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刷爆朋友圈的90後女孩告訴你,你最大的優勢,就是機會少

張偉麗這兩天是真的刷屏了。

她衛冕了UFC世界格鬥賽的女拳王。至今為止,她是唯一獲得這樣殊榮的中國甚至亞洲運動員。

這位刷爆朋友圈的90後女孩告訴你,你最大的優勢,就是機會少

張偉麗打的是綜合格鬥。

什麼叫綜合格鬥,就是用什麼方法都行,只要把對方打倒。

在曾經UFC北京站上,張偉麗在3分41秒內,用十字固ko了世界排名17位的傑西卡-阿吉拉爾。纏鬥時張偉麗一肘把對手眉弓打破了,鮮血順著流到了張偉麗的肚子和大腿上。

“流血的感覺?熱熱的,特別滑。”她說。

這一次是她的衛冕戰,張偉麗和曾經的女拳王喬安娜鏖戰了整整五個回合才拿下勝利,比賽一結束,兩人都被直接送到了醫院。

這位刷爆朋友圈的90後女孩告訴你,你最大的優勢,就是機會少

這種冠軍,是貨真價值的血汗換來的。

新聞報道和社交媒體也因為她衛冕成功再次狂熱起來,張偉麗這場拳賽就像腎上腺素一樣喚醒了每個國人心中的熱血。

我去看下一下張偉麗的成長經歷,她居然和我是同鄉,都是河北邯鄲人。

她本人,也是一個抓住機會逆轉命運的真實案例。

這位刷爆朋友圈的90後女孩告訴你,你最大的優勢,就是機會少

機會少,不代表沒有。

前兩天讀孫陶然的書,裡面寫到一段,特別有共鳴。

他說:

“往往機會越多的人越不容易成功,因為他們很容易放棄,一旦啃不下目標即放棄,遇阻則退,不願堅持。


而那些機會少的人遇到一個機會便格外珍惜,把每個機會都當做最後一根稻草去死纏爛打,使出渾身解數,最終往往修成正果。”

很多人會失敗的原因,就是機會太多了。

想想這個,看看那個,最後每一個都沒有做。

做了這個,還做那個,沒有一個做到最後。

張偉麗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機會太少了。

邯鄲有武術之風,她從小就被送去學武術,12歲開始練習散打,14歲就拿下了河北省散打冠軍。

在武校練習時,她如果一個動作做不好就一直做,別人做100個,她就要做5、600個。就連帶隊老師都經常說,這孩子有股狠勁兒,就跟個男孩子似的。

這位刷爆朋友圈的90後女孩告訴你,你最大的優勢,就是機會少

熱愛散打的她,17歲時卻因為高強度訓練拉傷腰部,不得不退役離開散打隊。

後來,她來到北京,成為一名北漂。沒有高學歷和技能的張偉麗只能從底層工作做起,保鏢、服務員、收銀員、幼兒園老師...

上夜班的時候她上午睡覺、下午去公園跑步、訓練,然後直接跑著去上班,幾年如一日都是如此度過。

她仍然想打拳。

沒想到這個機會還真來了。

在一家健身房面試前臺時,她看到這家健身房有搏擊擂臺,問店長能不能在沒有客人的時候,允許她使用。

店長答應了。

更幸運的是,在這裡她遇到了綜合格鬥運動員吳昊天,並且在後者的介紹下,張偉麗接觸到了綜合格鬥。

這位刷爆朋友圈的90後女孩告訴你,你最大的優勢,就是機會少

綜合格鬥一下引起了張偉麗的興趣,也喚起了她心底埋藏許久的戰鬥欲。

綜合格鬥運動員,成了張偉麗的新目標。

開始她一邊打工一邊學拳,早上7點出門訓練,中午去健身房教課賺點生活費,晚上再去拳館繼續訓練。

有時候太晚了地鐵停了,她乾脆就跑步回家。

後來她破釜沉舟,直接辭去健身房的工作,專心練拳。

她覺得,“我認為不應該那樣活,覺得我不應該那麼平凡。”

13年時,張偉麗等到了自己第一場比賽。

這場比賽張偉麗打的暈乎乎的,不是因為對手,而是因為規則,她輸了,開始覺得自己這麼長時間的付出簡直成了笑話。

但實際上,這場比賽是張偉麗職業生涯的唯一一次敗績。

之後她先是拿下國內比賽的16連勝,後來被邀請到了國際舞臺上,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格鬥運動員較量,最終更是擊敗了上屆女拳王,奪得了金腰帶。

有網友說如今的張偉麗一場比賽可以拿到18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的話是100多萬。

回顧她的歷程,在未來晦暗,走入低谷的時候,她唯一一次的機遇,也許就是遇到了綜合格鬥運動員吳昊天。

就是這麼唯一一個機會被張偉麗狠狠咬住了,拼命的練、無休止的練,她緊盯著自己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的打了上去。

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機會本來就很少。

但機會少不代表沒有,能抓住唯一的機會,全力以赴,就足夠了。

馬雲曾經說過,一個公司在兩種情況下最容易犯錯,第一是有太多錢的時候,第二是面臨太多機會的時候。

一手好牌,反倒容易打壞。

知乎上有一個問答,把一副爛牌打好的人有哪些?

答案中出現了李玉剛,李玉剛如今是國家一級演員,他的那首《新貴妃醉酒》更是家喻戶曉。

但李玉剛的起點,簡直就是低到谷底。由於家庭貧困他放棄了去吉林藝術學院上學的機會,初入社會的他睡過醫院走廊、做服務員時捱過巴掌,甚至還和一群乞丐一起討了一個月的飯。

這位刷爆朋友圈的90後女孩告訴你,你最大的優勢,就是機會少

就算這樣,李玉剛心底依舊有夢。在音像店打工時他借工作之餘聽了無數張專輯,琢磨每個歌手唱歌的特點、模仿學習。

結果再一次夜店演出時,他的女搭檔遲到,李玉剛為了救場就用雙聲唱了一首,結果沒想到一曲贏得滿堂彩,李玉剛也在當地夜場有了名氣。

李玉剛看到了自己的機會,此後的日子裡他一邊學習舞蹈、化妝等反串技巧,一邊練習唱歌,最終他登上了《星光大道》這個舞臺贏得了無數喝彩,甚至後來還受邀去悉尼歌劇院舉辦個人演唱會。

這位刷爆朋友圈的90後女孩告訴你,你最大的優勢,就是機會少

同樣拿了爛牌的還有趙本山,他六歲喪母,被父親拋棄後跟著自己的盲人二叔學習三絃、二胡和二人轉。一老一少就靠著賣藝生活,別說吃飽,演不好就要被地痞流氓找藉口打一頓。

可沒想到趙本山就是靠著二人轉、小品闖出了一片天。他17歲時進了公社文藝宣傳隊,30歲時因和潘長江合作《瞎子觀燈》火了一把,被調入鐵嶺民間藝術團,最終33歲時被姜昆挖掘送上春晚舞臺,此後的22年裡從未缺席。

這位刷爆朋友圈的90後女孩告訴你,你最大的優勢,就是機會少

和朋友聊天,說起她為什麼現在沒有上大學的時候更努力了?

她在一所二批本科,讀師範類專業,畢業之後大概率就是和同學們一樣,回到生源地做老師,但是她不想回去,可是又苦於沒有其他機會。

但這種狀態,反而造就好了最好的表現。

為了能在考研的時候得到加分,她申請了學校的科研項目,拿到了三個名額中的一個,其他兩個都被學生會內部消化了,她是唯一一個沒有頭銜的普通學生。

準備簡歷,別人都是黑白的,她專門去打成彩色;


為了找到最強的導師,她把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費拿出來,買了禮物去老師家裡探望;


去項目負責人老師的辦公室打雜,幹了好多活,就為了混個眼熟。

那個時候之所以拼,是因為生活中根本沒有橄欖枝,你只能抓住任何一根樹枝往上爬。

現在她成家立業,年入近千萬,但是她說,已經沒有當初那種拼命的狀態了。

人在擁有了很多後,就會眼花繚亂,反而不如機會少的時候,成功率高。

打牌的時候,最危險的時候就是拿了好牌,覺得自己能贏大的,不經心,不警惕,結果一把輸個底朝天。

對於企業來說,最危險的並不是創業階段,而是獲得成功之後的擴張階段。企業站穩了腳跟,擁有了資源,再也沒有白手起家時那種抓住一根藤往上爬的精神了。

雅虎,在我上學的時候,可以說是互聯網的代名詞,但是盲目併購之後,這家公司已經從大眾視野裡消失了。

人大教授劉守英曾在演講中說過:

“人一生的價格是由機會決定的,你對機會的考量就是對你人生的定價。”

每個機會,都需要你付出對應的代價。

機會少時,並不見得是劣勢,全部的資源和努力都付在一處,這反而可以成為你的優勢。

劉亞洲的小說《海水下面是泥土》,寫到這樣一個故事。

書裡的男主角少校,說到自己與同母異父兄弟的差別。

“他們像白老鼠,聰明、家教好,但是他們缺少艱苦奮鬥、掙扎求生的本能。


我是一隻褐色老鼠,可能只能當兵,但我能吃苦耐勞、不怕犧牲。如果我的腿陷在夾子中,為了脫身,我會把那隻夾住的腿弄斷,在所不惜”。

我們都是褐色老鼠,一無所有的時候,其實是最強大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