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已進入攻堅階段,

我們迎來了今年的學雷鋒日。

有這樣一群雷鋒精神的踐行者,

他們堅守在抗疫戰線上,

用自己的方式奉獻愛心、貢獻力量,

成為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他們就是隨州抗疫一線的青年志願者。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衝鋒在火線的白衣戰士——胡曉慶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市中心醫院宣佈進入戰“疫”狀態後,護理部胡曉慶主動請纓,成為“抗擊新冠肺炎護理突擊隊”的一員。她把家裡的老人和孩子丟給愛人,剪去秀髮,深入到收治危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EICU與疫魔搏鬥。

一次,一個剛撤下呼吸機的病人突然嗆咳厲害,呼吸困難,需要立即將痰液吸出,而這種開放式吸痰過程中,會產生氣溶膠,操作者很容易被感染。來不及去戴防護面屏,她一把拿起吸引器,衝上去為患者吸痰,最終患者轉危為安。

哪裡有危險、哪裡有困難,哪裡都能看到胡曉慶的身影。在她的帶動和感召下,EICU的每位護理人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行動踐行著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井岡山下90後女黨員赴隨戰疫情——郭惠香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江西援隨醫療隊90後女孩郭惠香是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第一人民醫院護士。2月8日,郭惠香隨江西第一批支援曾都醫療隊員來到曾都醫院,進入第八感染病區。工作伊始,看到一些年紀大的患者情緒比較低落,他們又不說普通話,溝通不方便。

後來經曾都醫院醫生解釋後才明白,這些患者既對病情不瞭解,又沒有家人陪護,所以感覺失落。郭惠香等醫療隊員就利用空隙時間跟患者聊天,幫助他們調節情緒,對抗病魔。

當郭惠香被問到,“面對新冠病毒,你怕不怕?”她說:“當人面對未知的東西時,都會害怕。但當我換上護士服,進入病區,看到患者後就覺得,自己穿了防護服像穿了鎧甲一樣,感覺沒那麼可怕。”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95後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李王資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今年25歲的李王資,是一名隨州籍的醫學生,現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她是一位感染後康復的患者。她始終保持著樂觀平和的心態,同時運用專業知識積極自救,痊癒後,主動捐獻血漿,成為隨州市第一批“反哺救眾”的康復患者。

李王資主動把自己的抗病經歷整理出來,發佈在“丁香園”微信公眾號,鼓勵更多患者保持平和心態,積極抗擊病毒。作為一名95後的青年學生,李王資以自己的特殊方式支援抗疫,以“反哺救眾”的形式唱響博愛之歌,彰顯了新時代青年的社會責任。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戰“疫”面前永不退役——何玉翔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何玉翔轉業前在中部戰區某紅軍旅服役,現是隨州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名青年幹部。起初,他作為市防控維穩突擊隊的一員,堅守設在何店附近的漢十高速出口。為了提高通關效率,何玉翔與隊友們不停歇連軸作業,凌晨室外寒風刺骨,大家頂著嚴寒堅守崗位,雖然條件艱苦,但沒有一人叫苦叫累。

後隨著疫情變化,何玉翔就近轉入小區值守工作,他認真細緻的工作態度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信任。面對絡繹不絕找上門來求助的群眾,何玉翔的工作變得更加繁重,可他心裡卻樂開了花:“只要群眾滿意,再累咱也值了”。他還利用上下班途中的時間到沿路的藥店、超市看看商品是否漲價。

何宇翔等社區值守人員用行動換來了社區居民的認可,他們的堅守也為抗疫工作築起了一道防護牆。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一片真情為鄉親——劉蘇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35歲的劉蘇是隨縣三里崗鎮尚家橋村黨支部副書記、主任,她也是一個工作狂。她舍小家,為大家,從大年三十起,一天也沒有休息過。

疫情期間她每天堅持統計全村返鄉人員動態,上報信息,發放醫療物品,宣講疫情防控知識。還要到包保的農戶幫忙測體溫,掌握疫情動態。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候,村裡缺少防護用品,劉蘇通過鄉情關係聯繫到在外創業的愛心人士,為村裡捐贈了50000只口罩和相關消毒防護用品,不僅有力地提高了本村疫情防護能力,還幫助緩解其他村的燃眉之急。

這位村民口中的“蘇妮子”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她是村裡的好乾部,什麼事都為我們著想,我們信賴她!”她的“訪議解”聯繫戶如是說。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堅守,為了最後的勝利——王衛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七尖峰派出所所長王衛,在疫情防控期間帶領全所人員在執勤點阻擊疫情的同時會同市場監管、食藥監等部門對轄區內超市、市場進行野生動物清查,為疫情防控工作掃除一切障礙。

走馬嶺村是七尖峰所的包保村,該村居住人口密集,疫情防控壓力較大。在這個異常艱難的時刻,他挑起了駐村第一書記的職責,組織全所人員為走馬嶺村捐款2000元,緩解了走馬嶺村委會的疫情防控資金壓力。

自從1月26日起,他每天在村內“逆行”宣傳、勸返,他每天的走路步數在2萬步以上。王衛與妻子每天都奮戰在抗疫一線,只留下豆蔻年華的女兒獨自在家。雖然想念家人,但王衛只能通過視頻與妻女進行視頻連線,叮囑著她們注意安全。

王衛用自己的阻擊疫情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警察的意義,踐行著共產黨員的誓言。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戰“疫”中用行動詮釋青春正能量——熊冰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32歲的熊冰,是湖北眾安鑫工程監理諮詢有限公司負責人,從正月初五到現在,熊冰早已把老闆身份丟在一邊,一直作為志願者骨幹活躍在抗“疫”一線,服從管理、聽從安排,從不抱怨。

為了節省時間運送抗疫物資,熊冰餓了就吃碗泡麵,困了在就車裡睡一覺。他2天跑完17個鎮辦,1天跑遍24個卡口,只為把募集來的物資儘快捐發。每天15個小時以上的工作量,熊冰在鎮辦和城區間穿梭,當司機、當搬運工,當修車師傅,貨車、叉車、皮卡樣樣能開,他在不同角色任意切換。

疫情還在繼續,戰“疫”還沒有停止,熊冰也始終如一在防疫一線,充分發揮了志願者先鋒作用。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退役不退“疫”,熱血擔使命——孫偉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孫偉是一名退伍軍人,現在廣東特警隊工作,年前返回家鄉看望70高齡的爺爺奶奶,卻因為疫情的爆發,無法返回工作單位,一直在長嶺鎮待命。

因疫情防控需要,孫偉主動請纓成為一名在家鄉抗擊疫情的志願者,卡口的維護執勤、巡邏勸導隊的夜晚巡邏、轄區內宣傳及物資、藥品的派送,都是孫偉每天的任務。

一個多月的抗疫工作,讓孫偉成為了可靠的代名詞,柳堤街村的居民們表示,只要一看到孫偉,那心呀能放回肚子裡,居家隔離似乎也沒什麼難熬的了。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疫”線青年女戰士——張瑩瑩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張瑩瑩是共青團曾都區委掛職副書記,自全區疫情防控戰鬥打響以來,她聞令而動,積極動員全區廣大青年踴躍投身戰“疫”一線,勇當戰“疫”指揮員、戰鬥員、勤務員、保障員,築牢全區戰“疫”的青年長城。

社區工作的日子,繁忙且瑣碎,張瑩瑩一天到晚幾乎沒有消停的時候。不管有多忙、有多累,只要小區居民有需求,她總是第一時間到場,耐心細緻服務到位,附近居民親切的稱她為“姑娘”。

她的熱心和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激勵著每一名志願者,青春,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閃光!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滴滴”獻愛心 匯聚濃濃情——羅敬禮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隨州滴滴司機羅敬禮是隨州市第一批防疫青年志願者。有親戚勸他別瞎折騰,安心在家待著,他卻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羅敬禮每天盯著群裡的信息,一有任務便秒速搶單,他憑著平時練就的手速拿到一個又一個“大單”。

根據任務分工,羅敬禮負責在家附近的一個小區值守,每天他都早早到崗,和隊友們一起認真登記人員進出信息,測量居民體溫,上門統計健康狀況,幫助搬運物資。面對接踵而至的居民求助,羅敬禮總是來者不拒,力所能及地幫助解決問題。

如今,全市已連續5天新增確診病例為零,值守隊員們高興地討論起來,羅敬禮告訴大家自己的願望就是入黨,其他4名同為值守人員的黨員隊友都說願意當他的入黨介紹人。

學雷鋒,抗疫情,隨州青年志願者這樣做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

隨州的這群青年志願者

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

新時代青年質樸勇毅、

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