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發現人體經絡的?

心齋52


古人是如何發現經絡的?

一句話,是古聖先賢在靜坐修煉中,到了一定的層次時,所從身體感悟到和看到的經絡運行走勢圖,然後畫影圖形,用畫作形式把它呈現出來。 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古時候的氣候環境和人類的崇尚大自然,以及與世無爭的人間生活,長養了這些修行者,很容易契入大自然,來一場曠日持久的修煉,從而獲得大成就。

對於現代人來說,恐怕會覺得不可思議,不可深信,我也認為,在自己未知的領域去相信他也真的是不現實,不過,如果你能領會和理解下面六祖慧能大師所說的一句偈言,或者到時候你會揭然開朗,恍然大悟。

偈雲:何其自性,本自俱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自性裡一切本自具足;亦即是說,你所想要的東西,在你本身就己經擁有。

一般情況下,你還是很難明白這句偈語的意思,我們還是扯遠了些,記得偉人有這麼一句,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蹟也可以造出來。

古人有古人的智慧和方法,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後人無法企及的智慧結晶,如現在問答的子午流注經絡圖,藏傳佛教的十月懷胎成形圖,埃及金字塔等等。同理,現代人可以不相信古人有這樣的智慧和能力,認為不可思議,古人呢,做夢也不會想到,現代人把一塊塊冷冰冰的鐵石,居然能跑能飛,能上天入地。能為人類創造如此美妙的幸福生活。

古人是如何發現經絡的,是從他們在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練虛合道的過程中捕捉到的經絡運動行圖。

我是草原春芳,歡迎關注,共同學習進步


草原春芳


說簡單一點(人中穴)我想每個人都知道吧,幾年前我朋友的小女兒經常在半夜昏厥,每一次都是按(人中穴)醒過來的,不放心再上醫院。不過我沒親眼所見都是事後知道的,那時我覺得有點不相信。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徹底地打消了疑慮,那一年我親戚家發生了變故,我那親戚哭的昏死過去我就掐她的(人中穴),我一掐她的身體就馬上向上一彈醒了,接著哭……一晚上就這樣循環。那我只想問一問“某些人”這個怎麼解釋,還什麼外國最先進科學儀器根本就檢測不到經絡穴位的存在。


鐵掌茂叔


人體穴位經絡的發現,其實在遠古時代就有了,那個時候人們偶爾發現拿石頭戳一下人體的特定部位可以舒緩身體,甚至緩解某些部位的疼痛。於是開始有了人體經絡的說法,具體有確切記載則是在戰國時期,通過研究人體外表和解剖屍體被發現。


在古書《靈樞·經水》中,記載了這樣一段話: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藏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解剖了一個身高一米八四的男人,死後測量外表,解剖後可以觀察出心肺的大小,吃了多少東西,經脈的長短,血液是清是濁,有多少血管,十二經脈的分佈和走向是什麼,哪裡氣血多,哪裡氣血少。這些在解剖後,都能夠得出數據。

在中醫尊為聖經的《黃帝內經》裡,對經絡的解釋是這樣的:經絡是皮肉間用肉眼看得到的管道,這些管道中,比較大的、數目比較少的叫經脈。管道比較小的、數目多的數不清的叫絡脈。


經絡到底是什麼?

中醫說脈的跳動是氣的運行,實際上是心臟跳動引起的動脈搏動。經脈指的就是血管。《黃帝內經》的《經脈篇》裡對經絡也有詳細的記載,書中的主角黃帝是中國中醫學的鼻祖。大臣雷公問黃帝,經絡到底是什麼?黃帝回答說,經絡實際上就是氣血的通道,它的運行是有一個循環的道路的,這個道路就叫做經絡。由於古代人的解剖技術不完整,解剖觀察很粗略,連醫療設備都很粗糙,所以,沒有對人體血管及器官有完整的認知。


中醫經常說的哪個人氣血好,這裡的“血”指的就是血液,“氣”指的是溶於血液的二氧化碳。氣血在體內流通順暢自然會面色好。


古時候的醫學家除了觀察人的表面,對人體的更深入的探索只能通過解剖了。中醫起源的解剖學來源於戰爭和獻祭的屍體, 現代醫學家經過精密儀器觀察和研究,並沒有發現所謂的經絡之說。經絡學和宇宙的很多沒有被認識到的很多複雜事物一樣,是我們目前還不瞭解的。經絡在中醫學中記載的,我們現在能夠了解的就是氣在五臟六腑構建的交通要道里遊走。如果哪個器官“罷工”了,就會產生“交通堵塞”,我們的身體就會出毛病。


無論經絡到底存不存在,對於中醫學來說,經絡穴位在臨床上是有非常好的療效的。國內外關於經絡的實驗和研究數不勝數,利用各種高科技對經絡中醫學進行實驗,但都對經絡沒有一個定論。對於網上相關的一些關於經絡的”神學說“,只是把經絡神化了,這種神化不僅讓中醫受到質疑,還抹黑了中醫。對於未被證實的祖先相傳下來的有用的知識,我們要予其尊重。


妙摘


人體經絡是怎樣發展的?這裡有古代與現代之分,當然前者在先,後者為繼。至於上古華民是如何發現與承繼中醫經絡之說的,當中正史幾乎沒這方面自記載。而一些野史及傳說,由於有的以至涉及神話,比方有5000年前修仙煉氣士廣成子真人傳中華民族人文初祖黃帝醫道等等,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這些就不在本文的論述範圍了。本文著意話說今人是怎樣發現經絡的。筆者在查閱了大量的各大百科全書的資料後,以下介紹近當代世界上對上古中華傳下的“人身經絡”的發現的事實。

我們知道,科學發現的核心是:想象假設、實驗(踐)證明。近代研究發現,人體或動物的體表經絡、腧穴部位皮膚電阻或電位不同於非經穴部位,並隨相應臟腑功能的變化而變化;後來又進一步發現,機體體表經絡、腧穴部位不僅在電學方面,而且在光、聲、熱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異性,經穴的這些特異性,為經絡的客觀顯示和探測提供了可能,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經絡檢測法。

這樣使得20世紀60年代,國內外學者對於經絡的研究比較集中於皮膚電現象上,主要是測定經穴上的皮膚電阻。實驗表明,經穴部位都呈低電阻性。這些穴位的沿經排列,實驗被認為可證明經絡的客觀存在。



既然是低電阻,電流即易通過,因此在日本(迄世界上第一大漢藥輸出國!佔國際市場九成之上,黃帝之後的我們有何感想?)又稱經絡為良導絡。

知恥而後勇,近年我國學者抓緊時間對皮膚低阻點的檢測方法進行了一些重要改進,並對檢測方法的可靠性進行系統論證,通過對14經脈的測試結果,證明皮膚低阻點的分佈基本是循經的。低阻點密集分佈,沿經排列,但並不連續,結果穩定,可以重複。

也有國外科研人士對經絡皮膚電位進行了研究,認為在反映經絡或內臟器官功能活動方面,皮膚電位可能比皮膚電阻更有意義。因為皮膚電位的活動可能是活組織代謝過程的表現,而皮膚電阻則可能是機體對外加電流通過組織時所表現的一種物理特性。通過一些實驗表明,穴位與非穴位的皮膚電位差異也較明顯,可作為檢測經穴的一種方法。

近年來,羅馬尼亞、法國、中國的學者都應用同位素示蹤法先後應用r-閃爍照相技術對此進行了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比方將99mTC高鍀酸鈉注入穴位,以大視野數字r照相機進行記錄,可以觀察到各種現象。

並在非人動物的…猴、狗等動物肢體上也可觀察到類似的同位素示蹤軌跡。


上述同位素顯示蹤軌跡與淋巴循環和神經這些傳統西醫概念的人身“系統”並無直接關係,然則卻與血管的關係則密切而複雜。

結果表明,應用穴位注射同位素的方法可顯示與古典經絡循行路線大致相同的示蹤軌跡。結果直觀、穩定、是近年來經絡研究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進展。

循經聲信息檢測法

以四個探頭同時進行記錄,觀察到刺激穴位引起的低頻振動可沿經絡的路線傳導,其軌跡與古典經絡路線基本吻合。信號的頻域在8~97赫之間,其高峰集中於30~40赫,以定量的低頻信號直接輸入穴位,新輸入的信號也可循經傳播,在經脈線上各個部位所接收到的聲信號的強度,與其兩側旁開對照點都有顯著的差別。結果穩定,可以重複。

另一個檢測方法是光檢測法…

實驗證明體表超弱冷光檢測 以體表超微冷光信息為指標,觀察到高發光點也基本上是沿十四經脈的循行路線而分佈的,經上發光點的強度明顯高於其兩側旁開對照點。發光強度與年齡、體質有關,不同部位發光強度不同,井穴部位的發光強度大於其他穴位或非穴部位。某些疾病患者在不同經穴上的發光強度也有不對稱的變化,與健康人比較有顯著差異。

光檢測法的其中之一是經絡紅外線成象技術 。物理告訴我們,一切物體(包括有機體)溫度高於絕對零度(-273.16℃)時,它內部的分子就會因熱運動而向空間放射紅外線,其放射量隨物體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紅外線也是物體(或有機體)內能量變化的一種信息,用最高靈敏度的探測器,可將這種信息轉換成等量的電信號,經電子裝置處理後加以顯示,這樣“不可見”的紅外線便可轉換成可見的圖像。

針刺得氣時,相應的經、穴常出現“熱感”或“涼感”,在熒光屏上也相應出現亮帶或暗帶,其顯示的路線與古典經絡相符,而不同於神經或淋巴的走向。此方法為證明經絡的顯示也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實驗方法。


再而有的科儀實驗方法已證明經絡存在的做法是以針效阻滯定位檢測法…這一檢測方法的原理與採用各種生物物理指標檢測的方法完全不同。它建立在針刺效應的基礎上,而且也只有在針刺過程中方能檢測出來。

在循經感傳線上施加壓迫即可將感傳阻滯,感傳帶被阻滯,針刺的效應亦隨之顯著減弱或消失,但壓力必須施加在感傳線上。壓迫感傳線兩側的對照點和身體的其它部位則對感傳和針效均無影響。利用循經感傳的這種特點,以針刺效應為指標,即可在體表測試出一系列的陽性阻滯點(壓迫該點,針效顯著減弱或消失)。將這些陽性阻滯點連接起來,便能繪出一條軌跡,其行程與受試者的感傳路線一致,與經絡的循行路線也基本一致。由於壓迫循經感傳線上的任何一點,都可將感傳和針效阻滯,因而所測得的實際上是一條連續不斷的軌跡。這一檢測方法,最初是建立在感傳顯著的受試者身上。但同樣也適用於沒有感傳的受試者。只要針刺的效應顯著,便於記錄,即使沒有感傳,沿著經絡循行的路線施加壓迫,也可獲得同樣的效果,是一種可以普遍應用的檢測方法。

小結:雖然我們還不太清楚上古華人何故能發現只有通過當代精密與精準科儀手段才能發現的人身經絡,但近當代的科學儀器實驗檢測的證明,已經毫無疑問的告訴我們,古人對人身經絡發現與闡述的正確性了。


洪範書齋


人體經絡

經絡學說是古老中國醫學的一部分,在中醫理論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該學說認為人體經絡分為經脈、絡脈,以及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經脈又分為正經(十二條,稱為‘十二經脈’)和奇經(八條,稱為‘奇經八脈’)。絡脈又分為浮絡(體表部位的脈絡);別絡(較大,共十五條,其中‘十二經脈’與任,督二脈各一支別絡,再加上脾之大絡,共十五支,合稱‘十五別絡’);孫絡(絡脈最細小的分支)。


中醫人體經絡圖


歷史由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醫書《內經》中就有關於經絡系統的詳細記載。古代醫學一般把經絡看作運行血氣通道,維繫體表之間、內臟之間以及體表與內臟之間的樞紐,人體內外溝通的渠道。

任何看過這個經絡圖的都可以理智的得出結論,這無論如何不會是通過什麼人體揉揉而得出來的。這是一個非常系統的有條理的體系。


那經絡究竟是怎麼發現的?

至於經絡究竟是人體的什麼結構,它的本質又是什麼等問題,千百年來,儘管歷代無數醫家對此窮究細考,卻始終沒有作出令人滿意的回答。


現代科學有沒有對此作出一些探索和解釋呢?


經絡:你的能量運輸系統

目前採用相關科學手段,已經可以證明經絡確實存在,同時經絡網絡的設計著實令人歎為觀止,可以將它們理解成14條輸送能量進出身體的具體通道。


現在,經由在穴道內注入放射性同位素,證明了有一個直徑約為0.5至1.5微米的精微管狀系統存在,並和古代所描繪的經絡通道相同。在後續的研究中,紅外線照片上所顯示的發光信道亦證明了古老典籍中的分佈圖是正確的。一般認為,延著經絡分佈的穴道就如分佈在電話在線的信號放大器,發射出訊號以繼續行進到下一個信號放大器。整形外科醫師羅伯特·O. 貝克爾(Robert O. Becker)發現了一項初步證據,顯示了“穴道正如發射訊號的信號放大器,間隔分佈在經絡的輸送路線上”。


經絡是“連接許多點”的能量通道,這些點是皮膚上數百個熱能、電磁能,以及微細能量的貯存池。這些能量點或“熱點”在中醫學上稱為“穴道”,可以用針或物理壓力加以刺激,來釋放或重新分配它們的能量。如同河流的起起落落,經絡的運行亦恆常變動中,敏感的人及某些儀器可以偵測出它們的起伏波動。穴道位於皮膚表面,但它們的所屬經絡卻運行至身體深處,通過了每一個器官與肌肉群。經絡就相當於你身體能量的血液流路。


12條經絡中的每一條,其實是流經全身的單一能量系統中的一段,分成12次浮現,並以12個區段出現。每一段都以其所照顧的主要器官或系統來命名。額外的兩個能量通道,任脈與督脈,亦被視為經絡。由於任脈與督脈的性質也和奇經八脈相似,因此同時屬於經絡和奇經八脈。


推理:如何發現經絡?

綜上,我們可以瞭解。

古人可能有兩種方式發現經絡。

1、經絡知識是遺留下來的知識,是外來的知識。至於這個知識從哪裡傳下來,我們已經無從得知。

2、古人中某些具有特別能力的人,通過自身的能量運行,發現了身體經絡的存在,並瞭解了經絡的具體功能和作用。


那麼你會覺得哪一種更有可能呢?


我是梅洛哥,瞭解新知,記錄時代,解讀多元世界。


梅洛哥


在馬王堆漢墓出土過養生的帛書裡就有詳細的經脈方法。說明經脈學說早就成體系了。

其實再往前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春秋時代湧現出大量的優秀系統的學問。都有核心邏輯和辯證思維。不僅僅是經脈學說、五行學說、兵家學說、陰陽家學說、儒家、道家、墨家鉅子學說、還包括農業的、還有魯班的學說。每一個都讓我們歎為觀止。

人的認知侷限,對待剛接觸時感覺很是高大精深是正常的。

如果探根求緣的話,很難用簡單的幾句話概括總結出來。不僅僅是經脈學說,當時的其他學說一樣都是幾代人心血匯聚的產物。

我認為在形成體系之前,古人很早就掌握了針砭的技術,治療疾病。通過按壓拍打按摩的方式緩解和治療疾病。

這些片面的零碎的知識積累起來。被一代代的人總結匯聚成一個體系。雖然眾多,但是應該沒有形成從量的積累到質的昇華。

我認為有一種可能是同性戀的特殊體驗,造成了對人體的更深入的探討。

在漢代大量出土了同性戀的性器,就是一個佐證。

同性戀的前列腺高潮,是人體感官最直接的體驗。而後不斷衍生出各個完整的經絡概念。

使用這些經絡概念,首先是讓人感覺舒服的。養生概念在前。再往後結合針灸方法治療疾病。

後期人們迴歸了正常的家庭生活。這種體驗斷了。造成經絡的認識斷層。

經絡在現代醫學中沒有解剖結構的支持。但是男性的前列腺和女性的G點興奮同樣也沒有傳到器官的支持。我認為經絡研究還是要回到這個起點。

同時經絡學說有很強的暗示作用。這是感官體驗的另外一個層面了。


2019年的硃紅兵


發現經絡其實不難,關鍵還是大量的臨床實踐,在臨床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經絡的走向與古人的記載完全一致。

正常的健康人沒有明顯的穴位,只有在疾病發生的時候才有相關的穴位顯現,並且是有規律的分佈,既然是有規律的,當然就可以進行描述,穴位規律的描述就自然形成了經絡。事實上穴位的分佈就是沿著古人描繪的經絡路線分佈的,既不是血管也不是神經幹,而是另外一個系統。

古人生存的年代科技不發達,對付疾病的手段有限,經絡的發現和臨床的應用是對付疾病的捷徑。古人當然沒有能力解釋經絡問題,甚至把體表感受到的經絡誤認為是解剖上的神經血管,與現代某些人的看法非常的雷同,引起了經絡解釋的混亂,所以古籍的記載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

雖然不能用科學解釋經絡,但是經絡是客觀存在的人體內在的規律,是對付人體疾病的捷徑。如果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真正揭示了經絡的奧秘,將會帶來一場醫學革命。


馬友明79


現在我們所有的科學實驗都是建立在西方外證實驗的基礎上的。而我國古代的很多科學結論卻是建立在內證實驗的基礎之上。

內證實驗就是以理想狀態下的人體內環境作為實驗場所和實驗對象的實驗。理想狀態的人體內環境形成條件就是人體處於極虛靜時的氣功狀態。以這個狀態下內視觀察五臟六腑、十二正經、奇經八脈,這樣就可以觀察到五臟六腑的藏象狀態,比如肺白色六葉、肝青色兩葉、心赤色七竅二毛等等,也可以看到經脈的運行路線,可以看到陰經從臟腑到四肢,陽經從四肢到頭部、同一經脈,左右兩邊的運行方向是相反的、奇經八脈的運行方向和該側同屬性正經的運行也是相反的、氣血的交匯或氣血的流注處(即穴位)等等。所以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說:“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這些都是基本狀態下最基本的人體內環境內觀狀態。另外,心浮、肺降、腎沉、肝升等氣的升降變化,“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周天氣行二十八脈、氣分晝夜行於營衛等氣的周天運行,每味藥服食之後的性味歸經、升降浮沉、藥理作用,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北斗南鬥十三星、二十八宿等對人體的影響等等。這些都是內觀時加載實驗條件或改變實驗環境環境所能觀察到的。對於這些,可參考《黃帝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黃庭內景經》、《黃庭外景經》、《奇經八脈考》等等。

所以經絡的發現它是建立在內觀實驗上的,並不是誰臆想的結果,這在現階段的外證實驗中是無法進行的驗證的。至於說是在勞動中對不斷的偶然發現總結得來的,對於持此觀點的人希望你認真研究一下經絡圖再說。東西方人是都勞動、進化、總結中發展起來的,為什麼只有中華文明總結出了經脈,只有印度人總結出了三脈七輪,而西方人連個毛線都沒總結出來呢?印度的三脈七輪也是在瑜伽、禪靜、追求梵我合一的內證過程中發現總結的。


喃語低徊


眼通說。按古代記載,有兩種,一種是依靠服用特定藥物打開眼通,方子早失傳,可見人體體內。另一種是依靠修煉打開天眼,據說也難如登天,也可見體內。

經絡是活人有,死人無,不是物質存在,可能是一種細微的生物電存在。所以用西方科學儀器看不到,但經絡通塞是中醫治病的重要基石。

中國古人的大智慧不是一般的高,是非常高,關於藥物開眼通的,可以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至於天眼之說,道家,佛教,其他古代大宗教多有講到,自古以來開天眼而顯出神異的在古書上記載的類似的奇異之事太多,只是不用“天眼”二字罷了。

中醫的基礎是什麼?中醫的根源是什麼?本來就是道家!古代大中醫,許多都是道家!只是醫名蓋住了道名。比如李時珍,孫思邈。他們都有修行,多半也有眼通吧。


天邊的一團雲


古人是如何發現人體經絡的?看一下人體經絡穴位圖,密密麻麻的線路,線路上又是密密麻麻的穴位,針灸醫生就是根據祖上傳下來的針灸理論和針刺技巧行醫治病的,而且,針灸理論和技術還在不斷的提高發展。人體經絡穴位及針灸治病,已是一門專門的學問。世界上到目前為止,不知有多少患者被針灸醫生治好了病痛,可能無法計算。就從這一點,就不能抹殺人體經絡穴位的真實存在了。要說如何發現人體經絡的,則和中醫藥一樣,應該追溯到遠古時代,是古人在與疾病作鬥爭中逐步發展充實起來的。神農嘗百草,一日中毒七十次,是中醫藥產生髮展的開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因病痛揉揉按按,又發展到針砭點按,發現有時也能解除病痛,這就是人體經絡穴位產生髮展的開端。中醫藥和針灸的產生和發展,是不能用幾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時間計算的,只能說有了文字以後,逐步記載、逐步豐富了前人的經驗。任何一件事物,不可能一開始就十全十美的,都有一個發生、發展直到完善的過程。雖然人體經絡看不見,但一個個穴位把它連成了線,這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摸索發現的,是有著千百萬人的實踐基礎的。就像電波一樣,你平時雖然看不見、也感覺不到它,但當你打開手機時,屏幕上顯示的一切,就證明了它的切實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