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扛事,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才華

《三國志》記載,劉客居備荊州時,某天在劉表處飲酒宴會。中途去上廁所,回來後淚流滿面,問及原因。他說:"我以前身子就沒離開過馬背,大腿上一點贅肉都沒有。現在不怎麼騎馬,腿上竟然長出了肥肉。時間過得好快,我很快就老了。但還一點功業都沒有,因此感到悲哀啊!年少時總覺得追夢很容易。直到年齡漸長,在生活面前屢屢受挫,被迫妥協數次之後才明白: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做人不需要有那麼多過人之處,能扛事就是才華橫溢。

沒有人可以和命運討價還價。看過一句話,20歲看三國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看三國,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看三國,覺得劉備最厲害。20歲看曹操意氣風發,指點江山,只覺人生就該這般痛快,愛憎分明。

40歲看司馬懿忍辱負重,步步為營。感嘆人生如棋,一招不慎,滿盤結束。直到60歲看劉備,,才知道人生就是一個熬的過程,很多時候生活並沒有絕對的勝利可言,挺住意味著一切。

能扛事,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才華


劉備的一生,多走在崎嶇坎坷之路。

47歲仍寄人籬下,從軍以來,小戰或勝,大戰則敗。五易其主,四失妻子,將近30年的時光裡漂泊不定,手裡甚至沒有超過1萬的士兵。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路跌跌撞撞,終於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稱帝的那年,他已經60歲。

劉備最大的才華就是他用驚人的扛事能力,去給現實以反擊。白手起家,屢戰屢敗又如何?扛過去了,便也就有了金戈鐵馬,豐功偉烈。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裡寫道:只有真正瞭解這個世界的醜陋與汙濁,被現實打擊,被痛苦折磨,遍體鱗傷,無所遁形,卻從未放棄對光明的追尋。依舊微笑著,堅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電影《萬箭穿心》講述了一個苦澀的故事。

下崗工人李寶利親自舉報了,出軌的丈夫馬學武,馬學武因此下崗失業,想不開跳江自盡了。馬學武也許解脫了,但他的母親還需要人養老送終,兒子尚未成人。李寶莉在心裡說:馬學武,你不負責任,我來負。他拒絕了閨蜜的幫助,成了武漢街頭的一“扁擔”個。早出晚歸,像個男人一樣,用一個扁擔扛起了一個家。經歷過背叛,拋棄,打壓,生活的磨礪沒有讓它黯然失色。他始終都是人群中鮮活的,看似柔弱卻不肯低頭屈服的李寶莉。

人生在世,禍兮旦福在所難免,有人在苦難面前流乾了淚水,也沒能將困苦消化。有人一言不發,扛起了所有的事,默默在風雨中前行。我們常以一些世俗標準標榜優秀,卻忘了在現實面前,沒有人可以和命運討價還價。一旦你輕易妥協,人生自然也會敷衍你。

能扛事,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才華


優秀的人很多,能扛事的人太少。

作家餘華說:中國年輕一輩人裡面,有很多優秀者。很少有能扛得了事的人。能抗事其實是一個人最底層的能力要求。比如心裡永遠有股力量,支撐自己或一個家活下去。作家杜拉斯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法國的一個小鎮上,有一戶住在鐵路旁的人家,由於長期拖欠水費,自來水公司停了他們的水。一人在家的女人,帶著兩個幼小的孩子,一整個下午,他沒辦法給孩子們洗澡,也沒有水給他們喝。做臨時工的丈夫下班回家後,全家人離開住處,走向不遠處的鐵軌,一起臥在鐵軌上被壓死了。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讓你的世界天翻地覆的事情,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扛得住?小到一次偶然或意外,大到一場大病或自然災害。如果你抗住了,那麼多年後這些經歷都是下酒菜。不幸沒有抗住,過往與未來都是一場空。

能扛事並不是毫不畏懼,而是你明明感到焦慮或痛苦,但仍願意迎難而上,從不會輕易一了百了。

在低谷與絕境之中,從不放棄希望,在接二連三的打擊面前,仍有信心和力量。

1996年,馬雲來到北京推銷自己的中國黃頁。紀錄片《書生馬雲》記錄了這個年輕人的經歷。身材瘦小的馬雲梳著八分頭,揹著一個黑色單肩包。敲門找人,逢人便講,我是來推銷中國黃頁的。但沒人聽得進去他的宏圖大業,有個編導乾脆跟記者說,這人不像好人。吃了無數個閉門羹的,他坐在車上說道: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麼對我了。這句話並沒有落空。後來他改變了互聯網和人民的生活。成為了最知名的中國企業家。但這一路走來只有北京曾這樣傷害他嗎?兩千年資本寒冬,為了團隊更好的發展。他忍痛裁掉了很多員工。裁員之後,馬雲給朋友打了個電話,哭著問對方我是不是個壞人?

能扛事,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才華


這樣的落魄不止一次出現在馬雲的創業路中,他在其中的任何一個節點倒下,就不會有今天的他。如自己所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

歷史和時代給過每個人機遇,也許我們曾抓住了那點光亮。卻無法一個人扛過必經的黑暗,才徒留遺憾。沒有人生來特別能扛事,每個人都在自己人生課題之中,尋找成長最快的答案。直道在社會摸爬滾打之後,才明白一個人最大的能力,是能扛事。

苦要自己吃,事自己要扛。

張愛玲在《非走不可的彎路》中提到,在青春的路口,曾經有那麼一條小路若隱若現召喚著他。母親攔住她,那條路是母親曾經走過的彎路,走不得。她並不相信,非得自己去試一試。母親雖然心疼她,卻還是選擇放手。後來,他發現母親是對的,那確實是一條彎路。於是他又阻止其他的人走那條彎路,然而那個人和他曾經的反應一模一樣,她只好像母親那樣表達自己關心,也同時表達自己的無奈,送他一句,一路小心。

能扛事,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才華


後來,他終於明白,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

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怎能練出鋼筋鐵骨,怎能長大呢?過來人為你指路,是想讓後人少犯錯誤,少走彎路。可是沒有現實的磨練,你永遠也扛不起這漫長的一生,有些彎路非走不可。就像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而人生,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被動的接受命運和現實的安排,只會在慌亂之中徒留一身疲憊,得到殘缺的經驗。

只有主動扛起人生必經的苦楚,在黑暗與泥濘之中脫胎換骨,才能坦然應對生活的每一次考驗。

時間順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這個世界從不相信運氣,只青睞實力。為此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馬不停蹄。曾經的期待與熱枕,都會化為一個簡單的目標:做個能扛事的成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