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的師團相當於我軍的什麼編制?

一個甲種師團有三萬人?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日軍在某個戰役投入一個師團約三萬人,不等於這個師團編制是三萬人,而是因為給這個師團加強了若干部隊,這叫做“加強師團”,不是正常編制。

日軍的師團相當於我軍的什麼編制?

解放軍也有某場戰役給某個軍或師加強幾個炮兵師和十幾個運輸團的例子,人數規模會大大超編。難道解放軍一個師就有幾百門重炮了?或者解放軍一個師是四五萬人?

日軍師團在早期是二旅團四聯隊制,每個步兵聯隊在3700-3900人之間,再加上騎兵聯隊、炮兵聯隊、工兵聯隊等等,師團兵力一般在25000人左右(挽馬師團編制),其中戰鬥步兵數量只有一半多一點。無論哪種日軍師團,正常編制絕對不可能有三萬人。

日軍的師團相當於我軍的什麼編制?

而且,日軍對這種大編制師團的結論是——師團編制兩萬多人實戰效果很不好!要減員!其中,炮兵聯隊、輜重聯隊都是3000人上下,人太多,戰鬥兵比例太低,導致作戰效率低下。

日軍的師團相當於我軍的什麼編制?

抗戰中期以後,日軍師團人數只有一萬多人

1939年,日軍師團逐步改為三聯隊制,取消了旅團一級。同時,野戰炮兵聯隊從2894人減少到1745人,輜重聯隊更是從3461人減少到了只有370人!師團編制一下從25000人減少到了12800人!這個人數規模,抗戰早期或後期的中國軍隊也都能達到,比如1937年南口戰役的湯恩伯第89師,就是一萬五千人(與日軍相同的兩旅四團制)。二戰時期的美軍和英軍,每個師一般都能達到1.5-2萬人。1-2萬人之間,本來就是一個正常步兵師的合理人數。

所以,1940年後更不可能出現三萬人以上的日本師團。此後,中國軍隊遭遇的日本師團在編制上都是一萬人出頭,即使遭遇日軍加強師團一般也只是增加炮兵、坦克兵,一線步兵不會額外多出幾千人。但是,侵華日軍在某些戰役裡會搞xx支隊,能夠集合十幾個大隊組成一個臨時作戰支隊,但這跟師團編制無關。

日軍的師團相當於我軍的什麼編制?

事實上,正常情況下國軍在相同級別的編制上超過日軍,也不是稀罕事。僅以盧溝橋事變為例,日軍攻擊宛平城的是中國駐屯軍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相當於營),一共只有700人。

而宛平城的中國守軍也是一個營(第37師第219團第3營),但由於加強了迫擊炮連等,這個營人數多達1200人!而且擁有120毫米重迫擊炮,火力超過進攻的日軍。

附日軍常設四單位挽馬師團編制:

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1個騎兵聯隊、1個野戰炮兵聯隊、1個工兵聯隊、1個輜重兵聯隊、1個通信隊、1個兵器勤務隊、1個衛生隊、4個野戰病醫院。

每個步兵旅團編兩個步兵聯隊,每個步兵聯隊編3個步兵大隊、1個步兵炮中隊、1個速射炮中隊,每個步兵大隊編4個步兵中隊。

每個師團:約25000人。

每個步兵旅團:約7800人。

每個步兵聯隊:3747人。

每個步兵大隊:1091人。

每個步兵中隊:194人。

每個騎兵聯隊:452人。

每個野戰炮兵聯隊:2894人。

每個工兵聯隊:672人。

每個輜重兵聯隊:3461人。

每個師團衛生隊:1101人。

每個通信隊:255人。

每個野戰病院:240人。

附日軍三單位挽馬師團編制(1939年後):

師團下轄1個步兵團(下轄3個步兵聯隊)、1個搜索聯隊、1個野戰炮兵聯隊、1個工兵聯隊、1個輜重兵聯隊、1個通信隊、1個兵器勤務隊、1個衛生隊、1-2個野戰病醫院。

每個步兵聯隊編3個步兵大隊,每個步兵大隊編4個步兵中隊。

每個師團:約12800人。

每個步兵團:約8700人。

每個步兵聯隊:2909人。

每個搜索聯隊:319人。

每個野戰炮兵聯隊:1745人。

每個工兵聯隊:402人。

每個輜重兵聯隊:370人。

每個師團衛生隊:376人。

每個通信隊:178人。

每個野戰病院:239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