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越南的軍事水平,能打得過二戰時期的德國嗎?

用戶8589218013824


別看越南的日曆是進入21世紀了,但是要說武力,還是很落後的,而且越南人口也不多,士兵數量更少,如果是在越南境內發生戰爭,由於國土面積限制,戰略縱深幾乎沒有,當年蘇聯那麼大的領土面積都被德軍攻到莫斯科附近了。

總之影響戰爭成敗的因素極多,綜合來看,即便是現在的越南,也是不可能打過二戰時期的德國的。

兵力懸殊

越南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因為大片毒品種植區換上了玉米等作物,所以國內的農業得到了一定發展,饑荒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在這樣的背景下,越南總人口如今已經超過一個億。

但是其國內的士兵,只有50萬人左右。這麼點兵力,對於面積不大的越南來說其實已經夠用了,但是如果和二戰德國想比,那可就差遠了。二戰中德國多線作戰,不但打擊英法等國,還派遣了大軍突襲蘇聯,當時光是去蘇聯的士兵就有550萬!

10多倍的兵力是什麼概念?在雙方互射的時候,如果越南的槍械設計速度是德軍的十倍,這才能抵消掉兵力上的巨大差距。

裝備差距

我們知道,世界上各國的武器都有某某“代”的說法,比如美國現在服役的潛艇,現在都已經到了7代了,這些東西造價極高,就算是服役年限為10年,也已經過去了70年了,而在70年前,越南還在英國人的統治下,連個步槍都很少有。

當時的德國技術很強,他們在火箭等方面的技術,後來被廣泛地應用到美國、蘇聯等國家的研究中。

那麼現在的越南有什麼武器呢?現在越南的坦克,大部分都是蘇聯的,也就是說,都是上世紀二戰時期的裝備,拿其中裝備最多的T-54和T-55來說,這些坦克有很多都是改裝而來,本身性能沒有多大改變,最關鍵的就是靈活性很低、個頭有點大。而二戰中蘇聯之所以損失了大量的坦克,正是因為它的種種缺點。

德國當時的工業水平很高,但是因為生產效率低下,所以在前期數量沒有激增,後來蘇聯人沒有在性能上做多大改進,只是讓坦克生產變得更加簡單,以數量彌補質量上的差距。

而現在在越南這種坦克有近千輛,數量遠高於其他的幾種,甚至還有一些是二戰前期使用的坦克,性能極差,數量又遠不能和二戰德國想比(德國生產了5萬輛左右),所以,起碼在坦克上,越南是無法和德國相比的。

空軍優勢

越南的空軍倒是還不錯,使用的是蘇聯人60年代的米格二代機,但是,100多架的數量,根本不能和德國相比,僅僅相差了一代,但是數量上卻差的太多,就是真的有這樣的戰事,也根本不能對德國產生多少影響。

海軍優勢

越南的海軍裡有幾艘潛艇,這是他們最先進的裝備,是上世紀80年代蘇聯的東西。相比於二戰的德國,性能上先進了許多。但是,他們的數量只有6艘,而德國在二戰卻生產了700多艘潛艇!如果算是其他的艦艇,兩者的差距更大,一旦打起來,越南根本是沒有勝算的。

不過,雖然越南和德國的實力差的太多,但是戰場上的事情誰都不好說,也許一個不小心就要徹底失敗,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並不少見。


小小嬴政


越南現在的軍力水平是打不贏二戰德國的。很多人要說越南擁有各類型的先進噴氣式戰鬥機和導彈武器,但是要注意一點就是,兩國相差的距離很遠,可以這麼說,越南根本沒有辦法把大量的軍力投送到歐洲作戰,而德國海軍雖然沒有導彈武器,但是戰列艦可不是反艦導彈就能擊沉的。

圖為丹麥海峽作戰中的俾斯麥號戰列艦的場景設想CG,當時,他經受了無數枚400毫米左右的大口徑炮彈的攻擊,還被各種魚雷命中,最後才被擊沉,要擊沉這樣一艘4萬噸的鐵王八,就天王星那個小導彈是不行的,起碼得上魚雷。

越南海軍有2艘獵豹級護衛艦,每一艘的排水量都是2000噸左右,屬於一種輕型導彈護衛艦,這種護衛艦裝備有8枚天王星反艦導彈,而且越南海軍還裝備有大量的毒蜘蛛導彈艇,這些導彈艇上基本都裝備了16枚天王星反艦導彈,這種反艦導彈的射程為50多公里,可以超音速飛行,但是導彈的個頭並不大,現代反艦導彈是對付現代艦艇的,現代艦艇沒有裝甲,但是二戰的不一樣。

圖為俾斯麥號戰列艦被劍魚魚雷機發射的航空魚雷擊中的尾部位置,這一擊打壞了俾斯麥的推進機構,讓其航速減慢,不然他還真不一定被擊沉,所以說,如果放在現代軍艦上,一發這樣的魚雷攻擊,整個軍艦就已經要被炸成兩截了,而這樣的魚雷,俾斯麥捱了不少下。

當然,這裡不是說戰列艦就能抗住多少枚反艦導彈的打擊,其實戰列艦根本連一枚反艦導彈都不可能攔截的到,但是戰列艦的裝甲結構很堅固,比如俾斯麥級戰列艦,其主裝甲帶厚達80--120毫米,需要反艦導彈具備穿甲攻擊能力才能打透裝甲,可是就天王星那個裝藥量,他就算是裝了穿甲戰鬥部,也就是在軍艦上戳一個洞,戰列艦複雜的內部隔艙系統足以令其攻擊失效。

圖為戰列艦的裝甲結構和防雷隔艙示意圖,可見其擁有很厚的多層裝甲,包括側裝甲,甲板裝甲,魚雷隔艙、水密隔艙等,一般的反艦導彈就算是能打穿裝甲,無非也就是紮了個洞洞,內部結構無法破壞,必須用大口徑炮彈或者魚雷攻擊,但是越南顯然沒有這個能力。

有人說那怎麼戰列艦會被炮彈和航彈擊沉?那是因為那些穿甲戰鬥部的炮彈裝藥量很大,現代反艦導彈看上去大,但是其中大量的重量和空間都是填充了飛行燃料和導引設備,裝藥量普遍只有200多千克,而且大都不具備穿甲作戰能力,而炮彈不同,這些超音速飛行的鐵疙瘩內部全是高能炸藥,就是這樣的炮彈也需要持續命中幾十枚才能砸沉一艘戰列艦。

圖為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炮擊設想圖,戰列艦不但裝甲厚實,而且攻擊力很強大,俾斯麥的380毫米口徑艦炮的攻擊,可以摧毀越南沿海的所有軍事設施。

德國海軍的戰列艦有俾斯麥、提爾皮茨、沙恩霍斯特等,還有重巡洋艦希佩爾級,袖珍戰列艦德意志號等,他們完全可以在戰時進入越南周邊海域,對其陸地設施進行炮擊,而越南是絕對不可能打到德國的。何況,越南又不會國產反艦導彈,他們的導彈終有個數的,打完就沒有了,而德國的軍艦技術卻是自己的,大不了擊沉了再造就是了,這樣的一對一局面,越南撐不住多少年的。

圖為被擊沉後的俾斯麥,他躺在海底,主炮塔在翻沉時因為太重從炮座上滑落了,圖中可見其主要艦體結構並沒有在遭受了大量大口徑炮彈的攻擊後被摧毀,反倒是保存的很完整,致命傷是一枚14英寸口徑的炮彈貫穿了其甲板,造成了大量的進水,這樣的攻擊不是現代反艦導彈能做到的。

何況,德國也在二戰最後階段研發出來V1和V2導彈,射程超過100公里,實在不行就派遣軍艦到其近海發射就是了,這都是可以不斷生產出來的,人家也確實在二戰中就已經率先使用了彈道導彈武器了。


海事先鋒


越南本來是個默默無聞的東南亞小國,自從在70年代跟美國交手後,越南舉國上下都牛氣哄哄,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趾高氣揚、顯擺起來。

越南人到處炫耀自己的豐功偉績,炫耀自己的軍隊能征善戰,稱越南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八十年代,越南代表在聯大會議上走下主席臺的時候,偏偏接下來上臺的是美國代表,越南代表竟然拔下話筒揣在懷裡徑直下走下臺去。後來才知道,遭遇尷尬的不是美國人而是英國代表。由此可見,越南人是多麼狂妄。

其實地球人都知道,越南軍隊還沒有組建的時候,越南領導人就待在北邦不走,那時候我們還沒有宣佈建國,周恩來總理就把當時在東南戰場上陳賡第四兵團的裝備調給了越南,越南這才在1949年8月才得以組建師一級的部隊。

中國對越南的援助前後長達60年。最早從越南八年抗法戰爭開始,直到中國改革開放結束。中國對越南是要錢給錢,要槍給槍,要人給人。在1965年越南戰爭進入關鍵時期後,中國軍隊在韋國清和陳賡帶領下以運輸隊形式支援越南,開赴前線。1965至1969年4年間,中國軍隊有 16個支隊、轄63個團和50個隊屬高炮營,共計有15萬餘人參加越南戰爭。可勝利後的越南人得意忘形,竟然有點找不著北了。

越南現有軍隊50萬人,陸軍兵力41.2萬人。8個步兵師、3個機械化步兵師、10個裝甲旅、15個獨立步兵團、若干個特種作戰部隊 (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團)、約10個野戰炮兵旅、8個工程兵師、10-16個經濟建設師、20個獨立工程兵旅。

越南海軍現有5.5萬人(含海軍陸戰隊2.7萬人)。海軍裝備包括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在內的各型作戰艦艇120餘艘,其中潛艇2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5艘、小型護衛艦5艘、巡邏艇和導彈艇、魚雷快艇 40餘艘、掃雷艦5艘、掃雷艇8艘、登陸艦6艘及小型登陸艇30餘艘。

越南空軍總兵力為3萬多人,4個航空師,總計12個飛行團,越南還有6個高炮旅,6個雷達旅,100個防空分隊。

空軍裝備各型飛機約480架,其中作戰飛機240架。主戰飛機是 "米格-21比斯","米格-23M",12架"蘇 -27"。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飛機主戰飛機是蘇-22"。配備有地空導彈,空空導彈,防空高炮若干門。對空警戒雷達:約1000部。購進有俄羅斯的S-300PMUl地對空導彈系統。

我們再看看德國的綜合實力。

德國戰前就獲得了挪威豐富的礦產、羅馬尼亞豐富的石油等等的域外資源,以巔峰時期的1941年為例,成品油產量共計600萬噸左右,煤炭產量4.2億噸,銅產量25萬噸,鋅產量29萬噸,鋼產量1800萬噸左右,龐大的資源成為德國戰車的巨大動力之一。

1938年為例,當時世界前7位國家的戰爭潛力排名分別是美國41.7%、德國14.4%、蘇聯14.0%、英國10.2%、法國4.2%、日本3.5%、意大利2.5%。截止到1939年,德國工業實力已經超過英國、法國和波蘭的總和,而巔峰時期1942-1943的納粹德國國力(426億美元),幾乎接近戰前的美國的一半(1940年為943億美元)。

軍事上看,整個二戰德國動員了1700萬人,一線作戰部隊900萬,算上預備役軍隊和民兵差不多約2000萬人。

整個二戰時期德國生產了約11萬4千架飛機。

整個二戰時期德國生產的坦克裝甲車輛超過5萬輛,火炮16萬門。

整個二戰時期德國生產艦艇超過4500艘,從大型水面艦艇到U型潛艇若干。


其實,德國戰越南有點關公戰秦瓊的味道,不同的時代的武器無法比擬。可是兩國的軍事資源總體不是一個水平線,德國的國力、軍力,越南根本無法招架。

既然讓他們較量,就分個主客場。

如果越南是主場,我們假設德國遠道去入侵越南,越南憑藉著領先了八十年的先進武器,德國軍隊絕對佔不了便宜。

因為德國空軍飛機性能落後根本過不了越南的防空系統,只能成為越南戰機的活靶子。德國戰艦也無法突破越南的防禦體系。

即使德國軍隊經過苦戰打進越南腹地,越南地形複雜不是山脈就是高原,而且叢林密佈。德國人打到裡頭就等於進了迷宮,就像老虎進到了泥潭裡動彈不得,下場不會比美國人好。

如果德國是主場,越南軍隊去進犯德國,哪怕武器再先進,也絕對打不贏。

德國軍隊900萬,越南軍隊50萬。幾乎兩十個德國士兵對付一個越南士兵,不要說德國人手裡有武器,就是赤手空拳也可能把越南人累死。這還沒有算預備役軍隊,算上預備役軍隊,讓越南軍人一個人去幹掉幾十個德國軍人什麼概念?

德國軍隊坦克50000輛,越南坦克2000輛,25輛打一輛,德國坦克就是圍住讓你打都沒法打。因為德國就是幾十萬平方公里土地,沒有戰略縱深,擺不開陣勢,五萬輛都堵到路上也可以想象了。

這還不說德國二戰時候6個裝甲集群。

空軍越南有作戰飛機200架,德國有11萬架。500架對一架,一架戰機帶多少導彈?如果這些飛機不是排隊讓你打,而是蜂擁而上,像神風敢死隊那樣,自殺式作戰,那會是什麼結果?

戰艦是德國4500艘對越南120艘,幾乎40艘對一艘。性能再先進,經不起群毆。這4500艘戰艦就是沉在航道上,是個什麼概念?

最厲害的當屬德國的潛艇。德國的U型潛艇在一戰時,曾經在不到九十分鐘的時間擊沉了英國三艘12000噸級的巡洋艦。

二戰時,德國的潛艇總數達到1162艘,在二戰中擊沉了近6000艘船隻,跟越南的海軍對壘,越南海軍哪裡有任何勝算?

此外,兩國的國力根本無法相比,越南武器再先進也拼不起戰爭消耗,恐怕堅持半個月都夠嗆。它的戰略物資,後勤保障都遠遠不能支持去不遠萬里跟德國打一場戰爭。

其實說越南是個地區強國還湊合,可它世界軍事強國比還差的太遠。不要說以色列,就是跟土耳其比它也差得很遠。

所以說,要是德國和越南較量越南是主場,越南勝。德國是主場的話,越南打不贏。


歷來現實


很顯然,二戰時期的德國是打不過眼下越南的,目前越南的軍隊實力弱於一些強國,像二戰時蘇聯生產的T-34坦克和二戰後的一代主戰坦克T-54和二代主戰坦克T-62目前仍是越南裝甲兵的主力,很多人看到這幾樣武器就覺得特別有歷史感,尤其是前兩者都該進博物館了。而越南其它軍種也基本這樣,海軍多以小型作戰艦艇為主,驅護艦的數量屈指可數,一百多艘大小艦艇總噸位也就五萬多噸,相當於一艘中型航母的噸位,很多船還是蘇聯時期留下來的,越南空軍好一些,主要的戰鬥機是米格-21,另外也購買了比較先進的蘇-27和蘇-30等三代機。


越南軍隊實力放到現在強國裡比確實差了點,很多武器老舊,先進的武器又不多,大件兵器又沒有國產能力,但是與二戰時期的德國相比肯定是碾壓,畢竟這是兩個時代的戰爭。就拿那個坦克來說吧,現在二代主戰坦克的性能完全可以和德軍當時任何型號的坦克對抗,雖然噸位有差距,但是因為新式裝甲的使用防護力已經不用完全靠堆重量提高了。而火控系統和火力上也是有很大的提高,先發現先打擊,二戰時期的虎王坦克火力算相當強的了88毫米的重炮,而T-62的115毫米的滑膛炮配上脫殼穿甲彈,放到二戰時期打誰打不穿?


而且現代陸戰,天上也會有直升機和攻擊機輔助攻擊對方坦克,武器也是豐富了很多,二戰時候攻擊機攜帶航空炸彈攻擊裝甲目標,現在有火箭和專門的反坦克導彈,打坦克的打坦克,轟炸的轟炸,空戰的空戰,功能明確。對於現代的反坦克武器來說,無論是坦克還是反坦克導彈、直升機、攻擊機,消滅二戰時期的坦克就等於把彈藥打出去。


至於空軍、海軍的作戰就不必一一去比了,無論是偵察還是攻擊,一定是先發現,先攻擊,而只要鎖定就無法逃脫,憑藉螺旋槳式飛機的機動力、飛行高度、攻擊力和噴氣式戰鬥機相比絕對不僅僅是代差問題。現代海戰都是超視距的,無論是軍艦本事還是出動戰鬥機最終都是要落實到導彈上,這種超視距作戰對臉貼臉炮轟的打法肯定是沒有懸念的。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二戰時期德國的生產力很強,而現在越南的很多武器都是國外進口,其實不能這樣比,一個是大戰期間已經動員起來的國家,一個是和平時期的國家,而那些越南進口的武器的技術和工藝水平遠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武器。


鍋蓋頭司令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可以了,越南的軍事綜合實力目前在東南亞是數一數二的,不亞於具有豪華空軍的新加坡。

客觀來說,越南的軍事實力在全世界也可以排行前10,是頗有戰鬥力的。

看看海軍

越南海軍現役主戰裝備艦船共計125艘,總噸位約5.1萬噸。

其他的不談,我們就看看潛艇和護衛艦。

越南向俄羅斯購買了6艘基洛型柴電潛艇。這6艘潛艇不但具有極強的魚雷攻擊能力,還能發射

俱樂部反艦導彈,最大射程220千米。

可以說,單單這6艘潛艇,已經可以橫掃二戰德國海軍了。以基洛潛艇的噪聲水平,德國反潛部隊是發現不了他們的。

越南海軍水面軍艦別的不談,就說4艘獵豹級護衛艦,未來還會有2艘。

這4艘排水量2000噸的獵豹,大體相當於我軍056型輕型護衛艦。

艦上裝備有射程達130千米的2座4聯裝8枚“天王星-E”反艦導彈系統(俄國版魚叉),1座雙聯裝射程為15千米的SA-N-4防空導彈,1座AK-176型76毫米艦炮,2套533毫米雙管魚雷發射裝置,1套RBU-6000型12管火箭深彈發射器,具有相當強的反艦、防空和反潛能力。

其中反艦上,獵豹一次可以發射8枚反艦導彈,擊毀8艘敵人重型軍艦。

單單這6艘獵豹護衛艦,就可以打垮整個德國海軍了。

再看看空軍。

越南空軍有400多架飛機,其中200多架戰機,實力不俗。

其中,有約50架蘇27/蘇30系列戰鬥機,其中36架蘇-30MK2。

這也是東南亞聯盟中,僅次於新加坡的最強空軍。

越南的蘇-30MK2頗為先進,裝備有經過改良的SDU-10U機載火控系統,包括對空搜索、探測和跟蹤,添加了多目標搜索與跟蹤模式,可探測10個目標同時導引R-77主動雷達空空導彈攻擊2個目標;對地/海攻擊模式,包括空地測距、繪圖及地形跟蹤與迴避等,可控制X-59、X-31A和X-35等空對面導彈,投放激光和電視制導的精確制導炸彈。

蘇-30MK2作戰能力比中國早期引進的蘇30MKK戰機強出一截,與中國海軍航空兵的蘇30MKK2戰機相當。

這36架蘇-30MK2,就可以輕鬆打垮整個二戰德國空軍。

陸軍

越南陸軍是三軍中最強大的。

其他不多說,單單裝甲武器上就有64輛T-90S/SK坦克,還有大約2000輛T-54\\55坦克和大約200輛T-62坦克。

T-90S全重46.5噸,最大行駛速度60公里/小時,125毫米口徑滑膛炮可發射能打5公里的“狙擊手”反坦克導彈。另外,T-90S採用自動裝彈機裝彈,車內備彈22發。在帶穩定裝置的晝夜瞄準具和熱成像瞄準儀的支持下,T-90S具備在夜間或不良天氣條件下的作戰能力。更重要的是,T-90S坦克裝備了爆炸反作用裝甲以及能干擾有線反坦克導彈制導系統的“窗簾-1”電子壓制系統。

這64輛T-90S/SK坦克,只要在相對平坦地帶,每輛可以輕鬆對付22輛德軍坦克,64輛就是可以一次性對付1400多輛。要知道,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全面入侵蘇聯,在幾百公里戰線也只使用了3700輛坦克,剛剛64輛T-90S/SK坦克打2次半。

而德軍任何一種坦克,即便是虎式坦克也無法有效威脅到T-90S/SK坦克。

這64輛T-90S/SK坦克,就可以橫掃德國陸軍裝甲部隊。

其實,越南不要說可以輕鬆橫掃二戰德軍,對於我們也是有相當的威脅的。


薩沙


(小編注:此回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明確的說吧,不可能,不要光看越南的武器先進,軍迷最大的禁忌就是陷入唯武器論陷阱,全面戰爭是非常考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不是說光武器先進就能打贏。俗話說,外行看武器,內行看後勤,後勤才是關鍵,我們就來分析分析越南為什麼打不過二戰德國。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越南和二戰德國的海陸空三軍,越南陸軍兵力人數超過40萬,由於越南入口接近1億,擴軍潛力也是相當大的。不過,如果強行擴軍可能會陷入槍械不足的窘境,越南制式步槍以AK系列為主,越南已經購買了以色列加利爾ACE步槍的生產線,可以做到自己生產步槍,但是越南工業實力有限,輕武器年產量不會太高,極大的限制了擴軍潛力。而二戰期間,德國共生產STG44突擊步槍超過40萬支、MP38/40衝鋒槍超過100萬支、G41/43半自動步槍超過40萬支、毛瑟kar98k栓動步槍超過1400萬支,儘管絕大多數都是栓動步槍,但是總比沒槍好,而且德國還生產了約35萬挺MG34機槍和約40萬挺MG42機槍,足以彌補步槍/衝鋒槍的火力劣勢。

以色列加利爾ACE突擊步槍,越南已引進生產線。

而在重武器上,越南陸軍現役超過1300輛坦克,包括T-34/54/62/90,其中T-62和T-90S各只有幾十輛,T-54/55是絕對主力。T-54/55的正面裝甲達150-200mm,裝備一門100mm線膛炮,最大時速超過45km,性能基本上遠超二戰德國的所有量產坦克,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無力擊穿T-54/55正面裝甲,同時裝甲也防禦不住100mm線膛炮,虎王坦克可以抵禦100mm炮,但是也很難擊穿T-54/55正面裝甲。但是德國坦克產量大得多,虎王492輛,虎式1347輛,豹式5984輛,費迪南式和獵虎、獵豹、四號坦克殲擊車超過2500輛,此外還有其他各式中型坦克、輕型坦克、坦克殲擊車和突擊炮約3萬輛,在數量上完全碾壓越南。

雖然虎式坦克有性能優勢,但卻輸給了T-34的數量優勢,德國也完全可以用數量優勢擊敗越南的性能優勢。

而且,越南陸軍的其他方面太弱,比如機械化程度就非常非常低,裝甲輸送車和步兵戰車數量非常少,大部分步兵還得靠兩條腿打仗,而相比之下,德國光半履帶運兵車就生產了超過2萬輛,機械化優勢非常明顯。火炮上德國也是碾壓,105mm和150mm榴彈炮、加農炮超過2萬門,還有約1300輛105mm、150mm自行榴彈炮。總的來說,無論是輕武器還是坦克、火炮、機械化載具,德國都是數量碾壓,最終結果就是德國地面部隊的規模要比越南龐大得多。

二戰期間德國總計生產了超過2萬輛半履帶運兵車,保證了德軍較高的機械化程度。

越南陸軍不僅規模上要小很多,更重要的是,在後勤上的劣勢是致命性的。越南的工業實力薄弱,陸軍武器上也就造造輕武器,坦克自行火炮裝甲車輛什麼的別想了,就光彈藥上就麻煩不少,迫擊炮彈跟榴彈什麼的還能自產,但是坦克的穿甲彈就麻煩了,要知道越南直到不久前才完成85mm穿甲彈的國產化。不僅彈藥上有難題,在武器零部件上也是個大難題,武器是一種複雜的機械,時間長了必然會壞,小故障越南或許還能修,但是碰到大故障,需要更換比較複雜的零部件,越南能國產這些複雜零部件嗎?答案顯然不那麼樂觀。

直到2019年,越南才終於搞定了85mm穿甲彈的國產化,1000米穿深130mm。

相比於陸軍,後勤問題在越南空軍上要惡劣得多,因為空軍本身就是高技術軍種,戰鬥機要更加嬌貴,每次飛完都要保養一番。越南空軍現有蘇-27/30戰鬥機約30架,蘇-22戰鬥轟炸機約50架,米格-21戰鬥機約110架,規模就不大。越南無法國產空空導彈,買的數量也不多,平時訓練都捨不得掛(導彈掛在飛機上訓練會減少使用壽命),飛機出了大故障也無力維修,在全面戰爭中越南空軍根本支撐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出現導彈全用光、飛機全趴窩的情況。

越南空軍的蘇-30戰鬥機,購買時單價不到4000萬美元,配置恐怕是乞丐版,配套的空空導彈購買數量也少得可憐。

至於越南海軍跟德國海軍嘛,兩邊都是海軍弱國,而且對制海權也沒有太強烈的需求,打個比方就是“菜雞互啄”,沒啥可提的。參考一下越南空軍,越南海軍恐怕用不了多久也是導彈全打光、戰艦全趴窩的局面。

越南海軍獵豹3.9級輕型護衛艦的天王星反艦導彈發射架,越南號稱可以國產天王星反艦導彈,實際上還是要依賴俄羅斯,而且天王星這種亞音速導彈對二戰戰列艦和巡洋艦效果不佳。

綜合來說,現在的越南由於工業實力薄弱,陸軍在兵力規模上就被碾壓,機械化程度差距大,彈藥、零部件等重要物資也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穿甲彈打一發少一發,坦克壞了沒法修,空軍跟海軍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導彈用光,同時戰機戰艦因缺乏維修保養而趴窩。越南單純想憑藉武器先進就想打贏二戰德國是不可能做到的。


晨曦談兵


如果把越南陸軍(不考慮海空軍,代差太大)放在南斯拉夫的位置,德國人會啃崩幾顆牙,比鐵托難打十倍以上。如果一國對一國陸海空大戰,越南還是會輸。36架蘇30即便每發命中,也只能幹掉144架德機,加上350架短腿約米格21,按4:1的交換率,也只能再幹掉1400架德機,而二戰開戰時德國有5000多架戰鬥機,2000多架轟炸機,5萬傘兵,待越軍飛機全部返航後絕對再無起飛的可能,肯定全部機場被毀!越軍喪失制空權後,海軍的優勢也不復存在,對空防禦不是越艦所長,也會被德國空軍全滅。這時再發起地面攻勢,越南就算有9000萬人口,也抵擋不了900萬德軍的入侵。


聯邦調查局4


類似的問題屢見不鮮,很多網友比較好奇,把二戰時期的軍事強國拿到現在個時代,和一個軍力算不上很強的國家比較,到底誰能打贏。其實不管是這個問題中提到的德國,還是之前有人提到的美國、蘇聯、日本,道理都是一樣的,如果眼下拿出來的對比國家不至於弱到爆都會贏得戰爭的勝利。因為這不是哪個國家與哪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對比,而是兩個時代的軍事較量,而這個國家只要武器足夠現代化、士兵素質不至於很差,哪怕作戰思想落後一點也不至於輸給二戰時期的某國。



這個問題其實都不必要列出一大堆數字去詳細比較,只要大概地比較一下武器就夠了,越南陸軍稍微弱一點還裝備著二戰時期的T-34坦克,其餘還有T-54/55,這都是很老的坦克了,比較強的是T-62,這種坦克放到現在可能有點過時了,但是對抗二戰坦克絕對是綽綽有餘。按照現在的標準是二代半的坦克,現在主戰坦克差一代就能打出一面倒地效果,何況拿現在的主戰坦克去對抗二戰時期的坦克。就T-62那個115炮放到二戰時期就難逢敵手。況且現代化戰爭,是有直升機、攻擊機支持的,打坦克是一串一串地打,這點家底越南是有的。



至於海空軍作戰,更是不在一個層次上,因為現在導彈開始成為戰鬥機和軍艦的利器,以貝卡谷地空戰為例,同是噴氣式戰鬥機,差一代,戰果就不是差幾架飛機,而是差幾倍。現代化戰爭戰機和軍艦的對抗中都是超視距作戰,肉眼看不到就可以發動攻擊了,如果是以這個時代的戰機、軍艦去對抗二戰時候的武器,基本上就是先發現、先攻擊,只要攻擊必然有戰果。所以說,相較量之下,一定是現在的越南更強。


齊繼同志


題主的問題是:以現在越南的軍事水平,能打得過二戰時期的德國嗎?

我的回答是,打不過!

二戰時期德國的軍事技術相比現在世界先進水平落後,但是比越南強大太多了。

越南軍事裝備大多采購自國外,自己沒有武器補充能力

越南是一個幾乎沒有自主生產武器能力的國家,除了輕武器,該國大部分裝備都是採購自國外。據統計,越南在2015到2019年間一共向海外進口了72億美元的軍事設備,

越南的國防開支也在不斷增加,到了2024年,越南軍費預計將達到79億美元,人均國防費用也將上升到79.3美元。相信以後會有大量新式裝備添加到越南軍隊中,用來提高越軍的戰鬥力。

越南雖然武器裝備更新速度加快,但軍中的主要裝備幾乎都來自國外,這就導致越南軍隊的火力指數看似很強大,卻沒有持久作戰的能力。

(俄製T-90坦克為越南最新式坦克,目前裝備64輛)

越南軍隊這一現狀,如果進行小規模衝突還可以,一旦進入大規模長期戰爭,用不了多久就會變成靠輕兵器作戰。

二戰德國有強大的國防工業,生產力驚人。

整個二戰期間,德國生產了2.5萬輛坦克,反坦克炮3700多門,裝甲運兵車2.1萬輛,軍用卡車34萬輛,軍用摩托車9.7萬輛,火車頭1.5萬個,火車車廂24萬節。

(正在生產坦克的車間)


輕武器,手槍240萬支,步槍840萬支,衝鋒槍140萬支,機槍67萬挺。

飛機,轟炸機1.8萬架,戰鬥機5.3萬架,地面攻擊機1.2萬架,運輸機3000架,V1火箭3萬枚,V2火箭5700枚。

船舶,U型潛艇1200艘。

德國生產的武器在今天看來技術含量並不高,但他的優勢在於量大,而相對的越南卻缺少武器生產能力,那麼戰爭開始後,德軍只需要前期和越軍打消耗戰,消耗掉越南少量的先進武器,剩下的就好說了!

假如越南穿越到二戰時期和德國大戰可能是如下結果!

做個假設,越南整體穿越到了1939年,並且座落在德國附近,例如落在英倫三島上,於是兩國爆發戰爭,德國只好把用來進攻波蘭的軍隊調過來和越南大戰。

假設戰場在第三方的法國境內,此時因為穿越的原因法國變成了一片白地,正好作為兩國交戰的戰場。

一開始,越南陸軍會有一些優勢,越軍擁有各類坦克2500多輛,集中起來使用足以擊敗德國陸軍,畢竟在波蘭戰役期間德軍只能集中2600多輛坦克。再加上德國坦克火力、防護力、機動性等遠低於越軍,德軍在野戰中會被吊打!但是,依託工事和城鎮德軍還能抵擋一陣子,畢竟對面的越軍只有20多萬,而德軍有150多萬。

在空中越南軍隊很難取得空優,越軍共有各類戰機100多架,刨去護衛領空的戰機,能來一半就不錯了,而波蘭戰役期間德國出動了2100多架戰機。雖說德軍戰機技術落後,但架不住數量多得多,可以讓越南空軍陷入苦戰。並且因為持續作戰飛機得不到維護,能夠作戰的飛機會越來越少。

隨著戰事的持續,德國的生產力優勢逐漸體現。1940年,德國就生產了2800架轟炸機,2700架戰鬥機,地面攻擊機600多架,坦克1500多輛,各種槍支100多萬支。

(二戰期間德國生產數量最多的戰鬥機BF-109戰鬥機)

而越南的軍工廠只能生產輕武器。

於是,兩國雖然都進行了戰爭動員,德國人手中的武器越來越精良,越南軍隊卻開始輕武器化,重武器需要的彈藥也供應不足。

防空能力的減弱讓德軍地面攻擊機取得的戰果越來越大。

德軍逐漸取得均勢。

戰爭打到1945年,德軍開始對越南進行大規模轟炸。

使用的武器包括轟炸機和V1,V2火箭彈。

在數萬枚火箭彈的攻擊下,越南耗盡了幾乎所有的防空導彈和防空炮彈,然後德國開始對越南進行戰略大轟炸。

那德國可以拿出多少飛機呢?

僅在1943年和1944年,德國就生產了轟炸機將近7000架,戰鬥機3.5萬架,所以德國可以集中4-5萬架飛機攻打越南。

此時,越南本土區區百架戰機根本無力抵禦德國空軍的蜂群攻勢,很快全軍覆沒。

於是,天空被德國空軍佔領。

海軍越南就更不行了,德國只要勻出1-2萬架戰機配合1600艘U型潛艇就能把越南的幾十艘戰艦一鍋燴。

所以,越南根本不是二戰德國的對手。


歷史風暴


越南強大是靠買,看似強大一旦戰爭消耗就完了,德國全都靠自身實力。二戰德國放到今天也算是軍事強國。

論自身能力,拋去電子產品,論機械和精密機械,現在越南都不如二戰德國,就拿精密機床來說。再說發動機,所有戰爭機器的發動機越南都造不出來,就那坦克來說發動機500小時大修,你用家用車的思維開坦克那就錯了,你以為坦克換機油就跑一百萬公里。再說越南都沒能力造出高級軍用潤滑油。二戰德國的望遠鏡品質,現在的越南都沒能力造出來,除非買。

除非德國入侵越南,越南到現在都沒能力投送兵力到德國。

再者,兩個國家靠自己本身打不靠外援,前面越南有點優勢,因為買來的武器先進,但是戰爭損耗會有吧,就算你蘇30在牛逼,你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飛嗎,飛兩千個小時就報廢了,大修還有坦克軍艦潛艇,你大修都造不出來零件尤其是發動機,不等於廢鐵。一旦被德國繳獲了,德國的技術完全可以仿製,而你越南精密機床都造不出來,到中後期戰爭物資消耗過度,武器不能自己造就等於戰敗。

現在的越南和二戰德國比自身軍事科技,拋開蘇俄裝備差距都不止五十年。現在德國的造艦能力還沒二戰強,德國那個時候都能造航空母艦了還有火箭和噴氣戰機,還有原子彈這是勝利的唯一因素。

到現在越南哪一件武器能自己造,就那戰機蘇30在先進也就攜帶幾枚導彈,你用完了自己造不出來飛機不等於廢鐵嗎,再說艦艇你反艦導彈你都造不出來只能用艦炮了,再說單兵武器,反坦克導彈你也造不出來。航母,遠程轟炸機,潛艇,導彈,德國都能造,越南呢現在都造不出一艘幾千噸的軍艦,其他更不要說了。

越南能不能跨過印度洋最終抵達大西洋在德國登錄還是個問題,蘇30沒加油機也飛不過去,可德國當時有空中和海上遠程投送能力。

還有軍事體系,德國軍事體系世界有名,現在軍隊都在研究人家的軍事論著戰爭論。咱就說沙特武器比越南先進的多,清一色美軍同級別裝備還不是被也門打的丟盔卸甲。戰爭武器是一個因素,關鍵還看人,是否有優秀的士兵和指揮員。德國軍事素養和指揮才能,放到今天都數一數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