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消毒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用戶9130842679438


對於很多蔬菜種植戶來說,土壤消毒是日常管理重要一部分,通過土壤消毒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幾率,為蔬菜的豐收增產打基礎!那麼進行土壤消毒時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高溫消毒

對於大棚種植戶來說,在夏季作物種植結束以後,進行高溫悶棚是比較快速有效的消毒方法。具體的操作方式,種植結束以後,清除大棚內的病殘植株,然後對棚內的土壤進行翻耕,選擇晴朗的天氣,密封大棚10-15天, 在進行悶棚時,也可以在翻耕好的土地上在覆蓋一層薄膜,悶棚效果更好!在有一些地方還使用火焰高溫消毒。

但是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消毒深度不夠,因此建議使用在新棚中,土傳病害或者根結線蟲嚴重的田塊建議使用其他方法。

生物菌劑消毒

這種方法往往和高溫消毒相結合,高溫消毒以後使用一些微生物菌劑針對特定病蟲害進行再次防治,如淡紫紫孢菌、淡紫擬青黴等可以防治根結線蟲、哈茨木黴菌、枯草芽孢桿菌、粉紅粘帚黴可以防治土傳病害等!


化學土壤消毒

很多農戶比較喜歡使用化學土壤消毒法,這種方法防治效果明顯!常用的化學消毒藥劑有兩種,一種是滅生性的藥劑如威百畝、氯化苦、石灰氮等,對病蟲害均有良好的效果!另外一種就是一些常規的消毒藥劑,如一些作物根腐病嚴重,可以使用甲霜惡黴靈,甲基硫菌靈等消毒,如果根結線蟲嚴重,可以使用阿維菌素、噻唑膦等!

在進行大棚消毒時,一般的步驟都是大棚土壤翻耕兩三遍,然後平整土地做畦,畦高30釐密,寬60~70釐密,地面用薄膜密封,四周蓋嚴,並進行大水漫灌,澆透以後,密閉大棚15-20天,即可成功!


土壤消毒注意事項

  • 針對土傳病害以及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建議農戶放棄使用高溫消毒,或者高溫消毒與微生物消毒相結合,不過我認為這種情況下化學消毒法還是最靠譜一點。
  • 在使用化學藥劑威百畝等藥劑時,農戶一定要注意用藥安全,這些滅殺性藥劑對人體有一定影響,應當穿戴相關防護服。
  • 在後期種植時,一定要對作物幼苗做好脫毒防蟲工作,避免植物自身帶菌;同時管理者也要避免自己攜帶病菌入棚!
  • 定植前後可以給大棚中施用一些有益生物菌劑,提高土壤中有益菌含量,可以起到控制病蟲效果!
以上是我的建議,歡迎大家繼續討論!關注植保小貼士,獲取更多農業信息!

植保小貼士


關於土壤消毒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土壤方法也不一樣,到底哪一種是最好的呢?由於土壤中的病原生物眾多,包括真菌、細菌、線蟲、地下害蟲,此外還有雜草等等。哪種方式好,還要看土壤消毒的重點對象是什麼,下面興農堂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各種土壤消毒的優缺點。比較常見的化學藥劑法、物理消毒法和生物燻蒸法。

化學藥劑法

  1. 溴甲烷 效果好,穿透能力強。但由於溴甲烷破壞臭氧層,已經禁用。

  2. 氯化苦 作為溴甲烷的替代產品,在大姜、大蔥等土壤病害嚴重的作物上應用廣泛,特別是大姜、大蔥主栽區。氯化苦防治根結線蟲、黃萎病菌、枯萎病菌、青枯病菌、疫黴菌等具有較好的效果,並且可以連續使用,不會產生抗藥性。

  3. 石灰氮 又名氰胺化鈣,石灰氮分解過程中的中間產物氰胺和雙氰胺都具有消毒、滅蟲、防病的作用,尤其是蔬菜的青枯病、立枯病、根腫病、枯萎病等病害和根結線蟲;此外,石灰氮是一種鹼性肥料,可以為植物提供部分的氮元素和鈣元素,並且石灰氮是一種不溶於水的肥料,其中的氮素需要多次水解才能被植物吸收,因此,它是一種緩釋肥料,其氮肥肥效可持續長達3至4個月。石灰氮的施用方法也較為簡單,現在石灰氮一般都是顆粒劑,可以在翻地前撒施,或者和農家肥一起施用,然後旋耕,進行覆膜燻蒸消毒。在7-8月份,10-15天即可以完成消毒。

物理消毒法

  1. 高溫悶棚消毒 溫室大棚消毒最為常見的方法。一般利用6-7月份高溫休棚的季節進行,大棚適當灌水後,在地表覆蓋地膜,然後密封溫室,利用高溫進行土壤消毒。通常在處理的30釐米土層內,土溫能達到35-50℃ 。該方法操作簡單、經濟實用、對環境友好,但是受天氣影響較大,效果不穩定。一般生產上,通常會用一些化學藥劑配合進行消毒。

  2. 熱水消毒法 該方法較為適用小範圍的土壤處理,或者零星發生的病害。熱水消毒法通常以70-95℃ 熱水澆在病害周圍的土壤,通過高溫殺死一些土壤病害,像根腐病等。該方法操作簡單、經濟實用、適用於小範圍土壤處理。

生物燻蒸法

生物燻蒸法是通過植物殘體釋放含硫化合物殺死土壤害蟲、病菌。常見的就是十字花科或菊科植物殘體產生的葡糖異硫氰酸酯,這種方法國外應用較多,適合病蟲害發生較輕的地區。操作方法就是將土壤深耕,將十字花科或菊科植物殘體切碎,與農家肥或者海產品按比例混合均勻撒在地表,之後灌水覆蓋透明塑料膜。

最後,不論選用哪種方法進行消毒,完成消毒後,都建議大家施用一些微生物肥,給土壤增加一些有益微生物。通常土壤經消毒後,所有生物都被殺死,添加有益微生物,可延長對病原生物的控制時間。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關於土壤消毒的問題請關注【興農堂】。

興農堂


看到這個題目,我和其他人一樣都想到了很多答案,這其中有使用什麼威百畝、五氯硝基苯、石灰氮、高錳酸鉀等化學藥劑消毒,還有什麼輻射消毒、電消毒、燻蒸消毒,總之是方案有很多,但是這些消毒方法都無一例外的提到了化學藥劑,據我所知,這些方法可以用,但是存在的缺點也有很多,一個是使用方法、一個是藥劑殘留,再一個就是對於普通種植者來說不一定實用。同時使用藥劑消毒,久而久之對土壤其實也是有害的。那麼最方便最健康的消毒方式是什麼呢?


其實這個方式我們的老百姓經常使用,每年都使用,那就是利用太陽光消毒殺菌。這是目前投入最少,操作最簡單也最健康的一種消毒方式。不論是露地還是大棚種植中,我們都可以在夏秋高溫季節留出一定的時間犁地、翻地,讓陽光充分照射,完全可以起到殺菌效果。我們這邊以前在小麥收穫後有犁地的習慣,目的有兩個:一是翻斷草根,達到除草目的;二是讓土壤通過陽光殺菌消毒。大棚種植蔬菜的也是這種做法,夏季休棚期間,要麼人工翻地曬垡,要麼用手扶車犁地,這個時間一般在一個月左右。第二種方法是適合大棚內進行的,那就是高溫悶棚消毒。高溫悶棚消毒有兩種操作方法:利用太陽的高溫消毒和藥物燻蒸。這裡我們不建議使用藥物燻蒸,只推薦利用太陽照射高溫殺菌。在悶棚前地要整平、整細,並施入腐熟的有機肥,然後深翻25-30釐米,最後起壟,大棚四周做壩灌水。水面最好高出地面3-5釐米,關好大棚風口,蓋好大棚膜,保持大棚的密閉性,地表以下10釐米溫度最好能夠達到70度以上。這種操作方法成本較小、效果也很好。


土壤消毒的目的本質在於讓土壤更健康,所以儘管有那麼多的消毒方式,我還是推薦上面的兩種消毒方式。因為利用陽光消毒才是最不可能出現汙染,最經濟實惠的方式。


鄉村新天地


給土壤消毒的辦法有多種,本篇內容小幫手給大家說說常用的幾種措施,分2個大方面,其一非化學藥劑法,其二化學藥劑法。

一、非化學藥劑法

1、深耕

土壤深耕後,把上層的土壤翻到下面,下層的土壤翻到上面,降低上層土壤中病菌以及蟲卵的數量,降低發生率,進而減輕病蟲害發生的程度。

2、輪作

作物輪作種植是非常好的改良土壤的一種措施,尤其是一些地塊,常年種植同一種作物,土傳病害發生一年比一年嚴重,而且防治越來越困難,經過合理的輪作幾年之後,一些病蟲害會得到大大的降低,並且還容易防治。

3、增施有機肥

施用腐熟的有機肥,不僅能提高土壤肥力,還能夠增強作物自身的抗性,遇到病蟲害侵襲時,減輕對於自身的危害。

4、清除病殘體

作物收穫後,及時把田間掉落的病殘體清理出田外,破壞病蟲害越冬繁殖的場所,進而達到減輕危害的目的。

二、化學藥劑法

1、多菌靈

使用多菌靈可溼性粉劑,配製成毒土撒在地表,能夠有效預防一些病害的發生,比如根腐病、莖腐病等。

2、阿維菌素

把阿維菌素撒到土壤的表面,然後進行翻耕,對於根結線蟲病有不錯的預防作用。

3、波爾多液

把波爾多液噴施到土壤中,等到曬乾以後即可播種,對於灰黴病、斑點病等有不錯的預防作用。

4、代森銨

利用代森銨殺菌強的特性,用代森銨進行土壤澆灌,能夠很好的預防霜黴病、白粉病等。


農民的小幫手


氯化苦,現在基本不用,容易出安全事故。

棉農,北方地區鹼性土壤合適,殺草籽,病菌,蟲。價格高昂。

石灰氮,鹼性適合南方地區使用,釋放單氰氨,殺蟲,殺菌。殘留為氮肥和鈣肥。

以上都為化學消毒,是日益突出的土壤重茬問題,的解決辦法。

但是不能根本的解決土壤重茬,土壤之所以土壤病蟲害,是由於有機質含量極低,有的甚至在1%以下。我們可以把土壤看成一個生態系統,絕大多數都是有益菌,之所以出現當前日益嚴重的那是種植同種或者同科的作物,土壤中有機質消耗殆盡,病蟲害積累造成的惡果。

土壤中消耗有機質的眾多有益菌,由於有機質的匱乏而減少或者消亡,而對作物的致病菌來說卻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可以通過侵染植物來繁殖。

有益菌的群的消失意味著,土壤生態系統重要的一環缺失,致病菌沒了約束肆意繁殖。

有益菌的第二個好處是把有機質分解成多肽,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機物供植物吸收利用。

第三,有益菌產生有機膠體,促使土壤形成團粒結構,能保水保肥,解磷解鉀。

總之我們的作物根系不僅僅吸收營養,他還會呼吸,為它創造一個良好的富含有機質的土壤環境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而不是一味的用化學藥劑土壤消毒,灌根。


攀西植保


土壤中有細菌、真菌、圖傳病毒、害蟲等各種不利於植物生長的物質,所以我們在種植農作物前一般都會對土壤進行消毒。消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太陽暴曬

選擇夏季大太陽天,將土地深耕翻土。利用太陽幾十度的高溫暴曬幾天,可將一些土壤中的原菌類及害蟲的蟲卵、若蟲、成蟲還有各種雜草種子曬死。利用太陽暴曬消毒法是既經濟又方便、且行之有效的消毒滅菌方法,我們那裡大多采用這種方法對土地進行消毒。

2、藥劑消毒

常用的有綠亨1好和綠亨2號消毒劑。土地翻耕耙勻弄細後,將消毒劑兌水用 噴霧器對土地進行噴施消毒。噴施後如果有條件,可用薄膜嚴密覆蓋,防止藥物揮發,在播種和種植前提前一週將薄膜揭開,讓藥液揮發。

3、火燒消毒

將土地翻耕耙勻,在地裡鋪上幹雜草或植物杆,將其燃燒,可將土中各種病菌、害蟲、雜草等全部燒死。燃燒後的草木灰還可以變成肥料,讓土地變得肥沃,可謂一舉兩得。(注意:做好防火工作,還有需要獲得當地環保部門的同意。)

總結:土壤消毒方法有很多種,要根據您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您的方法最重要。


蘭家二哥


土傳病害嚴重,用生石灰就能搞定!真是好辦法

由於濫用劣質化學肥料,導致土壤板結、酸化、鹽漬化、土傳病害越來越嚴重,蔬菜死棵現象也頻頻出現,土壤中殘留的病菌也越來越多。一個較好的土壤消毒和改良方法就是施用生石灰給土壤消毒、調節酸鹼度、補充鈣肥、釋放土壤中被固定的營養元素,預防土傳病害的發生。

石灰改良土壤、消毒等作用在生產中效果相當明顯。某黃瓜種植基地長期不施石灰,pH達4.5左右,嚴重偏酸,枯萎病、青枯病等土傳病害重。畝施石灰150公斤後,黃瓜死棵現象大大減少。石灰改良土壤、消毒等效果好,但如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操作不當,不僅不能起到殺菌的使用,反而會影響蔬菜的生長。在用生石灰處理土壤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1.妥善保存 給土壤消毒的石灰採用的是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其遇水後能生成氫氧化鈣並放出大量的熱。許多菜農習慣提前用車拉來放到路旁就不管了,等到用時,大部分的生石灰已經起反應變成氫氧化鈣了,失去了效果。因此,要現用現拉或拉來後薄膜蓋好,用時再敞開,最好的堆置於倉庫裡備用。

2.適宜用量 許多菜農只知道生石灰能夠殺菌,但是到底該用多少不清楚,有的認為用的越多殺菌效果越好。如果畝用量超過500公斤,則會帶來不良的後果,可導致土壤有機質迅速分解,腐殖質積累減少,從而破壞土壤結構。同時,土壤中磷酸鹽以及鐵、錳、硼、鋅、銅等微量元素也會形成難溶性的沉澱物,有效性降低。大量使用石灰而未施其他肥料,土壤養分大量釋放,作物不能全部吸收,導致養分流失,致使土壤肥力下降。所以石灰用量必須適當,正常情況下,用生石灰消毒土壤時的用量為每畝不超過100公斤。此外,用之前如果土壤的pH超過7.5,切忌再用生石灰處理土壤。

黃瓜、南瓜、甘薯、蠶豆、豌豆等耐酸性中等,要施用適量石灰;番茄、甜菜等耐酸性較差,也要重視施用石灰。

中和能力強的石灰或同時施用其他鹼性肥料時可少施,而施用生理酸性肥料時,石灰用量應適當增加。降水量多的地區用量應大些。撒施,中和整個耕層或結合綠肥壓青或稻草還田的可大些。如果石灰施用於局部土壤,用量就要減少。土壤酸性強,活性鋁、鐵、錳的濃度高,質地黏重,耕作層較深時石灰用量適當多些;相反,耕作層淺薄的砂質土壤,則應減少用量。旱地的用量應高於水田。坡度大的山坡地要適當增加用量。

3.合理施用 有此菜農習慣將生石灰與有機肥等一起撒入土壤,然後翻地給土壤消毒,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因為生石灰容易與發酵好的有機肥起反應,不僅影響有機肥的肥效,還影響了生石灰的殺菌消毒效果。正確的使用方法是先將生石灰撒入地裡,深翻地,隔4~7天后再施有機肥。

此外,石灰不宜連續大量施用,一般每隔2年施用1次即可,否則會引起土壤有機質分解過速、腐殖質不易積累,致使土壤結構變壞,誘發營養元素缺乏症,還會減少作物對鉀的吸收,反而不利於作物生長。

石灰肥料不能和銨態氮肥、腐熟的有機肥和水溶性磷肥混合施用,以免引起氮的損失和磷的退化導致肥效降低。

石灰用作農藥使用時,如配製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等,生石灰含量應在95%以上;在配藥及施藥過程中,要注意安全防護。

4.注意補菌 生石灰撒入土壤中後起反應時會產生大量的熱,能夠殺死細菌。此外,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鈣是強鹼,也能夠殺菌。因此,用生石灰處理完土壤後,要注意補充有益微生物菌,可在定植前撒施或定植後隨水衝施來補充有益菌。


愛琴琴


土壤消毒方法多種多樣,世界範圍內土壤消毒方法經歷了從接觸性化學藥劑到化學熏蒸劑以及非化學方法的系列變化,土壤問題已經成為人類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在1993年前,全世界土壤消毒主要採用溴甲烷土壤燻蒸技術,現在商業化土壤消毒應用有化學消毒技術、物理消毒技術和生物燻蒸技術。主要從化學方法消毒和非化學方法消毒技術回答這個問題。

一、化學方法

1,化學農藥土壤消毒

化學接觸性農藥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在作物定植前或作物生長期土壤病害發病前進行操作,有阿維菌素、噻唑磷、五氯硝基苯、氯溴異氰尿酸、惡黴靈、福美雙、敵磺鈉、乙酸銅等。

2,化學熏蒸劑土壤消毒

氯化苦、棉隆、威百畝、1,3-二氯丙烯、異硫氰酸甲酯產生物、硫酰氟、二甲基二硫等,氰胺化鈣作為一種緩釋含氮含鈣肥料,在土壤溫度溼度合適條件下分解產生的氰胺能夠有效殺滅土壤病蟲害,消毒作用也很顯著。

不同化學熏蒸劑對靶標生物的效果和防治譜不同,土壤真菌、線蟲、昆蟲、雜草等,如威百畝對雜草防治效果好,對真菌及線蟲防治效果一般;氯化苦對真菌防治效果優,對線蟲雜草效果中等;1,3-二氯丙烯對線蟲防治效果優,對雜草防治效果一般。選擇合適的化學熏蒸劑非常重要。

二、非化學方法

生物防治技術消毒、物理方法消毒、太陽能消毒、蒸汽消毒、火焰消毒、作物輪作、基質栽培、土壤改良等都是目前非化學方法土壤消毒。

夏季利用太陽能高溫結合作物秸稈還田,同時補充微生物發酵菌劑是近兩年推廣應用綠色消毒方法,對土傳病害消毒效果較好,線蟲嚴重地區定植作物時需要補充防治線蟲藥劑。

由於不同國家地區的自然生態和農業生產條件不同,栽培作物土壤病、蟲、草害的發生情況有很大別,每個國家的經濟水平有很大差異,因而採用的土壤消毒方法不同,因地制宜地採用綜合治理措施,才能達到較好的土壤消毒處理效果。





開沃藍


我們種植農作物一般不能重茬,主要是在土壤當中存在著一些病原體,如果我們能夠殺滅這些病原體也可以重茬,因此呢,我們需要對土壤進行消毒,下面我們來說一下土壤消毒的辦法。

土壤當中存在的病原體

真菌:鐮刀菌、輪枝菌等。

細菌:枯草芽孢桿菌、歐氏桿菌等。

線蟲:根結線蟲、

病毒:菸草花葉病毒、小麥土傳花葉病毒等

地下害蟲:蠐螬、螻蛄、金針蟲等

土壤消毒的歷史由來已久,但是真正的需要還是在第1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催淚瓦斯燻蒸。以前雖然用鍋底灰這樣的但是一般作為肥料,而且它的鹼性也不是特別強,殺菌能力比較差。

目前土壤消毒方法

以前使用的是溴甲烷對土壤進行消毒,但是也逐漸被淘汰。發展中國家在2015年需要全部淘汰,不知道目前我們國內還有沒有在使用。目前雖然提出了許多新興的土壤消毒技術,但是運用的成本比較大,不可能對所有的土地進行推廣。主要的技術有:輪作、無土栽培、土壤有機質補充、蒸汽消毒、熱水消毒等,這些名字聽上去就高大上,但是在農村很難開展,不僅需要非常大的成本,還需要一些大型機械。

針對性作業

對於不同的土地它的病原類型也不一樣,對於不同的類型,我們需要採用不同的消毒技術。

土傳病原菌:草莓、生薑、棉花、花生、茄子、甜瓜等,這些我們可以採用氯化苦,他主要對真菌、細菌、昆蟲、蟎蟲等均有殺滅作用,尤其是對重茬病害效果特別顯著。

用量:根據不同的農作物以及病蟲害發生的輕重,可以選擇不同的劑量。草莓一般是每畝地用20公斤左右,生薑的使用量大概是在40公斤左右。

使用條件:旋耕20釐米左右,進行充分的碎土,然後處理耕地留下的雜物,控制土壤溼度在60%左右。上午8點左右打藥,下午四到六點打藥,中午天氣暴熱不要打藥。可以使用人工注射法,也可以使用滴灌法。可以使用燻蒸覆膜,具體的使用方法也可以根據使用說明書進行。

一般普通的農作物不要進行燻蒸消毒,燻蒸消毒的成本非常大。雖然說理論上可以增產30%左右,但是它的成本最少也在1500元左右,尤其是使用一些機械作業、各種噴灌滴灌等。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土壤消毒除了找專業部門檢測、消毒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能自己給土壤消毒呢?
彆著急,接下來呢,咱們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比較簡單實用的土壤消毒法。

1、科學研究表明,種植大蔥能阻止病原菌的繁殖,使土壤中已有病原菌的密度下降,達到為土壤消毒的目的。這是因為大蔥的根圈能產生抗菌微生物,這種微生物對病菌能起到抑制作用,農民朋友可將要種植的作物和大蔥混種,使他們的根能交叉生長就行了。

2、你也可以在田間作物採收後,多施有機肥料,然後把地翻平整好,用透明吸熱薄膜覆蓋,等土溫上升至50~60度,密閉15~20天,可殺死土壤中的各種病菌。

3、當然您還可以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託布津或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等,對土壤消毒。用藥量為每平方米12~15克,參半於16~20斤的細土內,均勻撒於苗床或是播種溝再行播種定植,可預防真菌性病害。

我是東北子峰,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的就點個贊,轉發下讓更多的人看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