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8日17:53,新冠肺炎確診80863例,死亡3100例。
全球市場進入“避險模式”?
在週五,歐洲股指重挫,美股指數盤中也出現大跌,國際原油暴跌近10%。
而全球資金正在湧進國債市場避險。美國時間3月6日,在避險情緒推動下,美國國債收益率創下歷史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知名風險投資機構紅杉資近日向其投資的公司創始人和CEO發送了一份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備忘錄,警告疫情是2020年全球經濟最大的“黑天鵝”事件,提示企業需要為可能出現惡化的經濟情況做好準備。
而在A股市場,也有私募在3月2日表示,從2月中旬開始,已經在趁著股市反彈逐步降低倉位。接下來,不會繼續增加股票倉位,同時如果股市繼續反彈還會擇機減倉。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紅杉資本發出預警
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升級。
除中國外,94個國家和地區確診逾2萬例新冠肺炎;新冠病毒讓“硅谷關門”,蘋果、谷歌等巨頭讓近10萬名員工在家辦公;意大利政府宣佈:關閉全國範圍內電影院、劇院及博物館......
據新華社,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6日在日內瓦表示,尚無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會在夏季自行消失,當前各國應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歐美股市大跌外,全球資金正在湧進國債市場避險。
美國時間3月6日,美國國債收益率創下歷史新低: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到0.768%,跌幅達到了25.1%;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1.291%,跌幅達到了22.9%。此外,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也在盤中創下歷史新低,盤中一度達到-0.747%,刷新歷史低點,而30年期德債收益率也創下得歷史新低-0.337%。
值得注意的是,紅杉資本近日向其投資的公司創始人和CEO發送了一份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備忘錄,警告疫情是2020年全球經濟最大的“黑天鵝”事件,提示企業需要為可能出現惡化的經濟情況做好準備。從某種程度上,商業正反映了生物學原理。正如達爾文所認為的那樣,生存下來的人“不是最強大或最聰明的人,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人。”
這是我們合夥人(Alfred Lin)的一些觀點,他曾在另一個黑天鵝時期擔任運營主管:“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我被召喚到紅杉辦公室聽取著名的R.I.P. Good Times (安息吧好時光)會議 ,那時的我正擔任Zappos的首席運營官/首席財務官。當時的不確定性如同現在,我們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面臨多長時間、強度有多大的衰退。但我可以確認的是,那場會議使我們的團隊和業務變得更加強大。Zappos最終挺過了金融危機,並且做好在我們的競爭對手遭受重創和挫折後抓住機遇的準備。”
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洪灝認為,它的建議應該得到重視。上次紅杉發出類似的警告,是2008年。
北京時間3月7日消息,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針對美國國債市場的潛在驚人走勢發出了警告。他說,3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可能會變為負值,加入全球超過14萬億美元負收益率債券的行列。
據新華社,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7日確認,新冠肺炎全球確診病例數已突破10萬。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國迅速擴散加劇了投資者恐慌情緒,掀動全球金融市場波瀾。專家認為,短期內疫情仍可能不斷攪動市場,但引發金融危機的風險較低。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近日在華安基金舉辦的2020春季ETF與資產配置峰會上,發表了最新觀點。他表示,海外疫情擴散短期內或難以控制,其危害可能明顯高於過去幾十年的其他幾次疫情,將對全球的人員流動和經濟活動將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將顯著增加。對於2020年來講,我對資本市場還是比較樂觀的。從投資的角度看,金融資產比房地產更值得配置,要配置頭部的企業,而不是配置那種非頭部的,炒題材、炒概念的風格難以持久。
海通證券荀玉根認為,最近一週A股經歷前一週下跌後再次上漲,有些指數創了2月4日以來的新高,但是,海外疫情還在蔓延,歐美股市資本市場大幅波動,我們認為,A股還將反覆盤整,需保持耐心。我們前期多篇報告指出新冠肺炎不會改變牛市趨勢,但會影響牛市節奏,因為疫情使得企業盈利見底回升從2019Q3見底的圓弧形變成2019Q3-2020Q1的W型,牛市3浪被延後了。除非疫情在海外持續蔓延,無法得到有效控制並重新輸入到國內,那全球及中國經濟不能恢復正常運行,基本面難以企穩回升,牛市自然就不復存在了。
私募:從2月中旬開始已逐步降低倉位
值得注意的是,3月2日就有一傢俬募表示,從2月中旬開始,已經在趁著股市反彈逐步降低倉位。接下來,不會繼續增加股票倉位,同時如果股市繼續反彈還會擇機減倉。
其指出,一個月過去後的2020年3月1號這個時點,雖然中國的疫情發展受到了明顯遏制,不過全球蔓延的趨勢令人擔憂。接下來的兩週時間,可能是觀察是否發生全球大流行的重要時間窗口。一些觀點認為,全球央行會出手放水支持經濟成長。考慮到目前全球利率處於低位,各國央行彈藥已經不多。而本次疫情主要影響的是供應鏈和資本支出的信心,供應不足可能會造成通脹壓力,制約央行放水力度;而全球企業資本開支信心不足,可能使央行釋放的流動性只能進入資本市場短暫飲鴆止渴。疫情引發全球債務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在增加。全球經濟危機如果到來,往往會帶來難得的股市抄底機會。不過預測危機何時到來,就好像預測新型病毒何時爆發何時結束一樣,沒人能夠做到。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在危機來臨前,儘可能多儲備現金彈藥和流動性好的逆週期資產可以變現來抄底。
雖然連續多日,A股成交額突破萬億大關,不過從資金線來看,目前A股幾大指數的資金線均壓力不小。從創業板的資金線來看,前期突破2015年曆史頂部11%的幅度後,目前又回落到歷史頂部下方,從2月26日以來,資金線呈現流出的趨勢,因此這就無法判斷資金線是否成功突破歷史頂部。一般來說,在資金線歷史頂部位置,要麼是大頂,要麼是大牛開端,但由於本次無法證明突破歷史頂部成功,以及疫情的發展,這就為市場運行增加了不確定性。本輪創業板行情爆發前,出現了主力逆勢吸籌1年半的跡象,這與2005年和2014年爆發的牛市前一樣,這表明如果市場出現錯殺,應要敢於抄底。
A股萬億成交或難以持久
2月份以來,滬深股市成交活躍,兩市合計的單日成交金額創出了連續10個交易日超過1萬億元的紀錄。那麼這種巨量成交的局面還能不能延續呢?申萬宏源桂浩明認為,流動性的相對寬鬆是近期股市成交活躍,連續出現萬億級別成交金額的重要基礎,當然其前提是市場整體向好,股市展現出良好的財富效應。
如果這種巨量成交成為股市中的一種常態,那麼也就意味著市場得以持續有大資金流入,並且在盤中形成充分的換手,從而帶來價升量增的局面。不過,客觀而言,萬億級別的成交能夠維持十來天,其實是很罕見的,至少在現階段它不可能是一種常態,因此也就難以持久。
一方面,資金的流入不會是絕對均衡的,在快速流入一段時間後必然會出現放緩的局面,外部的流動性再寬鬆,對投資者進行高風險投資的推動作用,畢竟是有限的,並且會呈現邊際遞減效應。另外,吸引資金流入股市,並且頻繁進行交易的,在本質上是財富效應,但在市場上漲了一段時間後,由於指數進入相對高位,震盪自然會加大,通俗地講,賺錢會變得不再那麼容易,這個時候不但資金的流入速度會放慢,交易的活躍性也會降低,這就必然會使得成交有所降溫。
還有一點,以每天成交1萬億元的規模計算,那麼一天中通過交易佣金以及印花稅形式消耗的資金大約在16億元左右,這樣全年就是4000億元,相當於現在公募股票型基金淨值的10%左右,這顯然是市場所難以承受的。所以,無論是從流動性,還是從交易的角度,以及資金面,都可以看出這種巨量成交不可能是種常態,它會在特定的條件下發生,因此也會因為這種條件的逐漸改變而結束。
機構席位、兩融掃貨這些股!
在市場整體資金流出的趨勢下,那些逆向加倉的個股就值得注意了。
近日,睿遠基金董事長陳光明指出,目前相當多的熱門股處於高估狀態,巨大交易量和換手率體現的是眾多散戶參與投票的結果。一般而言這種狀態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在投資中,回報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一是企業自有現金流;二是以博弈為主賺別人家的錢;三是通貨膨脹的錢。第一類的錢既穩又安心,短期不會暴利,需要靠複利增長,但難度高,要看準企業的長期發展。第二類錢來得快,短期可能有非常高的回報,但持續性和穩定性不高,容易來的快去的也快。第三類錢是對長期拿抗通脹資產的一種回報。所以,不成熟的投資人,往往會使市場出現短期高估或低估,而長期投資者就是利用這樣的定價偏差獲利,這也是長期投資的必要性。
展望中長期市場,A股資本市場依然有長期慢牛的可能。長期而言,加大權益類資產是機構和個人的大方向。尤其在中國,優質上市公司沒有明顯的溢價,配置首選其中有成長潛力、並被合理低估的公司。H股是全球最低估值的市場之一,相對來講潛在回報率比較高。目前的市場情況整體而言,傳統產業頭部公司的性價比更好。
據證券時報報道,2月份至今,機構席位通過大宗交易買入南洋股份、順豐控股、世紀華通、晨光文具、三七互娛、完美世界等110只股票,合計買入135.42億元,約佔期間大宗交易總成交額的三成。分行業來看,計算機通信、軟件和信息服務、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文娛、醫藥製造、專用設備最受機構青睞。從機構買入金額排名來看,南洋股份、順豐控股、世紀華通排名前三,分別獲機構買入11.76億元、11.33億元、9.6億元。此外,獲機構買入超過1億元的還有沃森生物、完美世界、紫光股份、樂普醫療、首開股份、申通快遞、康龍化成等34只股票。
從兩融資金來看,數據顯示,2月初至3月初,A股的融資餘額累計增加近1000億元,期間淨買入的個股數量多達1022只。其中,多達305只個股的融資淨買入額超1億元,有6只個股的融資淨買入額超10億元,包括TCL科技、華天科技、中興通訊、中航飛機等。
近日,大禾投資胡魯濱應銀河證券邀請,舉行了一次線上投資分享會。他表示,(疫情)這個事情可能會影響全球其他國家的經濟,也可能進一步影響中國的經濟,但是從中國這一次的應對情況看,我相信最後疫情仍然屬於短期影響,它不會改變經濟的長期趨勢。到明年這個時候,我相信大家關注的肯定不是這件事,而是其他的事情了。我們花了一些精力去研究新能源行業、互聯網公司,還有一些傳統制造業、消費品行業。那種我們認為確定性高,收益又比較好的公司主要還是在兩個行業,就是消費品行業和傳統制造業。其他行業當然也有很多優點,但是我們覺得,它們要麼是競爭力不夠,要麼是價格太高,所以我們主要的配置還是在消費品行業和傳統制造業這兩個方向。
半導體行業並不是靠技術取勝,而是靠商業模式的壁壘取勝。世界上最賺錢的半導體公司是英特爾,它從設計這個環節就與微軟深度合作,所以它的生意其實是建立了一個生態,這個生態裡有芯片,有軟件。如果現在重新開發一套系統,這個系統當然也可以用,但是它上面沒有生態,沒有應用軟件的支持。所以在這裡,生態比技術更重要。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證券時報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閱讀更多 每經牛眼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