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因家外有家,妻和外室皆抑鬱而終,長子至死不肯與他往來

茅以升:因家外有家,妻和外室皆抑鬱而終,長子至死不肯與他往來

王小波曾經說過:“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為了讓你幹了以後後悔而設,所以你不管幹了什麼事,都不要後悔。”這話讀來,未免有些理智得可怕。人都有七情六慾,後悔的情緒不是內心想要控制就能夠控制住的,尤其是當做錯事的代價越大,後悔就越強烈。

有這麼一個人,他的後半生都籠罩著後悔的烏雲,直到臨死前,他才收到一封‘諒解的信’,安心地閉上了自己的眼睛——可他再也沒機會知道,那封信其實是自己女兒偽造的。真相是那麼殘酷,他即便到死去,也沒獲得想要的原諒。

這個人便是,茅以升。

傲人事業

也許只是說起他的名字,沒什麼人會對他有印象,但是隻要說出他所參與的工作,絕大部分人都會對他肅然起敬——他曾主持修建了中國人自己設計並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樑,那座大橋便是大名鼎鼎的錢塘江大橋。

茅以升:因家外有家,妻和外室皆抑鬱而終,長子至死不肯與他往來

能夠收穫如此巨大的成功,絕對與茅以升從小在內心埋藏的夢想密不可分。

在茅以升10歲時,曾經親眼目睹過一座橋的坍塌。那天正是端午節,人來人往,當家鄉人都聚集在文德橋上觀看龍舟比賽時,這座橋卻因不堪重負而坍塌了,許多人在這個事件中重傷甚至死亡。

也許是不幸中的萬幸,當時的茅以升因為身體不適沒有上橋,恰好躲過了一劫。可目睹了這一切的茅以升,當下就在心裡下定了決心,要建造出無比堅固與安全的橋樑,讓任何走過橋的人都沒有危險隱患。

於是,懷抱著這樣夢想的茅以升,一路過關斬將,1917年獲美國康乃爾橋樑專業的大學碩士學位,而後又繼續深造,成為美國卡耐基理工學院的第一位工科博士。1930年至1931年茅以升擔任江蘇水利局局長職位,1934年至1937年又任浙江省錢塘江橋工程處處長,錢塘江大橋便是在此時開始修建。

雖然這座中國人自己設計和施工的第一座現代鋼鐵大橋不得不因當時的戰爭而被迫炸燬,但是沒有人能夠否認這座橋的偉大。

茅以升:因家外有家,妻和外室皆抑鬱而終,長子至死不肯與他往來

長情陪伴

事業如此成功的男人又怎麼少得了在他身後默默支持他、陪伴他的女人?

戴傳蕙與茅以升是當時的包辦婚姻,在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總有許多倍遺棄的女人,守寡終生,可戴傳蕙與茅以升不一樣,他們十分恩愛,也彼此信任。戴傳蕙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做他的妻子的最大好處便是,你永遠都不用擔心他會沾花惹草。”可見兩人感情之深。

茅以升總是謙讓著自己的妻子,他從不對戴傳蕙說一句重話,顯得那樣溫柔體貼。而戴傳蕙,更是對茅以升感同身受,在他忙碌於事業的這些年,她沒有一句怨言,一直都默默支持與陪伴著茅以升,甚至還因為擔心他的事業患上憂鬱症!

如此深情,難道不足以支持兩人相互陪伴走到生命的終點嗎?可往往現實就是這麼諷刺,即便是這樣恩愛的夫妻,也逃不出多情的魔爪。

家外有家

與權桂雲相識時,這個事業有成的男人正值五十歲。也許男人的多情總偏向年輕的女人,家中的妻子已經五十一歲,又怎麼比得上眼前正值年輕風華,

二十出頭的妙齡女子呢?茅以升很快就被對方的靈動俏皮給吸引,對其展開了追求。權桂雲也為這個聰穎出色的男人動心,兩人沒過多久便在外面組建了家庭,甚至還產下了一個女兒。

茅以升:因家外有家,妻和外室皆抑鬱而終,長子至死不肯與他往來

而這一切,戴傳蕙一開始都被矇在鼓裡。畢竟,誰又能想到,仍然對自己溫柔體貼的枕邊人,心早已飄向了其他女人呢?

可紙終究包不住火。1950年,中國興起了‘忠誠老實運動’,提倡人人無秘密,可茅以升又怎麼做得到?他已經隱瞞了多年,眼下真相呼之欲出,他的心開始焦躁不已。他一直尋找著機會,思索何時說出才是最恰當的,畢竟自己的妻子因為錢塘江大橋重建,抑鬱症才剛緩和。

不久後,茅以升向戴傳蕙表明了——他實際上家外有室。他天真地以為自己的妻子也能夠理解自己,可是他錯了。

局外人的心情與當事人的心情又怎麼能比擬?更何況是一直全身心信任著自己丈夫的女人。從知道真相的那一刻開始,茅以升就感覺到‘戴傳蕙的離去’。她一動不動地呆坐了幾個小時,此後,那個曾經滿心滿眼都是他的女人不再存在了,她的臉上也很難再看到笑容。

再娶妻室

如果說一開始茅以升與權桂雲的相愛就是第一個錯誤,那麼第二個錯誤,就是他千不該萬不該,在戴傳蕙過世的那一年提出要將權桂雲接進家門。

茅以升的這個決定,遭到了戴傳蕙子女——茅于越兄弟姐妹的一眾否定。原本自己的父親背叛了婚姻,甚至可以說是間接導致自己母親抑鬱而終,這些罪本就讓他們難以接受,現在母親屍骨未寒,家中又怎麼容得下這個外室?

茅以升:因家外有家,妻和外室皆抑鬱而終,長子至死不肯與他往來

可茅以升異常堅持,在戴傳蕙過世的第二年,他終於如願將權桂雲接回了家。這個舉動觸怒了茅于越兄弟姐妹與一眾親戚,即便當時茅以升已是高齡,但是對於他的指責卻從沒停止過。茅于越甚至表示,只要家中還有權桂雲,他便永不回家。而權桂雲,也因為家庭無法和睦,不久後患上抑鬱症離世。

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面對著千夫所指,甚至與自己的兒女斷絕關係,茅以升都沒有放棄這段感情——從某種層面上來說,也許這也能稱得上是真愛。可惜,時間地點統統不對。

終其一生,茅以升都沒有得到長子的原諒。在他臨死前,他仍然耿耿於懷,張著眼睛想要收到那封來自長子的原諒信,最後,他收到了,安詳地閉上眼睛。他再也沒機會知道,那份信實際上是茅以升與權桂雲的女兒所偽造,只願能讓自己的父親放下執念。

如今,這段愛情裡的三人都已被埋入歷史的塵埃,再去追究對錯,也許對於我們這些旁觀者來說已是毫無意義。

可我們至少需要明白,婚姻的責任並不是說放下便可放下,如果踏出錯誤的一步,換來的也許會是半生的悔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