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離婚三個月不到,他給我發來短信:我們還有機會嗎?

一年前,我無意中發現了老公的另一個微信賬號,賬號裡只有一個好友,一個女人頭像十分刺眼。年輕,笑容甜美,一臉幸福。原來,他突然注意起形象,噴起了放在角落裡早已被遺忘的香水。這種種跡象,哦,我明白了。怪不得平常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他,突然曬照片,曬美食,還發一些傷感歌曲…也怪不得動不動就衝我吼。常常說我不夠體貼,脾氣壞,不懂得打扮。

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十幾年的歲月,紅玫瑰終究被碾成了蚊子血。我果斷選擇離婚,孩子、房子歸我,他淨身出戶。

剛離婚那會,我常常失眠到半夜,我想不明白,當初跟我海誓山盟、海枯石爛、怎麼就忘了?他們進進出出的身影被我撞到了好幾次,出軌的男人盡然這麼肆無忌憚!我的內心就像刀攪的痛,我便自己勸自己,熬過黑暗便是黎明。這裡更多的不是我與他的感情,而是我的恨,我知道這樣下去我會抑鬱,我便自己勸自己趁早將它放下。

學會關愛自己,不給自己添堵。

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讓我沒想到的是:一天晚上我正準備睡覺,小三給我打電話,問前夫是不是在我這,因為他已經好幾個晚上沒有回家。

又過了幾天,前夫發來了短信,並且他向我道了歉,就是上面所說得還希望跟我重歸於好。

我當然沒有回覆。事實上,他現在這樣的結果,是我預料之中的事。有多少追求浪漫的人,當初乾柴烈火般聚合在了一起,當新鮮感過去了,最終可激情的泡沫終究會破碎,隨著時間久了也會慢慢散去。

對於婚後的男人,周圍的環境,如同一隻大網,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如何脫離所謂的誘惑,需要極大的毅力。往往一不小心,則掉進冰窟窿,最後仍然返回原地。

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韓國電影 《兩個女人》:

影片講述了妻子素英在得知了丈夫智錫與小三兒秀智有染的事實之後,想方設法接近秀智並與其建立了微妙的友誼關係,三人詭異的三角關係隨之愈演愈烈的故事。

素英是個產科醫師,在和建築師的丈夫智錫慶祝結婚十週年紀念日時,偶然發現丈夫有了隱藏得很好的外遇。素英大為惱火,她悄悄調查丈夫的公司,瞭解到其外遇對象是個年輕實習生秀智,便開始用“姐姐”的姿態接近這個女孩。

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素英帶著秀智出去玩,耐心傾聽她心底的秘密,很快讓小女孩打開心防,視她為唯一知己,愛上已婚男人的憂慮也和盤托出,素英一面和女孩周旋,一面和智錫提出分居,實際只是欲擒故縱的手段。

計劃看似完美,智錫開始覺得秀智任性,同時不想失去自己的老婆,就在智錫快要回心轉意的當口,秀智卻發現自己懷孕了。整個過程中目睹男人軟弱和猶豫的素英也動搖了,似乎單純的秀智更加讓她心生憐憫。最後男人在無法選擇的情況下。在冬日的海邊凍死了,獨留兩個女人痛苦的活著。

婚姻家庭中,激情過去便是油鹽柴米,若問題不溝通,不修復,哪怕換了一個人,不過是折騰了一圈,生活瑣碎仍然得不到解決。卡耐基曾說:“你在那個村莊過得不快樂,換到這個村莊仍然不會快樂。”

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我的前半生》裡,陳俊生的婚姻即是如此。陳俊生厭倦羅子君的依附和索取,羅子君懵然不知。婚姻亮起紅燈,陳俊生卻選擇逃避,寧願待在公司“加班”,也不願和羅子君試著去溝通交流。

而同事凌玲工作起來一絲不苟,她的陪伴更是讓他體會到了久違的溫柔舒心。

他向羅子君攤牌,他愛上了凌玲,他要離婚。最後不顧羅子君的央求,也忘了曾經是他讓羅子君安心做家庭主婦,他選擇拋棄了責任擔當,自我解脫。

凌玲如願以償上位,婚後陳俊生卻發現她並不如之前那般人畜無害,監視他甚至比當初的羅子君更甚。

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最終陳俊生感到厭煩,又動了離婚的心思,甚至後悔當初衝動和羅子君離婚。這大概是人性使然吧!關鍵是需要我們修復和剋制。

撤掉愛情的濾鏡,不過是一地雞毛重新上演。當婚姻被歲月磨得只剩柴米油鹽的時候,支撐著它的一定是責任,而非激情。

不懂得珍惜和經營婚姻,輕易背叛伴侶的人,再換一個人,同樣無法過好此生。真正長久的感情,在於相互磨合和包容,適度讓步。

《廊橋遺夢》這個故事現實而真實。一見鍾情,四天的愛情卻用一輩子來愛戀。願魂魄永相隨。當我們已成為人夫或人妻時,究竟該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真愛,這一點是每個人都會去思考的問題。

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電影的內容是遭觀眾厭惡的,婚外戀精神出軌這些在婚姻裡的極度負面的詞,都會被人唾棄,而電影巧妙的把這個故事放在我們面前,令人無不動容。

這部電影最好的地方在於結尾:當女主坐著丈夫的車緩緩關上車門時的眼神動作表情都表現出不捨和無奈,雨中的男主悲傷地看著遠去的車,留下他一個人的身影,這是場悲劇,但對故事外的大多數人來說這是最好的結局。

我們常講“發乎情,止乎禮”而電影講述的正是這樣為了家庭責任而放棄真愛的選擇。作為一部情慾電影,《廊橋遺夢》它不著重於男女對愛情的渴望與慾望,而是將鏡頭轉向家庭和個人的矛盾,責任與自由的衝突,這樣的方式讓電影更能打動觀眾內心的脆弱。

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適應獨處。納塔莉,以寫作來獲得再活一次。曾經深陷孤獨的惶恐感。她的老師告訴她,你得習慣孤獨,這是你存在的終極。這種絕不迴避事實的堅韌反而有了一種清晰的力量。於是,世界上有那麼多寫作者,他們深愛著孤獨。

有時候生命如此沉重,會讓你覺得難以承受,這個時候,讀個小說吧!就像我現在所做的。我在某個小說中,感受到了另一個人的孤獨或悲愴,喜悅或嘆息。

一個作家,肯定生活在書墨的馨香之中;一個畫家,肯定生活在顏料的斑斕之中;一個音樂家,一定生活在曲調的旋律之中。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先要給自己打造一個實現夢想的環境。

真正的強者,從不抱怨,他們有自己的獨立思想,不受環境所限,獲得了真正的精神自由。對於前任發過來的“重歸於好”,我已經不再激動了。人,最可怕的是:思想不能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