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一共去過兩次大提頓國家公園,一次是在2013年初夏,一次是在2017年深秋。兩次都是住在傑克遜湖湖畔的度假村,面朝雪山湖泊,坐享無限風光。


有一年夏末,我突然萌生去挑戰阿里的瘋狂念頭。壯壯表示很不理解:你去阿里的目的就是為了看雪山湖泊,世上有那麼多地方可選擇,為什麼非得上高原呢?想想也是,我一向逢高必反,輕則茶飯不思無精打采,重則夜不能寐產生幻覺,那又何必自己找難受,於是我想起博卡拉,也想起大提頓。


大提頓和鼎鼎有名的黃石公園相毗鄰,似乎風頭卻總是被它搶了去,人們總是在來黃石公園的時候才會順帶看看大提頓。其實兩者風光大不相同,黃石地勢相對平緩,熱點是五花八門的熱泉營造的末日景象。大提頓卻是高山地形,以連綿的雪山山峰和高山湖泊著名。


大提頓山脈綿延200多英里,幾乎在公園內的任一地方都能看見,而蜿蜒清澈的Snake river更是給大提頓帶來勃勃生機,園內草原、森林、湖泊相間,是許多野生動物的天堂。我們幾次和麋鹿、野牛不期而遇,在保持適當的距離外互相打量,相安無事。但傳說中灰熊、黑熊、山獅和狼,一直不曾謀面。


相比較而言,我還是更喜歡深秋色彩斑斕的大提頓。


01


一早從鹽湖城出發,一路上走走停停,午後抵達 Signal Moutain Lodge,別看它只是一個設施簡單的Lodge,由於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我們六個一溜面湖的房間更是搶手,至少需要提前半年付款預訂。


雲淡風輕,前些天料想剛剛下過一場大雪,堆積在門口的積雪尚未融化。但暖暖的陽光籠在身上,並不覺得寒冷,每個人都懶洋洋的,像洩了氣的皮球似的,往門口的紅椅子一坐一躺,喜笑顏開,再也不想挪動。


日落之前,驅車穿過一片茂密的樹林,大約十分鐘到達傑克遜湖的一處遍佈鵝卵石的湖灘,記憶中湖邊的那棵大樹已經倒下,粗壯的樹幹橫亙在湖灘上,當年樹上那隻和我對視一個黃昏一臉驕傲的白頭鷹不知一切可好?


白頭鷹是美國的國鳥,美國國徽上的圖案就是一隻白頭鷹,左腳抓著一把箭,右腳抓著一支橄欖枝,威嚴帥氣。


黃昏的傑克遜湖萬般溫柔,夕陽醉了遠處的雪山,染紅了整個湖面,我們屏息小心地按下快門,似乎多了聲響,這湖面就會起了影響美好畫面的漣漪。


晚餐後部分人不畏寒冷再次過來湖邊拍星空,十四的月亮太過皎潔,照亮了雪山,卻暗淡了星光。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2013.06】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02


天麻麻黑就出發,頭頂上星星點點。


驅車前往Oxbow Bend Turnout等日出,Snake River在這裡繞了個大灣,形成一處植被豐富的溼地和寬闊的河面,遠處的Moran雪山及周邊山脈倒映在靜靜的河面上,是拍攝大提頓日出的一個絕佳點。


到達時離日出大約還有半小時,看見已經有人在河邊支起三腳架守候了。


我們迅速分散各自尋找自己滿意的角度,可後來大多數人還是扎堆在一起。雖說這地方並不狹窄,但身處崎嶇斜坡且高低錯落的灌木叢中,要找到一個不受阻擋又不影響別人視線的位置並非易事,我們在拍延遲的時候,就有兩個老外慢悠悠走進畫面,壯壯提醒他們兩次假裝聽不見,最後我們只能以國罵招呼。


天空的雲彩過於稀疏,朝霞滿天的奢望一出門就不去想了,等金色的光線逐漸漫過雪山、樹林和河面,心裡還是蠻感動的。


一年之中能有幾次這麼認認真真看日出?那麼一生呢?能有幾次讓你記憶深刻甚至淚承於睫?泰山,黃山,壩上,麗江古城,梅里雪山,Udaipur,Mono lake,Mesa arch,Tekapo,Wanaka,Canmore......


一群野鴨子迎著陽光出來覓食,不時撲哧著翅膀嘎嘎叫著,打破了平靜如鏡的河面。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Snake River Overlook因1941年美國著名攝影師Ansel Adams在這裡拍攝的一張黑白照片而知名,照片中巍峨壯觀的大提頓群峰前,Snake River擺了一個優美的S形曲線,分外妖嬈。只是70多年以後,山還是那些山,河還是那條河,可河邊的樹都已茂密生長,剛好遮擋了蜿蜒的拐彎河道,當年的美好情景再也不能重現。也許正是留有遺憾,我們才會對Ansel Adams的那幅作品過目不忘。


日出後的光線太再柔和,過於晴朗的天空總是少了許多想象。回程路邊草場上的馬兒引起我們的興趣,我們靠近時它們依然無動於衷,悠然自得吃著裸露在雪地上的青草。


我說用哈蘇來拍合影吧,150mm的頭使得我按下自拍快門鍵後必須快速奔跑二十來米的距離,可剛拍完背面準備拍正面時,我悲哀地發現哈蘇又卡殼罷工了,犯了與前年落基山脈一樣的毛病,畫面上留下一道道莫名其妙的條紋,提前了結了它的美西北之行。


這樣,見書的X1D成了我的備用機。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午後忽然變了天,天空的雲層越聚越多,原本湛藍湛藍的天只剩下可憐的一小撮,並且隨時可能被徹底侵蝕。


我們仍然按照原方案出發,在幾個雪山近距離的觀景點轉了轉,海拔最高的大提頓峰被厚厚的層雲所覆蓋,沒了陽光的沐浴,一切顯得平淡。


我們索性前往傑克遜小鎮採購,今天是中秋節,我們每個房間都有個簡易小廚房,大家說好了要自己動手做一頓豐盛的節日晚餐。


集體逛Shopping mall對於我們來說也不是第一次,女生們輕門熟路尤為積極,沒多久,五花八門的東西塞滿了兩臺購物車,當然少不了傳統標配冰激凌。


我和在路上去旁邊的酒莊買了兩瓶葡萄酒,酒的醇香早忘了,但那富有個性特色的紅酒擺設,當真好看。


傑克遜小鎮不大,卻是十分繁華,各種各樣的小店琳琅滿目,我們在著名的鹿角公園感受滿眼的秋,還幫可愛的一家四口拍了照片和短視頻。之後都行、月月消失在街角,後來都行說去喝了杯香濃四溢的咖啡。不一會兒在路上說他去找都行他們,結果人沒找到,倒是給女兒買了許多小禮物。我和魚去了一家售賣紀念品的商店,裡面各種野生動物標本栩栩如生,我買了個印有moose圖案的錢包,moose是這裡最為常見的野生動物。


天氣依然捉摸不定,時晴時雨,有時有陽光,有時還會下起小雪粒。回去的時候遇上瓢潑大雨,雨停後我們看到了彩虹,等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缺口可以拐出主路停車時,它的色彩已然淡去。不過沒關係,都說看到彩虹的人都是幸運兒,這一天晴晴雨雨,足夠令人歡喜。


其實酒店前的湖光山色已經很不錯,但我們總是習慣捨近求遠,黃昏時開車到珍妮湖湖畔,雪山上的雲絲毫沒有退散的跡象。起風了,吹皺了一面湖水,吹得我們直打哆嗦。


沒猶豫,回去做飯吧。


相鄰房間的桌椅搬到位於中間位置的小彭、三通的房間,三張小桌拼成一張可以容納十二人的長條桌。每個房間領走自己中意拿手的食材,大約一個小時後,大功告成,擺上滿滿一大桌。


中秋夜,舉杯邀明月,明月躲躲閃閃。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03


仍然早起,見天空雲層烏黑,心裡反而有了盼頭。


直奔Snake River Overlook,發現那裡霧氣瀰漫,能見度極低,看不到近處的河面,更別提遠處巍峨的大提頓峰了。


等待可能沒有希望,這霧氣一時半會不會消散。於是果斷離去,朝著東邊的方向開去。


沒開多久就脫離霧區,這時看到東邊天空紅雲漸顯,色彩越來越豐富。


迫不及待地在一處上坡地段左側寬闊地停了下來,右邊是緩坡草地,接壤一片平坦遼闊的草場,視野開闊,遠處,高聳的雪峰清晰可見。


清晨的溫度在零度以下,一陣忙碌之後,才感覺裸露在外面的雙手快要凍僵了,連忙搓手跺腳驅寒,東邊的天空的雲彩緋紅緋紅,陽光透射出來,溫暖地在雪山上塗抹著,那一刻,美麗凍人。


秋天淺黃的雜草在逆光下閃動得迷人的光芒,每一個細節都富有生命力。馬兒從遠處溜達過來充當我們模特後又溜達回去,一輛農夫車從草場內的土路上疾馳而過,揚起一車屁股的塵土......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折回Snake River Overlook,霧氣基本消散,仍有幾個攝影人在認真對焦取景,不知道之前的日出光芒是否惠及這裡,倘若那飄在大提頓峰的霧帶都紅了,應是相當的震撼。


雲霧飄散得很快,拍了二十來分鐘的定時動畫,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Mormon Row作為一個景點還是比較特別,一個破敗的穀倉矗立在茫茫荒野之中,背後是宏偉壯觀的大提頓群峰,給人一種美國西部獨特的蒼茫狂野的美麗滄桑感。


我們房間掛的油畫正是這裡。


下午到達的時候陽光正好,藍天白雲下的我們心情格外愉悅。一些人舉著手機跟著壯壯拍行走中的延遲攝影,像個抽線木偶似得圍著穀倉來來回回轉悠。明顯豐滿的新娘和他很有耐心的新郎在女攝影師的指手畫腳下不知所措擺著僵硬的動作,看樣子拍出的效果還不如我們漫不經心的搶拍。考慮到中美觀念的不同,我們也不好當面評頭論足,只把他們當作風景的點綴罷了。


那油畫中兩匹體型健碩的白馬,我們遍尋不到。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來之前就惦記著大提頓內的這個小教堂,上一次擦肩而過的遺憾,這一次終於可以彌補了。


小教堂的名字叫Chapel of the Transfiguration,中文直譯為“變形教堂”,至於名字的深意,我沒有去探究。


今天不是周天,沒有當地人來做禮拜,但教堂還是對遊人開放。


教堂不大,全木質結構建造,雖經近百年的風雨洗禮,感覺還是厚重堅實。內部結構簡單古樸,點睛的是牧師臺後面牆上的大幅寬形玻璃窗,窗外是連綿的大提頓山脈和金黃色的白樺林,如同一幅無需修飾的天然美麗畫卷。據說在這樣心曠神怡的地方懺悔或祈禱,心靈更容易得到安寧。


我們不是來懺悔或者祈禱的,我們只是來看看風景。


雲彩的走勢有點變形,我的心不禁忐忑:今天的日落會好嗎?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返回Us-191主路,拐進左側的山坡等日落,風太大,雜草在風中搖擺,頓感冷意襲人。


見時間還早,一些人漸漸前往左邊陡坡下金黃色的樹林裡避避風,我後來跟了過去,發現陽光下的樹林秋色濃郁,Joyce、老楊等人正圍著兩隻專心致志於下午茶的moose拍個不停。我幾乎是從陡坡上順勢滑行而下,加入他們的隊伍。


倆moose顯然不懼我們,不停止不交流不抬頭,我們也不敢離得太近,攻略上說它們可不是善茬,一旦惹得它們不開心,它們一定不會讓我們開心。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保持距離,距離產生美嘛。


日落以最糟糕的方式謝幕,天邊那翻滾的雲還沒紅就灰暗了下去。我們以為會有晚霞滿天,這樣的結果多少令人感到沮喪。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04


猶豫再三,還是覺得早起去附近的傑克遜湖湖畔等日出,雲層實在是太過嚴實,陽光努力掙扎了十來分鐘,差那麼一點就突圍成功了,最後還是留下一湖的遺憾。


在大提頓的第四天早上,我們離開大提頓前往相鄰的黃石公園。離開時,傑克遜湖上的雲捲雲舒,藍天透徹。


兩天後,手機天氣預報軟件顯示大提頓下大雪了,我和壯壯竟不約而同想回去看看,還沒出黃石公園北大門,警察就在路上攔車,告知前方大雪封路。如果我們早一點僥倖過去了,那麼估計回程就成了大問題。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美國」大提頓,面朝雪山,去留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