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晚上睡覺總要吃奶睡,怎麼辦?

amaocc


吃奶對寶寶來說,是一件多麼舒服的事情,媽媽的懷抱、嘴裡的美味、全身心的放鬆……而且,夜奶含有助眠及對大腦有益的物質。嬰兒、學步期兒童(大約0-3歲)因為發育中有多種需求,有規律的夜奶是正常的。如果寶寶吃奶入睡後,睡得很踏實,那麼媽媽也不需要把夜奶當成一個完全不可觸碰的禁區。因為母乳餵養不僅提供身體生長,互動過程還幫助寶寶的運動、情感、認知、社交技能等不同神經形態聯結。,

但是,很多媽媽們糾結著寶寶為什麼會要夜奶,要不要給寶寶戒夜奶。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寶寶為什麼需要夜奶,都有哪些夜奶類型。

第一種夜奶:飢餓型夜奶----吃不飽

1. 寶寶晚餐沒吃飽,或者是吃得太早了,還有就是能量不足,真的餓了,夜奶就成為必不可少,媽媽你不能讓寶寶餓著肚子過夜啊!

特別是0—3個月的小寶寶,每次吃奶量少,但是身體生長髮育快,要求能量補充要充足,每晚夜奶2—3次都是正常的,小寶寶吃奶吃睡著,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且,新生兒可以通過吮吸獲得情緒安撫。

2. 消耗大:真的餓啦,需要夜奶加餐!

寶寶白天運動量大,特別是開始爬行、學步後,運動量增大致使能量消耗大,輔食添加和奶量供應的熱量不足以維持寶寶整夜安睡;

冬天天氣寒冷的時候,需要增加夜奶來抵禦寒冷,因為身體熱量消耗也比較大;

寶寶處於猛漲期時, 對能量的需求量增加,奶量增加;

3. 渴了:天氣乾燥,需要夜奶來解渴!

寶寶還有一個需求,就是口渴了,尤其是在天氣乾燥,或房間開了空調或暖氣的時候,這時候寶寶更需要補充水分,通過吃奶來解渴是最方便的。

第二種夜奶:安撫型夜奶

查崗型,這在媽媽已經開始上班了的寶寶比較常見。寶寶心裡怎麼想啊?

· 白天媽媽沒怎麼陪我, 想媽媽了;

· 白天媽媽不見了,寶寶怕媽媽又不見了;

· 媽媽只有晚上才好好陪我玩,所以我醒來找媽媽玩,邊玩邊吃奶;

· 這麼安靜,我聽不到媽媽的心跳和媽媽的呼吸,我害怕媽媽不見了;

· 這麼黑,我看不到媽媽了,我要確認下媽媽在不在;

· 以前媽媽都是緊緊的摟著我睡,怎麼今天沒有,我要看看媽媽在不在;

寶寶想媽媽,怎麼辦?打卡啊!吃奶啊!只有吃奶才能把媽媽留在身邊,才能安慰寶寶想要媽媽一直陪在身邊的小心臟。這時候,媽媽的乳頭是人肉安撫器。

安撫型:孤獨,寂寞,害怕

寶寶在晚上產生害怕、孤獨的情緒的時候,沒有什麼比投入媽媽懷裡,美美的吃上幾口奶更好的了。

第三種夜奶:給錯型夜奶

寶寶可能不舒服,比如感覺熱了,想換尿不溼了,想翻個身,或者也只是想要媽媽抱抱,但是媽媽卻給ta塞奶。媽媽可能是沒弄清寶寶的實際需求,以為寶寶只要一哭一動,媽媽就認為寶寶像新生兒那樣醒來就是想吃奶,於是趕緊塞奶。對於寶寶來說,何樂而不為呢,有奶幹嘛不吃呢?好吧,好吧,我是被動接受夜奶的哦!

第四種夜奶:習慣型夜奶

以前在這個時間點媽媽就給我吃奶;

以前在這個時間點媽媽就給我換尿布,換完就給我吃奶;

有好多天我要什麼媽媽都給塞奶,是不是每天這個點都給塞奶?

以前醒來都是含著奶再睡,今天為什麼就沒有啦?為什麼呀?寶寶不幹了!

對於上述類型的夜奶,需要先分析清楚寶寶的夜奶需求類型,區別對待。

如果是飢餓型夜奶,那是沒有必要戒的。為了滿足寶寶的生長髮育需要,只好暫時辛苦一下媽媽啦!

對於後面的三種類型夜奶,只要母嬰彼此都沒有意見,那麼夜奶也不是問題。只有確定了孩子是已經把夜奶當成一種安撫需求、吮吸需求時,媽媽才需要考慮戒除夜奶。特別是頻繁夜奶導致媽媽過度勞累,就要考慮採用其他方式來替代乳頭安撫寶寶。

對於上班族母乳媽媽,平常白天在公司吸出奶冰包帶回家,第二天白天家人熱一熱用奶瓶給孩子吃,所以親喂的機會不算多,早晚的親喂時光,有利於增加孩子的幸福感、安全感、母嬰親密關係,同時增加一些親子互動活動,高效陪伴寶寶,儘量降低寶寶分離焦慮,減少“打卡”次數。


王榮輝快樂育兒


我覺得這就要在睡前把寶貝一次性的餵飽,直到他自己不吃為止。然後晚上睡覺的時候,如果能夠與媽媽分開睡更好。他如果半夜醒來,看見媽媽在身邊不給他奶吃,有時候是沒完沒了。有時候在媽媽的身邊,也不要他一哭有尋奶的意識,就趕快餵奶。最好是延遲一會,如果他還是要吃,那麼這個時候就滿足他。


其實小孩子兩個月之後,就儘量能夠斷掉夜奶,這樣的話,孩子的睡眠很好,有利於他的健康的成長,有利於他身體的長高。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祝你的寶貝健康成長。

我是睿心媽媽,今日頭條育兒問答達人,今日頭條原創作者,期待你的關注、閱讀、收藏、分享、轉發、評論、點贊。


睿心媽媽


跟我家的一模一樣,也是一直奶睡才能睡著,這樣做,前期大人比較輕鬆,側身一睡,寶寶睡自己的,大人可以騰出兩隻手幹別的,但是最近我發現,隨著寶寶慢慢的長大,入睡也變的比較困難了,含著奶至少一個多小時才能撥出來。

我的做法是,我之前是側躺著哄寶寶睡的,現在都是做起來抱著她,一邊輕輕搖,一邊哼著兒歌,這樣慢慢就睡著了。

如果寶媽想要給孩子斷奶,建議您先斷白天的,然後在慢慢斷晚上的,不要一下子給斷掉,這樣寶寶和大人都難以接受。


馨話社


不知道寶寶多大呀,很多孩子小的時候都是這樣的,夜裡要吃好幾次奶,每次睡覺都要靠吃奶才能睡著。其實孩子大一些,就會慢慢的改變這些習慣。我家孩子,在一週三個月的時候戒掉母乳的,後來自然而然的也就沒有吃奶入睡的習慣了。如果寶媽不想這樣,其實可以在孩子吃完奶之後陪她玩一會兒,不要讓他含著乳頭入睡。只是開始可能比較困難,多幾次就習慣了,也就好了。


violet0221


有些媽媽過於疼愛寶寶,平時不讓自己的心肝寶貝哭吵一聲;

為了安撫寶寶,寧願讓他含著奶頭,趕緊睡覺。

殊不知,不知不覺的行動,其實已經有了問題——寶寶晚上睡覺不吃奶就不睡。

這種安撫寶寶入睡的方法是不衛生的,也是不科學的。

這樣,不但打亂孩子定時進食的習慣,日子久了,就易造成消化不良,嚴重的可造成營養不良;

再者,因為媽媽白天工作都比較勞累,晚上熟睡後,乳房容易壓迫孩子的鼻孔和嘴,從而影響了寶寶的呼吸,嚴重的可造成窒息,這可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所以,即使你的寶寶不夠安靜,為了寶寶的健康和安全,還是千萬不要讓嬰兒含著乳頭睡。

那麼,寶寶哭鬧,不讓吃奶就不肯入睡怎麼辦呢?

其實,媽媽可是試著用這幾個小方法:

一、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二、給寶寶唱唱小曲,或輕輕地拍拍著他,漸漸寶寶便能甜美地入睡。

三、給寶寶一個安撫奶嘴。

四、臥室有睡眠的氣氛。寶寶睡覺的時候,窗簾要拉上,燈光要暗一些,降低音響的音量。

五、睡前禁止寶寶做劇烈活動,以免引起寶寶過度興奮,難以入睡。

六、可以嘗試讓寶寶單獨睡在嬰兒床上,使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育兒教子


小寶寶吃奶入睡主要有兩種情況:1、吃著吃著就睡著了;2、要睡覺必須得餵奶才能哄得著。媽媽要區分情況和寶貝的年齡,採取不同的方式處理。


吃奶對於小嬰兒來說可以算是“重體力勞動”,尤其是吃母乳開始時候挺費力氣,所以常有吃著吃著就睡了的現象,有時候沒多久就醒了又要吃。這種情況通常隨著寶寶不斷長大,通常幾個月後就沒問題了,不用擔心也不必刻意處理。

從半歲左右開始,如果小寶貝持續奶睡的現象就應該小心了,假如不能及時調整容易養成不良習慣,而且長牙之後還特別容易誘發齲齒。背後的原因簡單說主要也是兩種情況:1、因為寶寶睡眠調節功能還不成熟,從覺醒到瞌睡再到淺睡-深睡各個環節會遇到各種困擾,吃奶既能消耗體力又能穩定情緒,吃奶就成了睡覺的“引子”;2、寶寶渴望媽媽能夠陪在身邊入睡,特別是入睡過程中曾經有媽媽離開的“危險”經驗,他(她)便用吃奶的辦法牽住媽媽。無論哪種情況,主要問題在“睡”和陪伴而不在“吃”本身。



為了改掉寶寶吃奶入睡的表現,同時防止奶睡造成齲齒等健康損害,半歲之後家長可以採用以下辦法幫助寶寶調整改善:

第一, 先把吃奶和入睡分開,就是想辦法讓寶寶吃完奶一定睜開眼醒一會兒,如果寶寶堅持想睡可以試著捏捏耳垂或者喂點溫開水,然後再哄睡;

第二, 逐漸在吃奶之後和入睡之前安排一些適宜的活動作為睡眠序曲,比如用溫熱的毛巾擦手腳,播放寶寶喜歡的音樂和兒歌,媽媽給寶寶講個簡單故事等等,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慢慢養成習慣;

第三, 長牙之後每次吃完奶都清潔口腔,最初可以只是喝一點白水,之後可以用淡鹽水紗布或指套牙刷幫寶寶清潔牙齒,等孩子長大一些就教給他(她)漱口刷牙,而且每次進食之後都要堅持;

第四, 白天充分活動,飲食注意養成規律,入睡時不要過度哄慰而是要陪著寶寶並讓他們自己學習鍛鍊進入睡眠狀態,三管齊下就能夠穩定孩子的生活習慣。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半歲之內以寶寶舒適為主不必刻意強求,半歲到一歲半注意逐漸調整改善至少不能養成壞習慣,一歲半以後要穩定的陪伴並嚴格限制奶睡。只要讓寶寶感到親人穩定的關愛同時採取一貫的行為,類似的問題就不會糾纏不休。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幫助寶寶戒掉奶睡行為呢?建議如下:

  • 媽媽最好嘗試迴避。

很多寶寶都是跟媽媽一起睡覺,家長們可能覺得這樣能更方便、更好地照顧寶寶,但這樣很容易會讓寶寶形成依賴心理。

這時可以嘗試讓爸爸或者其他家人接手寶寶的哄睡工作。

給寶寶洗好澡、刷好牙後,可以讓爸爸或其他家人跟寶寶玩一玩,例如,讓爸爸給寶寶念故事書、唱歌或聊天說話,在寶寶有睏意後讓他伏在爸爸肩頭,爸爸輕拍寶寶背部來哄睡。起初寶寶可能不接受,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效果。

另外,夜間睡覺最好能將媽媽和寶寶分開,讓寶寶睡自己的小床,或者由其他家人照顧。媽媽定時去餵奶,待寶寶適應後逐漸拉長餵奶時間,直至斷夜奶。

  • 輔以安撫奶嘴

家長適當地使用安撫奶嘴可以撫慰寶寶的情緒,幫助寶寶安靜入睡。

而且,吮吸安撫奶嘴,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幫助寶寶訓練舌肌。

通過對舌肌的訓練,可以使寶寶舌頭的精準控制得到提高,能夠幫助寶寶在進行咀嚼運動時,

用舌頭來促進食團的形成和向後運送的能力。

不過家長在挑選安撫奶嘴的時候需要注意型號的選擇。

首先,儘可能選擇和媽媽乳頭形狀相似的奶嘴,有助於寶寶適應和接受;奶嘴型號的選擇上寧小勿大,而且無需按照月齡更換型號。

第二,要注意保持奶嘴清潔,做到每天定時用開水衝燙安撫奶嘴,並最好保證兩個月左右更換一次。

另外,安撫奶嘴的使用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在2-2.5歲時最容易戒除。

如果寶寶慢慢能夠在不需要安撫的情況下睡整覺,家長就可以慢慢幫助寶寶戒除安撫奶嘴。


崔玉濤育學園


寶寶晚上吃奶睡,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改善。

一是,寶寶還小沒有斷奶,睡覺前喝奶是正常的,那時的娃兒本也是吃了睡,睡醒了吃。不過每次喂完奶記得用奶瓶喂一點溫開水以做漱口用,也當是補充水分。

二是寶寶斷奶期,就需要寶媽進行迴避了。睡前的小份奶粉泡著喝點,再喝點水,慢慢也就習慣了。想那時自己娃兒,玩累了倒頭睡。

娃兒睡的不久,需要看娃兒年齡。幼兒時跟著年齡成長而加長每次的睡眠時間,但是總睡眠會減少。話說剛出生時,娃兒基本就是兩小時一充電的模式。如果長大了點依舊淺眠,那就需要關注下是否有不舒服,或者是沒有吃飽。

祝娃兒健康成長!


琴清寶媽米婭


這個很大程度上和媽媽的餵養方式是有一定關係的。

要知道,孩子並不是每次睡覺的時候都是需要吃奶的,而是媽媽為了讓孩子更好的睡覺,而在孩子睡前給孩子餵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睡覺必須要吃奶的習慣。

怎麼才能斷夜奶呢?

其實,醫學上並沒有“夜奶”的概念,就因為頻繁的夜醒讓寶寶吃奶,形成寶寶的習慣後,到一定程度,讓媽媽發覺,哦,我的寶寶不能再吃夜奶了。

斷夜奶很簡單,“哭聲免疫法”,讓寶寶哭,哭累了自然就睡了。可媽媽受不了了。媽媽受不了,只有等到你哪天累了睡著了不理會寶寶,寶寶自然也就睡著了。

所以還是上面講到的,要讓寶寶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睡覺規律了,自然這些問題就解決了。


小太陽兒童健康


奶睡也是寶寶入睡的一種方式,去寶寶還小如果不能自主睡眠,抱睡和奶睡可以有助於寶寶更安心的進入深睡眠,睡得更香,這樣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會更好哦!寶媽沒必要過分糾結煩惱。每個寶寶都不同,他們知道怎麼樣睡覺更舒服,更適合自己,等寶寶大些自然就會離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