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實打實幹活的同事離職了,老闆連談都沒談,一句挽留都沒有,你怎麼看?

畫者沈乾坤


“實打實幹活”的確很重要,但是幹得“對錯”更重要。


曾經的同事小王,在辭職的時候面對的正是這樣的局面。

小王的長處是對辦公軟件運用很熟練,他來應聘的是庫房管理的崗位,工作了兩個月就被辭退了。原因是什麼呢?

原來在這兩個月裡,他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做表格上。不管是不是重要的數據,都做成了各種統計表格。有時因為工作沒做完,他會在別人下班後,仍然繼續做完自己的工作再下班。

可是,兩個月下來,領導發現庫房的貨物有許多兩個月前進的貨,而新進的貨都用完了,這違反了庫房管理中先進先出的原則,這樣既不利於貨物管理,也不利於成本核算。而看到小王所做的,僅是一些沒什麼意義的表格,因此,小王沒有通過試用期的考核。

小王雖然工作很努力,但是他並沒有幹對的事。所以再努力也是徒勞。那麼,如何在工作中做對的事呢?

首先、要熟知工作崗位的職責和要領。

比如庫房管理,主要職責應該是管理好貨物的進庫和出庫,以及貨物的碼放和數量管理。

由此可見,小王只是把精力放在了數量管理上,卻忽略了其他的工作,自然是不稱職了。

其次、要進修與崗位匹配的個人技能。

向專業人員或有經驗的同事學習,是在工作中最快捷的進修辦法。也可以通過學習書籍或參加一些培訓班,來補足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

很明顯小王是在閉門造車,沒有向其他同事請教,所以才做了許多無用功。

最後、才是要有認真實幹的工作態度。

這一點小王做得很好,如果做表格是他的本職工作,那他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員工了。

所以:

對待一份工作,要想得到老闆的認可,僅僅實打實幹活是不夠的,還要熟知工作崗位的職責和要領,然後再根據崗位要求補足自己的職業技能,在“把工作做對”的基礎上,再“實打實地做好”,才能得到老闆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