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應該回歸傳統文化的根基

只有重視自己民族文化根基的民族才能在學習外來文化上行之長遠

一個不懂重視自己文化根基的民族,即便是學習外族的文化,也學不到精髓,所能獲取的也只是膚淺的東西。

語文教育應該回歸傳統文化的根基


學美國學到的是什麼?你沒有學到他好學,雄偉的胸懷。你卻跟他們學性開放,同性戀,邁克爾傑克遜的娛樂,街頭市井混混的放縱非為。

語文教育應該回歸傳統文化的根基


學日本,你卻沒有學到日本民族剛毅,勤奮,刻苦,好學的精神,你沒有學到日本企業家經營之道,甚至連櫻花的悲劇精神都不瞭解。很多人的學習只停留在膚淺的動漫,低俗的影視,只認識了蒼老師。

語文教育應該回歸傳統文化的根基


學韓國,你只知道泡菜的味道比較好,你只懂得宅在宿舍對著韓劇憧憬高顏值的邂逅,只懂得對著屏幕抹眼淚。

語文教育應該回歸傳統文化的根基


改革開放之下,思想自由之中,你對外族的學習還只停留在膚淺的層面,原因不在於閉關鎖國,不在於傳統文化對你的思想禁錮。相反正是因為傳統文化在我們這一代的斷層,我們青少年這一代在道德精神,價值觀上迷失,你境界立足點低,所以學習外族文化也必將行之不遠。

語文教育應該回歸傳統文化的根基


近代以來,我們為了救亡圖存先後掀起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救亡圖存運動值得提倡,這些運動很偉大,具有扶大廈於將傾的功勞。然而,認為是傳統文化阻礙了國家的進步,推行白話文,消滅文言文的教育。將中國文化的傳承命脈攔腰斬斷,自此小學,初中的生涯,再也不知文言文為何物。

語文教育應該回歸傳統文化的根基


原本作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心智啟蒙教育,變成了“小老鼠,爬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小企鵝,美滋滋,身上穿件黑褂子,出門忘了扣扣子,露著白白大肚子”這樣的教材誰編的,你自己讀起來有沒有噁心到吐?這些東西本是小孩子做遊戲的時候已經學會的兒歌,卻被拿過來作為教材,朝夕吟頌,你覺得對得起兒童黃金學習時期的天資嗎?毫無文化底蘊可言,拼命學習這些不是荒廢光陰嗎?

語文教育應該回歸傳統文化的根基


胡適是白話文運動口號喊得最響亮的。他是一介文學宗師,大思想家,學者。他寫白話文成就很高,文學造詣很深,甚至連他在美國讀大學的博士論文都就中國經典諸子百家名家的研究,這個沒有高深的文言功底是研究不了的。他學文言文出身,然而卻反對我們後人學習文言文,試問我們後人有幾人白話文出身的文學造詣超過他的?!憑什麼你學?不讓我們後人學習?!當初做廢除文言文教育的時候你是否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老舍,林語堂,錢鍾書,楊絳,矛盾,這些人可謂文學上一代宗師,文化底蘊深厚,今人白話文出身者,幾人可與匹敵?!憑什麼你們學習了文言文,卻反對我們後人學習文言文?

語文教育應該回歸傳統文化的根基


臺中師大王財貴教授講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在美國留學的大學生,被國外的同學問道,聽說你們中國有本書叫《易經》很厲害的,你一定要給我講講,留學生回答,i am sorry, 我沒聽說過。你們有本書叫《道德經》講了些什麼?i am sorry 我沒有讀過。你們有本書叫《詩經》孔子評價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是什麼意思。i am sorry, 我不知道。你們有本書叫《唐詩三百首》聽說語言很優美。啊……,這個我知道,“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貌似也就會這麼一句……。


語文教育應該回歸傳統文化的根基


試想,當我們的大學本科生中文系的學生,專業中文學了幾年之後,發個說說滿口白話,寫個文章提筆忘字,抓耳撓腮找不到素材。而古人三年的私塾教育卻可以超越一箇中文系從小到大所有的文化積累。這說明了什麼?!

試問,我們當今中國的大多數青少年除了名字叫做中國人之外,血液裡還有什麼是中國人的東西。我們算是被眼下的教育徇葬了的一代,不能讓下一代繼續受害了,是時候反思了!

語文基礎教育亟待迴歸於傳統文化的根基,讓築傳統文化之根基一事從娃娃抓起,落實到位。迴歸傳統文化,讓語文教育事業從傳統文化的根脈裡再受哺育,汲取營養,推陳出新。讓語文教育迴歸傳統文化的根基是為語文教育浚源疏流,教育唯有浚源疏流,方可行之久遠!也唯有重視自己本族文化的根基的民族才能在學習外來文化上學得深入,走得長遠!


語文教育應該回歸傳統文化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