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公務員和基層公務員,差別真的很大


省直公務員和基層公務員,差別真的很大

大家都知道,公務員屬於鐵飯碗。可是,鐵飯碗和鐵飯碗之間也是有差距的。比如,成為一名省直機關公務員,或者是一名鄉鎮公務員,從各個方面來講,都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可能越來越突出。參加公務員考試,選擇成為一名省直機關公務員或一名鄉鎮公務員,十年之後,差別有多大呢?

省直公務員和基層公務員,差別真的很大

一、提拔晉升的差距

省直機關公務員和鄉鎮機關公務員,最突出的差別就在於提拔晉升上的差別。如果是一名鄉鎮機關公務員,考的職位是科員,在鄉鎮機關工作五年之後,仍然是一名科員。但是,如果能考取省直機關公務員,再過一年轉正之後,就有很大希望直接晉升為副主任科員。再過三年之後,就能成為主任科員。

在鄉鎮機關,副主任科員的職數也是有限制的。一個鄉鎮可能就只有一兩個副主任科員的職數。而在省直機關,副主任科員這一級別,根本不佔單位的職數,只要到年限了,就可以提拔晉升。因此,如果進入省直機關,在提拔晉升上,顯然比鄉鎮機關來得更快。十年時間,足以讓一名科員晉升到副處長以上,甚至成為處長。但是在鄉鎮,十年時間,能夠成為一名副科級領導幹部或副主任科員,都已經算足夠幸運的了。

省直公務員和基層公務員,差別真的很大

二、工作環境的差異

選擇省直機關還是選擇鄉鎮,也意味著工作環境的差距。在省直機關工作,坐在窗明几淨的辦公室,不管是交通條件還是工作環境,都遠勝於基層。一部分基層政府公務員的辦公條件是非常惡劣的,有些基層政府甚至還沒有裝空調。另外,基層公務員需要經常和老百姓打交道,很多時候工作難度更大。

省直公務員和基層公務員,差別真的很大

三、子女教育的差距

在基層工作還是在省直機關工作,也意味著子女能夠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是有差距的。省直機關的教育資源和鄉鎮的教育資源相比,那簡直是天差地別。小編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案例:一名公務員已經在基層當到鄉鎮長,為了讓子女有一個更好的學習教育環境,放棄了鄉鎮的領導職務,調動到省直機關成為一名主任科員。你的10年,也是你的孩子的10年。一個孩子的10年,是在鄉鎮受教育、還是大城市受教育?差距可能也不小。

可是反過來想,去到鄉鎮基層的公務員更加值得敬佩。雖然是個人選擇,但他們選擇了艱苦的環境,兢兢業業地為人民服務,更應受到大家的尊重。

省直公務員和基層公務員,差別真的很大

四、從含金量而言,機關公務員尤其是省直機關公務員,含金量更高

機關和基層,從字面上,很多人也能看出,機關公務員的含金量更高。但是,普通人理解中的機關公務員含金量更高,僅僅是因為機關的區位優勢更好。例如,省直機關公務員,辦公地點在省城,城市交通生活各方面的條件都更好,而基層公務員,尤其是鄉鎮公務員,不管是辦公條件還是工作環境,都要比機關公務員更差一些。但是,辦公環境和區位優勢,僅僅是機關公務員和基層公務員的表面差異。二者的實質差距,在提拔晉升方面體現得更為明顯。

機關和基層,在級別上是有差異的。一個省直機關,一般情況下,一把手是正廳級幹部。而一個鄉鎮府,一把手通常是正科級幹部。一個單位,一把手的級別,通常決定這個單位的其他層次的幹部級別和職數。比如,在省直機關,從科員到正處級幹部,機關可以自行提拔。在鄉鎮,從科員到副科級幹部,通常需縣委開會研究。在職數設置上更是如此,鄉鎮的副科級幹部職數,往往七八個人。但是,在省直機關,主任科員以下自然晉升,根本不佔職數。

省直公務員和基層公務員,差別真的很大

五、從競爭難度而言,機關公務員往往比基層公務員更難考

在考試難度上,機關公務員的考試難度,往往也會超過基層公務員。這也是很顯然的,作為機關公務員,尤其是作為省直機關公務員,從科員到主任科員,可能屬於是自然過渡。從主任科員到處長,基本上也就是到點就提拔。如果你是一名鄉鎮公務員,也許幹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為縣處級幹部。因為,鄉鎮的最大的領導就是正科級。正因為如此,公考的時候,選擇機關,意味著成為炮灰的可能性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