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地,物化生在大學選科上有啥區別?

祥子1504765


從兩種組合上看其區別只是在於地理與生物的選擇上,因此要區別這兩種組合的好壞,主要看地理與生物哪門可以讓我們考到最佳的大學。而決定你是否能被滿意大學錄取,一方面是你高考的總分高低,一方面是你報考組合可報專業的多寡。也就是地理與生物哪一門,可以讓你獲得高分與能報專業多。

無論你所在省市是實行“3+3”還是“3+1+2”模式,地理與生物都是採用等級賦分制度。

高校的錄取最重要的一個硬性指標就是高分,分數幾乎決定了一切。新的高考模式部分科目是採用等級賦分制的,而影響等級分高低的是你在全省的排名,同時人數多寡也能影響每個等級的人數進而影響等級分。因此在兩門科目的選擇上應該選擇你比較有把握的且人數最多的。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地理與生物哪門你能獲得最理想的成績。

兩門科目的報考人數在不同的省份可能有出入,但總的來說地理報考人數略微比生物多一點,也可以說差不多。但是有一點影響等級分最重要的還是你的名次,雖然人數差不多,但是生物尖子生會比地理多。受傳統大文大理的影響,尖子生應該更多會以全理科與全文科的思維來學習,而且地理可以報讀專業從字面講應該是生物有優勢,因此從賦分制來講個人覺得地理應該比生物略有優勢。

其次從學習難度來講個人覺得生物應該是最容易學習的。

生物應該是六門科目中最容易學習,記憶性的東西比較多,只要熟讀課文重點,考試基本沒問題,堪稱理科中的文科。反過來地理記憶的內容就少很多,要會看圖,認氣候等一些不只要背誦還要會運用的東西,可以說是文科中的理科。在讀書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決定地理更像理科而生物更像文科。因此從難度上來講,應該生物會比較有優勢。

總之從考試分數上來件,其實地理與生物只是在伯仲之間,無論是學習與考試難度還是賦分制度上看,兩者之間基本上是一樣的。

雖然在分數上講地理與生物是差不多的,但專業選擇上是誰更有優勢。

生物的專業選擇主要是在跟動植物比較有關的專業上,專業的選擇明顯比地理要多得多。在“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中可報讀專業類(不是專業,一個專業類與一個以上的專業)大概是29個,地理大概就3~5個專業類。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大部分可選專業都是一些冷門專業環境啊,農學啊,動物生產啊並且大部分較好的專業跟化學有重合,因此有化學的話生物的專業選擇機會並沒想象的多那麼多。

地理在專業選擇上看起來沒生物多,但是對於物理+化學的組合來講基本上沒重合的專業。並且專業大致也沒那麼冷門,酒店管理,城市規劃,旅遊等都是還可以的專業。而生物扣除已經與化學重合的專業剩下的也不是很多且大部分比較冷門。

從專業選擇優勢上看,生物專業選擇上有量的優勢,而地理在專業選擇上則有質的優勢,也是各有千秋。

總而言之,物理+化學+地理與物理+化學+生物這兩種組合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是差不多的,沒有明顯的優勢。地理與生物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可以,而就個人喜好上看還是比較喜歡物理+化學+地理,感覺地理比生物更像理科。


喵梵六六六


物化地、物化生兩種選擇沒有太大的區別的,現在很多地區都大量選擇物化地!可以看出來在新方案頒佈之後,地理的選科人數急劇上升,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一、首先我們得知道高考成績地理、生物的分值

在新方案中,物理、歷史是按照原始分進行計算的(就是你考多少就是多少),但是其他四門:政治、地理、化學、生物的考試成績將按照等級賦分的方式計入高考總分。那麼在賦分的過程中,由於現在地理被大面積的選擇,那麼高考時就看孩子的成績了,同時由於現在體藝生也得參加選修科目考試,所以選修科目的底座(分母)比往年多很多,所以地理成績好,由於分母大,那麼賦分可能就高,如果地理成績不好,由於分母大,賦分反而不會高。

二、其次前面兩科都一樣,最後就看地理和生物各自不能選擇的專業

不選生物可能選擇不到的專業有:臨床醫學、動物醫學、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等專業

不選地理可能選擇不到的專業有:測繪類,地理科學類、地質類、城鄉規劃等專業

三、最終如何確定選科?

1、根據個人志向、興趣愛好、自身優勢等因素進行選擇;

2、結合報考院校相關專業選考要求進行選擇;

3、根據當地所在高中的辦學條件、特色優勢等進行選擇。如果你家孩子所在學校地理教師厲害那也可以考慮地理咯。

最終專業的選擇得是綜合性考慮的事情的!


一線教師觀教育


這兩者基本上沒有區別,我個人比較推薦物化地組合!

一、選擇生物,可以上什麼專業?

這個組合最大的區別就是選地理還是選生物的問題,我們首先要考慮一下,選擇生物可以報考哪些專業,這些專業你是否喜歡。

根據有關資料,學習生物可以選生物工程類、生物科學、生物技術類、環境科學類、醫學類、森林資源類、草業科學類、植物生產類、環境生態類、動物生產類、動物醫學類和水產類。

可以看出,這裡的多數專業,在中國目前形勢下,都屬於比較冷門的專業,所以生物學專業的學習難就業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如果你喜歡這些專業,那就要明確:這些專業是否要求必選專業。我們找個專業性很強的學校來看看:北京農學院的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植物生產類、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動物醫學類、植物生產類和生物科學類,要求必選生物。

而事實上,這裡面的大多數專業,在中國農業大學中,只要選擇物理、化學和生物中的任何一科都可以報考,也就是說如果你想上這些專業,選擇物理和化學一樣可以。

而在清華大學的選課要求中,可以看出多數理工科專業選擇物理,只有理科實驗班和臨床醫學類要求必選物理和化學,而沒有要求選擇生物,而理科實驗班中也包含了生物醫學工程類、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類這些和生物密切相關的專業。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和生物有關的專業,相對都是比較冷門的專業,大學理工科專業,更喜歡學生選擇物理和化學,很少有限制生物的,所以即便想上和生物有關的專業,選擇了物理和化學也完全可以滿足絕大多數專業的要求。

二、地理和生物,哪個更容易得分?

如果不涉及專業選擇,那麼地理和生物就都是用來提分的了,這種情況下,哪個更容易得分,就選哪科?

那麼,地理和生物,哪個更容易得分?我覺著這個因人而異,我個人更傾向於地理!

1、地理比生物好學:原來分文理時,地理老師經常感嘆:哎,地理學得好的都去學理了!確實,地理在高中屬於文科,在大學中屬於理科,很多女生學不好地理,就是因為理性思維差的原因,地理要多去看圖,多理解,多歸納,多總結,而不是要求死記硬背。相反,生物雖然是理科,但是卻有大量要求記憶,甚至要求死記硬背的內容,有生物好的學生做經驗分享,提出生物要多看課本,看熟課本能考高分。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對於理化比較好的學生來說,地理也許比生物更好學一些。另外,生物中的一些難度,比如遺傳基因方面的內容,也屬於難點,相比地理來說,可能理解起來難度較大。

2、地理比生物更好賦分:新高考採取“等級賦分”模式,最後得分不是卷面得分,而是根據你的對手進行賦分,所以選擇對手弱的,更有利於賦高分。

在新高考下,選擇地理和生物的學生都比較多,因為這兩科相對來說比較“中性”,比如在山東2017年選課數據中,選擇地理的人數排名第1,選擇生物的人數排名第2。而在這兩科中,選擇地理的成績相對比較偏弱,也就是傳統的選擇政史地老文科組合的學生,裡面還包括了大量的藝術生。

所以,選擇地理賦分可能更高一些。

由此可見,理化生和理化地兩科在專業選擇面上差不多,但是後者可能比前者得分更高,所以我比較推薦理化地組合!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對新高考有一定的研究,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一,高考3+3或3+1+2搞出十幾二十種組合,勞民傷財須叫停,應實行分三科高考:理科,文科,文理科,即語數外加理科綜合,文科綜合,文理綜合(三種綜合分值相同),分別約佔招生計劃1/2,1/4,1/4比例,既有分科又有合科,哪方面都能滿足!二,打通職業教育上升渠道,技師,高級技師,工程師對應專科,本科,碩士畢業生,在公務員等招錄中同等待遇,劃出較大比例。


稻城老表


現行的“3+3”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化特長,彷彿更加適應高校和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然而物理和歷史卻備受冷落,造成物理老師“失業”,其實不利於大學招生,不利於科技發展。

“3+1+2”新模式,更加符合高校招生要求,也更能滿足社會人才專業需求。題主說的“理化生”和“理化地”的選擇,就是在這個模式下的選擇。

從你的選擇來看,不同點在“地”“生”之間的不同。這兩種選擇在我看來沒有本質的不同,因為“理化”的組合,已經將大學招生理工科99%以上的專業包括。

不選學生物,以下專業可能受限:臨床醫學,動物醫學類,醫學影像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等等。

不選學地理,以下專業可能受限:測繪類,城鄉規劃,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旅遊管理等。

總之,你的選擇是3+1+2模式下的一種非常好的選擇。


平淡是真oymlq


化學是國家科學技術的基礎,放棄化學是中國科學技術的損失,科技不強,國家也不會強大,提出新高考方案的專家就是一個豬腦袋


大個56789


幾乎沒有多大差異

可報考的專業基本都可以滿足了

能選這門都是學霸級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