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一諾,價值千金;肥義一諾,價值幾何?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可謂雄才大略,殺伐果決,但在自己的繼承人問題上,他卻表現得無比優柔寡斷。

季布一諾,價值千金;肥義一諾,價值幾何?


趙武靈王的長子叫趙章,幼子叫趙何。趙何是趙武靈王與吳娃所生的兒子,因為吳娃美貌賢惠,很得趙武靈王喜愛,愛屋及烏之下,趙武靈王也十分喜愛幼子趙何,於是便廢長立幼,立趙何為自己王位的繼承人。

為了讓趙何能夠儘快成為趙王,公元前299年,正值壯年的趙武靈王自號主父,傳國於趙何,並任命肥義為相,兼任趙何的傅。

季布一諾,價值千金;肥義一諾,價值幾何?


肥義此人,一生先後輔佐過趙肅侯、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是趙國不折不扣的三朝元老,堪稱貴臣。趙武靈王即位時,由於年少,未能親政,又面臨著十分複雜的國內外局勢,所以每每處理政事都要先過問肥義。而肥義也能盡忠職守,知無不言,傾盡所能幫助趙武靈王順利在趙國站穩腳跟,穩定局勢。後來,趙武靈王想要變法圖強,實施“胡服騎射”變革,遇到不少阻力。關鍵時刻,又是肥義首先站出來堅定支持趙武靈王,極力勸說趙武靈王堅持改革,不必顧慮,使趙武靈王下定了改革的決心。

總之,肥義是趙武靈王最親近、最得力的大臣。如今,趙武靈王把自己最親近、最得力的大臣交給趙何,可見其對趙何的疼愛。

季布一諾,價值千金;肥義一諾,價值幾何?


但沒過幾年,趙武靈王又開始心疼起長子趙章來了。尤其是當他看到當弟弟的趙何(趙惠文王)接受群臣朝見,當哥哥的趙章反而要站在底下俯首稱臣,無精打采地聽高高在上的弟弟趙何訓示,心中更加不忍,於是便想把趙國一分為二,讓趙章在代郡稱王。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滅掉中山國,把長子趙章封到代郡,派田不禮做趙章的國相。

趙章平素為人驕橫,內心對弟弟趙何成為趙王十分不服。李兌因此勸肥義說:“公子趙章身強力壯而懷有野心,黨羽眾多而貪慾極大,田不禮又殘忍好殺,十分狂妄,兩人互相勾結,必定會圖謀不軌。小人有了野心,就要輕舉妄動,他只看到想獲取的利益,看不到帶來的危害。一場災難就在眼前了。你身居要職,權勢很大,你將成為動亂的由頭,災禍也將集中在你身上。你何不稱病不出,把朝政交給公子趙成去處理,免得被禍事牽連。這樣不好嗎!”

季布一諾,價值千金;肥義一諾,價值幾何?


肥義說:“當年趙主父(趙武靈王)把趙王囑託給我時說:‘不要改變你的宗旨,不要改變你的心意,要堅守一心,至死效忠!’我再三拜謝承命並記錄在案。現在如果怕田不禮加禍於我而忘掉當年的記錄,就是莫大的背棄。俗話說:‘面對復生的死者,活著的人無需感到慚愧。’我要維護我的諾言,哪能光顧保全生命!你對我的建議是一片好心,但是我已有誓言在先,決不敢放棄!”

為了防備趙章和田不禮謀反,肥義又囑咐信期(又稱高信,趙惠文王身邊的侍衛長)說:“公子趙章與田不禮語言動聽而本質兇惡,在內討得主父的歡心,在外恣意施暴。他們一旦假借主父的命令來發動政變,是很容易得手的。現在我憂慮此事,已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強盜在身邊出入不能不防!從此以後,有人奉主父命來召見趙王必須先見我的面,我將先前往,沒有變故,趙王才能去。”

季布一諾,價值千金;肥義一諾,價值幾何?


不久,趙惠文王與趙主父出遊沙丘,分別住在不同的行宮。趙章、田不禮於是乘機率領門徒作亂,他們假稱趙主父的命令召見趙惠文王。

按照之前與信期的約定,肥義先去試探虛實,結果被趙章和田不禮殺死。信期於是趕緊組織侍衛保護趙惠文王,直到公子趙成與李兌從國都邯鄲率軍趕來,入宮鎮壓叛亂,殺死田不禮,處死趙章及其全部黨羽。

季布一諾,價值千金;肥義一諾,價值幾何?


人無信,無以立。秦末漢初,季布“為氣任俠”,答應別人的事情必定要做到,十分誠信,故有“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之諺語,此即“一諾千金”。

肥義答應趙武靈王照看趙惠文王,便對趙惠文王忠心耿耿,即便明知可能因此丟掉性命,也矢志不移,可謂忠信之士。也正因為肥義忠信,把自己當做試藥的小白鼠,用自己的性命去試探趙章是否叛亂,才救了趙惠文王一命,救了趙國。一個人堅守信諾如斯,真乃無雙國士。他的一諾,何止只值千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