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認為高中物理真的很難嗎?

高中物理老師的責任


說真的,高中物理真的不難!


對於高中物理的學習,家長和同學們最常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希望我能推薦一本好的學習資料。但我的回答卻是拒絕的,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物理這科學校發的資料已經足夠,課本+練習冊+考試試卷,頂多初三高三複習的時候再加一套綜合複習資料。

孩子每多一本資料,就多一份負擔或者說壓力。換句話說,物理成績考不理想,根本不是資料夠不夠和好不好的問題。

物理課本不用說,按照我之前講的,認真閱讀三遍就行。

對於練習冊,每個學校都會根據實際給大家選定,一般來說題目難度不大,孩子要做的,就是認真對待上面的每一個題目。不過,關鍵問題也在於此,即是否真的認真對待了上面的每一個題目!同一班級的孩子學習效果卻不一樣,這是第一個原因。

考試試卷包括很多,週考,月考,隨堂測驗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擬考,診斷考…… 每個同學都參加了這麼些同樣的考試,但考試後每個同學對待自己錯題的態度或者說試卷分析卻不一樣,這是同一班級的孩子學習效果卻不一樣的第二個原因。

提分的本質是什麼?就是把自己的錯題做對。什麼資料最有用?就是自己的錯題,來自自己的練習冊,來自自己的考試試卷。錯得越多的類型題越有效,考得越差的試卷越重要!

抓住這些錯題,也就抓住了提分的要領。每次考試前,把這些錯題刷三遍,覺得自己三年內不會再錯的題目立馬扔掉,這樣越做越精準,分數自然也就蹭蹭的上去了。

好了,現在再來說說我的講義,首先說,我的講義不是練習冊,也不是大家所謂的“資料書”。前面說過了,過多的資料書是沒有意義的,無非是把相同的知識和題型羅列一遍,給孩子產生時間和心理上的壓力罷了。

講義目錄按照考試知識點和考試題型進行編寫,著重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對關鍵知識和基礎方法進行全面深刻的理解,二是對考試題型進行深度剖析和思路分析總結。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談到過多次,物理要想考高分,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要把基本知識基本概念理解足夠深刻,二是要把考試題型思路訓練足夠熟練。單純的講方法講思路是無意義的,物理解題方法必須要來自於考試題型,這是個體驗的過程,不是個知道或不知道的簡單問題。

講義中的例題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我多年來積累精選的典型例題,二是大家的疑問和在考試中實實在在的錯題。我希望以此理念給大家帶來更高效的分數提升,事實也證明,效果確實不錯。


我是周庭,物理老師一枚,我把我的初高中原創講義公開給出來,希望能夠給更多的同學更高效的幫助。


桔子物理周庭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我覺得不難。

我是16年高考的,對物理還有點映象,而且本學期剛學完大學物理。

我之所以覺得不難,首先得講一下我接觸物理的歷程。我是小學六年級接觸物理的。因為當時我在家無聊,就拿了大我兩屆的我姐初中課本來看。當時看到了物理課本,我就覺得非常的有趣,當時第一次接觸到了原子,分子這些概念,才知道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組成的。當時的課本是這版的


所以就在那時,我的世界觀就比同年齡的同學大了一點,(我當時還看了生物課本,知道了人是如何懷孕的,原來靠受精形成受精卵發育的,雖然當時我不知道精子是怎麼來的,直到初三走上一條不歸路23333)反正就是因為我偶然知道了原子分子的存在,所以當時就或多或少的開始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比如風是怎麼來的,空氣是什麼等等。直到初二,開始接觸物理,我記得好像第一章就是聲音,我開始抱著課本如飢似渴的閱讀,當時真的好興奮,其他科目都沒有給我這種感覺,反而物理讓我覺得發現了新大陸,因為它如此的貼近現實,如此的生動,拋開計算題,物理的內容在我眼裡感覺就是一件美妙的藝術品,等著我一點點去發掘其中的美,可能這就是真理吸引無數科學家前赴後繼嘔心瀝血的原因吧。我學物理從來沒有死學,而是把它融入生活當中,我把物理納入我世界觀的一部分,我會不斷的思考生活中的那些現象可以用物理來解釋,那些不能,不能的原因是不是我的知識還不夠完備,我還需要知道哪些知識。帶著這些熱情,我學物理從來都是如此的輕鬆,就算遇到比較難理解的內容,我都有耐心一點點去消化(我可以坐著不動思考一個問題一節課都沒問題),久而久之,我的物理基礎很紮實,理解的很透徹,慢慢形成一個完備的思維體系,做題可以聯想的很快,思維四通八達,所以我物理成績穩穩的班級第一(我在的班是縣裡最好的初中,還是在重點班),特別說一下,我的初中物理老師很嚴很嚴,上課沒有笑過,脾氣很暴躁,經常罵人,罵得還很難聽的那種。反正我周圍的同學都不喜歡他,當然也包括我。他上課我就自己看書或者做題,可以說我物理完全靠看教輔書自學,當時看的是王后雄的。就算這樣,在大家都物理成績很渣,氣得物理老師改卷時撕試卷的情形下,我還穩穩當當的95+,班級裡物理成績唯一拿得出手的。(我沒有告訴班主任其實我是自學的hhh~)考試成績和物理的興趣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循環。這就是我初中學物理的感受。

接下來是高中,也就是題主很想知道的答案。我的成績上了重點高中,課業多了起來,難度突然加大了不少。我的物理成績一開始並不能名列前茅,也就是在班級5-10名這樣,不算頂尖,110分的試卷我發現考90分還是有點難度的。然而你認為我放棄了嗎,並沒有,可能歸結於我比較擅長思考問題,我開始認認真真的去思考牛頓三大力學,加速度,還有受力分析,感覺理解的差不多了就去做題,題不會我就轉牛角尖,還拉同桌一起,滿滿的也發現一些出題的規律了,我覺得高中兩年讓我學得最吃力的就是受力分析了,搞定了這一部分後,後面我學起來簡直如魚得水,別人說電磁學如何如何難,也覺得不過如此,像機械波這些我就隨便看看就做一下題就能輕易上手。偶然間撇了一眼相對論,我的天,我才發現挑戰,很多定理我覺得真的違反常識,那幾列火車和悖論我看了幾個晚上😂😂😂,雖然考試不考,但是我覺得很有趣,就花時間看了。後來也瞭解了量子力學,也自己花時間找資料來看,別問我一個高中生看這些有什麼用,高考又不考,我就是憑著興趣,我還記得我看相對論時候去找物理老師答過幾次疑,他也耐心的跟我討論起來了,有些他也不懂的地方也跟我討論,他很明確的告訴我相對論世界上懂得人屈指可數,能幫我有限😂量子力學更不用說了,還沒有人懂。我高中學物理憑的就是興趣,我欣賞物理的美,我覺得在那麼多自然學科中,物理是最有吸引力的,比數學還美(我很討厭數學,但很崇拜數學界的大神比如印度的那個伯努利,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當然了,我高中物理成績在我適應高中後已經再次名列前茅了,考試也能保持100+吧。

想學好高中物理重要的是去體驗那種山重水複的感覺,然後突然靈機一動,發現柳暗花明,那時的驚喜,那份感覺才是支撐你學物理下去的理由。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題主。

———來自一個大學狗的中學物理心路歷程


零度微視角


物理是挺難的,學不會物理是我很多大學文科朋友當初放棄理科的原因。

物理的確不好學,對於像我這樣物理成績中等水平的理科生,當初學的時候也是很難接受,內心拒絕的。


我是去年參加高考的,物理在理科中是老大哥,它佔據了110分,作為壓軸的,它的難度會有點稍微大。

物理是一個好的分層的學科,掌握了方法,學會了本質你就可以考的很高,但是如果你沒有參透本源,沒有熟練掌握是很難拿到較高分數的。

我彙總了一下我們物理老師之前分享的經驗,再加上一些學習比較好的朋友的分享,簡單的分享下學習物理的方法:

1,書上的基礎知識要記牢,老師講的專題也要記好。相信每個地方的老師都會常說一句話:“萬變不離其宗”,我們考試的題,它的本宗就是來自於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只不過不同的是,它搖身一變,換了模樣,不過,只要掌握了它的本質,你就相當於擁有了火眼金睛,一般的變形是逃不過你的法眼的。

老師講的專題是自己多年來教育經驗的總結,系統的總結有助於大家更好的掌握雜亂的知識,更好的掌握物理學習的要點。

2,多刷題,刷對題。多刷題有助於你練就“火眼金睛”,並且增強你的熟練度,讓你在短暫的時間內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另外刷題多了就會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多變的考試中游刃有餘。

選擇適合自己的題刷,有的人基礎薄弱,應該多刷一些基礎的題,有些人想了解一下高考的題型,適合刷一些往年的高考題。大家根據自己的所需去選擇對應的題,這樣才有好的效果。


3,記好糾錯筆記,認真總結。摔倒過的地方,不要再摔倒第二次,要認真糾錯,探究自己是這個題的本質沒看出來還是對他的本質內容不熟悉,然後針對進行復習強化,每一次考試後都要認真總結,這樣才會有大的提升。

物理是很難,但是一旦你經過努力掌握了它,它給你的回報會遠遠大於你所付出的,加油吧,少年!


也城也


從我的角度來看,不難,我的理由陳述起來可能沒有條理,我從我小時候來談,我生在農村,在上初三之前我從來沒認真學習過,基本都在玩,玩什麼呢,玩和大部分孩子一樣的東西,我生在海邊,經常去海里游泳釣魚挖旮旯,能玩的東西數不勝數,這也許造就了我在形象思維上發展的不錯,腦袋裡可以輕鬆想象一個物體運動的情景,包括它的受力。我爺爺是個電工,家裡還有很多做木工的工具,什麼多用電錶,電流表電壓表等等等等,我基本都玩過一遍,我說這些的原因是可能小時候後的貪玩對後期的物理學習也有幫助。為什麼初三之後開始喜歡上學習呢?這要謝謝我的數學老師,有一節數學課上我突然回答上一個全班都不會的題目(事後知道有的人也會,只是他們不回答),之後數學老師每天晚上給我出一個競賽數學題,我覺得老師看得起我相信我,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最關鍵的是晚上我竟然還能做出來(事後知道這些題目其實並不難),從此我覺得貌似我不算個差生。上了初三,學習電路我覺得我有天賦,順理成章的點點積累信心考上了高中。初三初四讓我積累了不少信心。上了高中我是怎麼學習物理的呢?我現在30多歲,回頭想一想,也沒做什麼事,學新課的時候,我一定會提前預習課本,這些並沒有老師要求我做,因為我覺得我物理必須要學好,每節課的課間,別人在玩的時候我一定會把課本看一遍或者看一遍上節課老師講的,現在想一想,這對下一節物理課也是有影響的,畢竟物理知識和思維之間是有聯繫的,我雖然現在說的輕巧,但的的確確我高中堅持了三年,課前必定預習新課或者回顧上節課老師講的。第二點就是我上課一定會大聲回答問題,有的同學罵我神經病,我現在想想回答問題可以讓我上課集中精力,讓我提高課堂效率,我永遠會搶答,甚至會想在老師前邊回答問題,雖然有人很煩我,老師也讓我慢點,但是我樂在其中,我並不是不考慮其他人,我只是覺得這樣可以防止我走神(其實我對物理這個學科要求很高,我是個偏科的孩子,物理英語學的不錯,其他學科一塌糊塗,所以我要求自己必須學好物理)。第三點,我經常問老師問題,課間課中課後,這樣可以和老師交流物理思維問題,畢竟老師的經驗比你多。第四點,就是我高中三年總會找一個和我性格很相似學習又比較不錯的同學,每天吃飯睡覺上廁所回宿舍都討論物理問題,甚至會爭的面紅耳赤,我們倆經常會打個平手去問老師,現在還能想起來當初討論的問題呢。

我簡單總結一下吧,第一,學物理真的需要物理情境構建能力(就是能在腦袋裡想象這個質點或者滑塊的是怎麼運動的),比如高中物理的難點(靜摩擦力的方向,到這裡我打斷一下哈,我教的一個學生,他對摩擦力的方向一直搞不懂,我甚至把他拉到走廊,拖著他走,讓她感受腳底摩擦力的方向,他都想象不出來,你說這個情景構建能力重不重要),這個當然平常可以訓練,學校裡你可以經常在腦子裡想象題中物體的運動,平常生活要多注意用身體感受周圍的物理情景(其實物理模型周圍全部都是,這個要細心觀察)。

第二,一定要做好課堂銜接尤其是物理新授課,這裡邊的做法就是課前預習課中帶著問題聽講做筆記課後反思問老師。

第三,高一高二主要是打物理基礎,到了高三不能在盲目的為了想明白一個問題而耽誤自己做題,高考現在大部分地區用的是全國卷,出題思路活沒套路,但畢竟該是應試教育,它考察你的閱讀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也就是計算能力 數學能力),假如你感覺高一高二的基礎打的不錯,高三應該從閱讀(審題)能力和計算能力下手,通過不斷的做題鍛鍊自己的應試能力,有些物理問題雖然你能想明白但不一定能做對題目。

第四,高三要會抓重點學,如果在你高考前全國卷大綱還用的話,一定要參考大綱來學習,這會幫你減輕負擔,篩選老師的題目(老師的題目一般都是再網上找的),不會因為糾結於某一個題目而影響你的時間和信心。

待續吧


人生百態210


作為一線高中物理教師,是很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的了。在很多人眼裡,物理就是所有學科中最難的,不僅難在課本,而且是在你入學前就可能已經聽過你的同學,你的父母,你的親戚朋友這麼說,就會給你的心理帶來它確實難的影響。而有句話說得好,會者不難,難者不會,無論是高中的哪一科,要想學好都需要下功夫,堅持學習才可以,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哪一科都不能學好的。



下面我來談談高中物理如何進行學習,以及初高中的銜接問題,如果你在初中物理就不會,成績不理想,沒有關係,因為高中物理的知識深度和廣度遠不是初中物理所能及的,而且高中物理的解題知識與初中物理並沒有多少聯繫,並不像化學數學那麼緊密。在我教學生學習物理的時候,首先就是要教他們在心理上不要恐懼,太多的學生並非因為理解能力,知識儲備,而是一聽到物理兩個字就慌了,心理首先給自己打退堂鼓。所以,任何時候在處理物理問題時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態,在心理上不要慌張,慌張對自己沒有任何的好處。



其次,在剛上高中時,學的就是力與運動,這其實是數學上的矢量,而數學還沒學,所以很多學生丈二和尚,完全摸不著頭腦,比如都是大小相同的速度怎麼就不同了?加速度怎麼就描述快慢了?其實,剛開始90%的同學和你是一樣的,只要堅持下去,開始不會關係並不大,只要不放棄,為什麼呢?因為高中三年,你想想看,是不是都在研究力與運動,無論是宏觀物體的,還是帶電粒子的。



而且,能夠選擇物理的人,自然是邏輯思維很好的人,物理是所有理工學科的基礎,可以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如果你真的想學,那就不要考慮什麼難與不難,只去做,堅持的做,就可以了,最後,送你一段我非常喜歡的話: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如果你有其他學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與我交流!


瓦力


很多高中生到高一,尤其是高一下學期就會說物理好難,數學好難,到了文理分科之後,就只擔心物理了,尤其是女生,更是如此。

那麼,物理真的很難嗎?首先,我們看看高中物理的知識點,必修1和必修2主要是運動學和力學,選修3-1和3-2主要是電學和磁學,此外還有動量、光和波、近代物理等等,難點和重點在力學和電磁學。



力學難點在於牛頓運動定律和能量守恆,電學難點在恆定電流,電磁學交流電是難點。

實際上,知識點往往很簡單,但是涉及到的知識點非常之廣,比如交流電求瞬時感應電動勢,相當於對前面所有知識一個綜合提高,並且涉及到數學三角函數以及求導和積分的知識點,不能不說綜合度較大。

再者,考察的知識面相當廣,沒有固定的套路和模式,題目多變且十分靈活,由於緊跟科技進步潮流,導致出現很多新穎題型,很多學生看題都看不懂,更別說解題。涉及到的公式,物理模型等等,都容易變動,加大了難度。

還有,探究性問題和開放性的考察,往往一些基礎知識比較好的同學,對於這類問題反而做的不好,因為思維比較習慣於常見題型,對於這種題型不知如何下手,或者按照原來的思維去解題,導致錯誤。



那麼,高中物理雖然是有難度的,但是在高考中分值相當大,有的地方達到120,有的這邊110,可以說物理是一門不是主科的主科,高考改革之後,3+3模式,物理仍然是一門重要學科,因為很多大學專業會要求必選物理,所以,物理很重要。

物理雖然難,但是也是有方法的,主要就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重要的知識點和典型例題,重要的物理實驗和計算,尤其是公式,定義是什麼,物理意義又是什麼,都要分辨清晰,發散思維。



加油吧,希望你能學好物理。


七月小雨夾雪


既然應邀,這種問題我也很願意回答。也願意詳細的回答。希望下面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也希望大家彌補我說的不足之處。

本人高中偏數學和理綜,物理化學生物都拿過全年級最高分。

下面我詳細說下物理應該怎麼學習。

首先高一的物理並不難,題目都不要大量的計算過程。高二的物理很關鍵,因為高二學到的物理很重要也是整個高中物理的重點難點,高三基本上就是查缺補漏了。

在學習物理之前,比如今天我們學習1-1章節,那麼我們首先要學會預習物理,預習不僅僅是看書更應該理解書上的定義和理解公式是怎麼回事?這個可以用幾何理解法。然後上面兩個步驟走完後,就要開始做書上的例題,書上的例題都比較簡單,個人認真那是給你預習做題的,不是課上完了在做題。

做完題後。先不要去看教輔資料先找你的物理老師詢問,問出自己不懂的還有讓你的老師幫你檢查題目。這樣你就更能對知識印象深刻。

說了這麼多,然後上課一定要認真,物理的很多知識是關聯了,有時候一步沒有聽懂會讓你很多知識都銜接不上,本人以前就吃過這個虧。上課認真,上課認真,上課認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課上完了,你以為下課十分鐘是給你耍的?你如果不在一個小時之內再次溫習你學的知識,你會錯過記住知識的最佳時間。下課拿三分鐘上課這節課老師講了什麼。然後再拿五分鐘大概看一眼你的練習冊,如果你學懂了一眼看過去,很多都大概知道怎麼做。

然後就是中午午休,午休最佳時間15分鐘30分鐘。要想提高成績不要睡兩個小時了。

中午做練習冊,把練習冊做完。然後不懂的回到問老師那一步 我建議不懂的先自己想個十幾分鍾,在去問,自己想的永遠都是最好的。

然後放假,放假,休息是不存在的。數理化生,每一顆都要在假期看教輔進行復習上一週,預習下一週。還有每個月一張試卷是高一高二必須的。高三,要麼查缺補漏,要麼沒事就寫試卷玩吧。

以上內容適合數理化生。樓主自己語言學科太渣了。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物之理道之極


一聽物理,就知道你是一位理科生啦。物理相比較初中而言。知識點和難度變化比較大,邏輯性也比以前強,公式也比以前多……

學起來還是比較費勁的,我那裡曾經有過測試,老師專門出一張難的物理試卷給尖子班考,來殺殺他們的威風,結果一場考試下來全班就兩個人及格,最高分也就67,滿分120,還是尖子班,可見物理的難度係數啦

其實物理吧,知識結構體系還是很完整的,雖然說公式多,但其實都是能互推的,題型也是比較多的,需要從題目中給的已知條件去推出他做的是什麼運動,找出那個銜接的地方。

物理有許多板塊,分為選修和必修。必修主要就是力和運動,一些牛頓的定律,分析的過程是困難的,給的條件又少

選修主要是一些電和運動之間的關係

物理給我的感覺還是挺難學的。我初中物理挺好的,高中上物理課聽的頭頭是道,但是一到自己單獨寫作業就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啦

物理難老師也都會說,其中還會和數學建立某種聯繫。老師改試卷也是看點給分,單就高考而言,江西省的物理平均分都是40左右,所以我老師經常說考40分以上就行啦,我們就這水平,多花一點時間在前面的基礎題上面,保證基礎題儘量全對,後面的大題壓軸的就算了,那不是給我們考的,那是留給清華北大人做的

當然物理還是有一定的方法的,關鍵是要把題目搞透徹


老梁談教育


我是清華博士帶你衝名校,對於高中學習還是比較有一些獨特看法的!

高中物理很難嗎?這個要對比才能有感觸,對比高中其他幾個學科,物理確實很難,太過抽象難以理解!無論是以前的文理分科還是現在的選科,都有很多同學因為物理的難度望而卻步,要麼選文科,要麼棄選物理,這也是很多地區棄選地理的原因!

那麼高中物理難在哪裡呢?

  • 知識量大,高中物理的知識體量相當大,許多同學接觸的初中物理,知識量小的可怕,跟高中完全不能比!力學、光學、熱學、電學等幾大版塊,又有具體的知識點,又有模型和實驗,知識量大代表著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而高中可是時間緊任務重,自然物理的難度大了!

  • 知識抽象,體量大完全可以用時間來彌補,但知識抽象這個就很難了,物理的知識點和一些實驗非常抽象,把物體視為質點、斜坡去思考讓人很是難以理解,你懂了自然就懂了,不懂怎麼也不懂!

  • 門檻高,高中物理不像是數學,數學的知識學習入門的門檻一般,數學的難在於出題上,而高中物理的難在於知識難以理解,數學是知識學會了就是不會做,物理倒好知識根本不會更別談做題了!

  • 知識缺乏聯繫,高中物理存在著明顯的斷層,一些知識點只是淺嘗輒止,知識之間缺乏聯繫,在編寫高中教材因為難度的緣由刪除了一些內容,導致高中物理學習起來缺乏聯繫,產生斷層!

但是高中物理終究只是高中物理,在高中學科難度中只排第二而已,物理只是理解難,但是題目那是相當簡單!

下面談一下如何學好物理!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點!

1.鞏固基礎

高中物理的學習,一般是以章、節為單元進行復習。在這一階段裡,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解題方法與技巧,要全面閱讀教材,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要重視對物理狀態、物理情景、物理過程的分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物理學習中,不僅要求記住這些知識的內容,而且還要加強理解,熟練運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2.構建知識網絡

要立足於本學科知識,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明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

3.注重物理思維

為此,在物理複習過程中要適時地、有機地將科學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體法、隔離法、圖象法、逆向思維法、演繹法、歸納法、假設法、排除法、對稱法、極端思維法、等效法、類比和遷移法等進行歸納、總結,使之有利於消化吸收,領悟其精髓,從而提高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

4.研究題型,分類歸檔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須對知識點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斷翻新變化。

很多試題對同一知識點的考查,有時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時卻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綜合能力,或以新穎的情景或新的設問角度考查同一知識點的。

高考物理的題型就那幾種,在做題的時候就要養成習慣,從原始題目中採集信息、處理信息,積累題型,詳細方法就是瘋狂刷題。

用翻新題進行訓練,以求真懂,克服思維定勢。學會解傳統的基本題,以基礎題訓練或提煉方法,培養正確的解題習慣(一般程序:文字→情景→模型→過程特徵→規律→方程→數學解→物理判斷)。

綜上所述,學習物理應該在“基礎知識,學科思想,題型分類,變通”上下功夫,把物理變為一個整體,在考試中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大家好,我是清華博士帶你衝名校,平時會分享一些關於高中的學習資料和學習技巧,歡迎關注我吶!


清華博士帶你衝名校


高中物理並不難,反而覺得好學。

難就難在不認真分析思考力的概念,"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字字含金

"物體"是力產生的條件,離開物體無從談力,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存在: "間"兩個或以上和兩部分(爆炸)或兩部分以上: "相互"施力與受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時刻大小相等,方向相等; "作用"即產生效果,也就是對時空產生的積累,衝量和功(Ft Fs)。 從上述分析出力的四個性質,①物質性,用於受力分析,②失量性,力具有大小方向,具有失量(向量)的運算法則,失量加減轉幾何,失量之積轉代數; ③"相互性"力總是成對的出現,實際就是牛三,④效果性,對時間積累成衝量(動量) 對空間積累成功(Fs),而這積累正是狀量改變的原因。

上述可總結成物體相互作產生了力,力在運動過程中改變了物體的狀態,運動積累過程的計算必須是失量運算。

接下來就是根據現實進行思考物理規則,基本概念如何得到定理定律,通過分析還有哪些推論,做一些有水平過壓軸題,發自己有哪些理解不位,或者忽略或忘記了什麼,有的地方為什麼沒想到,還有哪些是創新灬反反覆覆思考,真正理解了的東西是不會忘記的,最終會"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