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顏楷名家朱學達作品集,收藏學習如何創作顏體?

DearJackal


當代顏楷名家朱學達作品集,收藏學習如何創作顏體?

提問者想必已經學習過顏體楷書,但是臨摹和創作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朱學達先生的書法是否可學,該怎麼學,我從下面幾個角度分析,希望能有所幫助,

  1. 筆法

先生筆法主要取自《麻姑仙壇記》 用筆雄渾古樸,蒼勁挺拔,此處是值得學習的地方,但是取法單一,用筆變化較少,如其作品中“蓬”“連”走之的寫法,“捲”,“金”,“墨”,“養”左右點的寫法,幾乎沒有變化,但是你再看看原貼,顏魯公筆法千變萬化,渾而不鈍,拙而不腐,是為巧奪天工,那麼既然學顏楷,必不滿足於一本貼,一個用筆,楷書寫出變化才是最難的,臨摹時候多思考,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創作中才會遊刃有餘,甚至自成一家。

2.結構

朱先生作品,結構平正,初學者容易入手,險絕的地方几乎沒有,這也是初學者學習顏楷不易注意到的地方,貌似顏楷中正端莊,不偏不倚,其實內在的變化才是顏楷難學,只能學到其皮毛的原因,如下圖 “聖”,“人”,“行”的處理,和朱先生的處理方式不盡相同,此為妙處。

3.章法

初學者在創作時,不知道寫成什麼樣的形式,而朱先生在這點上提供很大的幫助,其作品多為斗方,條幅,或者多條屏,行,列,字間距平等,落款也相對簡潔單一,雖無新穎的形式,但是規規矩矩,可以初學,創作時,直接引用,非常方便,也容易出效果。

所以,學習顏楷,以朱學達先生為範,不失為一種捷徑,非常適合初學者,甚至可以直接臨摹其作品作為自己的創作輸出,滿足自身的成就感,但是要想深層次學習顏楷,創作出精美的當代書法藝術作品,直接取法顏魯公不同的碑帖,多思考,多實踐,才是創作時源源不斷的寶藏。


千古不易


看到這個名字,特地去搜了一下這位老先生的作品。

那個年代的人,對書法有著特殊的感情和執著的情懷,這點是我看了作品後的深切體會。我很崇敬這樣的先生。

不建議收藏學習的原因很多,比如取法的問題,既然學顏體,為什麼不從顏體直接入手,而要找一個現代書家為範本學習呢?

還有學習對象的問題。如果覺得近一點容易上手,那麼唐朝以後學習顏體成為自家面目的人也還不少,包括米芾、何紹基、劉墉、錢南園、譚延闓、翁方綱,實在很多,找準一個,研究透他與顏體的脈絡,取了顏體中的哪一面,再上溯到顏體本身,就容易看出自己的審美趣味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手帳王羲之


顏體 隸書,都是屬於藝術字。不屬於書法。。對某些人來說,學了隸書後,在平常隨性的寫字,字tm變扁了;學顏體後,字變方了………………我好方啊。向我開炮吧 我說了實話


奈克的日常


朱老師為人很好,一輩子勤勉踏實,但書法上缺了一點悟性和天賦,寫了一輩子顏,卻未得顏體真諦……把顏體理解的程式化了。縱觀多寶塔 李玄靖 麻姑仙壇 大唐中興 顏家廟碑 以至告身帖當然還有祭侄文稿,顏真卿的書法博大精深、各碑各帖風貌各異!變化無窮!朱學達的楷書侷限性較大,未能理解顏的豐厚博大,行書完全出自自己理解的顏體,和顏真卿的行書根本不相及……


停停走走2014


那麼多原帖,為何不學,非要學今人的。

今人的可能寫的不錯,但他們也是學古人的原帖,追根究底還得是原帖,你為何非要走彎路?


冷月78037


取法乎上 僅得乎中,初學者可借鑑今人的學習方法,最終以原碑原帖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