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種植為何建議一次性施肥,與傳統施肥有區別嗎?是否可以增產?

村裡說農事


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可見肥料對農作物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玉米生長過程中,肥料更尤其重要。在我們河南老家,玉米都是採取基肥+追肥的方式進行種植的,這樣可以充分保證玉米不同階段生長的營養需求。而目前出現了部分懶人式的種植戶,他們採購一次性施肥不追肥的方式,那對玉米收成是否有影響嗎?是否真可以增產?作為玉米種植戶,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見解。

一次性施肥興起的原因

自古以為,玉米的生長階段都是離不開肥料的支撐。而玉米的生長週期正常不會超過4個月就可以有收成,期間照顧的精力比起其他農作物會更簡便些,再加上有些農戶比較懶得照顧玉米,想貪圖方便又想獲得高產。所以部分農業技術人員就開始研究對肥料及土壤的改良,對玉米生長的肥料配方進行反覆試驗,終於出現了近年來受到玉米種植戶喜歡的肥料----一炮轟緩釋專用複合肥。這種緩釋專用肥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追肥的次數,再加上廠家頻繁宣傳的噱頭,受到部分種植戶的青睞,並由此興起。

一次性施肥是否增產?

作為從事20年的玉米種植戶,我先來說說我鄰居老張種植玉米的經歷。老張家業較多,主營是養牛和雞鴨,還在鎮裡有開了一間蔬菜批發店,一天都忙得跟陀螺一樣。老張家裡種植的玉米不多,只有2畝左右,主要是自用和養殖廠的牲畜吃。而一炮轟緩釋專用複合肥備受老張的喜愛,因為這種肥是一次性施肥,減少了人力,同時也減少肥料的施入量,又不用考慮施肥頻率,從而有更多的時候去忙其他事。但從老張這幾年的玉米收成來看,比我們用常規的基肥與追肥方式分批施肥產量來得少,玉米收成並不會增產。

一炮轟緩釋專用複合肥,它會根據玉米生長不同階段而釋放不同的肥料效果,但玉米的生長不只是肥料影響,還跟玉米品種、氣候、中耕除草、抽雄期、授粉期、病蟲害防治等有關,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所以這種肥要取代傳統的基肥+追肥方式,想必難度非常大。增產的關鍵期,一個是在底肥的施入,另一個是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這些時期我們都是用複合肥來施入,不是隻是靠普通的三元複合肥。

要想獲得高產的玉米收成,一定不是進行一次性施肥就可以了事的,它需要的是各個階段施入不同量的肥與對應肥的種類,再加上天時地利之後才可以獲得高產。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經歷著高溫乾旱的考驗,肥料的效用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所以我們要密切關注玉米生長出現的各種狀況。


老趙談三農


我是鄉村達人小劉,家中從事種植行業,並且本人有多年累積的專業知識,致力於傳播三農知識,若有三農方面的任何疑問,請關注我留言,有問必答!

首先很明確的告訴你,一次性施肥這種施肥方式在很多地方都實驗過了,不能增產,而且我家鄰居在前幾年還跑到縣裡去找那些專家學習一次性施肥需要注意的地方,歡天喜地的回來使用一次性施肥來種植玉米,到最後發現一次性施肥的產量並沒有增高。

為何建議一次性施肥

以前種玉米都是傳統施肥,但是現在農民大多都在城市裡幹活,一般顧不上家裡的地,以前是沒有別的辦法所以使用傳統施肥,在外面工作完之後擠出休息的時間來給地裡施肥,畢竟家裡種點東西還是可以多一份收入的,農民們也不願意放下。後來出現了一次性施肥這種方法,並且也出現了使用機器播種施肥的,農民們紛紛效仿,捨棄掉傳統施肥這種方法,這樣可以不用在施肥上耽誤太多時間。

與傳統施肥的區別

一次性施肥和傳統施肥最大的區別,前者是直接一次性將玉米從開始到成熟所需要的所有肥料施到地裡,後期不需要再追肥,現在外面售賣的一次性施肥的肥料都是一些緩釋肥,緩釋肥平時能保留住養分,然後在玉米各個時期需要養分的時候再慢慢釋放出來。而傳統的施肥需要根據玉米的時期以及長勢來固定施肥。

一次性施肥的優缺點

  • 優點

第一,有些地方的氣候多變,在玉米生長過程中無法正常施肥,一次性施肥可以很好的解決這類問題。第二,一次性施肥比傳統施肥使用的量要小,可以減少種植成本。第三,一次性施肥省去了追肥的過程,可以解放不少勞動力,另外傳統施肥在下雨天無法施肥,一次性施肥就不受影響。

  • 缺點

第一,一次性施肥比傳統施肥單次的施肥量要大很多,所以在施肥的時候很容易造成施肥不均衡的情況,有的地方施肥過多,就會導致玉米燒苗,全苗就無法保住了。第二,一次性施肥全部施撒下去,肥料在田間很容易造成浪費,比如肥料的流失或者揮發,這樣可能導致肥料的利用率極低,並且耽誤玉米的正常生長。

總之,小劉認為在施肥方法這個問題需要因人而異,如果你是在外面工作比較忙併且家裡還種著玉米,那麼可以使用一次性施肥,這樣比較省時間,但如果你是專門種玉米的種植戶,那麼還是老老實實的使用傳統施肥的方式。


高小白的vlog


玉米一次性施肥也叫作“一炮轟”式施肥,既玉米整個生長髮育期間,只有在秋季或播種前整地的時候將玉米生長所需的所有肥料當做底肥一次性施入,而之後便不再施肥的一種技術。

“一炮轟”式施肥的方式的確是現在很多農民都在使用的一種施肥方式,但是實際上,如果真的只是討論產量的話,並不建議使用“一炮轟”式施肥方式。而且玉米“一炮轟”式施肥並沒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反而如果使用不當的話會降低產量。

所以今天咱們就將“一炮轟”式施肥和傳統的追施肥方式進行比較,看看各自的優缺點:

傳統追施肥的優缺點都很明顯:

優點是能在玉米需肥的關鍵期及時補充所需養分,所以玉米的生長勢比較旺,不會出現肥效不足和過多的情況。缺點就是太過於費時費力,如果種植面積比較大的話,需要大量人工勞力,會增加一定的成本,而且受到外界環境因素影響比較大。

“一炮轟”式施肥:

優點:由於是一次性施肥所以不受天氣的干擾,不會因為乾旱和連續陰雨而無法追肥;節省人力物力,減少投入成本;

缺點:對施肥技術要求比較高,如果施肥不均勻的話容易造成肥效過大燒苗,肥效過小營養不良;“一炮轟”式施肥對肥料也有要求,要使用長效的緩釋肥才行;肥效發揮不穩定,容易出現前期肥效大導致植株徒長,中後期脫肥營養不良的情況。

總的來說“一炮轟”式施肥並不能明顯的增加玉米的產量,之所以現在使用的比較多,是因為現在農村大部分種田面積比較大,如果使用傳統追施肥的方式施肥的話,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大了,農民沒有經歷和過多的成本投入進去。


駿景農業


是誰告訴您現在還搞一次性施肥呢?把他揪出來質問一下吧。玉米一次性施肥是有條件的,並不是說這種方法就可一勞永逸了。

一、玉米一次性施肥的條件

玉米一次性施肥是從2005年左右提出來的。當時正是我國搞測土配方施肥的第二年,實際算是第一年。那個時候,農民對於肥料的知識不如現在的農民懂,只知道施上肥就能長玉米,但是用多少,怎麼用比較概念籠統。

當時農民種玉米以碳銨、磷肥為主,複合肥料還不是太社會化。僅有的幾款複合肥料配方也不一樣,農民真的搞不清楚該怎麼使用。而一些有先知先覺的廠家就根據國家測土配方的理念,製造出相對符合當地土壤情況的肥料,配方正好合適,就叫測土配方肥。這些肥料的突出優點就是施入土壤後,種玉米養分不會過量,但也不會少。比如晉北地區旱地比較多,農民底肥上點碳銨磷肥,鉀肥都很少上,追肥看天氣,不追的多。這樣,廠家就提出了這個一次性施肥不追肥的理念,把複合肥料以測土配方肥的形式推廣了出來。

但要搞清楚,這是對於不能追肥的旱地玉米,土壤狀況也不怎麼好,產量自然也不怎麼高。但是,對於高水肥田還是在測土配方肥的基礎上進行追肥的。

二、玉米如何施肥為好

玉米施肥就是以底肥加追肥的形式走比較好。因為底肥的必須的,磷鉀元素滿足玉米一個生育期的要求,氮素滿足50%以上。然後玉米拔節後,根據情況適時地進行追肥。最晚在大喇叭口期追肥。

理論上玉米追肥得個三四回,是為了各時期吃點長點的意思,這樣有助了玉米生長,還不浪費肥。但實際上玉米能追一回肥也算可以的了。玉米追肥後,基本上可以做到大量元素的足夠,能促進玉米中後期的抽穗、吐絲、授粉、灌漿、成熟了。

三、玉米增產的幾要素

到現在為止,玉米只施底肥不追肥的還是不少,一個是習慣了當時的那種方法,一種是玉米有的地方打不下多少糧,農民朋友都懶得理,收多少算多少的心理在作怪。殊不知,玉米追肥與不追肥效果差得老多了。首先旱田與水澆地差個500斤很輕鬆,追肥與不追肥再差個3、400斤也不在話下。等於少投入了幾十塊錢,卻少收入了幾百塊錢,這個賬一細算,差別還真是不小。

當然,玉米增產的主因除了施足底肥,追好肥外,還需要相應的水分,還需要病蟲害的防治、還需要玉米種的選擇好等等因素。

現在還有老百姓使用“一炮轟”來種植玉米,據一些人講效果仍然不錯,我雖然沒有去看,但能想象得到,這種方式對於玉米灌漿完全是有阻礙的。我們不能用老思想來一成不變地沒用下來,對於作物增產沒什麼好處。即使考慮到沒時間追肥,那就另當別論了。


農資人實錄


我們這邊的玉米種植一般都是一次性施肥,二次增肥的情況很少見。

一、傳統施肥和現代施肥的區別

傳統施施肥方法有肥料的撒施,溝施,穴施,從施肥時間上和用途上來說又包括土壤基肥,土壤追肥,葉面肥;

現代施肥技術有測土配方施肥、衝肥、變量控制施肥,從施肥時間上也要講究基肥、追肥、葉面肥。

而玉米這種植物,一般來說,在翻地後就撒化肥,往後的玉米生長時間只需要防止病蟲害和雜草就可以。二次施肥很容易將玉米燒死,特別是在乾旱的時候。

二、二次施肥可以增產嗎?

二次施肥是可以增產的,但是從成本和最終所得來看,是得不償失的,所以說玉米是一次性施肥。

三、如何二次施肥?

二次施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情況下進行施肥,不然很容易對玉米產生危害。同時,在肥料方面,我們使用的尿素,這種肥料主要是補充氮肥,促進玉米的進一步生長。


文閣小農


現在國內的農村種植玉米,一般都是用“一炮轟”的一次性施肥技術。雖然說和傳統施肥相比產量有所降低,但是勝在勞動強度低、勞動量少,也可以說是懶人種法。

玉米種植一次性施肥,其實就是在播種時將具有緩釋或者控釋能力的複合肥一同施入的方法。從理論上來說,是可以滿足玉米的全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但是,在實際的生產活動中,和傳統的施肥方式相比,後期還是會出現脫肥或者缺素的症狀。這也和我們國內的耕地狀況、機械情況、肥料工藝等有著直接的關係。

1、耕地狀況。國內耕地都處於有機質含量過低的情況,就是因為我們對耕地的過分索取而沒能充分的補充,導致土壤出現了亞健康的狀態。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不足,就會影響肥料的利用率和肥效持續期,從而直接影響到一次性施肥技術的應用效果。

2、缺乏有效的整地。這裡說的整地不僅僅是深翻、旋耕等必備的整地方式,還需要深松。常規的農田種植都是使用大犁翻地,深度有限,在土壤深層30釐米左右的深度就會出現犁底層,影響肥料、水分的向下滲透;也影響根系的生長。這也會直接影響到一次性施肥的施用效果。而對於深松來說,可以打破犁底層,將土壤的有效根系生長深度達到40-50釐米左右,這對於提高土壤保肥水能力和促進根系的生長是極為有利的。

3、機械情況。目前,最適合一次性施肥技術的機械是那類大型的玉米種肥同施機械,也叫作聯合播種機,種子和肥料施入的深度和數量較為均勻。而對於現在的國內農村來說,很大一部分機械都是小馬力的小四輪子和一些機型較為老舊的拖拉機。這類機械是不可能帶動較為先進的播種機,這樣就造成了機械適配的缺憾,也影響到了一次性施肥的效果。

4.肥料工藝。我們國內的緩釋或者控釋複合肥都是從國外引進的技術發展而來。相對於肥料研發、生產工藝來說,和農業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劣勢,在肥效持續期方面仍由一定的缺陷,這也是為什麼一次性施肥技術在玉米的生育後期還是會出現缺素症或者脫肥而影響產量。

所以,一次性施肥技術在理論上可以穩產、豐產。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上,還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影響施用效果。之所以現在都在使用,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減少了後期的追肥作業、降低勞動量,把農民朋友解放了出來。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玉米一次性施肥更多的是肥料生產廠家為了迎合“懶人”心理,期望擴大市場份額,設法提高自家產品競爭力而製造的噱頭,與玉米科學施肥的要求背道而馳。除了在一些乾旱地區還算有用外,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不建議採用,更不應該得到推廣。


玉米不同生育期間對肥料的不同需求量決定了玉米不宜採用一次性施肥

科學的研究數據已經證實,玉米從出苗到拔節的整個苗期,所要吸收的氮素僅佔整個生育期所需氮素的2.5%,所需要吸收的有效磷僅佔整個生育期的1.12%,所需要的有效鉀僅佔整個生育期的3%。

從拔節開始,玉米才會進入對肥料需求的渴望階段。在玉米拔節到玉米抽穗揚花的重要生育期內,玉米對鉀肥的需求達到頂峰,除苗期需求的3%外,剩下的97%全部會在這一階段吸收。在此期間,玉米對磷肥的需求量也有63.81%,而對氮素的需求卻只有51.15%。



到了玉米生長髮育的第三個時期,也就是從抽穗揚花到成熟的時間段,玉米會吸收所需要的46.35%的氮和35.07%的有效磷,而對鉀肥已經沒有需求意向了。

玉米肥料營養的最大效率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無論是需要養分的絕對量還是需要養分的相對量都是最大的。此時,玉米對肥料的吸收速度也是最快的,肥料被玉米吸收後發揮的作用也是最大的。分次施肥,此期為玉米追施適量肥料,對玉米的增產效果明顯。


玉米對肥料需求特有的臨界期也決定了玉米不宜採用一次性施肥

玉米對磷肥需求的臨界期,一般出現在玉米3葉期,對氮素需求的臨界期比對磷肥需求的臨界期來的稍晚。在此期間,玉米對養分的需求量不大,但要求營養元素全面,比例適宜,既不喜歡過多,也不希望過少。無論是肥料過多,還是肥料過少,都會對玉米生長產生不良影響,而且這種不良影響是不可逆的。就算以後再怎麼採取措施為玉米補充營養元素,也不能抵消這種影響。

一次性施肥,在玉米需肥的臨界期必然會使田間積存大量暫時不被吸收的肥料,也必然會在玉米需肥的臨界期對玉米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玉米科學施肥的技術要求同樣決定了玉米不宜採用一次性施肥

玉米不同生育期對肥料需求的特殊性,決定了玉米不宜一次性施入氮肥,而是需要把玉米整個生育期間所需要的氮肥分為基肥和追肥分別施用。

基肥,一般每畝玉米可使用2000—3000公斤有機肥,並施入玉米整個生育期內所需要的全部磷肥和鉀肥,氮肥只需要施用全生育期的三分之一,其餘氮肥用作玉米追肥使用。

玉米追肥可以分成苗肥、拔節杆肥、穗肥和壯籽粒肥分別使用,並把拔節肥和穗肥作為重點使用。玉米拔節10天內在距離玉米苗5—7釐米的地方,為玉米追施拔節杆肥,促進玉米莖杆生長和幼穗分化。此次追肥的使用量為全部追肥的三分之一。穗肥在玉米抽雄穗前10—15天施用,同樣使用追肥量的三分之一。以促使玉米穗大粒多,對玉米後期灌漿起到明顯效果。



總結:一次性施肥,不僅不符合玉米科學施肥的要求。而且肥料一次性施入後,由於在土壤中積存的時間長,也會因為雨水和灌溉水得淋溶或者是自身揮發而損失肥效,並因此降低肥料使用效果。一次性施肥,對保肥差的地塊容易產生氮素供應不足而使玉米脫肥。


鄉村螢火蟲


我是南方人,玉米種植的少,但常種植藥材,芝麻等旱生植物,玉米是旱生種植植物,而且是地面上果實植物。


那麼一次性施肥,在乾旱土壤上是不能夠很均勻施入肥料的,除非完全水肥,其他無法均勻拌入土壤中,一次性施入是要算好整個植物從種子出苗到生長成熟所需完全肥料,許多的化肥量是植物幼苗時期不可能成受得住,不注意就會在某些地塊發生燒苗,玉米不象水稻,部分燒苗無所謂,旁邊的由於空缺,土壤中肥力足,能在未燒苗中株裡蘗苗出來自行補空缺,玉米死一株就失一株產量。



整個一玉米生長期多達約一百多天(早中晚熟),生長在地面上,受當年氣溫,風力,降雨,陽光等影響,一塊地裡生長冬處都不同,一次性全下了肥,沒辦法知道要不要補充,化肥好象也沒這麼長效達一百多天吧,有些說肥力釋緩劑滲入了化肥中,它們會慢慢釋放,難道那釋緩劑知道那塊地生長的不好,快一點,慢一點施放出肥力?不用補餘?產量上那是靠碰了,沒有了調整機會,你看到那一塊不好還敢再施吧?你施了地下基肥又自己釋放出來,不幹巴瞪眼。


這就是利用人們種植玉米不賺錢心理,而鑽一空子,省事,多少一,二百斤損失不了多少錢,去田間管理人工工資要一,二百元工錢,教人學懶,製造化肥放些什麼釋緩劑的可以提高化肥價格,第二年發現產量不行,說明你田地不肥,得加量,增加肥料用量,其實質是種植中一次性施肥中,由於各種原因損失了肥力你不知。造,賣肥料的賺到了增加肥料和加入什麼劑上的錢,你人若得懶,田地減了產,多數在玉米價格不高時不會在意少這一畝一百來元,但習慣了這種植法上,以後難得改過來了。都不知這什麼劑有效否?增加土壤汙染否?暫時沒人去考慮了。


老艾葉


農技廣播站回答!

不建議也不提倡玉米進行“一炮轟”式施肥的方式,這種方式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增產效果,反而是如果一次性施肥不當的話,對產量有很大的影響。

“一炮轟”式施肥和傳統的追施肥方式有明顯的區別,傳統施肥方式是在玉米不同生長時期根據營養所需進行適當的追肥,而所謂“一炮轟”式施肥指的是在播種前結合整地的時候,一次性將玉米的生長髮育期間所需的肥料全部施入土壤之中,之後再也不追肥的一種施肥方式。

“一炮轟”式施肥表現如何?

“一炮轟”式施肥並沒有什麼增產效果。實際上根據大多數的生產情況來看,這種施肥方式對產量不僅沒有什麼提高,反而是產量平平,甚至有時候會出現減產的情況。而且這還是在很多農戶看到後期肥效不夠的情況下進行一定程度的追肥才有的結果。

但為什麼現在還是有些農民在使用“一炮轟”式施肥呢?

這就要說說“一炮轟”式施肥的優缺點了:

先結合上文說的產量問題說一下缺點:1、對肥料種類要求比較高,要求長效的緩釋肥。2、肥料埋在土壤之中會有一定程度的流失,尤其是在降雨量比較大的時候,肥效流失過多會導致後期養分不足。3、玉米生長前期肥量大,容易燒根和徒長,後期肥量不足容易早衰。(這種種問題都會直接影響產量)

優點:省時省力,施肥只施一次,不需要太多的勞力投入(這是現在為什麼有些農民還使用這種方式的主要原因,雖然對產量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如果種植面積比較大的話,追肥所需的人力投入的工錢成本比產量損失成本要大的多)。


農技廣播站


1、乾旱地區可以避免因乾旱而追不上肥,雨水較多地區因連續降雨而追不上肥的危險。

2、節約化肥,減少投入生產實踐證明,當化肥被水解時,能夠被土壤膠體吸附,增加肥效。

3、節省人工,便於管理一次性施肥免除了繁重的人工追肥,同時避免看天等雨現象。

4、提高產量,增加收入一次性施肥技術有明顯的增產增收效果,而且具有籽粒飽滿、抗倒伏和避免中期脫肥等優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