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撞死了希特勒,会改变欧洲的历史吗


如果他撞死了希特勒,会改变欧洲的历史吗


帕斯卡尔有句名言说,人类所有的灾难都源于不想独自待在房间里。人与人的相遇才会产生历史。相遇的历史有各式各样的,有的相遇可以改变历史,有的相遇留下了传奇,有的相遇制造了冲突,而大多数人的相遇都是平淡无奇,无法激发出任何火花。所以,我们会把那些相遇产生的火花称作奇遇。

随便举个例子吧,1969年11月,年轻的朋克诗人派蒂·史密斯在切尔西·旅馆遇到了艾伦·金斯伯格。当时史密斯还未成名,跟几个朋友总是表演即兴创作和行为艺术,以此维持简单的生计。某天潮湿的午后,史密斯突然想吃一个三明治,她翻遍了整个房间,终于凑够了一个三明治的55美分。她来到自动贩卖机跟前,投币,选中三明治,打开玻璃盖,她想要的三明治没有出现。她发现了一个新的标示,三明治涨价了,变成了65美分。她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个蓄着黑色卷胡子的胖男人出现了,帮助她投了10美分,还请她喝了一杯咖啡,互相做了介绍,聊了很久沃尔特·惠特曼。这个男人就是《嚎叫》的作者,垮掉派诗人艾伦·金斯伯格。他们相遇时,金斯堡刚刚从他的老朋友,同属垮掉一代的代表人物,写过《在路上》的杰克·凯鲁亚克的葬礼上回来。就这样,因为一个三明治的意外涨价,金斯伯格和派蒂·史密斯相遇了,并建立了以一生的友谊。他们都是热衷于制造传奇的人物,多年之后,他们开始回忆这次相遇。金斯伯格问她,你会怎么描述我们的相遇?史密斯回答说,在我饿的时候你喂了我。

如果他撞死了希特勒,会改变欧洲的历史吗

真是个绝妙的回答。当然,文学史上这样的相遇数不胜数,有的相遇塑造了传奇,有的相遇差点改变历史。美国的幽默作家克雷格·布朗搜集了20世纪诸多名流之间的相遇,选出了101场相遇的瞬间,通过书写他们相遇的故事集结了一本《奇遇词典》。上面的派蒂·史密斯与艾伦·金斯伯格只不过是众多伟大相遇中最普通的一件,他们充其量在文学史上留下一个注脚,在诗歌和文学爱好者的想象中留下美好的谈资。而这本《奇遇词典》中涉及到了众多名流,从列夫·托尔斯泰到安迪·沃霍尔,从希特勒到尼克松、从麦当娜到戴安娜王妃、从哲学家罗素到小说家吉卜林……

值得注意的书,既然是词典的形式,当然是按照字幕排列顺序,大概也是巧合,词典的第一篇相遇涉及到了希特勒,最后的一篇也涉及到了希特勒的相遇。第一篇发生在1931年的8月,其时希特勒即将迎来他的43岁生日,他在党内的势力正如日中天,声望与日俱增,他的自传《我的奋斗》热销了五万册,成为了一个畅销书作家,当他走上街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陌生人跟他索要签名。

如果他撞死了希特勒,会改变欧洲的历史吗

而与他相遇的另一方是英国贵族,刚满19岁的富家子弟约翰·斯科特-埃利斯。这位是不折不扣纨绔子弟,读过伊顿公学,但表现很糟糕,被学校开除后,他打算去德国待一段时间,学习下德语。他刚到德国一周,就给自己买了一辆跑车,第一次在慕尼黑的道路上试驾,为了熟悉当地的道路和交通规则,避免任何交通违章,他还邀请了一位当地的老朋友陪同试驾。在一个街道拐弯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走下了人行道,撞上了他的车。那个路人四十出头,留着一撮方形的小胡子,一只脚跪在地上。埃利斯有点不知所措,那人自己费力地站了起来。他赶紧打开车窗,让副驾驶上的当地朋友跟这位行人进行交涉。幸好路人没有多大伤,两人最终握手言和,没有过多追究。路人拂去了身上的灰尘,转身而去。两人也驾车离开。随后当地的朋友告诉约翰,那人是德国的一位名人,政党领袖,他叫阿道夫·希特勒。

如果他撞死了希特勒,会改变欧洲的历史吗

多年后,埃利斯经常提起他与希特勒的意外相遇,他总是假象着各种可能性,“或许曾有那么几十秒的时间,我用我笨拙的双手握住了欧洲历史的走向。他只是被撞得晃了晃,但假如当时我把他撞死了,那么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将改写”。

可惜的是,历史来不得这样的假如,而他们的相遇并没有改变历史的任何可能性。我们用自己的想象虚构了历史的车轮方向。这大概正是这本《奇遇词典》最有魅力的地方,这些20世纪的各种名流相遇的故事,只不过是在真实的故事上进行的想象力的加工,我们总会想着幻想相遇的奇妙之处,他们是传奇的书写者,是历史的推动者,是历史的去魅,是平淡生活的神奇光亮。他们的相遇的不单单是故事,还是改写历史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