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新玲:小巷總理抗疫記

3月5日上午十點,為了不引起群眾恐慌,也是在樸某的要求下,愛民社區扈新玲按照約定,提前來到菸草胡洞,市急救中心的救護車隨即開來。在扈新玲的陪同下,到市核酸檢測地檢測。

扈新玲:小巷總理抗疫記

當人們為了自己的安全盡力不去接觸外來人員的情況下,扈新玲,作為鳳凰城街道辦事處愛民社區主持工作的黨組織副書記,面對風險,沒有退縮。樸某是2月12日從韓國返鳳人員,扈新玲已經多次去過他家,登記行程信息,入戶排查,人口登記。樸某十分配合,每天都及時把個人的身體狀況向扈新玲彙報。

在疫情面前,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按照市防疫指揮部的最新要求,全市社區開始對返鳳人員進行第二輪排查登記,工作量驟增。但是,作為社區一把手,扈新玲沒有一絲懈怠。保護好群眾的健康安全,確保自己轄區內排查精準、人員信息精準、風險點精準,像全市所有村和社區幹部一樣,她已經付出了全部身心。

扈新玲:小巷總理抗疫記

扈新玲是一個敢於擔當的主任,更善於開創性開展工作。1月22日,鳳凰城街道關於疫情防控的緊急會議召開後,扈新玲馬上組織召開了社區幹部、組長工作會議,研究部署防控工作。愛民社區屬於老舊小區,除唯郡小區以外,大多屬於棄管小區,且老年人口居多。"重點人群,重點防治;普通人群,加大宣傳"。確定這一工作思路後,她把社區幹部分成六個小組,每個人負責一片區域開展排查、監控、日常管理工作。她每天都到各片區巡查疫情防控工作進展情況,到各卡點查看卡點設置,對人員堵控、體溫監測以及超市、小賣店人員聚集等情況進行檢查。做到每個環節都有責任人,每個人員都有硬任務。

扈新玲:小巷總理抗疫記

城市社區是城市抗疫戰的主戰場,這個戰場,因為人員構成複雜,數量眾多,成為社區防疫的難點、痛點。但是扈新玲帶領愛民社區的全體工作人員,以拼命的苦幹實幹精神,把每一份工作都落實在每一個細節。疫情發生以來,扈新玲帶領社區幹部通過"地毯式"排查2408戶,共排查出外來人員63人,其中,省外40人(包括武漢2人,浙江5人),省內23人。建立了武漢、浙江離境人員健康臺帳、外省返鄉人員臺賬,採取街道領導、街道幹部、社區幹部、居民組長、包片民警 "五包一"包保監測的形式,對相關人員進行24小時健康跟蹤報告。組織基層黨員志願者成立監管、巡邏隊等志願者隊伍3支,每日輪流在各居民組、卡點巡查,時時提醒居民做好自我防護,並積極配合公安、市場監督等部門,做好轄區娛樂場所、超市等的監管。

扈新玲:小巷總理抗疫記

關鍵時刻看黨員,危險時刻看領導。扈新玲十分注意自己的帶頭作用,她自己走在前面、幹在前面、衝在前面。扈新玲帶頭入戶排查,白天,帶領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摸排居民情況,晚上,還要加班整理摸排信息,及時上報。疫情期間,從大年初二至今沒有休息過,從來沒有沒給放假在家的兒子做過一頓飯。不過兒子很支持她的工作,在媽媽的影響下還主動到社區做志願者。排查工作困難非常多,轄區內有一名姓曲的居民,從武漢來的,因為他不是常住人口,一直都沒有說清確定地址,晚上7點了,她終於確定了該人具體的住址及信息,親自上門為他登記,並第一時間上報到街道。見面時,曲某問,我是武漢回來的,你不害怕嗎? 她說怕啊,但社區居民更怕啊!正因為你是武漢回來的,更要確定你的信息,這是社區工作義不容辭的責任。經過努力,重點人口都在她的掌控中,並且每天兩次雷打不動的體溫監測,一直在進行著。社區其他同志看在眼裡,就都凝聚成一股繩,每項工作都開展得有條不紊,急難險重的工作就都搶著幹。

扈新玲:小巷總理抗疫記

社區主任,我們的小巷總理,他們在護佑著我們城市的安全、城市居民的安全。患難之時見真情,他們把自己的愛民情懷深深藏在心底,把使命擔當放在肩上,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役中,是值得我們敬仰的英雄。

圖:鳳凰城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