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昨天嘟媽的閨蜜和我說給她剛1歲的寶寶嘗試刷牙,但是寶寶根本不配合,一直哭鬧。然後婆婆也在旁邊幫腔:孩子的牙遲早要換的,這麼小不需要刷牙的。

據嘟媽所知,不光是老人,不少家長也認為乳牙不需要保護,亦或者是以孩子不願意為理由一直沒有給寶寶刷牙。

其實,在給寶寶刷牙這件事情,很多爸媽開始的太遲了。

保持口腔衛生,是從寶寶出生起就要開始的事情,只要寶寶長出了第一顆牙,就可以開啟正式的刷牙模式了。

孩子不願意刷牙,以及寶寶的嘴巴小,不好刷等問題讓很多家長犯愁,不知如何下手。

今天,嘟媽就和大家講講如何給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刷牙。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清潔牙齒非常重要

根據衛計委公佈的一組數據,我國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也就是說,每10個孩子中就有7個孩子有齲齒。

寶寶牙齲患率如此之高,與寶寶的口腔清潔有很大的關係。大體來看,人會蛀牙有四個關鍵:牙齒、食物、細菌、時間,缺一不可。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圖片來源|網絡)

把4個關鍵翻譯成一句話就是,吃完食物後,食物殘渣會在牙齒上增生細菌,如果時間久了,產生的酸會使牙齒脫鈣速度大於再礦化,然後產生窩洞。

也就是如果吃完東西后沒趕緊刷牙,久而久之,就會蛀牙!

所以最理想的是每次吃完食物後都要刷牙,但是這不管對你還是對我都太難了。

因此一般會建議一天至少刷2次牙,一次在白天,一次在睡前,而且睡前這一次一定要刷得非常仔細!

白天到睡前中間這段時間,如果有吃東西可以用漱口、多喝水、牙線等方式來清潔口腔。

從寶寶出生就開始,不僅能保護乳牙,也是從小培養寶寶良好的習慣。

若是從小沒有養成習慣,在孩子2~3歲有自主意識的時候,就會抗拒刷牙,不習慣與不喜歡牙刷伸進嘴裡的感覺。

除了從小沒有培養習慣之外,寶寶不愛刷牙也可能與以下關係有關:

1. 牙刷選的不好,放在嘴裡不舒服。

(怎麼挑牙刷看這裡 ☞ 牙刷挑選看這裡)

2. 正玩得開心時,突然被拉去刷牙,所以對刷牙很排斥。

3. 牙膏選得不好,覺得很辣、不舒服。

(怎麼挑牙膏看這裡: ☞ 牙膏挑選看這裡)

4. 沒有固定的刷牙時間,以至於沒養成習慣。

5. 不知道為什麼要刷牙,不瞭解其重要性。

最近不少上學的寶寶已經放寒假,寶寶與大人都容易懶散,早上睡懶覺不說,洗臉刷牙等事情更是隨心,洗不洗刷不刷不刷完全看心情。

事實上,不管是否上學,都要每天按時洗漱刷牙。即使孩子有時候很是不願意洗漱,我們大人也要仍然堅持,可以通過圖片或動畫告訴孩子,手上與嘴巴里有細菌,一定要洗乾淨,這樣孩子就會知道洗漱的重要性了。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如何給寶寶刷牙

0~3個月

在嘟媽周圍的寶媽裡,在這個年齡段幾乎是沒有家長幫寶寶做口腔清潔的。

雖這個月齡的寶寶沒有牙齒,但我們還是要給寶寶刷牙!還是那句話,保持口腔衛生,從寶寶出生起就開始做。

我們可以用紗布或者手帕裹著手指,蘸點白開水輕輕擦拭口腔即可。每天早晚各一次。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用紗布擦拭口腔

只是0~3個月的寶寶都還沒有養成規律的作息,所以你可以自己選擇適當的時間給寶寶做口腔清潔。

擦拭口腔的過程也是檢查寶寶口腔的過程。若寶寶口腔有不舒服或是其他疾病時,如鵝口瘡等,家長可第一時間發現,即使去治療。

4~12個月

大部分寶寶4~7個月會冒出第一顆乳牙,少數可能3個月大的時候下門牙就露尖了,或者發育晚一些的12-14個月才長牙。只要寶寶長出了第一顆牙,就可以開啟正式的刷牙模式了。

這個階段的牙刷可以選擇超級柔軟的指套型牙刷或者硅膠牙刷給寶寶刷牙。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6個月之後建立了固定的飲食模式,就可以每天早晨和睡前的最後一頓奶之後進行口腔清潔了。

這樣等到第一顆磨牙(又叫槽牙)長出之後,比較容易接受牙刷刷牙了。

乳牙開始萌出後,就要定期帶寶寶去口腔科看醫生。一方面評估乳牙的萌出情況,及時發現牙齒髮育異常;另一方面,可以開始為孩子塗氟以防治蛀牙。

此後,每年 1~2 次的塗氟是預防蛀牙很關鍵的手段。

1~3歲

當寶寶第一顆磨牙長出後(大約13~19個月),就可以選擇一隻帶有軟毛的牙刷了,刷頭比一毛錢硬幣直徑要小(小於15mm)。因為寶寶的口腔容積比較小,選擇小頭牙刷便於清潔每個部位。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處於長牙高峰期,差不多2歲左右所有的乳牙都會長出,共20顆。

而且此年齡段的寶寶,沒有能夠自己完成刷牙。所以,還是需要大人的幫助。

幫寶寶刷牙這可謂是一件大工程。若寶寶不配合,還需爸爸媽媽齊上陣。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採取「膝對膝法」和「十字固定法」來幫助寶寶刷牙。

十字固定刷牙法適合只有寶媽或寶爸一人時使用。

方法基本和膝對膝刷牙法相似,孩子頭部靠於家長腹部,把孩子的雙手臂打開分別壓在家長雙腿下,同時雙腳壓在孩子雙腿上。

這方法適用於2歲以下嬰幼兒,可以有效防止孩子亂動,順利完成刷牙。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圖片來源|網絡)

膝對膝刷牙法,則需要兩人配合。

首先找到光線充足的地方,然後寶媽寶爸相對而坐,膝蓋對著膝蓋,讓孩子頭躺在其中一人腿上,負責控制頭並且負責清潔孩子的牙齒。

另一個人就負責固定孩子的手腳,具體做法是先將孩子的雙手握住,並放在孩子肚子上固定住,然後雙腿則夾住孩子雙腿加以固定。

這方法適用於2歲以下嬰幼兒,可以有效防止孩子亂動,順利完成刷牙。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圖片來源|Early Childhood Oral Health)


3~6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的開始要求自己刷牙,有的則是爸媽覺得孩子已經夠大了,所以要求孩子要學會自己刷牙。

若這時候完完全全讓孩子自己刷牙,結果可能只有一個:罹患齲齒。

美國牙科協會建議至少到孩子7歲之後才能放手讓他們自己刷牙,而且每次刷牙後還要進行監督,直到10~11歲,以確保他們能夠徹底將牙齒清潔乾淨。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兒童刷牙時間表,大家可以做參考。)

所以,嘟媽建議,寶寶要求自己刷牙時,家長可在旁邊「監督」或是「檢查」,寶寶刷牙是否正確與乾淨。若沒有刷乾淨,家長要幫忙善後。這時候可以採用「站立法」。

孩子站立於桌子前手扶桌緣(太高可改扶其他,例如:矮櫃),家長則在後方將兒童下巴往後抬,讓頭部仰起進行清潔。

這方法適用於3歲以上兒童,幫孩子刷牙時也要記得,除了要有充足的光線外,也要避免地面溼滑造成危險。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6歲以上

6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像大人一樣自己刷牙了。家長這個階段父母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會寶寶「巴氏刷牙法」和正確使用牙線清潔牙縫。

值得注意的是,6歲之後,恆牙開始萌。因恆牙的咬合面有比較深的窩溝,易堆積食物殘留,導致蛀牙。

當兩顆恆牙全部長出之後,我們可以帶孩子去做「窩溝封閉」,減少蛀牙發生的機會。

刷牙的方法

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也有比較適合他們的刷牙方法。

水平刷牙法

適合學齡前及低年級的孩子,操作方法為刷毛與牙齒長軸呈90°角接觸,左右來回刷。

因為

優點是容易操作、按摩牙齦、清潔牙齦菌斑,所以適合年紀較小的孩子,但容易有牙齦溝、牙齒接面及齒間縫隙清潔效果不佳的問題。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畫圈法

適合學齡前及低年級的孩子,操作方法為刷毛與牙齒表面呈90°角,在頰側作大圓形方式刷,在舌內側以水平前後方式刷。

因為優點跟水平刷牙法一樣,所以適合年紀較小的孩子,但也容易有清潔效果不佳的問題。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側面)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外側)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內側)

巴氏刷牙法

巴氏刷牙法是由美國牙科協會推薦的一種有效去除齦緣附近及齦溝內菌斑的方法,適合高年級的孩子及成人。

將牙刷對準牙齒與牙齦交接的地方,刷毛與牙齒大致呈45°角。

刷上牙時,刷毛朝上;刷下牙時,刷毛朝下。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牙刷橫向短距離的水平運動,2顆到3顆牙前後來回約刷15次。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後牙的舌側部分及咬合面是較不易刷的地方,刷毛仍對準牙齒與牙齦的交接處。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後牙的舌側部分)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咬合面)

刷門牙的時候有點特殊,要把牙刷豎起來,一顆一顆的上下來回刷,內外都要刷。


給寶寶刷牙這件事件,很多家長不僅開始的晚,關鍵方法還不對

很多家長自己刷牙都是走流程,糊弄了事,更何況是給孩子刷牙。要知道,牙齒是貫穿孩子一輩子的,需要並且值得好好保護。

馬上就要春節了,家家戶戶都少不了小朋友們最愛的糖果。我們不僅要控制寶寶吃糖的次數,更要在寶寶吃完糖時要把牙齒刷乾淨,最次也要認真的漱口,不給蛀牙任何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