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是什麼意思,取保候審的期限如何計算的?律師為您解答

取保候審是什麼意思,取保候審的期限如何計算的?律師為您解答

我們在看電影電視的時候,有時會在犯罪片中看見嫌疑人被抓請律師將自己保釋出去的情景,保釋在法律上的全稱為取保候審,那麼取保候審的具體意思是什麼?其期限又是怎麼計算的?接下來華律邀請侍興興律師為您解答。

取保候審是什麼意思,取保候審的期限如何計算的?律師為您解答

問題一:"取保候審是什麼意思?"

侍興興律師解答:


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並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通常對犯罪較輕,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對其行動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採用。

取保候審是什麼意思,取保候審的期限如何計算的?律師為您解答

問題二:"取保候審的期限如何計算的?"

侍興興律師解答:


取保候審應當從辦理取保候審手續之日起計算時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取保候審的期限重新計算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於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2條規定:“受案機關決定繼續取保候審的,應當重新作出取保候審決定”;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56條規定:“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案件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後,對於需要繼續取保候審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取保候審的期限應當重新計算並告知犯罪嫌疑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5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已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對於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應當依法對被告人重新辦理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手續。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時間重新計算”。


如果您有關於"刑事辯護"的問題想要諮詢,可以直接點擊文章末尾左下方的"瞭解更多",和侍興興律師一對一在線交流。也可關注華律網官方賬號,私信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