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長官投敵,手下士兵可以拒絕服從嗎?

黃老魄邪


絕對可以,任何一名士兵都可以拒絕甚至處決一個公然背叛自己國家的長官,哪怕他是一名將軍。但實際情況就比較難說了,投降的情況也分為多種,有的紙醉金迷被腐蝕拉攏,有的陷入重圍不能自拔,更有的甘願往敵人腳下投送做狗,當然還有類似石友三這種專業倒戈將軍,叛變成了加長便飯。從歷史以來的資料看,鮮有長官投敵下面士兵直接大規模或個別反抗的,因為這時出頭的很可能馬上就沒命,大多都已“隨大流”為主,也有不少最後僅有軍官投敵,隊伍沒拉過去的。

也有許多叛變投敵的美其名曰“曲線救國”,在這方面本人只服賈隊長。

開個玩笑,這裡有必要先說一下“投敵”和“投降”的區別,投降一般指無法挽回作戰失敗的局勢而放棄抵抗,然後一般會得到敵人的“優待”(實際上生死由天)。投敵則是加入敵方陣營與自己的國家和人民為敵,這裡有根本性區別。不過從古代一直到現在戰爭,經投降改為投敵的也不在少數。投敵的目的也很簡單,一般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免於自己和下屬士兵的生命威脅,但有時投降也好、投敵也罷,死不死都得看勝利陣營的態度。

投降就說說秦國坑殺40萬趙國士卒吧

大將軍白起面對這些降卒養又養不起,更不敢放他們回去,連挑選精壯青年編入秦軍的時間他都不想耽擱,再囉嗦下去就延誤進軍了,乾脆一殺了之。說到底我們甚至沒必要去探究白起殺了這40萬士兵是什麼原因,重要的是這些士兵還是難逃一死。

再看看三國時期叛變投敵的“範疆張達”二將

歷史這樣記載《三國志》:"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這兩位的結局也比較慘,再到一戰二戰直至現代戰爭,但凡是投降或者投敵的都沒幾個有好下場。不過也有許多“投敵”的部隊得到善終“修成正果”,包括二戰期間德國用戰俘組建的戰鬥部隊,抗戰中的許多偽軍部隊,熬到了最後反而活了下來,他們其中確實有許多根本無心打仗只是混日子的主,他們的理念只有一個:寧願像狗一樣活著,也不願意死掉。

說起史上最特別的投敵那不得不說二戰的法國了,他們全國的男人都投敵了,勝利後又開始對著曾經與德軍親密的女人下手。下面也是比較經典的一張法國投降後民眾表情圖。

法國戰役失敗後,戴高樂率領一部分人成立了自由法國政府,貝當成立了新的“維希政府”,要知道法國軍隊除了一部分去了德國還有大約90萬留在了法國。他們以軸心國不瓜分法國為承諾開始與德國合作,除了抓捕各類“不良、反抗”分子外還積極與盟軍對抗,像這種級別的投敵也是可以申報一下世界吉尼斯紀錄了,當然現在大部分文獻紀錄都機載法國是戰敗投降,但後來所做的一切完全是投敵行為。

法國解放後婦女們就遭殃咯

最後說一下問題重點,戰場上投敵叛變一般是事先預謀好的,大多是指揮官與自己親信發動,而且也有不少的投敵行為是許多下層官兵不瞭解的,他們可能“稀裡糊塗”不知道自己怎麼就跟著已經投敵了。這時會有人選擇離開,也有人選擇默默接受,也有人選擇除掉自己這位曾經的長官。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下發生了這種事自己會怎麼辦?如果是我,會選擇秘密除掉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