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放在理財產品中好還是存定期好?

銅鑼灣金融街


存錢,存定期好,還是去理財好?

存定期好,還是去理財好?這個問題其實不難,主要考慮兩點,第一是安全性,第二是收益率。如果是去購買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但是會喪失安全性,那就沒有必要。但如果是在安全性相當的情況下,也沒必要選擇收益率更低的。

那麼我用定期存款和定期理財產品作一下對比

目前央行的標準,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1.5%,各銀行實際執行時有上浮,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利率為1.75%,光大銀行、廣發銀行等銀行利率為2%。

再看下一年期的定期理財產品,以兩款一年期的定期理財為例,收益率在4.4%,按照這個收益率,基本上是一定期定期理財收益率的2倍以上。

那麼就是考慮安全問題了,銀行定期存款肯定非常安全,國內的銀行大都是國有的,金融體系非常穩固,錢放在銀行基本上沒會有什麼風險。而定期理財基本上是國內幾大養老保險公司管理運營的產品,採用的是穩健的投資管理風險,投資於流動性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和另類資產,屬於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且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發生過違約,因而從安全性上來說,與銀行定期存款基本相當。

在安全性基本一樣的情況下,選擇定期理財為更優選項。


財經宋建文


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真實感受吧,因為我兩者都在做,理財和存定期在我看來有本質的區別,具體哪個好要看個人的想法及內心。



目前各大銀行都有很多種類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從4%到6%,有的銀行收益也有高的,7%-8%左右。我選的是建行理財產品,收益在5%左右,期限是90天,一方面是因為在建行5%的收益算比較高了,而選擇90天主要是考慮時間不要太長,這樣風險性也會降低。

再說一下定期存款,存三年的定期基本各大銀行的利息都是一樣的,3.85%左右,銀行會根據存款金額及存款給予一定的優惠,這樣算下來利息可達到4.2%,收益也算不錯了。

兩者各有利弊,理財收益高,但是如果選擇90天類的產品,一年可選3-4次,但在每次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開始時間還需要2-7天,理財才能生效,一年無意中可能丟掉了10-30天的收益。而且理財在選擇的時候不一定可以選擇到合適的理財產品,國有銀行的理財產品遠沒有其他銀行的理財產品多,如光大,浦發等。而且理財是具有風險性的,一般分為三個等級,低風險,中等風險和高風險,收益與風險性是成正比的。中年人會喜歡理財多一點。

定期存款最大的優點是無風險,放心,不需要每次去費心的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但收益相對低一點,比較適合年紀大一點的人群。但現在好多銀行都有保本理財,收益大約在4.6%,高於定期。

所以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還是喜歡理財多一點,比較靈活,收益也會隨著市場普遍上漲,如果金額較大,收入也是很可觀的。

最後提醒大家一下,理財也要選擇正規銀行,不要被不正常渠道的高收益所矇蔽,以免遭受損失。非常感謝大家幫忙點贊,轉發。


心語心願zehry6


這個問題,相當於問…一般吃肉好,還是吃魚好……飛刀的答案是…買理財還是存存款,看您需要。

1,以前,理財明顯比存款好……存款利率低。理財保本保息,收益很高,當然是理財好了……理財相當於高息存款。

2,2018年,理財打破剛兌(就是銀行正規理財,不允許保本保息了,買理財虧錢了,就自認倒黴),不斷有理財到期不能兌付的消息。……存款各家銀行自己確定利息,有的小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息超過5.3%……這個比理財收益還高……如果金額大,還可以單談……銀行還送小禮物……存款很不錯啊!

3,購買理財……有的收益比正常的高好多,這些理財,很多都是野雞理財……更為可怕的是2018年6月,p2p平臺暴雷平均一天2-3個(有的還是大平臺,正規平臺),平臺跑路了,買了p2p理財的老百姓咋辦?……自認倒黴,血本無歸。

總結,無論是購買理財還是存款,安全第一,本金都沒有了,收益又能有多少呢?

在經濟下行,市場不景氣的時候,還是存存款吧!畢竟實體經濟收益都少,您投資的理財收益又從何而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飛刀47號


銀行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各有優勢,具體選擇哪一個還要看你自身的經濟條件、風險承受能力還有理財金額的多少。

我們先來對比下銀行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的優劣

1、收益

目前總體來說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要高於定期存款的收益,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從3%-10%都有,正常在5%-6%之間。



而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就相對比較低,比如目前很多銀行最高的利率是3年期的4%左右。

當然這個也不是絕對的,因為有些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也會比一些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高。

比如下面是某省信用社的存款掛牌利率,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達到了5.61%。



下面是某些銀行的理財預期收益



可以看出有些期限短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收益比銀行定期存款還低。而目前銀行對於大額存款能給到利率其實也挺高的。

2、安全性

安全性肯定是定期存款高,目前只有銀行存款是保本保息,而銀行理財產品是不能保本保息的。

當然這也不是說明銀行理財產品一定是高風險,其實理財產品的風險還是跟以前一樣,只不過資管新規出來後銀行不能向客戶承諾保本保息了。目前銀行也有很多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比如用於投資貨幣基金、國債等投資標的的理財風險是相對比較低的,這些理財收益一般在4%-5%之間。

而那些投資標的為股票,外匯等產品風險就相對比較高。

3、流動性

定期存款和理財產品的流動性都比較差。

定期存款一般不能提前贖回,如果提前贖回只能按定期利率計息。而對於封閉式、固定期限的理財產品,絕大部分銀行都無法提前贖回,只能持有到期,只有少數銀行可以有條件轉讓。

不過開放式理財產品(主要是淨值類理財產品)的流動性較強,沒有固定期限,可以隨時贖回,不過一般都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持有時間越短手續費越高,如果持有時間超過一年,有可能免除贖回費。

4、門檻

定期存款門檻很低,大部分銀行10元起存,但想要獲得較高收益那門檻就比較高,比如大額存單的利率一般比較高,但大部分銀行要求最少20萬起存。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門檻則相對高一些,一般最少5萬起步,有部分優質理財產品甚至是100萬起步。

具體選擇定期存款還是銀行理財產品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定

1、如果家庭資產少,存款額度小,比如20萬之內,建議選擇定期存款或其他貨幣基金。

投資的基本前提是保證本金的安全,如果你家庭資產低,而且存款額度較少,那你能承擔的風險就相對比較小,選擇保本保息的定期存款最合適。

當然你也可以現在類似餘額寶這樣的貨幣基金。

2、如果你存款額度超過20萬,可以選擇銀行大額存單

目前銀行大額存單的利率三年期大概是4%左右,部分銀行甚至可以達到5%以上,而且大額存單也是保本保息,所以達到20萬門檻的可以現在大額存單。

3、如果你家庭資產較多,可支配資金超過100萬,可以搞組合投資

你家庭資產多,可支配資金多,說明可以承擔較高的風險,這樣可以搞組合投資,在保證部分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用另外的資金去博取高收益。

比如可支配資金超過100萬,可以把50萬用於購買大額存單,超過50萬的部分用於購買5%-8%之間的銀行理財產品。


貸款教授


看了那麼多回答是不是並沒有看出個所以然?那咱們就開門見山,我個人覺得就目前的理財市場和銀行利率還是選擇理財產品比較好,下面我會給大家詳細說明下,首先看下各銀行的利率圖表:

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央行的基準利率已經下調的很低,就算各銀行上浮基準利率也並沒有增長多少,從這裡大家也能感覺到如果把手裡的錢定期放在銀行裡面,不僅使用起來相當不便而且還跑不贏通脹貶值。

下面再說下我所說的理財產品,首先肯定不是指P2P的,百分之二三十的利率大家估計看著也會有點慌,加上今年已經爆雷幾十家,其中包括了很多資質很好的公司,但一樣免不了跑路。

我說的理財是指一些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一般貨幣基金的利率都在4%以上,而且取存方便,如果擔心的話你可以從銀行渠道存入,其實都是一樣的。

如果你感覺這個利率有點低,那你還可以選擇一些銀行和證券公司的定期理財,一般都是30天、90天或180天等等定期理財,一般利率在6~8%並且背景值得信任,但是一般都會有一個門檻金額,銀行一般最低50000起,證券公司一般500000起存。

如果金額小,又圖方便的話就支付寶餘額寶吧,大眾理財挺好的。


幻聽夜曲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前述:

如果手裡有一筆閒錢,我們只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配置,才能收益最大化,以下從收益率方面展開,比較定期存款和理財投資(股票,基金)兩個方案的利弊。



1、定期存款的安全性和收益率


國內銀行的目前 的定期存款年化收益率一般是在2-3%左右,餘額寶步步緊跌,計劃要與存款收益率持平,就安全性而言,定期存款是最安全的投資方式。


假設你有10000元,年化收益率是3%,定期存一年就是10000*(1+3%)=10300元,一年300元的收益一個月生活費都不夠。因此銀行存款基本上連通貨膨脹(年大概7%)都趕不上,更別提收益了。


目前國內銀行定期存款時間越長,利率越高,銀行還給你推薦五花八門的理財產品,你稍不注意就可能陷入他們的陷阱;例如有的是保本理財,實際上銀行拿你的錢去投資,萬一投資失敗了,你的錢就打水漂了。


國內銀行的安全性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因為中國的銀行都是國有的,只要政府在就不用擔心銀行會破產,所以如果你的錢足夠多,存銀行也是一種保值增值的投資。



2、理財投資的安全性和收益率


目前國內的理財投資有股票、基金等等,這類投資普遍收益較高,比如股票收益率高的時候幾倍的收益率,但是跌的時候也是慘不忍睹啊;投資基金的收益沒有股票高,基本上屬於股市投資的平均水平。


中國從90年代才開始有證券投資,股票、基金的歷史也就20多年,但是20多年的時間,經歷了幾次大的股災,牛少熊多的局面長時間存在,就安全性而言,股票的風險是最高的,一般人如果沒有經驗學習最好不要碰。


基金投資的風險相對股票較低,因為基金的投資側重於組合投資,大量的份額稀釋風險,不至於熊市時大面積虧損,因此就安全性而言,基金要低於股票,是一種比較合適的投資產品,其中適合我們大多人的主要是指數基金的投資,它簡單易上手,購買限額低,年平均收益率在10%-15%左右。



3、綜上,如果你手裡有閒錢,考慮安全性和收益率,50%的錢可以放在貨幣基金,如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另外25%可以購買債券基金,剩餘25%可以購買指數基金,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樂哥聊財經


個人傾向於以理財為主存款為輔。

1.錢最主要的還是要能錢生錢,否則在手裡放著只會不斷貶值,因為通貨膨脹在可預見的未來會一直存在。

2.錢生錢的方法很多,如何選擇呢?三個方面考慮:

a.流動性。錢畢竟還是要用的,如果買個理財期限100年封閉期,那真是像本山說的那樣,人死了,錢還在。流動性好就是什麼時候需要用錢,什麼時候就可以取出來用;流動性差就是需要用錢的時候錢取不出來啊。一般而言,理財的流動性差一些,封閉式的理財產品不到期不能支取,流動性最好的貨幣基金目前每日快速贖回限額10000元,而存款則是隨時可以支取。因而從流動性講,存款流動性最好,存取最方便。



b.風險。各種理財產品層出不窮,銀行理財、基金、股票、P2P、比特幣等,層出不窮,但各種風險和暴雷新聞也是不絕於耳,以高收益的名頭博出位,以血本無歸為下場。相比較而言,銀行存款則風險非常低,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破產倒閉的銀行一隻手都數的過來。因而,從風險角度而言,存款勝過理財。

c.既然存款流動性和收益都好於理財,那還比較什麼?肯定選存款啊!


非也非也!因為還有收益的考量呢。現在三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不到5%,但目前市場上收益率超過5%的理財產品比比皆是,更有做的好的基金可達到10%甚至20%的收益,部分保守的P2P產品也可有8%的收益。錢,最重要的功能除了花以外,就是要生錢,這也是投資理財最重要的目標。

3.因而綜合考慮流動性、風險、收益考慮,10%-20%定期存款,剩餘的資金還是要分散投資理財、基金、股票甚至P2P,這樣才能做到平日需要用錢可以隨時取,長期又能獲得不錯的收益。

歡迎留言討論吐槽,歡迎關注,我是司南立冬,天天加班的銀行人,後續更多走心分享!


司南立冬


我的看法:不能簡單的說存定期好,還是理財好。應該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程度來決定。

保守型投資者

保守型投資者對本金很在乎,很看重盈虧,可以接受極少甚至不能接受本金損失。通常這類投資者多數是步入退休階段的老年人群,家庭成員較多、收入較低、社會負擔較重或者性格比較保守。對於這一類投資者來說,存錢,存定期或者購買風險較小的貨幣基金、國家債券是比較好的選擇。

穩健型投資者

穩健型投資者能接受5%-10%的本金損失,他們既不厭惡風險也不盲目的追求高收益,對任何投資都比較理性,往往會仔細分析不同的投資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從中選出收益適中、風險適中的產品。這類投資者往往會選擇組合投資方式,一定數額的資金存銀行定期,部分數額資金購買貨幣基金、地方債券或者公司債券、大盤股票基金等。

進取型投資者

該類投資者一般有一定的資產基礎,有專業技能或者是敢於冒險、社會負擔較輕的年輕人群。這類人群追求高收益,也能承受高風險,能夠接受20%-80%的本金損失。二級市場、期貨市場以及虛擬幣市場是這類投資者的天堂。

綜上,建議題主在資金存定期或者購買理財產品前做一個風險評估(這種風險評估表在大部分股票軟件都有),然後依據結果判斷自己屬於哪一類投資者,再做出最後的選擇。

另,新人求贊求關注,麼麼噠!


熊熊來了2019


好,是什麼概念,收益高是好,還是安全性高是好,還是流動性高是好?我認為他們各有各的好。

比較投資,無非也就是比較這三點,拿不同銀行的定期存款和理財比沒什麼意義,拿同一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相比才能更好的反映。

銀行存款

收益性:定期存款,三個月利率1.595%,一年利率2.175%,最長的五年利率4.7125.


安全性:定期存款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50萬元以下保本保息,風險等級R1(最低風險)。

流動性:定期存款可以隨時變成活期存款支取,流動性極高,而且現在不少銀行都執行靠檔計息,根據實際存期給於相應的定期利率,利息比活期高得多。

理財產品

收益性:理財產品,35天預期年化收益4.95%,160天5.1%,366天5.25%。普遍高於定期存款。

安全性:理財產品有有一定的投資風險,不保本也不保息(保本型產品逐漸退出市場),風險等級根據投資方向的不同從R2到R5都有,一般來說以R2和R3居多。

流動性:理財產品無論期限長短,在投資期內是不能提前贖回的,也就是著急用錢是取不了的,流動性低於存款。當然現在也有7天計息一次的理財產品,收益理率4.4%,流動性大大提高。

所以從所得收益來說,理財產品比定期存款好,從資金安全和隨時取款角度,定期存款好,看每個人的需求了。


鑫財經


比較投資,無非也就是比較這三點,拿不同銀行的定期和理財比沒什麼意義,拿同一家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相比才能更好的反映。

銀行存款

收益性:定期,三個月利率1.595%,一年利率2.175%,最長的五年利率4.7125.

安全性:定期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50萬元以下保本保息,風險等級R1(最低風險)。

流動性:定期存款可以隨時變成活期存款支取,流動性極高,而且現在不少都執行靠檔計息,根據實際存期給於相應的定期利率,利息比活期高得多。

理財產品

收益性:理財產品,35天預期年化收益4.95%,160天5.1%,366天5.25%。普遍高於定期存款。

安全性:理財產品有有一定的投資風險,不保本也不保息(保本型產品逐漸退出市場),風險等級根據投資方向的不同從R2到R5都有,一般來說以R2和R3居多。

流動性:理財產品無論期限長短,在投資期內是不能提前贖回的,也就是著急用錢是取不了的,流動性低於存款。當然現在也有7天計息一次的理財產品,收益理率4.4%,流動性大大提高。

從所得收益來說,理財產品比定期存款好,從資金安全和隨時取款角度,定期存款好,看每個人的需求了,本人玄陽,02年入股,參加工作做的是一個股票分析師。經歷過了幾番牛熊市,一開始也是虧了不少,慢慢的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代表公司參加金融操盤比賽獲得冠軍,更受到鳳凰財經欄目做客解析股市,最近和我的金融界朋友一起討論出來了一個心得方法。

這便是底部引爆指標法,底部引爆指標法簡單易懂,不復雜,只要帶入其中便可以操作,只要掌握住一下的口訣就可以很好地融入我們的方法:底部即買入,引爆即加倉,同時底部引爆就是最佳買入時機。

這是玄陽我幾天前分析過的一隻股票,可以看到,短線的收益還是很不錯的,只要你們能多做幾個這樣的股票,相信離你們心中的目標也不是很遠了。

還有這隻股票也算是這幾天不錯的了,只要你能熟練使用我們的方法,多找幾隻這樣的股票,你們一定可以在路上越走越遠的。

這是我比較看好的一隻股票,也是比較符合我麼你的底部引爆指標法的,可以看得這隻股票是已經來到了底部的一個低點並且還帶有引爆的一個反彈的信號,預計會帶來一波收益。

大家只要會熟練的套用本人的底部引爆指標,絕對能慢慢的從一個小白成長為短線高手,然後能自己去從容的選股買入賣出。不過為了防止一些小白盲目跟從我上面的股票,我就不放出代碼了。如果你還是抱著觀望的態度不敢操作,也可以關注這個賬號,隨時獲取我們的信息。從上面的指標可以上看出對目前短線的選擇還是有不小的影響的。

如何獲取文中指標以及個股,私信本人,回覆關鍵字:底部引爆,或者關注vx公眾號:玄陽看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