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為何放任東西德國統一?

小5小8



蘇聯不是放任東西德統一,而是事態已經到了難以控制的地步,並且蘇聯內部也出現了問題,這樣內因起主導,外因輔助,才有了東西德歷史性的統一。就讓筆者簡單地介紹一下蘇聯為何會放任東西德統一。

冷戰時期,東德與西德是各自陣營的“櫥窗”國家,但是在西方陣營的全力支援下,西德經濟在上個世界50年代後迅速發展,成為歐洲的經濟大國,而東德經濟與鄰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最終大量的東德人前往西德,造成人口外流,為了防止外流,就建立柏林牆,阻斷了東西德國的交流。但兩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上個世紀80年代,蘇聯領導人不斷更換,最終戈爾巴喬夫成為新的領導人,他的新思維成為東歐各國的主導思想。各國開始放鬆了對國內的各種思潮的控制,從波蘭開始,到匈牙利等局面開始失去控制,而蘇聯自身因為波羅的海各國的獨立傾向以及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的戰爭,並且加上阿富汗戰爭,讓蘇聯已經沒有很大的力量去關注德國的變化。

東德因為鄰國捷克對德國開放邊境,大量經過第三國前往西德,最終民眾要求廢除柏林牆,讓兩德統一,因為蘇聯國內的經濟惡化,戈爾巴喬夫向西德總理科爾求援,西德同意援助,但有個條件就是駐東德蘇軍撤離,費用西德承擔,這就是兩德統一的第一步。

因為蘇聯財政問題,蘇聯接受西德條件,蘇軍撤離。這樣東德政府沒有了外來力量情況下,決定解散政府加入聯邦,也就是西德吸收合併東德。當然這期間,需要經過美國,英國,法國以及波蘭等國的同意,正好冷戰還沒有結束,西方陣營把東方陣營國家吸收是大事,最終各大國同意德國統一。如果蘇聯經濟不出問題,如果沒有阿富汗戰爭,或許東西德還不會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