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中蜂界的導師們,傳統中蜂養蜂路還可以走多遠?

鄉下的塵埃


傳統養殖中蜂的優點

傳統養殖中蜂的缺點我們不必說,主要就是移蟲育王困難、合併蜂群困難、取蜜麻煩、分蜂麻煩、尋找蜂王困難。看上去似乎傳統中蜂養殖的麻煩很多,但是我們從管理的角度來說,其實傳統養殖的中蜂是最適合業餘養殖的,因為活框養殖的中蜂管理是以蜂脾為單位,有五脾蜂我們管理的話就要管理5個蜂脾,這樣的群勢在我國大多地方都是可以達到了,多的甚至到達十幾脾,雖然看似簡單,但是管理上消耗的時間卻是傳統養殖的無數倍,而傳統養殖的中蜂是以蜂群為單位管理,不管我們蜂群群勢有多強,養蜂人都是不會逐脾檢查的,所以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由於野生蜜蜂長期在樹洞中生活,採用傳統養殖的中蜂也更加喜歡傳統的養殖方式。

傳統養殖中蜂的路還有多長?

以蜂部落的觀點來看,傳統養殖中蜂的路並沒有到盡頭,應該說未來傳統中蜂會走向一種新型的養殖或者綜合養殖上,而這些新型的養殖也會把傳統養殖中蜂的方式進行改進和延伸,所以短時間傳統養殖中蜂的路並不會到盡頭,從業餘養殖中蜂的角度來說,傳統養殖中蜂的方法可能還會得到重新發展,所以蜂部落認為傳統養殖中蜂的方式短時間並不會消失,但是會出現新的形態。

未來傳統養殖中蜂的形勢如何?

其實就目前來說,很多朋友還追求傳統養殖中蜂的蜂蜜,這是一個商機,如果可以大量採用傳統的養殖方式養殖蜜蜂,相對來說蜂蜜的銷售會比活框養殖要好,而從大規模養殖蜜蜂的角度出發,蜂部落認為養殖傳統養殖中蜂的規模要大於活框養殖,比如我們一個人活框養殖中蜂只能養殖一百箱,但是傳統土養就有可能養殖上千箱,主要就是傳統土養以蜂群為單位管理,而活框養殖以蜂脾為單位,實際上一張蜂脾上消耗的時間就已經有一個傳統土養的蜂群消耗的時間多,從效率上來說其實活框養殖並不佔優勢。所以蜂部落認為未來傳統土養的蜜蜂將會呈現出下面的趨勢。

第一:新的養殖方式不斷更新

要說傳統養殖方式已經消失,這是不對的,蜂部落認為只是蜂箱的改進,在過去傳統養殖的蜂箱比較隨意,不科學,根據個人的喜好而選擇,導致在我們心中形成的傳統土養中蜂形式多種多樣,而不同點只在與蜂箱,也就是蜂箱的形式不同,一般以板箱和桶養佔據多數,這樣的蜂箱大大小小算下來足足有一百多種,但是典型的特徵都是沒有使用巢脾,以蜂群為單位作為管理,從這點來說,其實傳統土養的中蜂早就進行了升級,我們常說的格子箱養殖方式,其實就是傳統中蜂養殖的升級版。未來格子箱是不會淘汰的,只會進行更加科學的改進,從這點來說傳統土養的中蜂已經有了新的形態,而這種形態將會維持較長時間,在這個時間進行升級和改進,畢竟這是最符合中蜂養殖的方式,短時間是不會被淘汰的。

第二:活框與土養的結合會成為趨勢

其實現在很多養蜂人都發現了傳統養殖蜜蜂節約時間,幾乎所有的工作就是取蜜,在過去傳統土養的中蜂難以發展的原因在蜂部落看來主要是巢蟲嚴重,換王困難,但是在活框養殖技術出現以後,雖然傳統土養的中蜂養殖操作上還是有一些問題,但是已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了,而從時間上來說,還是傳統土養的中蜂節約時間,加上活框養殖技術對傳統土養中蜂的彌補,蜂部落認為未來的趨勢是活框養殖技術與傳統土養的結合,活框養殖技術主要用來育王繁殖,而生產還是傳統土養的中蜂。

第三:粗放式養殖將會受到重視

在蜂部落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粗放式養殖,其實從粗放式養殖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大規模的蜂群管理,從大規模的角度來說,蜂部落認為主要問題是工作效率的問題。採用粗放式養殖將會更加有效的利用蜜源,讓蜜蜂擁有充足的蜜源的同時,蜂蜜的質量也得到了大量發展,而未來蜂蜜的質量要求會越來越高,從目前養殖的情況來看,活框養殖100箱蜜蜂一個人根本管理不下來,但是如果我們採用多個蜂場,一個育種場,幾十個生產場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活框養殖作為育種場,為幾十個蜂場的土養中蜂提供蜂王和蜜蜂,從這種養殖的角度來說,蜂部落認為單人養殖蜜蜂上千箱都是有可能的,如果是以家庭為單位,一個家庭養殖蜜蜂達到數千箱也沒有問題,因為主要工作無非換王取蜜,換王可以結合取蜜,這實際上並沒有浪費太多時間,但是活框養殖是達不到這樣的養殖規模的。

總結:傳統養殖的中蜂,短時間並不會被淘汰,甚至有可能得到大力發展,因為這是比較符合中蜂養殖的方式,也是目前看起來麻煩卻最節約時間的中蜂養殖方法,可以合理的利用蜜源,便於大規模養殖,而未來對蜂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採用飼餵取蜜的方式一旦無路可走,傳統養殖方式仍然是主流。


蜂部落


據文字記載,東漢時期的姜岐,是中蜂養殖的第一人,是中蜂傳統養殖的祖師爺。木桶、土穴等古老的養殖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這種古老的養殖方式,比較接近蜜蜂自然生存環境,完全尊崇蜜蜂的生活習性,任由蜜蜂築巢,任由蜜蜂發展,不需要過多的人工管理,減少了人工干擾,省時省力。

20世紀初,引進了西方蜜蜂以及活框養殖技術,中蜂的活框養殖技術被稱為科學養殖。活框養殖是中蜂養殖的一次技術革命,給中蜂養殖提供了先進的管理技術。比如,育王換王、人工分蜂、蜂群合併以及取蜜等。活框養殖技術不僅管理方便,還大大提高了蜂蜜的產量。因此,中蜂養殖者大多數人都選擇了活框養殖。一個新生事物要完全取代一箇舊事物,不僅需要一個過程,新生事物相對於舊事物,還必須佔絕對的優勢。中蜂活框養殖,僅僅是照搬意蜂的養殖方法,並不完全適合中蜂的養殖。中蜂棲居山野數千年,形成了中蜂的固有習性,野生蜂巢都是橢圓形半球體,活框蜂巢卻是長方體,有違中蜂的生活習性。雖然有許多仁人志士發明了各式各樣的中蜂箱,由於區域環境的不同,新式中蜂箱有一定的侷限性,不能統一標準,造成難於普及和推廣。在活框養殖和傳統土養各有利弊的局面下,活框養殖想要完全取代中蜂傳統養殖還來日方長。

活框養殖雖然帶來管理的方便,但頻繁的開箱檢查、取蜜等,嚴重干擾了蜜蜂的生活秩序,影響繁殖溫度、增加染病概率甚至引發飛逃。傳統養殖,一般養殖在山清水秀的優美自然環境中,沒有蜜源植物的汙染,一般不採用藥物治理,降低了蜂蜜的藥物殘留。一年取蜜1-2次,其它時間無需過多的管理,既尊崇了中蜂喜歡安靜怕打擾的生活習性,還保證了蜂蜜充分釀造的時間,從而保證了蜂蜜的質量。消費者對原生態食品的追求以及對土蜂蜜的青睞,活框養殖不僅不能完全取代傳統養殖,在一些自然環境優美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傳統養殖規模還會得到擴展。

中蜂傳統養殖方式,雖然產蜜量少,但價格比較高。一箱土養蜂群,一年產20斤土蜂蜜,就相當於一噸意蜂蜜的價值。傳統養殖的粗放式管理,一人養殖幾百箱也輕鬆自如。相對於追花逐蜜餐風露宿的艱辛,傳統養殖相當於“一勞永逸”、“不勞而獲”。不管什麼養殖方式,養蜂人都要養家餬口,都要獲得經濟效益。在獲得旗鼓相當或不相上下的經濟收益的情況下,傳統中蜂養殖者,又怎麼願意放棄“輕鬆自如”、”不勞而獲“的生活呢?目前,不管意蜂蜜中蜂蜜,不管真蜂蜜假蜂蜜,都打著土蜂蜜的招牌。在這種魚目混珠的格局下,土蜂蜜成了蜂蜜消費者追求的目標,成為蜂蜜市場的標榜。傳統養殖的蜂蜜更加具備土蜂蜜的意義和價值。在這個推崇“土”的時代,只要不打破這種格局,傳統養殖的土蜂蜜,又怎麼能被輕易取代呢?

另外,現在許多中蜂養殖者,採用活框與傳統養殖相結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土法養殖的管理技術和效益。活框與傳統養殖兩種方式並存,相輔相成,優勢互補,中蜂傳統養殖會走得更好、走得更遠!朋友,蜂語語的回答還令你滿意嗎?如果你願意,不妨關注我。我們一起分享養蜂的樂趣,相互扶持、結伴而行,可好?





蜂語語


傳統養蜂沒有路了

在過去,我們中國的蜜蜂只能是在走家串戶的看到一些零零散散的,但是近幾年來這些零零散散的養蜂戶已經算不得養蜂戶了,對於專業的意蜂養殖戶來說,傳統的中蜂養殖真的有點像在打醬油。在這幾年來,中蜂現代化養殖業深受傳統養殖愛好者們的青睞,開始探索現代化養殖方法,接受意蜂的養殖方式,尋求中蜂的過箱技術,部分中蜂養殖戶還取得了一定成效。那麼為什麼中蜂過箱技術會越來越受傳統養蜂者重視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時間已經證明了,傳統的養殖方法不可能將我國的蜜蜂養殖業發揚光大。

我們都找,我國是一個蜜蜂大國,其中我國的本土蜂種中蜂就佔了蜜蜂數量的一半,大量蘊藏在山間林區,由於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這些資源一直沒有被開發出來,所以我國的野生蜜蜂擁有龐大的數量可以收捕過箱。

雖然過去我國中蜂也經過了人工養殖,但是大多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採用毀脾取蜜,不但產量低,品質還沒有保證,而且還影響蜜蜂的發展和繁殖。經過一些敢於嘗試的養蜂朋友們的嘗試,中蜂經過過箱以後通過現代化養殖產量即可大量增加,質量也更好,所以中蜂的現代化養殖成了過去原始養殖中蜂的朋友們的需求。

正因為這樣,一個新專門為中蜂準備的新名詞產生了,那就是過箱。也就是將過去傳統的養殖方法去掉,使用現代化養殖,通過人工將蜜蜂轉移到現在的新式蜂箱,使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使蜂群更加健康的發展。

在這裡我提醒一下正在準備過箱的朋友們,中蜂過箱實際上是一種強制性的拆巢行動,會大量傷害蜜蜂幼蟲,毀壞巢脾,這對於蜂群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隻要我們方法適當,選擇好時間,管理好,蜂群的恢復還是挺快的。






農村作者


各位中蜂界的導師們,傳統中蜂養蜂路還可以走多遠?

回答:

傳統中蜂養蜂路養蜂人不能再走了!

中蜂的傳統飼養也稱古法飼養或桶式飼養法,就是採用招或引野生蜂圓桶飼養的方法。這種方法養蜂,蜜蜂基於自生自滅。所謂傳統養蜂,只不過是養蜂人為蜜蜂找了個木桶把它們裝了進去,算是給蜜蜂找了一個窩,閒時有空就清掃一下螟蟲,發現有蜜就取一點。取到的蜂蜜質量,好就好,不好也就算了。傳統的桶式養蜂法無法對蜂群進行管理的,則蜂群的發展就更說不上了。

分析:

桶式養蜂法有百弊而無一利:千百年來,山區人就用古老的“桶式養蜂法”養蜂,養蜂人將招來的蜜蜂放入蜂桶中就算完事。割取蜂蜜一般是在秋季,基本上也是沒辦法只好一年割取一次,許多人還會誤認為這種蜂蜜就是好蜂蜜。其實用這種原始、落後的養蜂方法養蜂,是不可取的。原因是:“桶式養蜂法”無法對其做到箱內檢查、瞭解箱內情況,也就無法對蜂群進行管理,蜂群基於自生自滅。蜂蜜產量低,質量不穩定(質量高低全憑運氣),能否取蜜,能取多少,是否要分蜂、何時分蜂都是養蜂人無法預知和操控的。“桶式養蜂法”在取蜜時,要將蜂桶內的蜜、子脾全部割下來才能取蜜,取蜜又只能採用壓榨分離取蜜的方法,過程中,巢脾上難免帶有的蜂卵、蟲、蛹也會被壓榨後混合在蜂蜜中,從而蜂蜜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另外,養蜂人養蜜蜂要獲得高產的一個主要途徑是追花奪蜜,這可是桶式養蜂法根本無法辦到的。故此,桶式養蜂法養蜂,因為養蜂人無法對蜂群進行管理,蜂群難以發展勢必造成養蜂人人力物力的浪費和其它損失,因為養蜂人無法進行追花奪蜜也就不能增產增收從而造成了養蜂人人力和自然資源的浪費。

中蜂活框飼養法,實現了養蜂人對蜂群的可控管理並能夠有效的發展蜂群,有效的提高產品產量和質量,能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從而早日達到養蜂人養蜂致富的目的,是科學的,先進的養蜂方法。

總結回答:實踐證明,傳統的養蜂方法是落後的,過時的,沒有前途的養蜂方法!養蜂人不要再走了!!!



古藺老陳蜜


傳統老式養沒有希望的,要土養加改進,或者活框養,更新養小活框加繼箱養。活框查看,育王,分蜂,補喂,保溫,殺蟲,等等都眼見可控。但是技術和人工管理要掌握好,另外是天氣和蜜源,三者是離不開的。




榮華蜂蜜


當蜂蜜供不應求時,中蜂傳統土養蜜會成為原生態貴族蜜。當蜂蜜供求平衡時,土養蜜會銷得快、售價高。當蜂蜜嚴重供大於求,蜜賤如水時,西蜂蜜及中蜂機搖蜜價低難銷,但傳統土養蜜還會一枝獨秀。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傳統土養產量低,供求很難飽和,傳統土養的環境、方法又極富場景視覺衝擊力。


黑哥遲萬勝


是可以一直走下去!傳統的有傳統的好處,現代養蜂有現代養蜂的好處 不能一慨而論,二十多年的養蜂經驗感覺養中華蜜蜂用傳統的方式更環保,更加符合中華蜜蜂的自然生長規律,最重要的是可以取到高質量的蜂蜜!養意蜂提倡用活框養殖,方便管理和取蜜!


重慶狀元蜂業


生產好蜂蜜,保持原生態,道路一直存在!


意誠種植鄧輝


你有好蜂蜜好銷路還在呼傳統養殖幹什麼?你要做的就是在傳統養殖的基礎上,去創新養殖、創新銷售、去創產量新高,這就是前景。


山農小韋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蜂蜜賣不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