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越懂事越受委屈,對嗎?

一萬次也不放棄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

生活中越是能幹的人

越是辛苦

越是懂事的人

越沒人心疼

這就好像是如果你很優秀

所有人都覺得你的成功理所當然

但如果你是失敗了

沒人會安慰你

反而會認為你不夠努力

即使你付出了再多

也依然沒人懂你

時間讓我們學會了歉疚很多人很多事

我們總是告訴自己要善解人意要寬宏大量

累自己扛,苦自己吃

再難熬的也不願和別人多說一個字

慢慢的我們變得越來越堅強

好像從來都不會受傷

別人總是我們懂事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

在孤獨的深夜裡我們也希望

有個可以依靠的肩膀

因為你懂事所以

沒人會在意你的悲喜

因為你的歉疚所以

沒人會去感受你的委屈

當你變得越來越堅強

越來越獨立的時候

所有的辛苦也就只能一個人承擔

當所有人覺得你能吃苦

你的抱怨也會變成笑話

當所有人都欣賞你的堅強

你想要的安慰變成了奢望

更有可能因為欣賞你的大度

你的不寬容反而會成為罪過

生活就是這樣

你做的越好大家對你的要求越多

你越懂事就也會越委屈

所以說

一個人如果過懂事

這反而會成為他最脆弱的地方

你習慣了堅強

習慣了善良

更習慣不讓別人受傷

可是你卻忘了

不是所有人都會明白你的付出

不是所有歉疚都能換來別人的讚賞

你要學會保護自己

學會示弱

因為會哭的孩子往往才有糖吃

人生是自己的

很多時候真的沒必要那麼懂事

該拒絕的時候果斷拒絕

想哭的時候就痛快得哭一場

別總把自己偽裝成刀槍不入得樣子

你也不過是個凡人

有血有肉會累也會疼

身心疲憊得時候就讓自己歇一歇

這個世界

誰都不欠誰的

你對別人善良之前

要學會先對自己善良

生活本就已經很艱難

別在把你的好心都用在別人身上

對自己好一點

讓自己生活的開心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願意你成為一個不懂事的人

願你以後的生活有人疼更有人懂


晚秋文案


大家好!很高興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就是個很懂事的人,處處體諒別人,處處為別人著想,寧願自己流眼淚、受委屈、受氣、受苦受累,也不讓別人難過受委屈。我來說說我在婆家受的待遇和委屈吧!我在婆家家裡家外的起早貪黑的幹活,但越是做越是得不到婆家人的好臉色,在婆家人眼裡我就是個傻子,我越是忍氣吞聲怕鬧矛盾,他們越欺負我、越看不起我,做的越多錯的越多。在公公婆婆小叔子眼裡,我就是保姆兼童養媳和受氣包,我老公又是愚孝,從來體會不到我內心的痛苦和感受,我在他家受的委屈和待遇老公從來不聞不問,對老公說了也是遭白眼或者不理不睬,心裡那個痛啊!有過無數次離婚的念頭。所以說越是自私自利、厲害和愛作的女人,越是被婆家人高看和尊重,婆家人就越是怕厲害和不懂事的媳婦。




天使會降臨


懂事的孩子沒糖吃,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家裡三個孩子,我是老大。五歲的時候有的妹妹,從那時候起我就沒了童年。家裡活多,爸爸媽媽忙著幹活,我就在家帶妹妹。我妹身體不好,需要一天三頓喂藥,我就得記著按時給她吃藥,還得學著做飯。那時候除了上學的時間我幾乎都是和我妹在一起,沒有獨自出去玩過,想著做家裡的各種事情,做的不好了,爸爸媽媽回來就有可能捱罵,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我也還是個孩子,也就才六七歲。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學會了看人臉色。爸爸媽媽高興了,我就鬆一口氣,他們不開心了,臉色不好看了我就小心翼翼,忙裡忙外,不敢吱聲。在後來的成長道路上,我看與我相關的所有人的臉色,有一個人不高興了,我就在心裡想是不是因為我。

從小到大我就一直都是外人眼中聽話懂事的乖孩子,可是他們不知道,其實我不想當乖孩子,我也想任性,我也想像其他人那樣可以肆無忌憚的生活,可是我做不到,因為我知道,我的身後沒有人給我善後,不會有人無條件的寵我,愛我。所以,我只能繼續做著乖寶寶,做著那個自己都討厭的自己。

如果有下輩子,就別讓我活的那麼討厭了吧[微笑][微笑]


懷喬一


人家說,會哭的小孩有糖吃。你越懂事,別人就越不怎麼去在意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覺得你一定可以理解,所以你會覺得委屈。

小時候經常因為一點小事跟弟弟妹妹爭吵,這時候大人就會說,弟弟妹妹還小不懂事,你這麼大了懂事了該讓著他們。於是我們看著弟弟妹妹拿走我們心愛的東西,吃了我們愛吃的零食。

長大了談戀愛了,男朋友劈腿了,分手的理由是,你這麼懂事,離開我也一定能過得好,但是她沒有我不行的。於是我們看著男朋友離開,自己承受一切。

懂事不代表可以任由人傷害,不代表就要承受所有的委屈。


暖陽下的老姑娘


我覺得這句話非常正確。

我自己就是個例子,從小到大,我聽過最多的誇讚就是

“這孩子真懂事!”

於是,我一路懂事,一路被誇讚。

終於,在十九歲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症。當父母問我為什麼不願意吐露心事時,我發現我已經說不出什麼來了。

長久以來,我被教育要懂事一點。

“爸媽很辛苦,你要懂事。不要學別人家的孩子向家裡要東西。”

後來的我,上學報補習班也得自己一一比較,處處思量,生怕說出來的學費讓爸媽驚呼皺眉。

“我們家女兒就是懂事,知道爸媽不容易,從來不亂花錢。”

所以我很喜歡很喜歡一樣東西的時候,也得壓抑住心裡的渴望,假裝自己不在乎,以至於自己的人生錯過了太多東西。

“親愛的,我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女孩子,一直包容我,不對我提要求。”

男朋友常常掛在嘴邊的“懂事”,讓我在對他不滿時只能忍耐,但自己卻越來越不開心。

有人說懂事的人都很溫柔,但事實上這溫柔是在經歷了血淋淋的痛苦後不得不吞下的苦果。

所以我說,我為什麼不希望你太懂事。

越懂事,越不開心。


鶴真吶


可能不全對,但是確實存在越懂事越委屈的事實的,而且有這麼一種人:因為習慣了懂事卻受盡委屈不自知。

前兩天我閨蜜問我“你覺得談了很多年的戀愛還需要求婚儀式嗎?”,我沒有回答她,後來她給我看了她和她對象的聊天記錄,記錄裡她對她對象說“求婚儀式我不在乎,只是一個儀式,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我來”。這麼一句簡單的話在別人看來以為這是因為深深的愛,但是我知道這是她從上一任那邊學會的懂事。上一任男朋友是她主動追求男生的,戀愛中也一直屬於付出的一方,因為喜歡男生所以一直遷,沒有享受女朋友該有的浪漫與愛情的甜蜜,卻受盡了單戀的痛苦,最終結束了一段不美好的初戀。現在的她明顯已經習慣了在愛情中懂事,她越懂事就讓人越心疼,而在她看來這並沒有什麼,她已經將她最初的熱情與完美愛情的追求置於內心最深處了,我不敢將它撬開,只願她的現任能發現這塊的缺失去把它找回來,再也不要讓她在愛情中委屈自己了。


花兒呀呀


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越懂事越吃虧,記得小時候被小夥伴欺負被大人看見了。不是來幫你而是說一句,你真乖,真懂事,在家裡連吃飯都要讓著點,父母同樣一句話,你真乖,真懂事,那怕幫家裡幹活也一樣的多幹點,還是這句話,你真乖,真懂事,為了得到這句獎勵的話,吃苦受累就不在話下了。


家庭祥瑞


我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人,為別人想的多,不被理解反被誤會時,特別委屈😣,不過我知道我也改變不了,天性使然,就接受自己吧。遇到懂我的人,就是我長長久久的真朋友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種,轉眼已經20多年,相交的三兩個朋友,就是我最大的收穫。


平平淡淡也是幸福


有人說,越懂事越受委屈,對嗎?

現實生活中,的確如此。

舉例說明:

閨蜜以前孃家,家境貧寒,姊妹四個,因長兄殘疾,她為姊中老二,她不得不承擔起老大的責任,照顧弟妹老小。

八十年代,她所在的村子,屬貧窮僻壤,那裡土地為丘陵黃土地,水土好,但缺水,收成靠天吃飯,故窮。

因貧窮,男孩到了成家年齡,娶媳婦難。一般貧困的家庭,若想為兒女成婚,就時興″換親",還有″三換"的。

所謂″換親",就是兩家兒子`姑娘與另一家的兒子姑娘,女方對換成親婚配。

顧名思義,″三換"就是三家的姑娘兒子,女方在三家中串聯互換結親成婚配。

說起來,這種求親結婚方式,有利有弊。

利在於貧窮人家的兒子打不了光棍,互換成家,彩禮兩家各自準備,無多無少,趁家之有,準備簡單省錢,各家兒子都娶上了媳婦,皆大歡喜。

弊在於,若一家結婚後,出了問題(家散了),另一家也會出問題(受影響,連帶散了),三串換親可能會間接毀三家。

書歸正傳,說說閨蜜的委屈與辛酸。

閨蜜上面有個哥哥一級殘疾,不能成家,下面一個妹妹,一個弟弟最小。

女姊妹倆到了成婚年齡,因哥有病致窮,恐影響了弟弟找媳婦難。

父母打算讓年齡大點的閨蜜先行找個人家結婚,留下妹妹再拖幾年,給尚未到結婚年齡的弟弟換親。

但妹妹不幹,父母只好讓妹妹先出嫁了。

閨蜜因與弟年齡上相差懸殊,去驗看了一家,閨蜜結婚年齡超齡七八歲,可以結婚,但弟距法定結婚年齡差五六歲,.......

無奈作罷。

後來閨蜜,經人介紹到縣城做臨時工,後又做生意,穩定後,就把弟弟帶到城裡上班。

為了照顧當時尚貧窮的父母家,為了進城紮下根,二十八九歲的閨蜜,只能委屈自已,在本縣城市中心,找了一個離過婚,帶一女孩的男人,......

男方家景還算不錯,有門面房與住房,.......

閨蜜竭盡全力,幫弟成家立業,自不必說,也沒少幫襯妹妹家。

閨蜜為父母解決了後顧之憂,攢的錢也全部幫襯了孃家。

閨蜜為幫孃家,與本就好喝酒,脾氣不好,又暴躁無常的老公起了矛盾與爭執,經常吵架,甚至偶爾遭老公暴力,......

二十多年過去了,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前幾年,閨蜜的兒子大學畢業後,因初涉生意場,經驗不足,做生意賠了錢,家中日子艱難,孃家父母,幫著出了點錢,結果弟妹知道後,攀袢子(惱恨她),........

近些年,父母生病住院照顧(照顧殘疾的哥哥),直到母親去世,妹在農村,基本不來陪床,弟稍幫替換陪下床,大部分依靠閨蜜跑腿送飯伺侯,.....

在父母眼裡,閨蜜心眼好,懂事顧家,善良,好說話,吃屈受累不計較,.......

但明眼人都明白,閨蜜吃盡苦,受盡了委屈,卻無處可訴?,........

有人說越懂事越受委屈,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如此。



莫言故鄉曉雪


有時候,懂事的人反而不如不懂事的人。

在A家庭裡,吃飯的時候都是有一個人提前盛飯,每個人一碗,開吃之前大家都坐好了再吃飯,講究嗎?不算吧,我覺得這是最起碼的尊重。吃完飯,大家會一起分工收拾桌子,打掃,洗碗……

在B家庭裡,吃飯的時候沒人會給你盛飯,他們的理由是誰吃誰自己盛飯。吃飯的時候等你嗎?不會,我先來我先吃,吃完了就跑,碗筷扔在桌子上,刷碗永遠是家裡媽媽的事情。

A剛剛來到B的家庭裡時,吃飯的時候給所有人盛了飯,結果別人沒有感謝反而說誰吃誰盛,那一刻A覺得自己很尷尬。吃完飯所有人都跑了,只剩下A一個人幫忙收拾桌子上的剩飯殘渣,但卻被說不用你弄,該幹嘛幹嘛去吧。後來A慢慢變了,因為無論她做什麼懂事的事情總是不被別人看到,反而當做理所應當,反而是那些平時不做事情的人偶爾做了一次就被當成特別懂事的人,A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所以說,什麼是懂事呢?在意你的人,你的懂事都是優點,在意你的人,你的懂事他都能看得到。不在意你的人,你做的再多,只會讓自己受委屈,受傷害。

懂事,是把雙刃劍,懂事,只給懂你的人。人生苦短,別委屈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