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3句格言,福至心靈,倍感親切!“老祖宗的話很準”

《增廣賢文》雖然成書於明代,經清代增補,裡面的內容卻涉及到的年代更為久遠。很多句子流傳於民間,也是備受人們喜歡。

它們不但講述的道理深刻讓人信服,還非常接地氣,稱它是生活的真實寫照也不為過。

文中經典的語句,可以說是古人的思想精華。我們得到剎那間的感悟,也是一件值得歡喜的事。有句話說“福至心靈”,福氣在那一刻,真真實實地發生在我們的身上了。

《增廣賢文》3句格言,福至心靈,倍感親切!“老祖宗的話很準”

《增廣賢文》3句格言,福至心靈,倍感親切!“老祖宗的話很準”

“萬金良藥,不如無疾。”

俗話說:“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雖然說的俗套,但卻是多數人真實的內心想法。錢再多、藥再靈,也不如身體健健康康。

是心先有病,還是身先有病呢?人們的結論和說法可能不會太一樣。正所謂:“心無患,身無疾”。人的身體行為是由思想、意識所支配的,想法的錯誤,可能會讓身體遭受無味的殃禍。

比如,人們的生活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很多人的身體隱疾都是從此處開始的。有人可能會有類似的經歷體驗,當身體顯發出一個症狀,在回顧過往的生活狀態時,一定會發現一些問題。

所以,無病也需預防,要特別留意心靈上的隱患。

《增廣賢文》3句格言,福至心靈,倍感親切!“老祖宗的話很準”

“一人傳虛,百人傳實。”

一篇文章尚能解讀出多種意思來,何況是口口相傳的話呢!這句話的作用,在生活中發酵開來,“殺傷力”是非常大的。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戶人家養了一條狗、一隻羊、一頭牛。有一天,牛下地幹活累了,回到院子裡就臥在了地上休息。狗經過此處就問牛為何臥在地上,牛說幹活累了歇一會。狗聽了後就離開了,走到不遠處和羊小聲地交談起來。羊也看到牛臥著了,就問狗咋回事,狗說到幹活累得,感覺身體不舒服在地上緩緩。

此話又經羊的嘴傳了一遍後,傳到它們主人的耳中時,卻變成了牛幹活累得犯了病,為表示對主人的不滿臥在地上抗議。最後,主人一氣之下將牛給宰了。

人言可畏!特別是聽來話,如果沒有得到相關的證實,還是守口如瓶為好,禍從口出一點不假。

《增廣賢文》3句格言,福至心靈,倍感親切!“老祖宗的話很準”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一句話說到心坎上,比十本書裝到腦子裡,空的大堆理論強得多。前者有可能會夠改變人的不良行為習慣,後者除了暫時儲存頭腦中,等待有一天會發酵,至少目前只能裝裝門面。好比一名技術人員,掌握並能熟練操作一門技術,比空學很多理論不知道要強多少倍。

時下,有很多教習速讀的方法。有時聽人說兩天讀一本書,七天讀兩本書,很不能理解這樣的行為。如果只是涉獵相應信息的話,此法倒是比較實用,確實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如果學習是以感悟生活、改變自己為最終目的,那麼,只是浮皮潦草一帶而過,記下了很多故事情節和空洞的大道理,對改變自己,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增廣賢文》3句格言,福至心靈,倍感親切!“老祖宗的話很準”

​不說高深的文化類書籍,時下有很多以故事情節為主題的書籍,假設作者寫完一本書需要半年的時間,裡面一定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細緻的景物描寫、人物的對白設置,作者所花費的心思是很多的。

只用幾天的時間能夠深刻領悟嗎,可能會有這樣的人,但也不能是所有使用速讀法學習的人。其實,最關鍵一點,要明確自己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再採取相應的學習方法,才是明智之舉。

洋洋灑灑一千字,最終有人有剎那的心靈感悟,也是非常值得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