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你走過那麼遠的路,只是為了擺脫過去的重負

在第一次會談的時候,Will看著擺在窗臺上Sean的一幅畫,給出了一段詳盡的分析:

“也許你正在暴風雨中,天色昏暗,海浪撞擊小船,槳就要斷了。你嚇壞了,迫切需要一個港口,也許這就是你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原因。”

那時的Will不過是在尋找一個可以激怒對方的突破口,也可能他剛好講出了Sean作畫時的心境,我卻覺得那艘風雨飄搖中無依無靠的小船,正像Will的內心。


心靈捕手:你走過那麼遠的路,只是為了擺脫過去的重負


或許許多人分析這部電影,會講到作為心靈導師的Sean是多麼重要,但我想從一個配角——本·阿弗萊克飾演的Chuckie開始講起。

Chuckie是Will的死黨、工友兼司機,影片一開頭,Will交叉出現在兩類場景中:第一類是MIT光潔的教室與走廊,第二類就是和朋友一起四處鬼混的地方。

Will博覽群書,雖然滿口髒話但必要時也能出口成章,而這些閱讀、思考的樂趣,必定是無法和混混朋友們分享的。Chuckie從頭到尾也都知道自己的好友並非凡人,所以他說

“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時刻,只有十秒,從停車到你家門口,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


這段關係裡,一直緊抓不放的反而是“與眾不凡”的那個Will,為何如此呢?

因為對於出生在不幸福家庭的孩子來說,父母往往無法提供他們應有的溫暖和愛護,於是他們自然而然地會向身邊最觸手可及的人,朋友,來尋求支持與幫助。

尤其是在摻雜有家庭暴力的案例中,朋友不僅僅是提供心理慰藉的對象,很可能也是必要時提供物質援助、臨時避難所,甚至是家庭教育的人。

於是,朋輩影響遠遠超過了權威性人物,這也是為什麼所謂的“不良青年”即使暫時性地脫離了之前所處的環境,很快也會再次回到原來生活的原因。

因為他熟悉和親密的人都停留在那裡,他們很難孤身上路,一個人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影片中Will拒絕女友的請求和教授的幫助,想要繼續和朋友們在工地上幹活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後也是在好友Chuckie的主動拒絕下,Will才鼓起勇氣正式開始新的生活。


心靈捕手:你走過那麼遠的路,只是為了擺脫過去的重負


再說回Sean,這個與眾不凡的心理學教授。Lambeau教授一開始去找Sean時,他正在課堂上給學生講授“信賴”的重要性,而這也成為了他和Will關係中的主要命題。

第一次會談結束後,看穿了Will內心的不安和恐懼的Sean決定選擇原諒,並且用自己的人生故事去引導Will打開心扉,這是兩人關係第一次重要的轉折點。

當Will面對新戀情惴惴不安、退縮不前時,也是Sean用自己妻子的例子鼓勵他勇敢邁出第一步,接受親密關係當中的不完美。因為只有我們當開始面對現實中的缺憾,才能真正踏入一段感情中。


電影的高潮之一大概是Lambeau和Sean爭論該如何幫助Will,一方認為應該儘快讓他進入正軌、功成名就,而另一方則認為應該耐心等待,給Will充足的時間發現自己的興趣。

這場爭論沒有結果,但隨後又被激化,最終導致兩人在辦公室的激烈爭吵。有趣的是這裡的兩位教授大概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教養方式:一種是有節制的權威,一種是有節制的放任。

很難說哪一種更具有優勢,或許對大部分來說前者更好,因為這能推動你取得許多(各種意義上的)成功,風光走完一生。可對於受過傷害的心靈來說,他們或許需要的更多是理解與支持,而不是強硬的指導。

畢竟,你若是要在一片貧瘠的土壤上直接播撒種子,只會顆粒無收。


心靈捕手:你走過那麼遠的路,只是為了擺脫過去的重負


此時更應該做的,或許是先想辦法恢復土壤自生的生機,它才有能力孕育其他的生命。

而在一番坦誠相待的對話後,Will終於徹底放下心防,酣暢淋漓地哭出聲來,把二十年來的所有委屈都化作淚水與嗚咽留在了那間小小的諮詢室裡。


結尾很有意思的一點是諮訪關係結束後,不僅Will決心告別過去、挽回前女友,Sean也打算暫時放下前妻逝去的哀痛,開始一段新的生活。

大概這就是做諮詢最令人滿足的一點吧:我們出現在彼此的生命裡,即使日後不再有交集,也因為這短暫的相會而改變了一點點對方的軌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