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和饅頭哪種對身體好?

佘小廚


吃麵包或吃饅頭哪種對身體好?個人覺得這取決於麵包和饅頭種類的選擇、如何吃法、吃多少的問題。如果這幾個問題做得不錯的話,麵包或饅頭也都是對身體有益的,但若是不對,那麼他倆可能對身體健康都不太友好。

一般來說,麵包和饅頭其實都是用小麥粉製作的,不過如果想要把麵包做的柔軟而美觀,且口味軟泡,那麼一般都要用到精白的高筋小麥粉,饅頭雖然也更喜歡泡泡白白的,不過大家對粗麵饅頭、玉米饅頭也習以為常;麵包中還可能添加更多油脂、雞蛋、白砂糖、奶油等混合,成分更加豐富,不過這並不代表它更有營養,其中可能帶入了更多熱量、糖分、“植物氫化油”等成分,雖然麵包變得好吃了,口感好了,但對健康其實並不利。

除了熱量高了、糖分高了,植物氫化油成分中還帶有“反式脂肪酸”成分,這是一種在糕點、加工類食物、膨化零食、油炸食品中經常出現的成分,它們會升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數量,低密度脂蛋白又被稱為“壞膽固醇”,它們的效果是讓膽固醇在血液中不斷循環,會升高血清膽固醇濃度,誘發高膽固醇血癥,還可能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誘發幾率,過多低密度脂蛋白的存在對心腦血管疾病並不友好,所以,往往愛吃這些食物的人群也更有幾率患上心腦血管疾病。

更多的麵包五花八門,有各種口味,這其中不乏有香精、更多蔗糖、更多反式脂肪酸等成分的參與,如果我們選擇這些美味麵包大量頻繁食用的話,對健康必然是不利的。不過,麵包也並不都那麼不堪,少添加成分的全麥麵包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全麥麵包中保留了更多麥麩成分,膳食纖維含量更加豐富,少添加的話不額外加蔗糖、香精、奶油等成分,也會更健康,缺點就是口感較硬,香味少了一些。

我們日常經常吃的精白饅頭其實並不推薦,它們可以屬於細糧的一種,所謂細糧就是經過精細加工的主食類,我們平時吃的白米飯、白饅頭、包子餃子等食物都可屬於細糧,它們出廠前都經過精細加工,雖然除雜效果好,做出來的主食也白淨雜質少,蓬鬆酥軟,不過由於麥麩成分的隨之流失,膳食纖維也大量減少,缺乏膳食纖維延緩食物消化速度,它們的飽腹感較差,而且澱粉更容易轉化為葡萄糖被吸收,對餐後血糖的影響較大,對於糖尿病、高血糖患者十分不利。那選擇什麼饅頭好?我們可以選擇富含膳食纖維更豐富的粗糧饅頭、雜糧饅頭、玉米麵饅頭等等,它們對血糖會更友好。

再來就是注意主食攝入量的問題,主食並不是多多益善的食物,過多主食的攝入會造成糖分攝入過多的情況,可能會影響血糖,還會造成肥胖。膳食指南推薦每日的主食攝入量是250~400g,其中要有50~100g的薯類食物,還要有50~150g的全穀物類、粗雜糧等食物,這其實是很多朋友都沒做到的,我們更多吃的都只是細糧,但卻忽略了薯類、全穀物、粗糧雜豆的攝入,更推薦大家每餐可以吃1~2小把穀物類+粗糧雜豆、全穀物類,另外半個~1個薯類食物。


只有營養師知道


二.麵包:是經烘烤製出來的,色、香、味都比較好。所以,年青人比較喜歡。研究發現:烘烤溫度高(在200℃左右),使麵粉中蛋白質、氨基酸和糖發生分解聚合反應,生成人們喜歡的色、香、味物質。但蛋白質損失率較高:如賴氨酸損失多,麵粉中維生素B1損失也較多。總之,營養好一點的饅頭也不能每一天吃!反之口感好的麵包也不可能吃!還是要換著花樣吃! (圖片:手機隨拍)


海棠999


麵包更有營養

饅頭一般只是白麵粉,水,酵母做的,個別還加了一些白糖,紅糖,蔬菜汁之類的,營養成分比較單一,而且有些饅頭還加了鹼,加鹼會破壞掉麵粉裡的維生素B族,本來維生素就不多的就更少了。

一般麵包除了麵粉,水,酵母,糖以外,還加了牛奶,雞蛋,黃油,營養肯定更豐富了。像現在流行的軟歐包,一般都會包有餡料,餡料有奶酪,紅豆,芋泥,南瓜,巧克力等等,營養更多。最有營養的麵包應該是硬歐,代表有德國黑麥,俄羅斯大列巴等等,這些麵包不添加糖,一般用橄欖油,或者不加油,用很有營養的黑麥粉,加上核桃仁,瓜子仁,杏仁,南瓜子等穀物,營養更豐富,所以為什麼歪果仁個個牛高馬大和他們從小吃黑麵包也是有關係的。

但是不管是吃麵包還是饅頭,只要多吃些蔬菜水果肉不挑食,營養都沒問題的。

我建議饅頭可以吃但是要適量,精緻澱粉不能過多。

吃麵包當主食的話不要選甜麵包,要吃不甜的比如法棍,黑麥麵包,大列巴,夏巴塔等主食麵包。



麵包饅頭腸粉包子餃子


麵包雖然也是經過發酵製成的主食的一種,吃起來也比較鬆軟,但是麵包在製作的時候會加上黃油、還有一些糖分,對一些慢性病人或者糖尿病人,吃多了會對身體不利的。

在選擇麵食的時候,我還是推薦大家用天然健康的烹飪方式,採用雜糧時要還原粗糧最根本的味道,少放油、糖,蒸著吃或煮豆漿都是不錯的選擇。如可以將穀類和豆類等粗糧按照3:1或2:1的比例混合浸泡一晚,然後把泡好的粗糧放到蒸鍋裡蒸熟,蒸好的粗糧可以和大米混合煮成飯,或者加些枸杞、核桃,用慢火煮成粥。

雜糧窩頭的新吃法。

原料:小米麵100克、精白麵300克、豆渣100克、胡蘿蔔100克、水適量、泡打粉2克。

製作步驟

1、將所有的原料加上泡打粉,揉成光滑的麵糰。

2、醒發半個小時。

3、揉成形再醒發20分鐘。

4、開大火蒸25分鐘,蒸熟後5分鐘以後再掀鍋蓋。

雜糧窩頭可以提供豐富的B族維生素,可減少面部皮膚過多出油、生痘、開裂和脂溢性皮炎等情況的發生,使皮膚光潔平滑,如果在搭配上蔬果、奶類、堅果、禽肉、魚類、蛋類營養才會更均衡。





張麗欣營養師


麵包和饅頭哪種對身體好?

麵包和饅頭,我覺得各有各的好處。很多人認為麵包是不健康的,因為添加了大量的油脂、糖分等,吃多了身體會產生一定的負擔,而且容易長胖,這是對面包的偏見,因為不是所有的麵包都必須要添加油脂、糖、牛奶。

一些歐式麵包,是歐洲人的主食,成分也是非常健康的小麥粉、水、酵母來製作的,跟饅頭的製作方法差不多,只不過饅頭是隔水蒸,而麵包是烤制,前面的發酵工藝是差不多的。這些歐包口感是麥香和發酵香,對身體也是非常好的。

麵包因為人們地區口味的偏好有很多品種,比如日式麵包通常油脂含量、糖含量較高,口感很軟,可頌需要起酥,它添加的油脂含量會更高,我們國家的口味喜好也大多像日式麵包那種,香甜又綿軟,這類麵包也不是對身體不健康,而是有些有減脂需求或者身體條件的原因(三高人群)等,他們可能會覺得這樣的麵包對身體有些負擔,從而覺得不健康。

但這不能一概而論,麵包中添加的黃油、牛奶等,都是很好的蛋白質、鈣質的來源,不要攝入超標讓身體產生負擔便可,不用過於擔心。或者直接購買全麥麵包、歐包等,用來當主食,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饅頭的製作相對來說,沒有面包的種類多,最常見的就是用小麥粉、水、酵母、鹼來製作的,有些地方的饅頭為了改善口感,還會添加牛奶、糖等,你不能說添加了這些它就不健康了,只要在一個健康的範圍內攝入,對身體的影響就不會很大。

我是江一魚,用心做好每一篇問答,與你分享更多的烹飪技巧和美食知識,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來關注我,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轉發、收藏,謝謝大家的喜歡和支持。


江一魚


不同地方對面包的理解還有差異,例如一些沿海的朋友所稱的麵包可能是指“包子”,大部分的地區的人理解為一種常見的糕點類食物。不過無論是包子也好、麵包也好,還是饅頭也罷,其實它們都屬於“主食類食物”,三種食物一般來說用精白小麥粉製作,它們的特點就是富含碳水化合物,主要為我們提供葡萄糖能量。主食類食物作為膳食寶塔最底層的食物,每日的攝入量需求最大最多,它們對身體都是有幫助的,葡萄糖主要維持我們正常的生理和身體活動。


但無論是哪一種主食,都不推薦多吃,糖分的過多攝入,對身體都沒有太大好處。葡萄糖攝入過量不但可能對血糖造成威脅, 而且也可能會增加誘發肥胖的幾率,而肥胖也就是諸多慢性疾病的罪魁後手。每日攝入的主食量,推薦在250~400g,其中需要包含50~100g的薯類食物,50~150g的全穀物類食物或粗糧雜豆類食物,所以單純的精白細糧,比如白米飯、白饅頭、白麵並非科學的主食,不過其實八九成的人群每天都是這麼吃的。更合理的吃法是我們可以在白米飯中混合粗糧、雜糧等食物混合(1~2把),有條件的話可以再添加半個~1個薯類食物為宜。


回到咱們的問題上來,麵包、饅頭哪個更好?如果麵包是包子的話,那麼和饅頭其實大同小異,只是包子有餡料,這些餡料可能能提供少量肉類、蔬菜類、蛋類,增加營養種類,為我們補充少量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等成分,營養必然是更好的。不過如果是“麵包”,那不一定對身體有益,麵包中不僅僅有面粉,可能還會為了 提高口感添加更多蔗糖、香精、奶油等成分,不少添加劑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它們能夠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數量,低密度脂蛋白是誘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特別是和冠心病的發病幾率成正相關,如果長期攝入過多糕點、加工類食物、膨化食品、油炸食物,則很容易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數量,對健康不利。


還有不少麵包或其他糕點吃起來酥脆香濃,但越是如此,其中的添加劑可能越多,糖分越多,高脂成分也越多,比如酥油皮。如果愛吃麵點的朋友推薦選擇全麥粉、蕎麥粉、燕麥粉或其他保留了更多膳食纖維的麵粉做成的麵點,並且儘量是少加工的,比如全麥麵包、粗糧麵包、玉米窩頭、雜糧饅頭等等食物,這些食物能彌補細糧損失的膳食纖維,同時又不含反式脂肪酸,對身體應該是最有利的。


王旭峰營養師


如果跟你說饅頭好,人家歪果仁都是吃麵包長大的。

從營養成分來講,麵包更有營養,因為麵包級會添加牛奶、雞蛋、黃油和糖。

但是,從健康的角度來講,麵包是烤出來的,吃多了容易上火,麵包除了麵粉之外,還添加了黃油和糖,所以,熱量比饅頭高出很多!

而饅頭除了酵母之外,沒有任何添加(我這裡說的是自己家蒸的饅頭)而且是蒸出來的,吃起來更比較適合胃腸消化,至於比麵包缺失的營養,誰一頓飯只吃饅頭呢?


小強匯生活



健康管理師金萊


看你是在什麼情況羅。

如果是餓了,甚至出現低血糖,那就都好。都是碳水化合物,可以及時補充糖分。

如果是日常食物的選擇,我認為這兩種食物都不好,都是精緻的麵粉加工食品。從營養角度,只是提供了碳水化合物,沒有其他的營養物質。


整體自然醫學


麵包的輔料多了蛋白、油脂、乳品等。 麵包是焙烤,饅頭是蒸制。麵包是攪拌後直接進行發酵,饅頭是攪拌後需要靜置再發酵。饅頭是在發酵前靜置,利於成型;麵包是發酵後靜置,為了醒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