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鴨養殖前景怎樣?

八卦凌凌漆


 番鴨又叫麝香鴨、瘤頭鴨,是優良的瘦肉型肉用禽種。發展番鴨有六大優勢。 1.番鴨生長快、飼養期短 番鴨體型大、生長快,可在短期內提供大量優質的鴨肉。在一般的飼養條件下飼養10周齡,公、母番鴨胴體脂肪含量(佔胴體15%—18%)較北京鴨(25%—28%)低。胸腿肌比率高,而且肉味鮮美,富有野禽之風味,頗受人們的賞識。隨著肉類生產的日趨豐富,肉類食番鴨肉是一種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肉類品種,使得部分市民由原來的豬肉、牛肉消費,轉向鴨肉消費,且消費量不斷攀升。預計2015年,我國肉鴨製品的年人均消費量為30千克,從2000年至2010年,鴨肉消費量平均增長5%,現在我國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肉鴨製品來填補國內消費缺口





90後果農


養殖鴨子選擇番鴨,就像養雞選擇土雞差不多,都是有飼養週期長、肉質緊湊、價格相對較高等特點。不過,筆者認為養殖番鴨還不如養殖麻鴨。

從本地市場上看,番鴨16塊錢一斤,麻鴨11塊錢一斤,一隻3斤多點,相差15塊錢左右。但是飼養週期卻差了一倍,番鴨起碼要120天才能出欄,而麻鴨基本上只需要60天左右。多了兩個月的飼養時間,相差的15塊錢可能被成本消耗的差不多去了。

文中圖片是筆者養了快一個月的番鴨苗,購買的時候13塊錢一隻,買了20只,老闆送了5只小黃鴨。可是,一個月過去了,看上去體型既然和買回來的時候差不多,都吃掉好幾斤飼料了,就是不見長。

我是家庭養殖的才這麼幾隻,只要成活就好,不追求長勢。但規模養殖就不一樣了,長勢慢也就意味著投入的成本高,加上現在鴨苗太貴了。上半年番鴨苗才5~6塊錢一隻,如今漲了一倍多。飼養1000只的鴨苗成本就去了1.3萬,本身養殖鴨子的利潤就不高,成本又多去了7~8千塊,更加不合算了。

而且現在因為受豬肉的影響,很多物價都飛漲。比如鴨苗,可是成品鴨的價格卻還是穩穩的和上半年保持一樣。當地更嚴重的情況是,番鴨的價格沒漲,銷量卻還下跌,大部分消費者都偏向於麻鴨,價格也相對便宜,因為我們這邊人比較喜歡吃白切鴨,麻鴨做出來更香甜。


不過,這些情況都是根據筆者本地市場來分析的,不代表所有地區的觀點。如果想創業養殖番鴨,得先去當地市場探查一個究竟,畢竟剛剛開始養殖的數量應該也不會很大,從當地市場出發比較實際些。


農村蔣小蘭


江蘇鹽城最近落戶了一種黑鴨子,是從法國巴巴里野生番鴨與我國地方鴨,經十三年改良選育而成。目前從鹽城大岡鎮“突飛猛進”到了北上廣等地,成為了會飛的鴨中貴族和美食中的上品。於是,我專程造訪了阿瑪蘭黑羽番鴨基地——

黑羽番鴨又名麝香鴨,是中國水禽基因庫專家利用法國巴巴里野生番鴨與我國地方鴨,經十三年改良選育而成,此鴨遍體黑色光澤羽毛,外形優美,氣度非凡,既具法式之浪漫又不乏東方之典雅,體重達六斤左右時還能飛翔三百至五百米遠,其肌肉發達緊實,肉味鮮美且具特殊香味,因極富野禽風味而倍受消費者歡迎,適合一年四季進補。

我走進江蘇鹽城大岡鎮時,天空落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基地裡小黑鴨在嬉戲中玩耍,它們並不怕人,在你面前就像家禽一樣,不時還圍著你轉來轉去的。時任大岡鎮興隆村第一書記陳立存說,目前有大小黑鴨2萬多隻,常吃鴨子,利於健康,他的辦公桌上一本李時珍《本草綱目》這樣記載,“鴨肉主大補,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一邊喝茶,一邊說起了他養殖的黑羽番鴨,遍體黑羽,先補腎經,後健脾胃,其肌肉中富含鐵、銅、鎂、鋅、肌苷酸、穀氨酸、丙氨酸等營養物質明顯高於北京鴨和櫻桃谷鴨。

院子裡鋪滿了剛剛撿拾回來的鴨蛋。他是一位軍人,耿直,豪爽,熱情。他看著村裡的貧困戶和殘疾人,心裡不是滋味,作為一名時任的書記,他決定帶頭開闢一片農村,為民致富並幫困殘疾人。於是,在一年內建設了阿瑪蘭農場,通過與中國藥科大學藥物代謝動力學重點實驗合作,在藥科大學副校長王廣基院士的鼎力支持下研發出系列養生藥膳,其中以藏紅花燉黑鴨更是極品之中的極品。

目前,開發出一系列黑鴨食品。此研究通過選用上好食材燉黑鴨,並採用不同的烹飪方式進行跟蹤測定,且使用HPLC-DAD(高效液相質譜分析方法)來測定其藥膳養生效果並分析得出結論,此係列藥膳對人體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胃腸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修復作用。

這道黑鴨紅棗枸杞參湯,不油膩,滿清香。是地道的一道滋補養生湯。






鄉下小秀


一、養鴨子成本和利潤分析

因為鴨子生長週期不長出欄快,很多農村朋友在農閒時也會養鴨子。我們來計算下在農村一般的家庭條件下,養鴨子的成本和利潤。

1.以一次性養殖3000只鴨子為例

(1)鴨苗成本:鴨苗市場價格一隻大概是1.5元左右,3000只的成本是:3000*1.5=4500元

(2)鴨料成本:鴨料1.7元一斤,一隻鴨子從進棚養45天,大概吃13斤料,一個鴨子飼料成本:1.7*13=22.1;3000只鴨子的飼料成本:22.1*3000=66300元

養鴨成本共計:4500+66300=70800元

養鴨子利潤分析:一隻鴨子出欄大概6.5斤左右,每斤3.9元,一隻鴨子能賣25.35元,共計:25.35*3000=76050元

利潤=效益-成本=76050元-70800元=5250元

家庭養殖一批鴨子,以45天為一個週期,可以賺5250元,一年養殖6批的話可以賺3萬左右。

二、養鴨成本降低的關鍵六點

1.選用良種

品種優良的肉鴨,其生產性能的遺傳潛力較高,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對飼料的利用率高,同樣的日齡,消耗同樣多的飼料,其增重比其他品種的肉鴨大得多。例如北京商品肉鴨45日齡體重3.2千克,飼料轉化率2.4,胸肉率13.5%。櫻桃谷鴨中白羽L系中商品鴨47日齡體重3.0千克,飼料轉化率3,瘦肉率達70%以上,胸肉率23.6%--24.7%。番鴨商品鴨3月齡體重:公鴨2.7千克,母鴨1.8千克,飼料轉化率3,瘦肉率達75%左右。另外,原產於澳大利亞狄高鴨也是不錯的品種。

2.溫度的控制

飼料消耗量會因周圍環境的溫度、溼度、水的供應、飼料的乾燥程度、繁殖狀態、飼料質量等而發生變化,其中,溫度對飼料的消耗較為明顯。肉鴨的適宜生長溫度一般在12℃-24℃之間。在此溫度範圍內可有效地利用飼料。因此要儘量地創造條件,如冬季搭棚圈養,夏季搭棚遮蔭等措施,以保溫和降溫來提高飼料報酬。

3.飼料要新鮮

一是原料要新鮮,二是飼料配好後要存入在通風、乾燥的地方,與地面之間置放一層防潮材料。配合料要儘快用完,勤配勤喂,防止板結、黴變。黴變飼料容易引起肉鴨中毒、拉痢等,從而降低飼料的利用率。

4.日糧要平衡

肉鴨飼料中的蛋白質和能量比例要平衡,飼料中能值要適當,能值過高時,飼料消耗增加,造成某些營養成分的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