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生活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是屬於自己的感受

文 | 廖湛兮

《活著》:生活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是屬於自己的感受

初讀《活著》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人福貴在敘述自己淒涼悲苦的人生經歷時所表現出的那種平靜淡然的態度,恍惚間讓我覺得彷彿他所講述的那個拼命勞作仍舊食難果腹、半生窮苦,並親手埋葬父母、妻子、兒女、女婿、外孫,孤苦無依的人並不是他而是另外一個人。

因為在我曾經的意識中,一直覺得在生活中經歷了很多苦難的人多半會是以下兩種處理方式:

①閉口不提自己曾經的創傷,任由時間腐蝕記憶,希望徹底忘掉以前的不愉快,不會主動向人提及,即便有人詢問也很難像福貴那般字字清晰的告知;

②怨天尤人,覺得自己時運不齊,命途多舛,所以對生活甚至他人都難免懷有怨懟。

為何老人福貴能另外?既不逃避曾經的痛苦經歷,也不埋怨命運或者歸咎於任何客觀因素,只是平平淡淡的向他人清晰的講述著那些過往?

在復讀小說的時候,我找到了答案。

在我看來,主要是因為

在福貴的心中,生活實則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可能有些苦難他無法改變但是他能選擇用怎樣的心態和方式去對待。同時,生活也是屬於他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任何別人的看法。

此話到底何解?

本文將逐一闡述,並對其現實意義做出思考。

《活著》:生活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是屬於自己的感受

生活實則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可能有些苦難無法改變,但是能選擇用怎樣的心態和方式去對待

相信大部分看過《活著》原著的人都會覺得富貴的一生著實悲苦,彷彿不好的事情都被他遇上了,命運對他並不友好,所以他似乎應該註定難以開心釋懷。

但事實上,從福貴對待人生轉折和迥異生活日常的態度和方式來看,我們會發現他並沒有因為曾經的苦難而過分傷心痛苦、耿耿於懷,甚至連悲觀的情緒都很少,更多的時候他都只是在遵循本心做出選擇,並心平氣和的承擔著隨之而來的一切。

比如,當福貴和老千龍二對賭,輸光了家產,簽下了欠條離開賭館,走在回家的路上時,福貴也站在人生的拐角處,因為覺得無顏面對父母和妻女,也擔心沒有財富後將來的苦日子不好過,福貴曾想到過自殺,想吊死一了百了。

但是福貴最後並沒有那樣做,為何他改變了主意?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

我想著那一屁股債又不會和我一起吊死,就對自己說,算了,別死了。還是回家去吧,被我爹揍死,也比在外面像野狗一樣吊死強。

這其實就是富貴在潛意識中所做的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他不想以死去逃避問題,他決定活著去面對自己所闖下的會連累家人的禍事,去接受隨之而來的一切。

因此,當福貴從大宅搬入茅草屋、從地主家少爺淪為佃戶、從十指不沾陽春水、成天玩樂的日常轉變為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沒日沒夜的耕作時,他沒有任何怨懟,只是希望辛勤的勞作能改善往後的生活。

即便天不從人願,無論怎樣努力他後半生也沒能擺脫物質上的貧乏,同時因為親人接連的去世,他的精神上也備受折磨,但他仍然沒有埋怨過命運和生活,而是按部就班、一如既往的活著。

有人可能會說他是麻木了,但在我看來並非如此,因為一個真正麻木的人不會那麼清晰明瞭的記著自己那些痛苦的過往,多半會選擇逃避。而福貴對於生活中種種不幸和不如意,他選擇的是直面,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並承擔因此而產生的一切或好或壞的結果。

《活著》:生活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是屬於自己的感受

無獨有偶,在莫迫桑所著的《項鍊》一書中,女主角馬蒂爾德與福貴也有著相似的經歷和人生態度的選擇。原本生活還算小康的她面對因為自己的虛榮心而導致的鉅額債務時,也沒有逃避問題,而是選擇洗盡鉛華降低生活標準、積極主動的靠自己的辛苦勞動去賺錢還債。

因此,當她從舒適小屋搬到粗糙出租房,從有僕人侍候到事事親力親為,從養尊處優不用外出工作到不辭辛苦的打工,從一個風姿綽約的美女變為一個飽經滄桑的婦人時,她也同樣沒有對命運或他人的怨懟,只是默默承受著一切的變化,希望能儘快還清債務。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馬蒂爾德和福貴都曾有過舒適體面的生活,作為成年人也都能想象到陡然轉向貧苦生活的不易,為何他們還能在面對人生壞的轉折和由富轉貧的生活日常時不怨天尤人,也不逃避,反而平淡處之?

我認為關鍵就在於在他們的心中很清楚生活實則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可能有些苦難無法改變,但是他們能選擇自己用怎樣的心態和方式去對待。

《活著》:生活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是屬於自己的感受

生活是屬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任何別人的看法

《活著》的作者餘華曾在小說的自序中寫道:

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看,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也沒有,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面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可能有一部分人會難以認同這個觀點,因為福貴的人生從因賭敗光家產開始,在書中幾乎就再也找不出一件好事了,怎麼可能會有美好的感受?

實際上,我第一次讀小說的時候也有相同的看法。但當我復讀時,我才發現福貴在向他人講述自己故事的時候,其實加了很多表達自己主觀感受的詞,只是我初看時被他大致的悲慘客觀經歷吸引了眼球,進而忽略了一些體現細膩情感的地方。

比如,福貴多次感慨在困苦的生活中妻子家珍勤勞持家、任勞任怨、給了他很大的精神支撐,他覺得很幸運也很幸福能有如此好的妻子。

比如,福貴指出因為家貧覺得對兒女有所虧欠,但所幸兩個孩子都很懂事,理解父母和家庭的處境,女兒鳳霞年紀輕輕就成為了家裡的主要勞力為家庭分擔了壓力;兒子有慶為了少讓體弱的母親操勞做鞋,即便在大冬天也光著腳跑去上學,到了教室門口才將鞋穿好。儘管他們都因故早逝,但是福貴說有過這樣一對好孩子是他的福氣。

包括意外去世的女婿和外孫,福貴都描述了很多他們的好,比如女婿勤勞踏實,不愛計較,對他好,肯付出;外孫小小年紀就會陪他在田間幹活,平時也不愛哭鬧,很好帶……

我想這些都算是福貴在苦難的經歷中曾感受到過的幸福和快樂,而這些美好的感覺實際上也是他後半生的“精神糧食”,他不在意別人怎樣看待他的一生,因為他篤信生活是屬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他人的看法。

《活著》:生活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是屬於自己的感受

我認為,另外一個深刻體會到上述之話的真諦,並將之奉為行為準則的就是毛姆所著的《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

這就可以解釋他為何會在40歲的不惑之年,決定放棄令人豔羨的證券經紀人工作、家庭以及人際網,這些大多數人一生所求的東西,堅持離鄉背井,孤獨一人,從零開始在艱苦的環境中窮其一生的畫畫,即便後半生窮困潦倒、致死都不出名,在他人看來既荒唐又無意義,也無怨無悔。

我想是因為思特里克蘭德和福貴一樣,都在他人眼中看似苦痛的經歷中,找到了自己看重的幸福、快樂的感受。

同時他也明白這些美好的感覺可能無法或者說不需要別人也感同身受,最關鍵的是自己能從中汲取養分去滋養自己的生命。所以他可以在苦難中怡然自得,在心中保有一方自己的精神樂園,至死不渝。

借鑑福貴和思特里克蘭德這種對於生活的認知,從反向思考,我意識到一個問題——有時候我們對於生活的不滿或者一些負面情緒的產生,可能並不是我們自己“本來的感受”,而是受到了他人的看法或者是某些社會普遍贊同的意識的影響才衍生出的。

比如,有男生可能因為喜歡和小朋友在一起,所以選擇成為幼師,這原本對他來說是讓他感到高興的事。但是因為社會普遍意識覺得幼師是女性的專屬職業,認為男性當幼師有“不務正業”之嫌,甚至有人會覺得男幼師約等於“娘炮”。當受到這些外界聲音影響的時候,當事人原本的感受就極有可能會產生變化。

如果在這個時候,當事人為了附和“外界的聲音”,違心的改變了自己或者做了一些原本不想做的事扭曲了真實的自我,那麼痛苦難受就會隨之而來,而這種難受除非當事人做回自己否則不會消失,只能被壓抑著,壓抑的越久對自己的內耗、傷害就會越大。

我認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學會重視並忠於自己的內心,不要因為外界的聲音而扭曲自己,要明白生活歸根結底是一場自己的修行,自己的感受不該被忽視;同時,無論我們怎樣壓抑自己去迎合外界,實際上都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認可,所以也不必以喪失自我為代價去折騰自己,要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自己感覺好。

《活著》:生活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是屬於自己的感受

現實意義

人生匆匆數十載,現實中似乎總難免有一些無法控制的外力在拉扯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產生一些不愉快的經歷和負面的情緒。在這種時候,我們到底該怎樣做才能更好的活著?

下面,給大家提3個建議:

1、要明白“天不從人願”是常態,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先反思自己是否存在“不合理信念”,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如果我們在生活總是因為世事不能盡如人意而產生怨懟,就要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存在【不合理信念】,也就是要自查內心是否存在一些不現實的、不合邏輯的、站不住腳的信念。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①絕對化要求,指的是人們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對某一事物懷有認為其必定會發生或不會發生的信念,它通常與 “必須”,“應該”這類字眼連在一起。

比如:“我必須獲得成功”,“別人必須很好地對待我”等。懷有這樣信念的人極易陷入情緒困擾中,因為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都有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②過分概括化,這是一種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的表現。主要反應在兩個方面:

其一,對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評價。比如,當面對失敗時,就斷定自己“一無是處”、“一錢不值”、是“廢物”等。這種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幾件事的結果來評價自己整個人、評價自己作為人的價值的行為,其結果就是常常會導致自責自罪、自卑自棄的心理及焦慮和抑鬱情緒的產生。

其二,對他人的不合理評價,即別人稍有差錯就認為他很壞、一無是處等,這會導致一味地責備他人,以致產生敵意和憤怒等情緒。

③糟糕至極,這是一種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發生了,將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場災難的想法。這將導致個體陷入極端不良的情緒體驗如恥辱、自責自罪、焦慮、悲觀、抑鬱的惡性循環之中,而難以自拔。

《活著》:生活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是屬於自己的感受

如果自查有以上3種【不合理信念】中的任何一種,建議大家就要試著及時的去改變自己的認知和態度,這裡我推薦的處理方法是【理性情緒療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 第一步:進行“自我心理診斷”

對照上述3種不合理信念,確定自己的問題所在,拿出紙筆將其下來,選擇從最迫切希望解決那個問題入手。

  • 第二步:開始“自我領悟階段”

清晰明瞭的將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以及對應所產生的情緒問題、不當的行為表現都寫下來,然後告誡自己產生這些症狀和造成自己情緒困境的始作俑者是自己,要解決問題,也必須先從改變自己的認知和態度開始。

  • 第三步:進入“自我修通階段”

這是該療法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主要任務是認識到不合理信念是不現實的,不合乎邏輯的,也是沒有根據的。同時分清什麼是合理的信念,什麼是不合理的信念,並用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

比如,有人存在“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認為自己考全日制研究生失敗就代表自己一無是處,將來也註定難有作為。

我們可以通過反思建立如下合理信念去取代不合理信念:

研究生屬於高學歷,其入學考試必定存在一定難度,沒考上只能代表自己可能沒準備好或者沒發揮好或者自己確實不適合考研,但不能代表自己就沒有其他的優點和長處;同時將來是否有作為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並不取決於考研成功與否,而是要看個人的綜合實力和人生際遇等諸多主、客觀方面的整體情況。

  • 第四步:轉入“自我再教育階段”

這是該療法的最後一步,主要任務是讓自己有意識的並習慣性用理性的思考方式去看待問題。

如果我們僅僅是糾正自己目前存在的不合理信念,而沒有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那麼之前類似的信念就會很容易再捲土重來。因此,要“治本”就要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式,讓自己養成習慣、遇事先把自己的認知在心裡過一遍,自查自己是否又掉入了之前的不合理信念陷阱,如果發現確有此事,就要用本療法的前3個步驟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緒,以幫助自己形成合理的信念。按照此方法不停的反覆練習,直到自查不再掉入之前的思維模式為止,自我再教育階段才算真正的完成。換句話說,這實際上也是需要耗時最久的一個階段,所以大家不用心急,按自己的節奏進行即可。

認識到自身的不合理信念並學會用理性療法糾正,其實是一種自渡。當我們試著去改變自己的錯誤認知,建立對待人生的正確看法和態度時,就不會再對生活有過多怨懟,會明白即便有些事情不能左右,但我們仍然能夠決定自己用怎樣的方式去對待。誠然生活不易,但也不至於不堪,怎麼看、怎麼做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活著》:生活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是屬於自己的感受

2、要明白平凡不是原罪,墜入平庸才是

有人說,因為自己的出生和自身條件都很普通,所以可以預計生活中也不會有轟轟烈烈、可圈可點的事情發生。每次一想到自己是註定平凡的一生,就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於是迷茫、頹廢就成為了日常。

誠然,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希望自己是一個與眾不同、能過著精彩生活的人。所以很多人很難接受自己生而平凡和生活平淡,認為兩者是阻礙自己成功和感受快樂的罪魁禍首。

但實際上,平凡從來都不是原罪,要知道大多數人都生而平凡,我們首先要接受這個事實,不要為此覺得糟心;其次,要明白在平淡的生活中,只要我們認真、努力的去過好每一天,一樣可以讓人生變得有色彩,生命變得有意義。

相比之下,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的那樣:

只有平庸的人們的生活才是空虛和無味的。

因為這類人習慣性庸庸碌碌、不作為,懶懶散散,不思進取,毫無責任感和擔當,明明是自己選擇自甘墮落讓生活變得蒼白,卻還責怪是命運使然。

《活著》:生活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是屬於自己的感受

3、要知道活著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要懂得照顧自己的內心感受

在電影《穿Prada的女王》中,女主角安迪最終放棄了人人豔羨、覺得前途無量的耀眼工作,遵循本心選擇了不那麼炫目,但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她的決定一直讓一部分人感到不解。

但在我看來,安迪的決定實際上是她明白活著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要懂得照顧自己內心感受的一種表現。她充分意識到了他人或社會對於某一個行業的認可,都僅僅是外界的聲音,相對於從事一份別人覺得好、自己覺得痛苦的工作,其實自己更應該尊重內心、選擇從事自己真正喜歡和擅長的工作。

在《活著不是給別人看的》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人最容易消失的地方,不是莽莽叢林,而是喧囂人海。生活在其中,人常常像一張破碎的紙片,追逐著每一陣風。

在生活中,有時候我們的痛苦其實就源於為了活成他人眼中所欣賞、認可的樣子,進而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心聲和感受,讓自己處在了一種和真實自我剝離的狀態和無盡的壓抑之中。

我認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學會聆聽自己的心聲,照顧自己的內心感受,面對真實的自我,緩解自身的壓力,不要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要有意識的為自己而活。

《活著》:生活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是屬於自己的感受

結語

《活著》用福貴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實則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可能有些苦難無法改變,但我們能選擇用怎樣的心態和方式去對待。同時,生活也是屬於自己的感受,我們不必為了任何別人的看法而過分壓抑扭曲自己。

當心生倦怠,負面情緒來襲時,如果我們能明白“天不從人願”是常態,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先反思自己是否存在“不合理信念”,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知曉平凡不是原罪,墜入平庸才是;知道活著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要懂得照顧自己的內心感受,那麼我們就能以更好的心態和狀態去度過每一天,併為自己的人生添上一抹亮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