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數民族現在還有男人坐月子這種風俗嗎?男人坐月子,女人會是怎樣一種感受?

勒克兒


要說起男子“坐月子”的風俗,其實早在古代社會就有了。 比如:

1.《異物志》記載:“獠婦生子即出,夫憊臥,如乳婦,不謹則病,其妻乃無苦。”
2.李宗《黔記》載郎慈苗:“婦人產子,必夫守房,不逾門戶,彌月乃出。產婦則出入耕作,措飲食以供夫乳兒。”

學者、專家將這種現象稱為“產翁”習俗。

“產翁”具體指的是什麼?

西方國家將“產翁”一詞稱為“couvade”,指“父親坐褥育兒”之義。通俗來說,產翁的意思是說男子通過模仿女性生育的場景,替妻子臥床,以此來強調孩子是父親的。

男人坐月子期間,將會得到格外的照看和護理,親朋好友來探望,也會向男人表達祝賀,而生孩子的婦女,則需要忙前忙後,操勞各種家務事,工作事情。

“產翁”習俗並不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這種習俗在世界其他地區也出現過,比如西歐地區古代的伊比利亞人、非洲西海岸的部分居民、亞馬孫河流域的印第安人等都有產翁習俗。

西南少數民族現在還有男人坐月子這種風俗嗎?男人坐月子,女人會是怎樣一種感受?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各地風俗也是千奇百怪。據瞭解,西南少數民族男人坐月子這種風俗目前還是有的,比如在我國雲南大理以西一個叫“卡丹丹”的地方,就還存在這樣的風俗。妻子生了孩子之後,由丈夫來照顧撫育孩子,妻子則伺候丈夫,幹家務活兒。

對於這種做法,女人的感受肯定是難受,畢竟剛生完孩子,需要被照顧的是母親,而不是父親。父親代替母親坐月子,這無疑是剝奪了母親的休息權。要說女人懷孕本身就不容易,十月懷胎,經歷各種磨難痛苦,終於把孩子順利生下來了,結果卻沒能好好休息,反而要伺候老公和孩子,這換誰心裡肯定都不太樂意。

做女人不易,做母親更不容易,男人應該多體諒女人,而不是坐享其成!



文 | 一木君

【以上僅個人觀點,若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一木MU。】

讀書文史


說實話,如果不是有古籍記載,我是無法相信的,一個女人懷胎十月,忍受比打斷10根肋骨還要厲害的疼痛生下孩子,然後等到月子裡要好好休養生息的時候,卻需要下地勞作,男人卻在家坐月子。這樣的事情太匪夷所思了,如果真的存在這樣的情況,我希望能穿越回去做一個男人。

不過現在的社會當中確實也存在著,女人坐月子,卻把老公也養肥了的情況,不過要完全讓男人躺在床上坐月子,女人出去工作回來還要哺乳的話,我想沒有幾個人願意吧。娃自己生,活自己幹,那還要男人來做什麼?

其實如果男人真的能坐月子,能不能也讓男人生下孩子,不能光享受坐月子的好,也得體驗下生孩子的痛吧?!

之前寫過一個男人體驗分娩鎮痛儀的問答,很多男人堅持到宮口開2指就直呼受不了。

女人的生產之痛是無法想象的,作為男人,還是多多體諒一下妻子吧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0-6歲育兒知識分享,如果你有育兒困惑,歡迎關注、留言!

希媽育兒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如果你辛苦生完孩子,得不到充分的臥床休息,反而還要去幹重活,不能沾涼水等勞作,照顧一個假裝生孩子的男人,你會有什麼感覺?

曾經,雲南大理以西一個叫“卡丹丹”的地方,在這裡,孕婦分娩後就馬上起床,她會把嬰兒洗乾淨包好,然後交給丈夫,在此後的40天裡,由丈夫護理嬰兒,親戚朋友都來向丈夫道喜。妻子不但跟以往一樣要做家務,還得給孩子哺乳,並且還要照顧 “坐月子”的丈夫。我國 僚、傣、仡佬等民族曾流行這種習俗。 這種丈夫“坐月子”的奇特風俗叫“產翁制”,有又叫“苦娃達”


在國外也有男人坐月子的記載,在法國與西班牙交界的巴斯克人中也有男人坐月子的習俗,在印度南部也流傳這種男人做月子的習俗,這是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時的特殊情況,在母系社會,人們對母親的敬仰是包括生育的,為了確定父親的絕對地位,就產生了“產翁制”。男人為了繼承母系社會女人的權利,和人口關係,所以才會有男人代替女人假裝生育坐月子的“產翁制”。

男人這是在奪權的過程中使用的伎倆,妻子生孩子,男人做月子,真羨慕男人不用經歷痛苦就能坐享其成。

在男人做月子的同時,也期望男人能經歷孕吐的難受,睡不好覺的疲倦,生孩子撕心裂肺的痛,喂孩子奶被寶寶咬的疼,乳腺炎的痛,如果男人都可以經歷,我願意去伺候他月子,不會在你難受的時候說你矯情,並且全方位去呵護你!

小羽媽是國高級育嬰師,有十年的母嬰護理經驗,學前教育專業,多網絡平臺撰稿。關注媽媽健康和寶寶成長,同時也是二胎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銀花育兒


西南少數民族現在還有男人坐月子這種風俗嗎?男人坐月子,女人會是怎樣一種感受?

男人坐月子,你聽說過嗎?出於好奇查閱了一些資料,在人類歷史上並不是一種個別或偶然的現象,它曾在許多民族中普遍而長期地存在過。

1、習俗的現狀

不少中外典籍對我國南方及西南少數民族曾經盛行的這一習俗,也都作了較為詳盡的記載。在我國雲南大理一個叫“卡丹丹”地方,一直保留著男人做月子的習俗。

2、習俗的來源

這一奇葩的習俗怎麼來的呢?是這樣的,我國遠古人類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男權時代開始,那時這種習俗叫“產翁制”。由於男人在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等多個領域都擁有重要地位,而婦女的勞動則成了可有可無的附屬品。這時的男子逐漸成了家庭的核心,正因為這樣,男人們想改變子隨母姓的現狀。

但是畢竟孩子不是男人生的,於是男子在其妻子生產期間,模擬妻子分娩的產翁製出現了。男人們用這種方式,向人們展示,生孩子的是我,孩子要隨我姓。

3、習俗的問題

生完孩子才是真的到了地獄,馬上起床,把孩子洗乾淨包好,交給男人。繼續幹家務,還要給新生兒餵奶。最難以忍受的是,還要給男人把飯送到床前,要多殘忍有多殘忍。這是為什麼呢?好事全讓男人佔了,女人地位怎麼就這麼低呢?

俗話說,做戲做全套,那就應該讓男人們也感受一下餵奶的滋味、感受一下生孩子後身材走樣、感受一下產後抑鬱別人還嫌你矯情。

加入J媽《養育聰明寶寶》粉絲圈,點擊加入,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男人坐月子,這要是在我們大東北可能會被孃家人打斷腿吧哈哈😂

不過真的很多少數民族的一些習俗是大眾無法理解和接受的,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是那裡淳樸的民風、勤勞的匠人、美麗的姑娘,而他們真正的文化、習俗我們並不瞭解。

不去評判別人的信仰,只是覺得女人蠻可憐的,懷胎十月,在鬼門關走了一圈才生下了孩子,不能休息不說,還要照顧一個假裝懷孕的男人,而他的工作只是在床上躺著抱著孩子接受族人的祝福...

我不知道那裡的女人們會是什麼感受,也可能代代如此,大家覺得很正常,就像那天看了一個視頻,國外的一個地方習俗是在脖子上套環,據說威望越高環越多,旁邊的小女孩幾歲的感覺也被套上了,我們覺得很可憐,但人家世世代代都是這樣。

就像我們古代的裹腳一樣,希望這些對身體有傷害的習俗都能隨著時代進步摒棄掉。包括女人不能坐月子還要伺候男人這個事,等什麼時候男人能生孩子了,他們經歷過孕吐、各種疼痛艱難的生下孩子再說吧。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啥?女人受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辛苦之後,還要男人來坐月子,女人幹活,有沒有搞錯?!

本來生孩子就是一件身心俱疲的事情,需要好好休息和調養才是,怎麼反過來臥床休息的是男人,而幹活工作的反成了女人呢?

別說,這事兒還真實存在,而且就算是現在,這種事兒也在西南少數民族當中存在著。在這裡,產婦分娩後就馬上起床,她會把嬰兒洗乾淨包好,然後交給丈夫。在此後的40天裡,由丈夫護理嬰兒,親戚朋友都來向丈夫道喜。妻子不但跟以往一樣繼續料理家務、耕作勞動,還要給孩子哺乳,並且要把飯送到床頭給“坐月子”的丈夫吃。

究其原因,男人坐月子是原始社會父權制與母系制較量的產物。人類最初的婚姻制度是母系制與氏族群婚制,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權制建立後,男人便通過“裝產”讓世人相信,他才是生孩子的人。你說可笑不可笑?

記得那會兒閨蜜生孩子,側切縫了好幾針,而且傷口一直不好,最後又拆了重新縫的,閨蜜說那幾天簡直是煉獄般的生活,如果還要下地幹活做家務,想想都無法忍受,如果男人也想坐月子,最好連分娩的疼痛還有孕吐等孕期反應一起包了吧!

我是沐沐,一名90後寶媽,多平臺原創撰稿人,堅持科學育兒,歡迎姐妹們一起討論育兒和孕產方面的各種問題,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沐依蘿


西南少數民族現在還有男人坐月子這種風俗嗎?男人坐月子,女人會是怎樣一種感受?

坐月子不是女人的事嗎,為啥男人要坐月子呢?看到這個問題,幫媽忍不住查閱了相關資料。沒想到,還真有男人坐月子這回事。


男人坐月子的情況,在古代父系社會就有。也正是為了確立男性的位置,才出現了男人坐月子的情況。在古代,這種現象有個貼切的名字,叫做“產翁制”。即女性生活孩子後,男性要假扮成產婦,“裝作”不舒服的樣子,代替女性坐月子。整的像是男人懷孕了一樣。而女性則要完成男人的工作,例行外出勞作,還要照顧老公“坐月子”。這聽起來簡直是不可思議。

除了古時,現如今部分少數民族仍保留又這種奇葩的習俗。而且不僅國內,國外也很多地方也有這種習俗,只不過有的不是丈夫坐月子,而是爸爸坐月子。


產翁制的形成無疑是想表明父系社會下男性的重要地位。是典型的男權主義社會。真慶幸自己沒出生在那個時代。想想自己辛辛苦苦的生下孩子後,還要下地勞作,反倒是沒怎麼出力的丈夫享受被照顧,這真是太顛倒黑白了,新時代的女性絕對無法接受。


如今大部分地區都已經廢除了產翁制,男女平等的思想也越來越被認可,甚至新時代,女性的地位要優越於男性。女性生子本就不容易,希望各位準爸爸在妻子生孩子的時候,能停下手中的工作,好好照顧她們,產後也要更加關愛,幫助她們儘快恢復好身子。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孕嬰幫幫媽


西南少數民族現在還有男人坐月子這種風俗嗎?

有的。

這種丈夫“坐月子”的奇特風俗叫“產翁制”,又稱“產公制”、“苦娃達”。

是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男人為了表明自己取得了絕對的掌控權的一種表現方式。

有些習俗不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改變的,目前在我國西南地區,還是有壯族、傣族等少數民族,生完孩子之後,男人裝產婦抱孩子,女人出外勞作。

男人坐月子,女人會是怎樣一種感受?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這是他們老祖宗留下的傳統,一輩輩的就這樣過來的,所以當地人,無論男女應該已經習以為常了。

根深蒂固的習俗在這裡,能有什麼感受?

當然是認為一切是正常,可以接受的。

如果哪家男人不坐月子,還會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


當然,換成我們其他人,一方面會覺得匪夷所思,另一方面是好氣又好笑。

生孩子受苦的不是男人,給孩子餵奶的不是男人,怎麼女人生完孩子不休息,反而男人臥床休養,還要人伺候呢?

真是會想啊!咋不上天呢!


總之,我們尊重他們的傳統,但我們也有自己的習慣。


本文為清心無礙原創,手打不易,歡迎轉發,抄襲必究。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清心無礙


歡迎閱讀,我是夜芒星。如果你生了孩子卻不坐月子,還得去做家務,伺候你的丈夫,你能接受這種方式嗎?這些天,聽聞西南少數民族有男人坐月子的習慣,我很震驚,於是好奇地檢查了一些信息,還真有其事。但是不要覺得這個“坐月子”是一個男人專門在家伺候月子,或者由於產婦吃不下太多飯,男人吃太多導致發胖。這種“坐月子”是男人假戲真“坐”,而不是女人來坐。

有一個地方,在雲南大理的“卡丹丹”少數民族,當地人一直保留著男人坐月子的習俗。在婦女分娩後,立即起床洗乾淨孩子幷包起來,最後將其交給丈夫。男人“坐月子”為期40天,護理新生嬰兒,親朋好友都上門向男方道喜。而女人,則像沒有生過孩子一樣,繼續做家務,還得餵養剛出生的嬰兒,最難以忍受的是還得在床前給老公準備好飯菜,這對一個女人來說是多麼難受。

生孩子並不容易,坐月子更是艱難。生完孩子的女人,彷彿是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忍受著打斷10根肋骨的痛苦,好不容易才保住了性命,就期待坐月子能好好恢復一下身體。現實是生完寶寶才真的進入了地獄,照顧孩子,做家務,還得為一個假月子的丈夫服務,也真是醉了。

女人生完孩子後,身體器官受損,體力精力都不如以前好,子宮需要六週時間才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每個關節都被打開了,如果見風見水,很容易出現骨骼疼痛。腰部也很不舒服,這時候如果還乾重活提重物,會增加腰部的負擔,以後就難恢復了。走路還不能走得太快,不然會感到頭暈目眩,平常感覺很冷,但動不動又滿身虛汗。

可以說月子期間女人的身體非常虛弱,俗話說“月子病月子養”,月子都不能坐,身體又該如何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生完孩子後,每天還得喂孩子奶,每次得喂上1小時,約2個小時就要喂上一次,無論白天或黑夜,餵奶的頻率都不會差太多。剛想要睡覺時,孩子又醒了,每天都很困睡眠嚴重不足。抱著孩子給孩子餵奶也是要有強大的精神動力支撐,否則早就垮掉了。許多母親都說,生完孩子後,特別是在第一個月,感覺就像有一口仙氣吊著,隨時都會倒下。

每個生了孩子的女人都很難受,如果再讓生下孩子的女人做家務還得服侍她老公,這身體得有多強壯?內心得有多強大?不知道當地女人的身體怎麼樣,反正如果換做一般的女子,怕是會直接累倒在地上,再也不想要孩子了。

為何好事都讓男人佔了,女人既受罪還受氣,地位如此低呢?如果非要讓男人去坐月子,不如就來一個全方位的體驗,讓男人也感受一下每個月來大姨媽的不適,感受十月懷孕的辛苦,感受分娩的疼痛,感受餵奶的滋味,你們說同意麼?感謝閱讀,我是夜芒星。


夜芒星


西南少數民族男人做月子那是真事,以前是一種習俗,不過要問女人什麼感受,擱現在的話,估計鍵盤、遙控器、榴蓮都得賣脫銷。

女人生孩子那麼辛苦,得不到調養,還得下地幹活。結果男人偷起懶來,在家帶孩子,這確實不可思議。不過這事在古代還是有緣由的。


在中國古代坐月子的男人叫產翁,治水的大禹在神話故事裡描繪的就是從他父親鯀的肚子裡生出來的。史書上也有這樣的記載。明代錢古訓《百夷傳》提到了傣族,還有清代李宗昉《黔記》提到貴州威寧苗族,都有丈夫替老婆坐月子的習俗。

不光中國有,美洲、歐洲都有過這種習俗。譬如以前歐洲的巴斯特人,就是男人坐月子。作家沙爾.弗勒克曾做過描述:“ 當女子生了小孩,是父親坐床上,父親還假裝疼痛,家人也是照顧父親,好像真是父親生了小孩子。並且鄰居來賀喜的對象也是父親,而母親好像沒事一樣,仍然是專心去做她的家務。”是不是很有意思?

其實有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遠古時代母系社會時,女人生孩子在家享有特權。後來向父權社會過渡時,男人生不了孩子怎麼辦呢?於是就只有裝產。他要通過坐月子讓他人相信孩子是他生的,他對於小孩的父權也等同於母親對小孩之權。

其實說到底就是母系社會男人地位太低,後來通過裝產爭奪一點權力。像現在女人地位越來越高,不知道以後會不會男人還會坐月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