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南唐後主李煜是個痴情的人嗎?為什麼被稱為千古詞帝?

千里煙雲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花間派多以歌詠旅愁閨怨、合歡離恨,侷限於男女燕婉之私,至李後主,把花間派伶工之詞發展為士大夫之詞,境界大開,氣象也為之一變。雖然不是開宗立派,但是把一門發揚光大,直至鼎盛,這個功績甚大。

2.李後主的詞,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具有較高的概括性。善於用白描的手法抒寫他的生活感受,用貼切的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文藻華麗,這方面的造詣不亞於屈原、王勃、李白,造詣極高。屈原寫詩賦、王勃寫文、李白寫詩、李煜寫詞,都是登峰造極的人物。

3.李後主的詞,意境純淨,如空谷幽蘭,至純至真。因其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沒有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而後又遭遇亡國之痛,情愫表達直抒胸臆,純淨自然。有如皓月素光,純淨天然。

4.位極人君,做了15年江山,而後降宋,人生大起大落,也讓他有很多不一樣的眼光和境界,更增添了他詞的容量,境界也非一般人能比,所以更有力量和感染力。

所以,無論從後主詞的文學性、影響力和文學造詣來說,都不失為登峰造極的大詞人,加上其身世傳奇,稱為千古詞帝,毫不為過。


蔣鑫富


南唐後主李煜,作為一個男人,喜歡自己的女人,不是痴情是常情

每一個正常的男人,遇到心儀的女人都會表現出喜歡。李煜作為一代帝王,在皇權範圍內喜歡自己的女人是常情不是痴情。痴情,往往體現在專一或者獲取女人是付出艱辛代價,無悔無憾的執著。李煜和小周後之間沒有這個複雜的情感歷程。小周後被霸佔後,他情緒低落,他沒有積極的奪回所愛的想法和舉措,對這段情,他沒有達到痴情狀態,至於作詩《虞美人》也是表達怨恨和遺憾,屬於正常人的情感思維。

南唐後主李煜為何被稱為千古詞帝?

李煜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也不是一個痴情專一的男人,但是他確實留下了很多壯美詩篇。欣賞藝術和作者身份無關,不是他臣子的評價而是後人對其作品的評價。除了千古名篇《虞美人》,他還創作了《破陣子》《憶江南》《子夜歌》《浪淘沙》等多篇膾炙人口的詩詞。稱其詩帝名至實歸併不牽強。

小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和追求,李煜是寫詩詞的天才,留下千古名篇被稱為詩帝。李煜不會當皇帝,每當好皇帝也沒痴情自己的皇后。


薩滿民俗


南唐後主李煜的詞寫得好,說他是千古一詞人應該是名副其實的,但他怎麼都算不上痴情之人,只能算悲催之人,李煜的一生都是在戰戰兢兢中度過的。

最初在太子面前他必須戰戰兢兢,作為天生老二,他本無意與太子爭權位,但偏偏太子生性多疑,沒辦法,李煜只能寄情於詩詞歌賦畫音酒,在戰戰兢兢中苦熬日子。

好不容易等到太子過世,又有大臣上書父皇李璟,說自己德能欠佳,還長像不好,不宜上太子位,好在父皇力挺,流放了上書大臣,放了自己個戰戰兢兢的東宮議事。

好不容易等到自己上位,偏偏北面的宋朝又強大無比,相鄰的吳越王朝還蠻橫而不講義氣,作為南唐皇帝的李煜只得戰戰兢兢地侍奉著宋朝,連個“不名之禮”,還要多次主動上書請辭,宋朝太祖還不批准,那皇位坐得還真是戰戰兢兢。

後來又不得不戰戰兢兢地與宋朝開戰,然後在戰戰兢兢中被宋朝滅國,最後在戰戰兢兢中死亡於42歲,試問身為皇帝的李煜先生,過過幾天安穩日子啊?

如此悲哀的人生,李煜應該沒有心思去痴情的,所謂的大周小周之故事,也只不過是烘托其詞意的一點素材罷了,所以這個李煜先生,看起來很痴,其實很無情。


月西立


李煜在位期間,雖後宮嬪妃甚多,但卻對兩位皇后用情極深。大周后,名娥皇,精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李煜作《念家山》,大周后便彈奏詞調、作《邀醉舞》。李煜曾為她創作多首詩詞,記述香閨韻事、兒女柔情,表達迷戀周後之情。大周后生病時,後主朝夕視食,藥非親嘗不進,衣不解帶者累夕。及其去世,後主又《昭惠周後誄》、《挽辭》,抒發對大周后深摯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大周后去世後,李煜又娶了周後之妹小周後為皇后。南唐亡國後,李煜與小周後一同被俘入北宋汴京,攜手度過三年“日夕以淚洗面”的囚禁生活,受盡屈辱。李煜客死他鄉後,小周後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去。所以說李煜是個痴情的人一點都不為過。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堪稱千古詞帝!!!




轉瞬繁華落盡


李煜作為一位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歷史評價不是很高。但是在文學藝術方面,還是享有一定的歷史地位的。尤其在作詞這一領域,屬於婉約一派,風格和李清照、柳永相仿,一篇《虞美人》婉約哀怨,深深地表達了自己的愁腸百結。

其實李煜的生世挺傳奇的。他的爺爺李昪本是一個小乞丐,後來投靠了五代時吳國的大將徐溫,接著就跟著姓徐,改名徐知誥。由於足智多謀,屢立戰功,於是成了徐溫的接班人,後來建立的南唐帝國。李煜的父親李景表現平平,沒有什麼特殊政績,在位期間,被後周世宗柴榮打得割地賠款,後來還被迫降尊號為“國主”,不許稱皇帝。從遺傳基因上看,李煜不應該有那麼優秀的文學才華,但是李煜偏偏和祖父不同,深耕文學領域。他的繼位也不是直線發展的。本來他的哥哥是太子,但是還沒等到繼位就掛了,按照長幼排序,他便成了接班人。所以李煜這個家族充滿傳奇,他本人也是個傳奇。但是傳奇沒有繼續演繹,反而鑄造了一個悲劇。由於自幼喜歡文藝的李煜,並不擅長治國,雖然國內也是一片昇平,百姓安居樂業。但是他的帝國在宋太祖趙匡胤的全力打擊下,已經搖搖欲墜。975年,李煜舉國投降宋朝,南唐滅亡,後來遷居汴梁。宋太祖死後,弟弟趙光義繼位,趙光義是個好色之徒,垂涎李煜的老婆小周後的美色,強行霸佔數次,李煜只能忍氣吞聲,無可難何,悲痛之餘創作了千古名詞《虞美人》。後來趙光義讀了此詞,感覺李煜並不安分,時刻想念故國,於是派人將其毒殺。此年李煜年僅41歲!

一位不合格的皇帝,一位千古詞人,多面人生鑄就一代傳奇,數次波折演繹千古悲劇!


歷史唯物主義


不要太痴啊!大好河山盡在他的名下不去看好守好,卻躲在深宮裡和美人廝混,“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衣地錦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惹嗅,別殿遙聞簫鼓奏。”(欣賞了一夜的歌舞,喝了N杯酒,當太陽高高升起時他竟然脫口吟出這麼一首好詞而且立刻傳遍京城)。說他痴,也真痴,情太痴,身為一國之主,搞刺激,後宮三千佳麗任挑任選,卻要偷偷在畫堂裡搞幽會,像做賊似的,讓女的脫了鞋輕輕走來,偷情之後又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詞:“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鏤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這個女人竟是皇后的親妹妹,進宮探視姐姐的病情,他下手了,這樣的皇帝不亡國才怪!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手下有能臣良將,他竟然嫌他們話多(勸他的奏摺)把他們殺了。至於詞帝的稱號,那是公論,就如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聖一樣,都是讓作品說話,征服了歷代的觀眾。


ASSam


歷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國之君,多遭到後世非議。三國吳後主孫皓,“一片降幡出石頭”,白棺素服,自縛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終起侯景之亂,被囚餓死於景陽樓;陳朝後主陳叔寶,金陵城破時,同寵妃張麗華藏於胭脂井中,後被隋將吊出處死。這三位末代君王,亡國起因各不相同,但卻都亡於虎踞龍盤的金陵石頭城。李煜也是亡於金陵的末代君王,難免要遭到後世的斥責非議。\r

但是,李煜亡國的原因應該具體分析,就南唐國來講,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理論上,當時整個中國的形勢和歷史發展趨勢要求南唐滅亡,北宋統一;事實上,南唐國勢已敗,李煜即使有能力也無力迴天,更何況國策早有失誤,在李煜繼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經因國勢衰危而稱臣於宋,減制納貢了。宋朝滅南唐的形勢已定,李煜繼位,也只能採取消極守業的政策。但是,儘管李煜時的南唐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難,其畢竟維持政權達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終時時不忘故國,心繫故土,從未心歸宋朝,終至客死他鄉。


穿越歷史2020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堪稱千古詞帝!李煜一代君主卻只愛大周后和小周後,這是十分難得的!後來被迫降宋,小周後被趙光義屢次侮辱,為了保全性命於亂世,這些也是身不由己的!後期鬱鬱而終也正是李煜多愁善感、眼見心愛的女人受侮辱而不能保護的淒涼處境!


將傑傑


若是痴情的人兒,他怎麼捨得自己的愛人被別人欺負成那樣?

也許在文學上他是有建樹的,但在治國上卻十分無能,之所以對小周後好,不過是因為周後的絕世容顏與才情,可以陪他縱情聲色而矣。

李煜此人對感情也是不專一的。大周后病中,他就與從家中前來探姐的小周後搞在一起了。趙匡義欺負小周後時也沒見他如何保護自己的女人,反而苟且偷生,希望小周後的付出可帶給他一時的安寧。

綜上所述,這還是一個痴情的人,只是一個生錯時代,生錯皇家的苦命人。





輕葉隨風2020


南唐被滅國後,李煜被囚禁在一座小樓裡,孤苦伶仃,淒涼慘切,寫了一首首詞,既有對以往的追憶,又有以後得憧憬,幽悶的環境使他多愁善感、思緒萬千,亡國的悔恨,被禁的恥辱無時無刻的折磨著他,同時也成就了他,寫出了一首首經典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