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河南省鹿邑縣老子故里,多位皇帝親臨,昇仙臺33階有奧妙


2年前有幸跟朋友一起到河南省鹿邑縣老子故里參觀。老子故里風景區緊鄰一條寬敞的大路,然後就能看到一座非常漂亮的“眾妙之門”牌坊。從此牌坊精美的雕刻、豔麗的色彩和明道宮古樸的大殿相比較看,牌坊應該是近年來修復或者重建的。“眾妙之門”出自老子《道德經》,寓示老子思想的博大深邃。

河南周口鹿邑位於河南省東部、豫皖兩省交界處,古代又稱鳴鹿、古縣,被稱老子故里、李姓之根及道家之源。

老子故里存在爭議,另一說位於安徽省渦陽縣鄭店村。安徽渦陽與河南鹿邑,同居道家文化發祥地的渦河兩岸,兩地直線距離不過80公里。雖然不遠,當天沒有再去安徽渦陽縣參觀。

歷史記載唐高宗、武則天、宋真宗三帝頒詔欽改鹿邑縣名。唐高祖李淵、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女皇武則天、宋真宗趙恆,以及文學大家蘇東坡、歐陽修等都曾來拜廟祭祀。

目前老子故里風景區以明道宮、太清宮為主,向遊客展示真實的老子故里形象,繼承發揚老子思想。

位於明道宮的老君臺,因傳為老子昇仙之地又名“昇仙臺”。山門下青石臺階共32層,加上正殿前一層,恰為33層,正符合老子升33層青天之說。

昇仙臺東山牆和古柏樹上的彈痕至今仍清晰可見,13顆炮彈無一炸響,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可說是史無前例的奇蹟。

在老君臺上還放置著4發未炸的炮彈。這些當年未爆炸的啞彈如今已成為日本侵略軍的罪證,也成為這段真實傳奇的物證。

“謝罪碑”,日軍以此向中國人民懺悔請罪並請求原諒,此碑後改稱“和平碑”。

“上善若水”石刻。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與哲學家,也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該景區內也處處體現了老子偉大的哲學思想。以上圖片均由《圖集說事》原創拍攝,看見鄉土,記住鄉愁,歡迎關注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