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的紫砂壺常有的幾種瑕疵現象。

必知的紫砂壺常有的幾種瑕疵現象

原礦純正的上乘泥料在燒製時常常會出現各種瑕疵,但這不是絕對,能出現原礦上乘泥料特有的瑕疵現象的壺,必須要符合以下一種或多種條件,如果泥料的品質低,想出現原礦上乘料特有的瑕疵也難,具備原礦上乘泥料的基本條件是:

必知的紫砂壺常有的幾種瑕疵現象。


一、必須是原礦具有一定砂性的礦料。

二、礦料的純度、及在篩選出的原料必須是足夠的純正。

三、泥料在煉製時必須是純砂粒、或泥料所含脂粉泥絕對低。

四、壺在窯中必須燒到位、或說要燒到一定的結晶度。如果壺在沒燒到結晶前,出瑕疵的概率非常非常低,出瑕疵通常是在結晶後。所以現在的壺是越來越生,這與現在的市場有關,誰都不願意接受瑕疵,真假優劣不重要,好看就認為工好。我們來看看,原礦上乘料通常會有那些瑕疵現象。

1、 出現爆疵、爆子、爆泥現象的泥料,通常是純砂粒的料、或含砂率非常高,壺在窯內燒製時整體收縮,有些稍大點的粒子因內外溫差急變而炸裂,粒子周邊無緩衝而爆出。這種現象可以通過控制窯溫的升降速度來降低瑕疵率,但絕大多數人沒有自己的窯,就是有窯的,燒製方法也不一定能掌握,所以,防止這類問題的出現還是難題。

2、 花泥:主要原因是砂粒硬、泥料純,接壺把壺嘴時用的脂泥與身筒泥片的密度不同,後期了坯工夫不到,或是坯不潤的時候用抿針,造成砂粒倒毛,或是成品泥放置 時間長,紫砂泥料內外溼度不同等原因造成。所以,放置時間長的成品泥在做壺前,最好是重新煉一下,或反覆錘鍊。通常在壺燒到結晶前,就是有花泥現象也是非 常輕微,大多數情況下是在燒到結晶後才出現花泥現象。所以,對有花泥現象的壺不要排斥,那是真正的紫砂壺,雖然不是很好看,但有些花泥現象能養掉。

必知的紫砂壺常有的幾種瑕疵現象。


3、灰爆:是因石灰岩顆粒夾入純正紫砂料裡,高溫時變成石灰而彭脹,由於純正砂料緩衝力非常小而爆飛,形成灰爆。

4、 爆疵、泥爆(又稱起泡泡),出現這種情況的泥料一般是砂料純度好,硬度高,顆粒稍大,一般在四十到六十目的硬砂泥料中出現,主要原因是燒窯方法和窯中氣 氛,如果窯中升降溫過急,大的顆粒會因內外溫差力大而炸裂,出現起泡或爆疵,有些料雖然細,但因礦料本身質地稍低,在窯中升溫過快或超過本身的燒製溫度 時,也會出現。

必知的紫砂壺常有的幾種瑕疵現象。


5、跳砂:形成跳砂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燒製時壺身因收縮,砂粒與砂料間沒有緩衝,粘結力最小的那粒砂受擠壓而蹦出。從這點看,有跳砂現象的壺大多是純正的極品硬砂料。要想消除跳砂現象,非常簡單,在泥料裡多加點脂粉泥就行,雖然不會跳砂了,但泥品同時也下降了。

6、鐵黑:是指在壺表皮下因高溫熔化但還沒有析出的鐵質。

必知的紫砂壺常有的幾種瑕疵現象。


7、 鐵熔:是指已經熔化並析出表面的結晶鐵。原礦純正的泥料在燒到一定溫度時,大多會出現鐵黑、鐵熔現象,出現鐵黑的紫砂泥比較普遍,一般泥料品質不會很差。 能出現鐵熔的泥料只有原礦有,而且還要符合以下兩個條件:一是泥料必須經分篩過的純砂粒,或是脂粉含量非常低。二是不管是嫩泥或硬砂泥,泥料必須燒到基本 結晶,就是說要把泥燒到結晶成紫砂壺。從這兩點看,有鐵熔點的壺,絕對是上乘品質的泥料。形成鐵黑、鐵熔的原因現在還沒有科學論斷,但可能與原礦礦料的純 正性有關,回過頭來說,哪怕是原礦最好的礦料,如果煉的不純,也不會出鐵熔點。

以上這些現象,大多在原礦上乘泥料中才會出現,對紫砂認知度高的人,一般不會拒絕上乘泥料出現的正常瑕疵,對紫砂認知度低的人,是不會接受任何瑕疵。如果只是單純要排除這些瑕疵現象,方法很多也很簡單,最簡單的就是多加點脂粉泥。

必知的紫砂壺常有的幾種瑕疵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