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作為家居博主,NAS之前確實是我的知識盲區,所以本篇文章是以一個純小白的角度,從零開始研究NAS,將自己的心得分享給大家。有些點可能在大神的眼裡覺得很low,但是卻非常適合和我一樣之前沒接觸過NAS的新手閱讀,希望我們都可以儘快的玩轉nas,享受nas。

全文6000+字,80+圖,為了方便閱讀,先附上腦圖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屬存儲)按字面簡單說就是連接在網絡上,具備資料存儲功能的裝置,因此也稱為“網絡存儲器”。

簡單說就是網盤,這是NAS核心功能,方便存儲,數據安全性高。運用場景就是存文件,珍貴數據,收藏經典高清電影等等。然後你們家的所有設備都可以方便快捷的共享訪問。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注:紅線為USB連接,藍線為wifi或網線連接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01. 備份照片及重要文件

這也是很多人購買NAS的最主要原因。隨著手機拍照效果的提升及筆電輕薄化導致內存的降低,需要經常進行備份。移動硬盤也可以備份,但不穩定不可靠;百度雲,360雲等大容量雲盤讓人崩潰的下載速度也不夠實用,並且隱私也是個嚴重的問題攝

02. 影音多設備共享

平時下載收藏的電影,存儲的照片和音樂想在家裡的任何房間,隨便用電腦,電視,手機,iPad觀看。

03.24小時持續下載

經常下載文件的。把下載任務添加到NAS的下載任務中就可以不用管了,NAS24小時不停賣力幹活,坐等完成就是。

04.遠程訪問及管理

想不在家的時候也能管理和使用存放在家裡的這些文檔,視頻和照片的。


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是:在辦公室發現一個想下載的視頻,遠程連上家裡的NAS,要求它下載。下班回家,已下載完畢。當天在辦公室工作電腦上處理的文檔需要備份或者回家繼續處理的,它已經自動的同步或備份到家裡了。手機拍攝的照片,早已自動備份到了家裡,根本無需自己做任何操作。回到家裡,想聽音樂,用手機或iPad把存放在NAS上的音樂串流到無線音箱上隨便聽。家裡三個人,想看1080p的高清電影,各自選擇在電視,手機,電腦,還是iPad上看,連上NAS,一切隨意。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01.軟件層面

相信我說威聯通和群暉的NAS系統是當今最主流的nas系統,哪怕是在槓精最多的平臺也不會被噴吧?(像U-NAS、Windows Home Server、FreeNAS、XigmaNAS等等這些小眾系統,小白基本聽都沒聽過,更多隻存在於高玩的著作裡)正是因為主流與普及,才會有了黑群暉和黑威聯通的出現。

注:黑XX即非官方的產品,所搭載的操作系統是經第三方人員修改後用非官方的方式安裝,並未經官方支持。雖然在形式上實現了和官方產品類似的功能,但是由於硬件是自己搭建,系統由未知來源的第三方提供,無法升級且隱患未知。

也感謝威聯通和群暉對其盜版的寬容態度,可能正是因為有了越來越多的入門新手體驗過盜版系統之後才轉投了正版的懷抱,這可能就是「試用裝」的神奇作用。

所以對於新手來說,不想投入太多的精力來折騰,正版系統絕對是你的不二選擇。等漸漸熟悉NAS之後,可以再搞些小眾系統加DIY硬件找找樂趣,輕度用戶真的犯不上。

02.硬件層面

①DIY方案

由於「礦難」的發生,撿「礦渣」組nas的人越來越多,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2、3百塊錢就能淘到一套,好多賣家還給你刷好了“黑裙”寄過來。

注:不知道「礦難」是什麼意思的,可以百度下「蝸牛星際礦機騙局落幕:800的機器最高騙到20億」,和「翻車訊」差不多。

缺點也很突出,搭配的硬件質量堪憂,買回來之後如果想穩定使用,除了殼子基本都要換一遍(風扇和電源必換!),所以對於新手來說,挺耗神的。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②官方成品機

前文已經提過的威聯通和群暉系統,其實就是基於其主機而衍生出來的。NAS主機的硬件成本並不太高,而能夠賣出如此高的溢價完全是因為正版系統,如果說是買系統送硬件是不是更能夠接受呢?

所以如果放棄DIY,想買成品機的話,直接在群暉和威聯通之間選一個就好了。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兩個品牌無論是NAS系統還是硬件配置都是可圈可點的,不分伯仲。如果非要說差異化的話,那麼群暉在系統層面上對新用戶更加友好(這也是為什麼“黑裙”用戶那麼多的原因了),而威聯通的話可能是給企業供貨多一些,系統的可設置選項非常詳盡,所以很容易“嚇”到新手,哈哈哈,不過威聯通的硬件配置普遍要高於群暉,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性價比。

至於買哪家的話,大家各取所需吧。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01.硬盤(必買)

可能很多新手在入坑之前還不知道,上文截圖所列的所有nas僅僅是主機的價格,而如果想正常使用NAS的話,硬盤可能是更大的一筆花銷。根據硬盤種類(固態>機械)、容量(越大越貴)、產品線(黑、紅、綠、藍)等,價格不一。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①硬盤種類

如果沒有強烈的nas便攜移動使用需求,推薦使用機械硬盤,作為儲存介質,首先單位容量價格上就要優於固態硬盤,其次從安全性上來說,固態硬盤一旦燒燬會有很大概率根本無法恢復數據的,機械硬盤雖然開盤也不怎麼便宜,起碼數據大概率可以恢復,畢竟數據無價啊!

②硬盤容量

4T起步吧,隨著成像技術的不斷提升,影音及照片的體積也越來越大,但是NAS的盤位是有限的,所以單塊硬盤的容量就很重要了,所以建議一步到位,免的後期不斷升級。像我買的雙盤位nas,現在先用兩款8T的黑盤頂著,又入了兩塊12T打算長用。相比盤位,硬盤就不算貴了。

③硬盤產品線

以西部數據為例,根據硬盤的使用環境,就劃分了五大品類(綠、藍、黑、紅、紫、金)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紅盤是專門為NAS設計的,黑盤和金盤是發燒友級別,價格比紅盤要貴,雖然性能更強,但是我強烈不建議使用黑盤!我現在就是從公司搞了兩塊黑盤在用,那噪聲簡直崩潰!畢竟企業是把這玩意放在機房用的,只要性能夠,吵點也無所謂,但是家用真的挺不住啊!我老婆強烈要求我把NAS關機才行,所以現在我的nas基本處於休眠狀態,等著我那遲遲未發貨的兩塊12T硬盤……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還有就是紫盤-監控硬盤不要用!不要用!不要用!

監控級硬盤,具備出色的連續讀取性能,能同時提供十幾條音視頻流,但這是以犧牲數據糾錯為代價的,所以僅適用於DVR、PVR、CCTV等特定領域。永遠不要把這類硬盤用於臺式機或服務器中!因為文件內容很可能在存儲時已經損壞了,對於影音文件,影響尚不大,但對於重要的文檔,一旦出錯,損失就慘重了,不正確的數據對於數據倉庫來說是致命的,況且這種錯誤是硬盤本身帶來的,用這種監控盤即使組成RAID也無法避免錯誤數據的產生!

看了很多大神的文章,最具性價比的硬盤就是海淘西部數據Elements或My book系列桌面硬盤,回來拆盒使用。這類硬盤價格幾乎在110~130元/ T(好價時候可以做到100出頭),而且速度快,因為容量大,也不佔用nas硬盤位的空間。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02.UPS不間斷電源(強烈推薦)

硬盤的損壞和資料丟失往往是因為突然斷電引起的。因此UPS不間斷供電是非常有必要購買的。我現在使用的是APC BK650-CH,實付519元,贈30元貓超卡+施耐德插排,算下來不到500塊。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而且兼容群暉/威聯通系統,可自動識別UPS,斷電時除可以提供不間斷電源保護,還支持設置斷電後NAS自動關機時間,從而進行避險。不到500元的售價,就可以保護數千元的硬盤和無價的數據,怎麼想都是值得的!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前面講了那麼多,下面入正題吧,對比了很久,結合自己的需求,由於電子產品更新太快,抱著“買新不買舊”的原則,入了威聯通的新品TS-251D

雙盤位,適合我這種家庭輕度用戶使用,至於高清黨、電影黨、工作室還是直接上四盤位吧。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主機顏色也算是我選擇ta的一個原因吧,相比於傳統的黑色NAS設計,這種白+藍(還是綠? )的配色顯然更偏重於家庭環境的設定。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CPU由之前的J3455升級為Intel J4005雙核心 2.0 GHz 處理器 (睿頻率 可達 2.7 GHz) ,由於支持了HDMI2.0,顯卡方面也是提升到HD600,相比HD500的解碼能力更強。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硬盤倉蓋置於前部,採用全封閉設計,可以很好地隔絕灰塵進入硬盤倉。而且在側面加了安全鎖,用來防範熊孩子。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電源鍵下設有5個led指示燈,自上而下分別為電源/狀態(正常綠色/異常紅色)、網絡狀態(正常為橙黃色)、一鍵複製(工作時為藍色)、硬盤1&2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正面還有一個USB3.0備份接口,方便用戶日常快速一鍵備份數據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由於前部倉蓋採用全封閉設計,所以在機箱側面及底部都留了通風口,保持散熱。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尾部提供的接口也比較豐富2個USB3.0(前1+後1),3個USB2.0,千兆LAN和HDMI2.0輸出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這款新品的最大亮點之一——支持PCIe擴展的雙盤位!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哪怕是家庭輕度用戶,也有了更高的可玩性,支持PCIe擴展QM2 擴充卡、萬兆網卡、無線網卡等等。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倉蓋採用磁吸設計,向左滑動即可拆卸,過程很流暢。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取出硬盤支架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望向機器內部,可以看到硬盤接口,CPU上覆蓋大面積散熱片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拆機也很簡單,擰下背部的兩個螺絲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向前部推出即可分離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內部的做工還是很規整的,符合大廠的水準,內有兩個內存插槽。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我購買的是2G版本,內置1塊2G DD4威剛內存條,另有4G版本可選。剩下一個內存條可以用來升級,官方標註最高支持8G,由於手頭沒有內存條,所以沒法試驗下是否能突破8G。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支持2.5及3.5寸硬盤安裝,並附贈了固定螺絲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3.5寸硬盤也可免螺絲安裝,直接推入即可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雖然這臺機器只有雙盤位,但是和其它定位於入門型的雙盤位NAS不同,251D的配置其實是比肩甚至超越其它很多多盤位機型的,下文會具體講。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將硬盤裝入主機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NAS電源接入UPS,再用UPS附帶的數據線將兩部機器連接,聯網通電開機即可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上文已經把硬件準備都做好了,接下來就和組裝電腦一樣,下面該做系統了,由於我們都是官方成品機,所以直接正版就好了。QNAP提供了三種安裝方式,分別是雲端安裝、Qfinder Pro桌面工具安裝、本地安裝,共三種選擇,雲端安裝也符合現在移動化的趨勢。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下載Qfinder Pro桌面管理工具,可以看到已經查找到251D了,先進行系統的安裝,按照提示一步一步設置即可。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系統安裝完成後,進入登錄界面,輸入剛才設置的賬號密碼進行登錄即可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登錄之後就是威聯通的管理頁面了,第一次使用可能有點懵圈,我們就把它類比電腦操作系統簡答講解下。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01.主菜單

就和Windows的「開始」菜單一樣,顯示所有的設置和已安裝的程序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02.儀表盤

點擊可以看到NAS的狀態、CPU佔用、硬盤空間等,用來監控NAS的工作狀態。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03.機器人

可以快速優化內存和清理垃圾文件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04.快捷應用

常用的已安裝程序可以顯示在桌面上方便啟動,「App Center」就是應用商店,所需的軟件直接在這裡搜索下載即可。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大致瞭解了管理頁面之後,我們開始進行初始設置

注:此處主要參考了@「阿文菌」大佬的文章,作為小白深深表示感謝。

點擊進入控制檯界面,按下圖所示四步進行設置,即可正常使用NAS了,接下來分佈講解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01.存儲與快照總管

作為新機/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新建一個存儲池


①直接點擊下一步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這裡我們要選擇組件的raid類型,由於我這臺機器只有雙盤位,下單前就已經決定好要做raid1了。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知識點:什麼是RAID?如何選擇?

RAID 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簡寫,意為獨立硬盤冗餘陣列,簡稱磁盤陣列。

其基本思想就是把多個相對便宜的硬盤組合起來,成為一個硬盤陣列組,使性能達到甚至超過一個價格昂貴、容量巨大的硬盤。

由於RAID把多個硬盤組合成為一個邏輯扇區,因此對於電腦來說,只會把它當作一個硬盤或邏輯存儲單元。

根據選擇的版本不同,RAID比單顆硬盤有以下一個或多個方面的好處:

  • 增強數據集成度
  • 增強容錯功能
  • 增加處理量或容量

在應用上來說,RAID 0 、RAID 1、RAID 5、RAID 6最常見, RAID2、3、4較少實際應用,因為RAID5已經涵蓋了所需的功能,因此RAID2、3、4大多隻在研究領域有實現,RAID4有應用在某些商用機器上,像是NetApp公司設計的NAS系統就是使用RAID4的設計概念。

先上一張比較形象的圖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各版本對比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②為了避免煩人的提醒,去掉警報臨界值的勾選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③然後顯示摘要以後,就點下創建,進行存儲池的創建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④存儲池建立完成後,還沒完事。我們還需要在儲存池下面創建【卷】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推薦使用「厚卷」,後期設置更加靈活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設置磁盤的大小,同樣取消下面的警報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下一步完成,等待初始化,第一步搞定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02.共享文件夾

①點擊進入控制檯-權限-共享文件夾-創建一個「共享文件夾」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②之後就是局域網掛載網盤了

打開Qfinder Pro,選中要掛載的NAS,點擊網絡驅動器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這時就可以看到我們掛載的網盤了,右鍵之前新建的那個共享文件夾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點擊「映射網絡驅動器」,然後分配磁盤號,注意勾選下面的「登錄時重新連接」,點擊確定,之後就可以在電腦上快速訪問這個文件夾了,並可以進行讀寫操作。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我們也可以在「File Station文件總管」對共享文件夾裡 的內容進行簡單操作。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手機下載「Qfile」之後,也可以在手機端進行操作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03.網絡與虛擬交換機

①點擊進入控制檯-網絡&文件服務-網絡與虛擬交換機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③會自動跳轉「CloudLink雲連通」app,下載安裝後跟著嚮導設置一下威聯通的網絡ID賬號,設置以後就可以用分配給你的域名,外網訪問這臺NAS了。這樣你的NAS就徹底成為了你的私有云,可以告別百度網盤了。威聯通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就算您沒有公網ip,它也可以分配這個域名給您,讓您在外網訪問家裡的NAS!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04.Multimedia Console

Multimedia Console是QTS 4.4.1系統新增的集中管理多媒體應用的軟件。集成了索引建立、轉碼、縮略圖生成、內容來源管理和應用程序訪問權限設置功能,讓您能夠更有效地管理多媒體服務。它可以同時查看QuMagie、Photo Station、Video Station、Music Station、iTunes 服務器、DLNA 媒體服務器、Media Streaming Add-on 和 Cinema 28 等多個媒體應用程序與服務的狀態。進入主頁面,我們可以看到NAS之中的多媒體內容,包括有多少照片、音樂以及視頻都可以看到。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由於目前這兩塊盤只是暫時用來應急的,所以為了避免麻煩,數據並沒直接拷貝到這裡,等海淘的兩塊12T硬盤到位了再好好整理下應用。先借用@「阿文菌」的一張圖,把常用的應用列上,方便大家自行下載體驗。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純」小白指南:入手威聯通,從零開始玩NAS

由於硬盤遲遲未到位,目前僅實操到以上內容,關於軟件的應用等還未深入體驗,不過上文這些對於一個新手來說足以入門進行正常使用了,也感謝站內的各位大神的無私分享。實際體驗下來,我真的建議新手還是直接買官方成品機吧,省心不是一點點啊,畢竟我們只是想好好使用nas的功能,並不是想自學成為DIY大神。

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請多多支持,收藏、點贊、打賞、關注走一波,您的支持就是我更新最大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