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經常被很多藏友問及各個時期的龍紋有何特點?的確是各有特點哦,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可以僅通過龍紋的畫法,就大致推斷出器物的年代。這次我們先來看高價位元明時期龍紋瓷藏品特點~


唐代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唐瓷

自唐代開始,朝廷已將如何使用龍紋做了等級規定。開元二年(714)七月敕令,“綾錦花文所織盤龍、對鳳、麒麟、獅子、天馬、辟邪、孔雀、仙鶴、芝草、萬字、雙勝,及諸織造差樣文字等,亦宜禁斷。兩都委御史臺、諸州府委本節度觀察使切加覺察,如違犯具狀聞奏”。由此,我們得知龍紋代表皇權的象徵在中國已有千餘的歷史。瓷器上出現龍紋也大約在唐代。

宋代

宋統治者倡導“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促進了宋代文化的繁榮發展,藝術的文人意境達到了極致。身為北宋望族的郭若虛對龍的形象描繪得很具象,即:“畫龍者,折出三停(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也),分成九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麟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也),窮游泳蜿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依此描繪最為貼切的存世作品是南宋畫家陳容的《九龍圖》。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宋瓷

然而,此時龍紋少見於瓷器裝飾,在為數不多的實物中,能代表皇家的有定窯和官窯瓷器上出現的模印龍紋。

元代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元瓷

元代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朝代,由少數民族蒙古族統治了90餘年。與宋代相反,元代偏重“武治”,龍紋又回到唐代奔放的形象,並多了兇猛的氣勢,這與帝王善戰的性格緊密相關。當時蒙古統治者橫跨半個地球,貫穿歐亞。元代政府特別重視對外貿易,在未建國前,即與西域阿拉伯國家有貿易往來。因此,在提取標準器時,應從兩方面考慮,一是供出口的一類,如土耳其託普卡帕老皇宮博物館收藏的飾有龍紋的元代青花瓷;二是供國內使用的一類,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青花瓷器。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元瓷梅瓶

由此可見,元代龍身呈蛇狀,身上飾以魚鱗紋或少量的網狀紋。值得注意的是,龍頭小而扁長,比宋代或明代的龍頭小很多,強調頸部的細長,龍頭多無發,個別繪有少量的發。龍角呈明顯鹿角形,且向後伸;龍身呈“S”形,四肢作飛躍狀,姿態自然,頗有氣勢。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天球瓶

在飾有龍紋的元代瓷器中,龍的爪數備受關注,有三爪、四爪、五爪之別。至元二年(1336)夏四月丁亥朝廷頒佈的禁令曰:“禁服麒麟、鸞鳳、白兔、靈芝、雙角五爪龍、八龍、九龍、萬壽、福壽字、赭黃等服。”目前從國內外資料看,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完整器中,大多為三爪和四爪龍,飾有五爪龍紋的瓷器極少見完整器,有可能與明代《禁胡令》有關。

明代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明瓷

明宣德

從歷史上看,嘉靖皇帝按照宗法制中的“兄終弟及”側入皇帝之位始,明代社會就發生重大轉折。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歷時99年,處於明代晚期。這一時期社會的多元性、皇帝個人的偏好和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加之景德鎮制瓷業“官搭民燒”盤剝現象的普遍,如“今器貢自京師者,歲從部解式造,特以龍鳳為辨。然青色狼藉,有司不能察,流於民間,其制無復分”。這些都造成代表皇權的瓷器上的龍紋獨具特色,與其他各代、各朝形成鮮明對比。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是一個立規矩的時代,頒佈《大明律》等一系列制度,體現出“重典治世”的中央集權思想。明初的龍紋較元代變化不大,洪武朝瓷器上出現的龍紋頭部變化很大,呈圓形貓臉,俗稱貓臉龍。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明瓷

明正統

永樂、宣德時期更像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呈現青春陽剛的狀態。永樂朝建紫禁城、遷都、下西洋、盛世修書《永樂大典》,傳遞出霸氣、勃然、陽剛之氣息。永樂、宣德時期除仍保留少數細頸長身的龍紋外,已出現形體粗壯肥大的肥身龍,並有平直披髮和豎發的不同處理,形象威武兇猛。龍頭比元代變大,龍發有怒髮衝冠的氣勢。爪有三爪、四爪、五爪等,龍爪呈鷹爪形,爪部也顯得較肥。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明瓷

明成化

人們常把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稱為明代御窯發展史上的空白期。近年,通過將傳世品與考古發掘地層出土的瓷片標本進行對比,人們逐步認識到空白期並不“空白”。這一時期御窯瓷器上的龍紋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空白期”初年御窯瓷器上的龍紋依舊保持永、宣時期龍紋瀟灑、兇猛的氣勢,“空白期”末年御窯瓷器上的龍紋則趨向成化朝御窯瓷器龍紋平穩、秀美的態勢,這與朱祁鎮几上幾下的個人經歷不無關係。這一時期龍紋多與海水紋、纏枝花紋、火焰紋、朵雲紋等搭配。過去很多人認為穿花龍、應龍是正德前後開始出現的,由此看來需要更正。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明弘治

明代中期經歷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成化、弘治皇帝父子二人生性軟弱,政治態度趨於和平守勢,國家開始出現頹勢。正德皇帝我行我素,自稱“威武大將軍朱壽”,英年早逝。這些因素導致御窯瓷器上的龍紋較前朝有所變化,主要體現在呈現精巧清秀的特點。龍頭呈扁長方形,龍鬚較短,毛髮向上捲曲飄動,上唇鼻處凸起呈如意狀,兩眼並列,圓睜平視,龍身較長。這一時期大量出現穿花龍。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明嘉靖

明代晚期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嘉靖皇帝痴迷信奉道教,將紫禁城欽安殿大加修葺,作為道場,在此設齋打醮,貢獻青詞,奉祀玄天上帝。將養心殿南側的無樑殿作為修道煉丹的場所。影響瓷器上的龍紋最大的方面即龍紋與八仙、暗八仙、壽字、雲鶴紋等道教題材組合。龍身多用平塗的繪畫手法體現,不追求立體感。頭方眼圓,龍眼常勾描圓形輪廓線後,再以實筆點出圓點狀眼珠。龍嘴呈豬嘴狀,有張嘴和閉嘴兩種形象,張嘴時常露舌,且舌呈“S”型曲線。龍爪呈明顯的“風車爪”,爪甲不如前代的鋒利,但比萬曆朝的略強。龍發沖天,常採用平塗後勾線描繪,不像清代龍發分縷。總體而言,龍紋畫得較草率、隨意,無論與前代宋元比較還是與後世清代比較,這時的龍紋都明顯描繪得簡化,形成一種灑脫、奔放、不拘泥於細節的風格。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明隆慶

隆慶初年順應時代要求開放海禁,允許民間海外通商,促成了明晚期海外貿易的發展。明朝與蒙古開放互市貿易,解決了明代的北部邊患問題。此朝御窯瓷器上的龍紋更顯中規中矩,在嘉、萬兩朝中形成過渡。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明萬曆

萬曆皇帝近30年不上朝,在立儲等問題上與群臣嚴重對立,並縱容宦官搜刮全國,尤其是南方的民脂民膏,埋下了明朝滅亡的種子。在嘉靖朝以前,明代統治者有關封建等級的禁令十分嚴厲,龍紋很多時候不能在民窯瓷器上應用。但是在萬曆朝,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官搭民燒”制度的普遍實行,一些封建殘餘思想受到衝擊,瓷器上龍紋的採用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嚴格了。這時的龍紋已完全失去氣勢,有老態龍鍾之態,呈現沒落乏力之感。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明萬曆

此時龍紋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青花瓷器上的形象,與嘉靖朝龍紋相比變化不大,但明顯纖瘦、無力;另一類是在五彩瓷器上的形象,較此時的青花瓷器上的龍紋更為隨性、狂放一些,甚至呈現一種張牙舞爪的怪異狀。龍頭縮小,身體曲線常採用呆板、無理由的多“S”型扭曲,更像卡通形象。與其他朝代對比,沒有了龍紋與皇權相對應的威嚴。龍發常採用平塗後勾線描繪。

清代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清康熙

康熙時期雲龍紋龍身成“弓”形,其腹部有明顯的下墜感,龍的動感較強,氣魄威武。龍的嘴多為“地包天”,下頜明顯長於上頜,龍鱗的勾摹較有立體感,龍爪常伸展舒張。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康熙青花龍紋梅瓶


康熙朝的夔龍紋紋飾密佈但並不擁擠。康熙朝夔龍紋表現技法呈多樣化傾向,不僅有繪畫,也有暗刻;雍正時期的“五爪夔龍”是很有清代特色的,此一時期的夔龍紋出現了前所未見的五爪,並且局部刻畫也很精細,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乾隆朝的夔龍紋圖案化傾向較為明顯,龍首的刻畫較為簡單,但重在點睛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雍正鬥彩龍紋瓷器

雍正

雍正朝的雲龍紋繼承了康熙朝的風格,並又有創新,龍角特別突出,增添了威嚴之勢。其雲紋以兩個為一組呈現,並且用順時針方向單線描繪。龍爪的畫法也有所創新,大多都比較尖利。此時期雲龍紋一反康熙朝僅以火焰紋為輔助紋飾的特點,而大量增加了如意狀的捲雲紋。且其火焰紋多為鹿角狀或是連續弧線形,有別於康熙時期的“山”字造型。

乾隆

乾隆一朝龍紋瓷器數量巨大,遍及朝野,龍本作為皇家象徵,民間應控制使用,但乾隆時期,國家鼎盛,乾隆每每以天朝自居,對臣民放任,尤其乾隆一貫的統治思想是對官嚴對民寬,故從不去追究民間在瓷器紋樣這等小事上是否犯上,是否僭越,由此造成的直接後果是龍紋千姿百態,蔚為大觀。它借鑑了康熙朝常見的“弓”字造型,輔助紋飾也以康熙朝盛行的火焰紋為主,只是更加繁複。但乾隆朝雲龍紋龍頭較長,龍尾禿而卷。更注重龍鰭的描繪,結構交待明確,尾鰭呈放射狀。龍腹麟甲整齊勻密,多為長腳如意紋。此時雲紋借鑑了雍正雲紋的表現方法,即捲雲紋與火焰紋相結合,而捲雲紋類似於長腳如意雲。康熙龍四爪三爪多見,五爪反而少見。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乾隆青花天球瓶

嘉慶

這個時期的龍紋裝飾更多的是粗劣的繼承前朝,龍爪仿效康乾,龍趾更粗糙。並且大量出現在陶瓷器上龍的形象,更加世俗化。比如划龍舟、比如嬰戲舞龍、龍穿花等,成為玩物,龍已大大失去神聖威嚴,至尊至上的皇權形象也逐漸式微。

今日頭條:最全各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特點--配圖

看著的db

道光龍紋:為帶魚龍(也叫蝦弓龍),帶魚龍也很形象,它是透頭的,鰭是像帶魚的“鰭”,四肢與軀幹粗壯,但爪細如線。清代晚期通光宣瓷器上龍紋特點

同治時期的龍紋特徵表現:細頸、粗腿、尾上翹,反差冥想,狀如走獸。

光緒時期瓷器上的龍紋點睛龍,就有的軀幹無背鰭;有的背鰭呈短柱狀;有的為猴頭作直立行走狀;有的細頸粗軀,腿壯脛瘦。

中國瓷器和紋飾代代相異反映了各個時代不同的風格特點。準確把握不同時期瓷器龍紋的特徵,是龍紋瓷器鑑定的重要依據,對龍紋瓷器的斷代和鑑偽有著很好的借鑑的作用。

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用,而不用破費去上課學習,關注我,每天分享新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