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趙姨娘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紅樓夢》中趙姨娘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曹雪芹的《紅樓夢》,為我們刻畫了大量絢麗多彩的人物。其中,有數以十計的靈魂深處閃爍著晶瑩的光芒,但也有不少人物為讀者所不喜。趙姨娘便是一個比較突出的例子。

如果用俗語“人嫌狗不待見”來形容趙姨娘,應該會得到絕大多數《紅樓夢》讀者的認同。她雖是賈政之妾,是賈環和探春的生母,在《紅樓夢》中卻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也是人人深感厭惡的人物,在那個“鐘鳴鼎食”之家裡她倍受歧視和屈辱。

這一方面是由於其性格方面的“愚”和品行的不堪,另一方面也是緣於她尷尬的妾婦身份。本文試從中國傳統的婚姻制度,來談談《紅樓夢》中趙姨娘這一人物性格形成的根源,分析媵妾制度對其人性的壓抑、打擊和扭曲。

1、身份尷尬,半奴半主

《紅樓夢》中趙姨娘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在賈府赫赫揚揚的大人物中,趙姨娘只是個沒有真實名姓的姨娘角色,是由主子在一群丫頭中挑選出來的妾婦,說到底只是個不上不下的尷尬“半主子”。

說到妾婦,有必要先提一下中國歷史上妾的來源和演變。遠在氏族社會時期,國中有“媵制”,這是一種氏族首領才有資格實行的婚姻制度。即女兒出嫁時,必須以同姓侄女輩陪嫁。陪嫁過去的姊妹或女奴,身份比女奴略高。

《禮記•婚義》認為中國古代婚姻的意義在於“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

既然如此,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妻子可能不生子。

於是中國的妻妾制就形成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一夫一妻多妾制。通過明媒正娶的為妻,沒有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的為妾。妻貴而妾賤。妾在家庭中,雖然承擔著生兒育女的義務,卻享受不了“妻”的待遇。

妾一般都來自卑賤低下的家庭,甚至是戰敗方奉獻的禮品。因此,妻為“娶”,而妾為“納”,娶妻時送到岳家的財物被稱為“聘禮”,而納妾時給予的財物,則被稱為“買妾之資”。

妾的身份,至此已經成了定局,到唐宋,更是成了鐵律。

《唐律疏議》明確規定:“妾乃賤流”、“妾通買賣”。

《匯苑》:“妾,接也,言得接見君子而不得伉儷也。”

原來妾不過是男女交接之用,她們只能與丈夫親暱,卻沒有資格稱夫妻。

《禮記》:“妾合買者,以其賤同公物也。”

同樣是與丈夫共枕、為丈夫生育兒女,妾的身份卻只不過是買來的物品。她們永遠是賤民,即使生了兒子,也不被當作家庭正式成員看待。

正如元稹為妾所寫的墓誌銘中所云:她們在家中“閨衽不得專妒於其夫,使令不得專命於其下”,又“不得以尊卑長幼之序加於人”。

在《紅樓夢》裡,妾一般出自主人的丫鬟,如賈赦送給賈璉做妾的秋桐;或是從外面買來的窮苦人家的女兒,如賈赦討鴛鴦不成後,花了五百兩銀子買來的十七歲的嫣紅。甚至是從人販子那邊買來的孤苦女孩,如薛蟠買來的小妾香菱。

但是不管是自家的奴才、還是從外面買來的,雖然做了妾,地位有所提高,但其身份並未發生根本的改變,充其量只能算“半個主子”。同樣是與丈夫共枕,為丈夫生育兒女,妾的身份說到底不過是買來的物品。

在中國古代,男子甚至把姬妾視作取樂之具,任打任罵。

《大清律例•刑律•妻妾毆夫》律規定:“夫毆妻致死,絞監候;若毆妾致死,嘆徒三年。”

妾在家庭中雖然承擔著生兒育女的義務,卻享受不了妻的待遇。

在講究門當戶對的封建社會里,妻與夫的地位在名義上是平等的,而妾與夫家門不當戶不對,夫為主,妾為奴,所以妻與妾也是主奴關係。然而妾所生子女卻是家庭的小主人,主人的母親不能成為奴才,這就產生了一個十分尷尬但實實在在的矛盾。

為了消解這個矛盾,妾所生子女一律以妻為嫡母,所以妾不過是充當了代替妻懷孕生育的工具。妾雖然有希望為主人生下少爺小姐,但她們沒有人身自由。在她們出賣肉體的時候,連同行動自由一塊賣掉。她們的地位是低下的,是始終被凌辱的角色。

2、地位低下,任人痛罵

趙姨娘就處於這種尷尬的低下地位。說到底,她也只是充當了生育的工具,幫助賈家繁衍後代,等任務完成,就可以“功成身退”了,繼續當她的奴才。所以有時候她還是要繼續做一些僕婦們做的事,如為賈母等主子搬椅墊、打簾子等。

在丈夫和正房眼中,她們仍然屬於下人和僕從;但在下人和僕從面前,她們又屬於主子。她比奴婢丫頭們高一頭,但又上不了正經主子的桌面,頂多只是個“半主子”。

因此,正經主子們是瞧不起趙姨娘的。和她共同生活了幾十年的夫君賈政,對她總是呵斥,從不給好臉。

《紅樓夢》中趙姨娘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和她平輩的王夫人呢?對她更不尊重。有時隨口便罵,什麼你養出這樣黑心種子來(指賈環)等。

晚輩對她又如何呢?寶玉平日認為她心術不端,和自己完全處於仇人的地位。

李紈、寶釵等忠厚溫良人也都認為“素日趙姨娘每生誹謗,(探春)在王夫人跟前亦為趙姨娘所累。”(第五十六回)

屬於她侄媳輩、榮府裡最紅的內管家王熙鳳,更是赤裸裸地、不加掩飾地睨視她、鄙視她。更有甚者,遇事她還從旁添油加醋,弄火撥燈,恨不得把趙姨娘踩在腳下為快!平日裡,在其他處和趙姨娘見面時,姐兒哥兒還站起來保持點形式上的禮法,而獨鳳姐卻端坐不理,趙姨娘和她連求得平起平坐的地位都不可得!

第二十回王熙鳳生氣地指桑罵槐對賈環說:“你不聽我的話,反叫這些人(指趙姨娘)教的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著壞心,還只管怨人家偏心。”

王熙鳳是賈母、王夫人等這些上層人物的代言人,但是按輩分,王熙鳳本是沒有資格訓斥她的,但她敢於如此膽大地斥責,趙姨娘低下的身份、地位由此可見一斑了。

最厲害的是,當寶玉被蠟燭燙傷,大家正為寶玉擦洗時,王熙鳳就在一旁挑撥說,稱趙姨娘該教導教導他。一句話,惹得王夫人無明火起,趙姨娘又遭到一頓痛罵!

正經主子瞧不起她情有可緣,那麼,丫頭們應該對這位“半主子”有所尊敬吧?事實上也並非如此。

為人賢惠的襲人曾暗地講究她;誰也不敢得罪的柳嫂,也埋怨她經常到內廚房勒索;第五十五回裡好脾氣的平兒也曾在公眾場合批評那些對探春不夠尊重的僕婦時說“那趙姨奶奶原有些倒三不著兩”,意思是說她有些顛三倒四的。

《紅樓夢》中趙姨娘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半主子趙姨娘的地位就是這樣的低下。正經主子甚至被她認為比她低等的丫頭們都瞧不起她,在整個賈府裡,她也沒有推心置腹的朋友,為人尚好但又無主見的周姨娘也不是她的同僚。

書中除掉薛寶釵為了顯示照顧周到、不分遠近、一視同仁,曾送她一份蘇州土產;史湘雲在大觀園設東擬題,令人盛兩盤螃蟹給她送去;還有彩雲因與賈環有些曖昧關係和她有所接觸外,幾乎再也沒有人願意跟她接觸了。

因此她往往只能和下等人為伍,如馬道婆、夏婆子等。但她們兩人之所以跟她接觸,是因為要騙她錢財,或者煽風點火地把她用作了團體之間利益衝突的料子。連半個主子都做得如此不像樣,真是尷尬之極!

3、親身子女,無權管教

趙姨娘的尷尬還在於她的“半母親”身份以及親生子女對她的不尊重。

由前所述,趙姨娘的妾婦身份決定了她上不能參政於家族,家族的興衰與她無關;下不能教育自己的親生子女,身為母親不能履行長輩的職責。

她雖不過是上不了檯面的小妾,但她生的孩子卻都是正經的主子。趙姨娘生的子女,即“庶出”的子女——賈探春和賈環,不僅跟她是主奴關係,而且兩人一律以正式的妻子即王夫人為合法的母親。

就是說,趙姨娘對於自己的親生子女,由於他們之間有身份上的根本區別,她是不能夠以“母親”自居的,甚至連教導自己孩子的權利也沒有,充其量只是個“半母親”。

第二十回,當趙姨娘在屋裡教訓賈環時,剛巧被王熙鳳在窗外聽到。

王熙鳳當即訓斥趙姨娘:“憑他怎麼去,還有太太、老爺管他呢,你就大口啐他!他現是主子,不好了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什麼相干!”

這裡王熙鳳把賈環與趙姨娘的身份地位說得清清楚楚:賈環是主子,趙姨娘是奴才,一個奴才怎麼能來教導主子呢?明明自己親生的兒子,卻沒權利教導,真是悲哀!

《紅樓夢》中趙姨娘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自古子女都是母親希望的寄託,但是趙姨娘的悲傷之處還在於自己的親生女兒探春對她很是厭惡和蔑視。兒子賈環雖跟她住在一起,但幾乎沒有對她愛的表達,也談不上對她有什麼尊重。敏探春甚至以她為恥,在心靈與感情上對她“遠避之猶恐不及。”

有一天終於忍無可忍,當著寶釵、李紈的面痛心地對她親身母親說:

“何苦來,誰不知道我是姨娘養的,必要過兩三個月尋出由頭來,徹底來翻騰一陣,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誰給誰沒臉?”


《紅樓夢》中趙姨娘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第六十回在趙姨娘與芳官等人打架後,探春不客氣地指責她這位生母:

“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體統!你瞧周姨娘,怎不見人欺他,他也不尋人去。我勸姨娘且回房去煞煞性兒,別聽那些混帳人的挑唆,沒的惹人笑話,自己呆,白給人作粗活。”

又說:“這麼大年紀,行出來的事總不叫人敬服。這是什麼意思,也值得吵一吵,並不留體統!”

這哪像是女兒對母親說的話,倒真像主子教育奴才或長輩教育小輩,厭惡和鄙視逸於言表。

那麼整天跟趙姨娘生活在一起的賈環又是怎樣一個態度呢?有一回賈環被惹火了這樣跟他親生母親說:

“指使了我去鬧……遭遭兒挑唆了我鬧去,鬧出了事來,我捱了打罵,你一般也低了頭。這會子又挑唆了我和毛丫頭們去鬧,你不怕三姐姐(探春),你敢去,我就伏你。”

這哪像是兒子對母親應該說的話?字縫裡都隱約可見賈環對她母親的鄙夷了。結果只這一句,便戳了趙姨娘的肺,把她氣得夠戧。

自己終生寄託的希望也這樣對待他,這真是讓趙姨娘感到釜底抽薪的失望。這種失望也帶上了某種悲愴淒涼的意味了。

《紅樓夢》中趙姨娘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在妾婦制度的壓抑、打擊下,趙姨娘這樣的悲劇是具有普遍性的。《紅樓夢》裡的襲人很受寵,所發的月銀也跟趙姨娘相差無幾。襲人在被寶玉揣了一腳吐了血後,“她素日要強的心也灰了一半”,可見,她也有跟趙姨娘一樣欲求擺脫自己原有階層的強烈願望。

她為了能成為“半主子”,平日裡殷勤侍奉寶玉,壓抑自己個性忍氣吞聲,溫和平順。我們看不到曹雪芹《紅樓夢》八十回後的內容,但是倘若襲人真成了姨娘,她的處境、結局在趙姨娘身上也可略微窺見了。

所以,形成趙姨娘性格的根源,就在於中國傳統婚姻制度和媵妾制度對人性的壓抑、打擊和扭曲!

參考文獻:

1、曹雪芹、高鄂:《紅樓夢》,舒蕪作序,哈爾濱出版社,1987年4月;

2、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陳太勝、陳文穎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10月;

3、吳思勉:《中國婚姻制度小史》,知識產權出版社,2018年1月;

4、陳江:《百年好合:圖說古代婚姻文化》,江蘇廣陵書社有限公司,2004年10月;

5、向仍旦:《中國文化經緯——中國古代婚俗文化》,中國書籍出版社,2019年9月;

6、王國維、蔡元培、魯迅:《王國維蔡元培魯迅點評紅樓夢》,團結出版社,2004年9月;

7、周汝昌:《周汝昌點評紅樓夢》,團結出版社,2004年9月;

8、王崑崙:《紅樓夢人物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1983年9月;

9、張愛玲:《紅樓夢魘》,哈爾濱出版社,2003年10月。

作者:水清,多家平臺簽約作者,擅長有深度有溫度地解讀名著中的情感婚姻。曾寫過40餘篇10萬+,5篇百萬+,1篇千萬+。


《紅樓夢》中趙姨娘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