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高智商的抢银行:银行所有人乖乖排队,喝下凶手藏好的毒药

问:抢劫银行拢共分几步?

答:1、走进银行;2、把所有人干掉;3、进金库拿钱走人。

这个看似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在日本,还真发生过一起。而且所有人到死都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日本最高智商的抢银行:银行所有人乖乖排队,喝下凶手藏好的毒药

影视剧照

案件经过——乖乖排队,自愿服毒

1948年1月26日,日本投降后3年不到。这天下午,东京都丰岛区帝国银行椎名町支店正准备下班,锁上了正门。一个中年男子从员工的便门走了进来,进门就问:“支行长在哪?”

银行里此时有16人,15个员工正忙于整理票据的扫尾工作,还有一个是员工的孩子。见男子身穿西服外披大衣,戴着一个写有“东京都防疫班”的臂章,表情镇定自若。

日本最高智商的抢银行:银行所有人乖乖排队,喝下凶手藏好的毒药

事发后的帝国银行椎名町支店

支行长吉田武次郎接过男子的名片,上面写着“厚生省技官xxx博士”(案发后这张名片被凶手带走,姓氏不详)。中年人沉稳的声称:“附近地区爆发了赤痢中毒事件,已经发现了四例,其中有一个患者今天来过你们银行。GHQ命令我先来分发预防药,消毒班稍后过来。”

GHQ(英语General Headquarters的简称),指的是盟军占领军司令部,在当时是统治日本的最权威机构,说一不二。一听是GHQ派来的,所有员工毫不怀疑集体排队准备服药。

日本最高智商的抢银行:银行所有人乖乖排队,喝下凶手藏好的毒药

在1947到1952年间,日本全国由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全权统治。

男人有条不紊地介绍说:“预防药分两种,第一种药物和牙齿的珐琅质接触时会有疼痛感,因此要直接吞下,第二种药物要在一分钟后再服用,喝完就会消解不适感。”说完,他现场示范:拿出一个小瓶,往调羹里滴了几滴药水,吞了下去。

所有银行员工,包括那个孩子在内,16人都照着样子用调羹喝下了药水。据四个幸存者描述,药水的味道非常冲,喝下去喉咙辣辣的,大家忙着去厨房漱口,但在去厨房的过程中一个个倒下,11人当场死亡,还有一个死于抢救的路上。一位名为村元昌子的女职员挣扎着爬出银行大门,向两名路过的女学生求助。等警察到来时,那位山口博士早已不知所踪。现场一片混乱,查清损失总数已是两天后的事了。

日本最高智商的抢银行:银行所有人乖乖排队,喝下凶手藏好的毒药

还原凶手示范喝药水经过, 借助巧妙手法没有真喝下去

据统计,劫匪共拿走了现金16万日元和安田银行(现惠瑞银行)的一张面值17450日元的支票。这张支票由案发第二天在安田银行板桥支行得以兑换,兑取人名和地址分别写着“后藤丰治”和“板桥三区3661号”。然而事后查明,这个人名和地址根本不存在。

这一起堂而皇之的银行抢劫案令整个东京震惊,更令东京的实际控制者——盟军总部感到颜面扫地。

当时日本仍处于二战的后遗症中,1947年重建的四党联合政权曾让国民充满希望,但很快暴露出其软弱无力的弊端。物价飞涨,天灾横行。盟军总部亦只能通过配给食物来维持东京市民最低程度的生存。

日本最高智商的抢银行:银行所有人乖乖排队,喝下凶手藏好的毒药

在1947到1952年间,曾经有一段日本全国由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全权统治

早有预谋的案件“彩排”

人心浮动之时爆发此桩大案,又加上嫌犯借了“厚生省技术官”、“医学博士”的头衔行犯罪之实,更使人们丧失了基本的信任。为此,东京警察厅专门成立了搜查本部,开展侦查。这一调查才发现,在安田银行和三菱银行也曾发生过两起类似的事件。

第一桩事件发生在1947年10月14日。当天下午3时左右,一名中年男子来到安田银行荏原支行,向 银行职员分发了“厚生省技术官,医学博士松井蔚”的名片,同样声称曾有痢疾患者来过银行,应盟军要求大家服用预防药物。

日本最高智商的抢银行:银行所有人乖乖排队,喝下凶手藏好的毒药

医学博士松井蔚的名片

职员依次服用两种药物,所不同的是,职员喝下药后并没有出现异常状况(警方推测是凶手在做试验以及做铺垫)。调查表明,松井蔚博士确有其人,而且他确实是厚生省的技术官员.警察在仙台找到了松井蔚博士。然而,松井蔚博士却向警察出具了那天他未在安田银行的证明。

第二桩事件发生在1948年1月19日,同样是快下班时,一名中年男子来到三菱银行中井支行,分发了 印着“厚生省技术官,医学博士山口二郎”的名片。他同样声称痢疾患者来过这里存钱,要求职员服下药物。然而当天下午银行门可罗雀,并没有什么顾客来过,这一说法受到了职员的怀疑,因此山口二郎只是在四周撒了些透明的药水就离开了。

日本最高智商的抢银行:银行所有人乖乖排队,喝下凶手藏好的毒药

事后警方公布的嫌疑犯画像

线索指向731部队

于是警方将线索转向尸检报告,发现受害者所喝下的两种药物,第一种药物其实是氰化物,第二种药物则是水。这是一桩光天化日下的投毒抢劫案。

为什么喝完剧毒的氰化物后,还让人喝水?警方分析,作案者既精通毒品知识,又心思缜密:人喝完第一种氰化物后,需要一分钟才能死亡,之所以强调还要喝第二种药物,是确保不会出现员工中途觉得疼痛而逃走呼救。

日本最高智商的抢银行:银行所有人乖乖排队,喝下凶手藏好的毒药

▲氰化物毒药

能够接触到并娴熟运用这些化学药品的人不多,在当时除了医院研究所就只有日本731部队的退伍士兵了。在排除了医院研究人员之后,搜查本部马上 围绕日本731部队的退伍人员开始了盘查。

然而,侦查却遇上了意外困难。搜查本部找到曾在哈尔滨从事细菌研究工作、后参与组建日本731部队的石井四郎中将。他亦认为,通过氰酸化合物致死的剂量、时间都需要是专业人士才能够精确把握。而且这些药物的配方是军方的机密,普通人不可能获取。

日本最高智商的抢银行:银行所有人乖乖排队,喝下凶手藏好的毒药

细菌战恶魔:石井四郎

​搜查范围开始大幅度缩小,集中于医疗、防疫、药品实验工作相关的回国军医和特务人员。然而与此同时,随着媒体的调查跟进,关于日本731部队的报道渐渐引起公众的关注。有的媒体甚至比警察动作还快,已经抢先找到了日本731部队前成员的名单,开始逐一采访调查。这让日本政府和盟军总部感到担忧。搜查总部很快接到警告,必须停止对日本731部队的相关调查。不仅如此,各媒体以及日本731部队前成员都接到通知,禁止接受调查。侦查陷入了僵局。

疑犯落网

正在此时,从北海道传来了疑凶落网的消息。这还要感谢严谨的松井蔚博士。他是个办事极度认真的人,名片一共就印了100张。他的名片发给了谁,全都用本子记录了。警方按图索骥一个个排查后,发现平沢曾在一艘渡船上与他交换过名片(平沢在调查时声称该名片丢失了)。

最强有力的证据是:从平沢的账户中,警方查出他在帝银事件后突然进账了13万4千元,而这笔钱平沢说不清来历。警方逮捕平沢后,幸存者认出他与凶手的相貌很相似。平沢本人则矢口否认,但在一个月突然招供,接着又再次翻供。

日本最高智商的抢银行:银行所有人乖乖排队,喝下凶手藏好的毒药

帝都事件主犯,当时是位颇出名的画家,以独特的胶水调和蛋黄为颜料的画法见称。

1950年7月,法庭一审判决平沢死刑,1955年4月平沢上诉遭拒。此后,平沢不断上诉并几次自杀未遂。日本的死刑执行拖延是世界第一的,一直到1987年5月10日,平沢在监狱内因肺病去世,此时他已经95岁高龄,在狱中整整度过了39年。而确定死刑后收监长达32年没执行,也创造了当时的世界最长记录。

但是,平沢的死并没有给案件划上句号。日本很多专业人士表示严重怀疑:平沢不是真凶。这其中有作家松本清张、政治家小宮山重四郎等知名人士,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民间声援释放运动,这也客观上延缓了平沢的死刑执行。

日本最高智商的抢银行:银行所有人乖乖排队,喝下凶手藏好的毒药

▲日本报纸对平沢的报道

怀疑者证据有以下几点:

  1. 氰化物的毒药从何而来?平沢是画家,从无精通和使用药物的经历,而这种剧毒药物当时只有出自军方之手;
  2. 平沢患有健忘综合症,他承认罪行疑似被警察诱导逼供,警官平冢八兵卫就向媒体承认使用了刑讯逼供;
  3. 平沢当时有不在场证明,但因为证人是家人而不被承认;
  4. 所谓最大证据不明收入,其实是平沢画春宫画所得,当时是不名誉的副业所以无法有字据证明。

因为警方的诸多漏洞无法自圆其说,至今,这起案件仍被日本普遍视为最著名的“未解决杀人案件”之一。真凶究竟是谁?谁创造了日本最悬疑的抢银行事件?永远成谜。

日本最高智商的抢银行:银行所有人乖乖排队,喝下凶手藏好的毒药

▲日本关于帝银事件的纪录片,号称日本战后最凶残的谜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