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我家寶寶兩歲了,但是會說的話很少,應該如何鍛鍊他的語言能力?

幾米光陰_


【六衡媽媽】:0-3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每個幼兒的語言發展不盡相同。如果兩歲寶寶會說的話很少,我們可以先思考影響他語言發展緩慢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訓練他的語言能力。

一般情況下2歲左右的孩子,詞彙量低於30個則意味著語言發展緩慢,那麼哪些因素可能導致語言發展緩慢?

(圖:0-3歲語言發展參考)

影響語言發展的因素

  1. 聽力器官問題
  2. 大腦發育緩慢
  3. 遺傳因素
  4. 家庭環境
除去前三種先天存在的原因外,家庭環境對幼兒的語言發展影響最大。近年來,在探討家庭環境這一方面因素,中外都做出過一些研究與調查。

《朗讀手冊》的作者曾在書中舉出這樣實例:

美國通過的一項1300小時拜訪,歷經4年跟蹤記錄發現不同家庭兒童的聽力詞彙量是不一樣的。類似醫生、教師、律師等專業人員的孩子能夠聽到4500萬字,工人家庭的孩子則2600萬字,而相當於我國低保家庭享受社會救助的福利家庭則僅僅只有1300萬字。

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是遵循著“聽力先行”的原則,先有聽,才有後面的說和讀寫。不同家庭拉開差距主要就源於聽力輸入的不同上。孩子聽的少,詞彙量少,自然開口就說的少。

而在我國的上海地區同樣做過一項有關家庭環境對幼兒語言發展的調查:對上海10個區的24-36月齡2774名上海戶籍的幼兒進行抽樣調查。結果發現15名語言遲緩的幼兒有以下特點:常居地位為城區,父親文化程度低於初中,使用單一語言,帶養人為男性及帶養人少與兒童交流。

由此可見,家庭環境是影響兒童語言發展的重要因素。幼兒語言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家庭環境,而養育人則承擔了巨大的責任。

如何在現有的環境下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

◎增加聽力輸入

◎與孩子有質量的交流陪伴

【方案建議】:

(一)與1-2歲孩子溝通交流時遵循“名詞指著說,動詞做著說”的原則

舉例:

¤ 媽媽手上拿著蘋果的時候,讓孩子用手觸摸並對著孩子大聲緩慢說出“”蘋果”。

¤“跑、跳”等具體動作一邊演示一邊說。帶著孩子一邊遊戲一邊說。

(二).建立長期的親子繪本閱讀計劃並長期堅持;

繪本里的語言詞彙豐富,不同類型的繪本可以為孩子提供多方面的詞彙儲存。不是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專業型的父母,但每個孩子都可以擁有一位“專業老師”——繪本。


繪本可以給孩子帶來更多詞彙的積累,比起日常的口語,繪本涉及的詞彙更加規範和豐富。

有一個小女孩從出生第一天起,她的媽媽就開始在身邊讀書給她聽。在小女孩15個月時,閱讀量已經達到30本。21個月時,她就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在女孩兩週時,她的詞彙量就已經高達1000。這個女孩就是《朗讀手冊》裡的艾琳。

還有那位患有唐氏綜合徵的珍妮佛,在醫院已經判定孩子智商低下的情況下,父母通過閱讀的方式讓孩子在五歲智商的測試中,達到了111分。

(三)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多聽有韻律的兒童和幼兒喜愛的故事;

有些父母和老人擔心自己的方言過重,會影響孩子說話。但事實上不同語言的刺激會刺激孩子的語言發育,他們的聽力會更敏銳。孩子自身也有本身的糾音能力,在孩子聽見足夠的標準語音後,孩子會向著“更美好動聽”的語音靠攏。當然前提是,正確標準的語音大於不規範語音的輸入。這點和孩子學外語時是一致的。

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多聽兒歌音頻和故事的方式增加標準語音的輸入。

【六衡媽媽總結】:針對說話很少的孩子我們應該從改善家庭環境起,有質量地陪伴孩子,在生活中加強與孩子的交流,正確引導孩子。同時通過繪本閱讀和聽兒歌和故事的方式增加孩子的詞彙積累和標準的語音儲備。相信在家長的高質量培養下,孩子的語言和各項能力一定能夠得到提高!

【題外】:兩週歲開始和六衡一起親子閱讀,有點後悔開始的不夠早!《朗讀手冊》這本書裡面介紹了很多有關親子閱讀方面的實例,實操性強,大家可以參考下。


【六衡媽媽感謝您的閱讀轉發分享,您的每一次點贊支持都是我進行分享的動力!育兒路上,相伴成長,歡迎評論交流!】

六衡媽媽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兩歲寶寶會說的話很少,寶媽寶爸們不用擔心,每個寶寶的身體發育,語言發育存在個體差異,一般女孩的語言能力發展要優於男孩,做家長的只要耐心指導,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一定會突飛猛進的。



我家大寶兩歲的時候也是不怎麼會說話,只會5個字以內的話,比如,“爸爸去上班了,弟弟不見了,等等”。現在兩歲半了,現在什麼話都會說,簡直是個話嘮一樣,還會背古詩,唱簡單英文兒歌,分享一下我是怎麼鍛鍊他語言能力的。

1,堅持每天教他讀書,認動物,水果等等。要選擇色彩分明的書籍,能提高小孩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時候的小孩喜歡五顏六色的東西,投其所好,事倍功半。剛開始教可能會不那麼順利,但是要堅持。我小孩讀兔子的英文(rabbit)時,總是讀成“挖鼻屎”。教 詠鵝 那首詩時,教了大半年才會全部讀出來,當小孩不會說,或者說錯的時候也不要批評他,會降低他的興趣。而是正確的引導。

2.每天睡前給他講故事,他聽的多了,自然就會了,我每天給他講,小貓釣魚的故事,有一次我剛開始說,小貓釣魚,他自己就說出來:不要三心二意。給了我大大的驚喜意外,之後他自己也會講小貓釣魚的故事了,雖然不是很好完整,但是大概意思都可以說出來。家長們要做的就是反覆不停的講,總有一天寶寶會你意向不到的驚喜。

3.陪他一起看動畫片,看的時候還要問他問題,讓他回答,比如問他裡面的人物,動物,形狀,顏色是什麼,看到挖掘機的時候,他會說挖掘機,然後我就會問他,挖掘機是什麼顏色的呢,然後告訴他是,黃色,黃色的英語是yellow. 在他原有的基礎上擴展詞彙量。

4.給他營造好的語言幻境,就是一家人要統一一種語言交流,不要出現方言,這樣也有助於他的語言能力發展。

總之,培養語言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家長要善於針對自 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抓住他的興趣,選擇適當時機,捕捉技巧方法進行語言訓練。但最遵循一項原則:寓教於樂。只有這樣,才可以讓他在輕鬆自由的狀態下不知不覺地提高語言能力,做到日積月累,潤物細無聲。


小B育兒學堂


這個問題我比較有發言權,因為我的女兒從一歲多就可以開始說話了,後來她上幼兒園時候還得了市級的兒童演講比賽的金獎。現在小學二年級了,從一年級開始她就是學校的主持人,到現在學校的節目主持,她都不會缺席。下面是她自己來口述的,之所以她表達能力和語言比較流暢的秘訣”我覺得中國人之所以會說的流利和表達能力強,是因為呢,父母在家裡說的很多很多,說了一些詞語,然後呢,他聽多了,然後呢,也就熟能生巧會說了。所以說父母最好多在他面前說話,讓他們記住一些詞和話語。”我總結下就是父母可以營造一個讓孩子接觸到豐富語言表達的環境。孩子在這個環境里耳濡目染,自然表達能力也就會不錯了。



工科男爸爸


我家孩子說話遲,一歲半才說得利索點,現在2歲,可以自己讀完一本書,可以一口氣背7.8首詩。

我覺得要培訓孩子愛說話的能力,首先得給他一個氛圍,多和孩子說話,並且把語速放慢一點。

接著是多和孩子讀繪本,挑些簡單的進行互動,引導他說話。比如我買了很多《寶寶學說話》這些書籍,每天讀給他聽,我會指著書上的畫面說,比如看到一個猴子穿衣服的,我就問猴子在幹什麼呀?他一開始不會說我就重複幾次指著圖片說“猴子在穿衣服,這樣子就是穿衣服,俊俊知道了嗎?”又或者說“青蛙在哪裡呀?,青蛙在荷葉上對不對?”甚至我還會加上一些對應的動作,慢慢的這樣說過幾次之後,他就開始學著講了,下次你就可以直接問,猴子在幹什麼呀?或者說誰在穿衣服呀?”

我個人覺得對於孩子說話這件,父母的親自引導非常重要,因為他和爸爸媽媽最親,也很依賴,父母的耐心會讓孩子有安全感,從而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更容易敢於開口,你想一下是不是自己最親的人在身邊比較容易放得開?如果是讓你在一群不那麼熟的人面前說話,你是不是也放不開?


平子的數字育兒術


之前我姐家的孩子也是這種情況,兩週了孩子都不怎麼說話,我姐經常帶她女兒來我家玩,我當時就發現一個問題:不管孩子想要幹什麼,還沒有張嘴,我姐就替她做了,替她說了。比如說我女兒正在玩一個玩具,她女兒想要,一個眼神,手指一指,我姐就會對我女兒說,給妹妹玩一下好不好,從來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後來我告訴我姐,要讓她自己說,哪怕一個字也要讓她說出來,多等她一會,不要著急替她說。我姐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應該用更多的語言去交流。慢慢的,我姐家孩子話語就越來越多,現在三週了,都成話嘮了。所以,我想請寶媽想一想,你是不是也給孩子說話的機會了。而且,寶媽遇到這種情況也不用著急,多和孩子交流,突然之間你就會發現孩子怎麼會說那麼多了,會給你意外之喜。


天2016藍


這麼多專家回答,我也湊湊熱鬧

我兒子兩歲半了才慢慢開始說話,現在都快三歲了說話還不利索

我女兒一歲八個月的時候,話說的就賊六

彆著急也別擔憂,個人因素佔的多

咱作為家長,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孩子表達,知道孩子什麼意思,想要什麼東西,也裝做不清楚,鼓勵孩子表達出來

慢慢就好了

這位家長操心的過多,累不累[呲牙]


三善居士00


這是內向的孩子,我班上也有一個象他那樣的孩子,家長多方面開導她沒有用,然後經過我的努力下這孩子學習進步很快,回到家也經常說起老師的對她的關愛,後來慢慢地習慣與家人的溝通了。你的孩子應該從講故事或動畫片開始引導,多鼓勵他(她)或先表揚後批評,相信你的孩子會聽話也很乖的,謝謝主編!


小蘋果48703


我家男孩,二歲二個月才開口講話,為什麼沒太著急是因為孩子一歲多一點就會叫爸爸,媽媽,發音也沒問題,就順其自然一直等,這期間可能也就喊過三四回爸爸媽媽什麼的,但這不影響我這當媽的和他聊,到二歲多開口講話時就是小句子,沒用疊字和他講話,每個孩子節奏不同的,放寬心。


左耳朵16903721


大家好,我是遠嫁阿英

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這個情況您不用著急,每個孩子的,表達能力和行動能力都不一樣,像我的兩個孩子他們的行動能力就很好,兩個都是十個多月就能獨立行走了,但是表達能力就不行一個是一歲半才開始學說話另一個兩歲半說的,現在他們兩個天天像話嘮一樣說個沒完,所以不用但是說話少,是因為時間沒到


遠嫁阿英


兩歲的寶寶到了語言的爆發期,正常的話他能夠說5個字的兒歌,比如“床前明月光”或者說句子“我喜歡吃蘋果”,大約能掌握200個詞,很多的家長髮現2歲的寶寶語言很少,這跟很多原因有關:

1.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圍繞著現在的寶寶。

看這些電子產品,會對寶寶造成很多的影響,最主要的是語言,他的大腦是被動接收的,造成很多寶寶自己不說話,大腦的語言部分不會自己主動思考。

2.嬌慣,隔代帶養。

目前的家庭基本1個寶貝,還有的2個,家裡很嬌慣,爺爺奶奶帶娃,爺爺奶奶包辦代替,寶寶的一個眼神,大人就知道寶寶要幹什麼,生怕餓了,渴了,寶寶不用自己說話就可以達到要求,寶寶何必去說話呢?

3.語言環境單一。

很多的家庭爸爸媽媽不愛說話,更不會和寶寶去交流,導致寶寶也不說話,要給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我們的爸爸媽媽要和寶寶用寶寶的語言去交流,要帶寶寶和同齡的小寶寶玩耍。

要想我們寶寶的語言發展的好,有以下幾個建議:

1.多看繪本,增加他的輸入性語言,繪本給寶寶呈現的是故事,可以讓寶寶邊看內容邊理解,增強理解能力;

2.在我們注重語言發展的同時,要鍛鍊寶寶的思維邏輯能力,語言是思維的外衣,思維是語言的基礎,只有腦子裡有我們回答的問題,才能邏輯清晰;

3.鼓勵寶寶多說,延遲滿足,比如他想吃蘋果,平時1S就給他,現在延遲到3S,先讓寶寶自己說,增加他表達的慾望,讓我們的寶寶不怯場,能夠展示自己,不光想說,而且會說敢說,自信表達,和同齡的寶寶多在一塊,孩子的語言會增長的特別快。


4.少看電子產品,我們看電視是被動吸收的過程,要讓寶寶自己主動去思考,科學家說過,手機電視看的越多越笨,大家要記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