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後添加輔食,別進入4個誤區,容易毀了脾胃,寶寶總生病

對一個家庭來說,孩子就是中心,為了讓孩子可以健康成長,寶爸媽們操碎了心,尤其是在飲食上,剛出生糾結是喝母乳還是餵奶粉,6個月之後煩惱怎麼給孩子做輔食,才能讓孩子吸收更多營養,更好的發育,不夠添加輔食可以個“技術活”,很多寶媽餵養不當,讓孩子從輔食期開始體質就弱,動不動感冒、腹瀉,變成“小病秧子”。

6個月後添加輔食,別進入4個誤區,容易毀了脾胃,寶寶總生病

同事家是個90後年輕寶媽,孩子今年4歲了,前幾天腳關節有點紅腫,嚷嚷著腳痛,走路不穩,同事以為孩子是扭傷了,就帶孩子去了醫院,一檢查可怕同事嚇到了,孩子腳痛竟然是因為尿酸偏高。可是孩子並不胖,反而有些瘦弱,幹吃不長肉,而且尿酸高不都是年紀大一點的人嗎,發生在4歲孩子身上真的很少見。

6個月後添加輔食,別進入4個誤區,容易毀了脾胃,寶寶總生病

在分析孩子生病原因時,醫生首先問到了飲食,原來,寶寶6個月剛添加喂輔食時,同時每天給孩子鮮榨果汁喝,還熬骨頭湯、雞湯、魚湯等,這些大家眼中“有營養”的食物,殊不知,葷湯中鈣、蛋白質等營養極少,卻有很多油脂和嘌呤,水果在榨汁時損失了很多維生素和纖維素,保留了大量果糖,而嘌呤和果糖都是很容易傷脾胃,引起體內尿酸失衡的。

6個月後添加輔食,別進入4個誤區,容易毀了脾胃,寶寶總生病

6個月後添加輔食,別進入4個誤區,容易毀了脾胃,寶寶總生病

1、過早添加輔食:早吃飯發育好

很多老一輩有自己的“帶娃經”,總說奶粉沒營養,不捂糧食“養人”,所以寶寶3、4個月就躍躍欲試地給孩子餵飯、添加輔食,殊不知,就算寶寶開始對食物產生興趣,能夠吞嚥下去,但是脾胃功能還沒發育好,食物消化吸收不了,就會給孩子帶來腹瀉、嚴重消化不良的問題。

6個月後添加輔食,別進入4個誤區,容易毀了脾胃,寶寶總生病

2、食材做成湯水:果汁、肉湯等

寶寶還不能吃完整的水果和肉時,可以選擇做成果泥、肉泥、肉鬆等,既容易消化還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營養物質,但是“湯水”不一樣,好幾個水果濃縮成一杯果汁,纖維素損失掉了,果汁裡剩下最多的就是糖分,肉湯表面都會飄著肉眼可見的“油花”,可見油脂含量有多高,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孩子積食、脾胃虛弱。

6個月後添加輔食,別進入4個誤區,容易毀了脾胃,寶寶總生病

3、盲目補營養:肉多菜少太偏食

寶寶從喝奶過渡到輔食,對新食物的興趣很大,但是也很“挑剔”,不愛吃的味道一口不吃,很多寶媽想著肉蛋奶有營養,要多給孩子吃,讓寶寶喜歡肉的味道,不愛吃青菜,造成嚴重偏食,不利於營養吸收、長身體,還會造成消化負擔,損傷孩子稚嫩的脾胃。

4、餓了就吃:晚上還加輔食

新生兒喝奶是需要一日多餐,晚上還得“夜奶”的,但是開始吃輔食後,食物比奶難消化的多,剛開始添加輔食最好選擇在早餐和中午,晚上脾胃也需要休息,加輔食容易導致孩子消化不良、睡不安穩。

6個月後添加輔食,別進入4個誤區,容易毀了脾胃,寶寶總生病

給孩子添加輔食,2個標準要做到:

1、慢:所謂慢,是說給孩子添加輔食不能太著急,要考慮寶寶的消化水平,從流食,米粉、米湯、蛋黃泥,過渡到果泥、菜泥、肉末,再到固體,從單一的種類到多樣化的輔食。

2、養:養指的就是“養脾胃”,脾胃是把食物消化、運化成氣血營養的“樞紐”,可以給孩子喝點焦胗棘,幫孩子更快接受輔食,減輕腸胃負擔,增強脾胃功能,才能保證營養的吸收,助力孩子身體發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