礙。

你敢到內蒙古讀研,我們就離婚!面對妻子怒氣,丈夫做法值得學習

王渝生參加科普講座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王渝生把自己投身在科普事業中,成為了一個科普名家。

王渝生認為科普事業應該“從小做起”,孩子們的科普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關於科普教育,這其中有一個故事。

王渝生還是中國科技館館長的時候,有一天,一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來參觀科技館,碰巧遇到一群5歲的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發生了這樣一段對話。

科學家說:“五歲的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

這句話觸動了王渝生的“心絃”,孩子們的天性是好奇心,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探知的渴望,而好動、好問的孩子是未來的發明家和科學家。

為了激發更多孩子們的探索慾望,王渝生要求科技館安排儘量多的互動活動,讓孩子們在互動中培養探索能力。

你敢到內蒙古讀研,我們就離婚!面對妻子怒氣,丈夫做法值得學習

科普場所

王渝生在卸任中國科技館館長之後,最多的是參與到教育領域中,讓科學深入人們的生活,打破人們對科學的“隔閡”。

讓孩子們從教育中完成蛻變,從“天生”的科學家蛻變成真正的科學家。

在我們看來,王渝生的人生已經是“巔峰”了,但是他沒有停下自己腳步。優秀的人還在繼續努力,在王渝生的心中還有更大的天地等著他去“征服”,他依舊行走在路上。

https://baike.baidu.com/item/王渝生/6801173?fr=aladdin


王館長”外傳

www.cas.cn/xw/cmsm/201303/t20130315_3793078.shtml


為科普而生的王渝生

http://edu.dahe.cn/2015/07-28/105352692.html


王渝生的科普經:科技創新和科普猶如鳥之雙翼

https://new.qq.com/rain/a/20191010A0MPVN00


最近我聯繫了傲夢編程,為大家帶來一節價值298元的免費的編程試聽課。傲夢編程由學而思投資,是國內領先的在線編程教育機構,他們的課我也看過,教的非常好,推薦大家給孩子報名學習。

在下面的試聽卡片中留下你的聯繫方式,稍後就會有老師聯繫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