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一個人成事太難,選擇合適的夥伴,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

鬼谷子原文:凡趨合倍反,計有適合。化轉環屬,各有形勢。反覆相求,因事為制。

鬼谷子這句的意思是說:無論是聯合還是對抗的行動,都要有合適的計謀。所向與所背的雙方,都有不同的形勢。要按照不同的客觀條件、不同的時代背景反覆探索研究,根據不同的形勢,決定自己的態度,與對方是“聯合”還是“背反”。


鬼谷子一個人成事太難,選擇合適的夥伴,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

公元前341年,魏攻韓,齊救韓,齊魏兩軍交戰於馬陵地區,齊國大勝魏國,並殺死了魏國的太子申,全殲魏軍十萬之眾。

幾年後,惠施到魏國為相。魏惠王對惠施說:“那齊國是我的死對頭,馬陵之戰的仇恨我沒齒難忘。魏國雖然弱小,可我還是常常想傾全部兵力去討伐齊國,您說可以嗎?”

惠施立即阻止道:“這絕對不行。我聽說過這樣的話;能夠王於天下的人主要是因為知道分寸,能夠稱霸的人則是因為計謀得當,可現在大王告訴我的話,既有失分寸又和恰當的計謀差之甚遠。”


鬼谷子一個人成事太難,選擇合適的夥伴,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

“為何這樣說?”魏惠王不解地問。

惠施直言:“大王本來早先和趙國有怨仇,後來又與齊國交戰,如今戰爭失敗了。國內又沒有再次發動戰爭的後備。大王卻想發動全部兵力去進攻齊國,毫無疑問一定會輸的。”

魏惠王一臉愁容:“那怎麼辦才好呢?一日不報齊國之仇,我寢食難安。”

惠施沉思了一會兒,建言:“大王如果確實想報齊國的一箭之仇,還不如脫掉王服卑躬屈節去朝見齊王。”


鬼谷子一個人成事太難,選擇合適的夥伴,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

“什麼?”魏惠王十分憤怒地說,“我找你來是讓你幫我想辦法滅齊國的,現在你卻讓我向敵人稱臣,那不是要了我的命了嗎?”

“大王請聽我說,”惠施打斷魏惠王的話,“若您向齊國稱臣,表示願意與齊國做同盟國,那麼就可以保住魏國老百姓的生命。”

頓了頓,惠施繼續說道:“而且,楚國勢大,楚王一心想稱王,當他知道齊國以王者身份接待您後一定會十分憤怒地進攻齊國。讓以逸待勞的楚國去進攻疲憊不堪的齊國,齊國肯定會被楚國徹底擊敗。這是大王利用楚國攻破齊國的好辦法呀!”


鬼谷子一個人成事太難,選擇合適的夥伴,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

魏王說:“妙計。”於是,派使節去齊國通報,說魏王願意以臣子的身份去朝見齊王。

果然不出惠施所料,魏惠王前後朝見了齊王三次後,楚王果真勃然大怒,其他國家也將敵意聚集到了齊國身上。公元前333年,楚王親自率領軍隊進攻齊國,趙國派軍隊接應,最終兩國在徐州大敗齊軍。


鬼谷子一個人成事太難,選擇合適的夥伴,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

面對舊仇齊國,惠施並沒有一如正常的模式與對方抵抗,而是改變了這種模式,讓魏王委曲求全,與齊國聯合。聽起來這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卻激怒了楚王,達到了毀齊的目的。這個計謀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為惠施根據當時的形勢,做出了正確的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