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樓處降價了,然後有一些之前買房的人不願意了,靠著人多鬧事,這個問題怎麼辦?

企業落地諮詢師肖武澤


按照現在的房價,除了一線城市這種情況可能出現

在其他城市這種情況幾乎很少,

就算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就和黃金一樣,大家都能接受黃金的漲跌,為什麼不能接受金價的漲跌呢。

如果是自己住的人,應該不會太在意房價的漲跌,因為不管漲跌,又不賣。漲了翻倍也不會賣。

對於投資的人,肯定心理不舒服,但是投資就是有風險,既然想掙錢,就要承受虧損的風險

買賣是雙方願意才發生的,不能事情發生了,再去反悔


王十三金融生活


我發表一下我的經歷吧,我是14年買的房子,和女朋友看房來了一年多,從二手房看到新房,最後14年7月份選定了現在這個樓盤,戶型各方面都很滿意,離工作單位也近,當時去售樓部單價在9600以上,最關鍵的是銷售告訴我我要買的那個89平的三室沒有了,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們在捂盤,要先賣不好的朝向和戶型的。後來又去了幾次,還是同樣的結果,就是沒有。這一拖加上出了兩次差,幾個月過去了,到11月份的時候有一天我在政府的網站上查了下,發現我要買的那些戶型確實都已經銷售備過案了!所以第二天又去看了下,結果運氣很好,由於到了年底,開發商是上市公司面臨銷售壓力,所以我去的那天開始降價銷售了,直接降到了七千多!所以我立馬就下定金買了,同樣的錢可以買個更大的戶型,何樂而不為呢!當天晚上辦完手續晚上12點多,售樓部依然還是人山人海,結果兩天就賣完了!我媳婦同事家就在附近,別人吃完飯出來跑步看到了也立馬買了一套!結果開發商的這一降價之前高價買房的業主就有意見了,就開始組織大家維權,拉橫幅!我們這些降價買的業主肯定就沒參與了啊,後來他們鬧了參加的人也不是很多,最後開發商給他們的是每戶如果買車位的話給予2萬塊的優惠!仍然有人不滿意,但是鬧的人越來越少。後來慢慢的房價上漲了,現在房價都到一萬七八了沒聽說誰不滿意了。而我們房價上漲有一部分是開發商物業的功勞,因為物業很好,雖然不便宜,每平米2.5,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都想買,造成了有價無市!第一年有人組織大家不交物管費,後來大家發現物業不錯,後來就沒聽說誰不交了!現在的房子都是高層居多,如果坐個電梯心驚膽戰的誰不害怕!物業每年還組織大家一起看看電影,或者外出摘點草莓啥的,鄰居間也熟悉!所以我覺得打鬧沒意思,如果買房是為了居住的話,多看看,要考慮以後居住的品質,搞得房子肯定會漲起來,但是便宜的如果你入住了不舒心也可能會跌下去!


number6167


先說一個故事,在上海有個仁恆地產,在浦東高行森蘭國際社區有一個叫仁恆開發的樓盤名字叫做仁恆森蘭雅苑,這個樓盤剛開盤的時候買賣掉不少樓房,後來積壓一部分房子,已經購房的業主突然接到仁恆開發商打的電話,說,,您好,最近房子不怎麼好賣,我們售樓處降價銷售房子,您前期買的房子貴了,抽個時間過來售樓處辦理一下退款業務,把之前多出來的錢退給業主,就這樣仁恆一下就打開了他的知名度,信譽度,當然了開發的房子品質也好,就這樣仁恆以後開發的房子根本就不愁賣,大多數都是仁恆老業主買的或者介紹朋友,綜合上面案例,售樓處降價老業主肯定鬧事的,甚至會通過法律途徑要求退房,退款,如果處理不妥善對於企業來說後果不堪設想,建議協商解決,儘量不要讓別人去鬧事,這樣也影響銷售,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退出高出的款項,如果不能退只能說這個開發商是個無良奸商,他開發的房子不買也罷,買完了的打官司退房,這樣的開發商就讓他趕快的去倒閉。補充一句,如果沒錢退也可物業費用抵扣。


老梁房談


什麼是血汗錢,主動鬧事的,有一大部分人是炒房團,漲價你們就非常高興,把錢賺的滿滿的,降價你們就是血汗錢了,全是一幫小人


八糧液82024076


典型的中國式碰瓷,我昨天買了一斤白菜,一塊錢一斤,今天我又到這家去買,結果9毛一斤,我要求菜攤老闆返我一毛錢,這什麼邏輯?傻逼思維。


風吹楊柳不嘩啦


再說"真砸"的人,除非開發商之前有書面約定,如果將來房價下降就補差價或無條件退房的,其他情況的還真沒有理由來鬧。雖然現在房價這麼高,很多人買房子都是用的血汗錢,不容易歸不容易,但前些年買房子的都享受到房價上漲的紅利,開發商也沒讓購房者來補錢。所以說,契約精神必須得有,不能我是弱者我就有理。

另外,小編告訴那些不聽勸非要鬧的人,售樓處裡最值錢的東西其實是看起來最不值錢的東西,就是每個售樓處都會有的沙盤。這玩意屬於微雕,貴在設計和工藝上,一套下來幾十萬很正常。所以說,動什麼也別動沙盤,否則得把房子賠給人家了。


雨桐撩樓市


昨天去買了幾斤豬肉留著一個禮拜吃,過兩天去市場看豬肉居然降價了,我應該維權嗎?我應該去砸了豬肉檔嗎?但是看到豬肉佬拿著豬肉刀站那……


睿智博思33516457


無理取鬧!

開發商降房價,先買的人不樂意就鬧事。這種事情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開發商(也可能是其他開發商)害怕房價下跌,影響到自己繼續賺錢,然後找人上演一出苦肉戲,再通過新聞媒體發酵,讓政府部門看到:降價就會引發衝擊,不能降了!然後施以援手,穩定房價。

另一種情況就是之前買的人,認為這裡的房子要大漲,持續大漲,本身價格雖然已經處於高位,但出於對房價持續大漲的預期,趕緊入手等著賺錢。結果房價跌了,而跌跌得不少,心理落差大,發財計劃落空,大家組織起鬧以,以此威脅開發商漲價。

對於第一種,那是壞。對於第二種,那是蠢。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買了房的自然希望房價一直漲,無限漲,但是樹不會漲到天上去。當房價過快上漲,價格過高,與收入比過大時,就是明顯的泡沫,最終泡沫都會破滅,90年代日本房價的崩盤就是很好的教訓。

那麼房子本身會漲,它自然就會跌,只是不同階段的特徵而已。站在買了房的的角度,覺得自己買了房子,房價就必須漲,如果房價不漲就是騙了自己的血汗錢。那麼站在剛需一族想買房而錢不購的人群看呢?房價一隻漲,自己辛苦賺的錢以前可以買一套,現在買個衛生間也買不到,難道這不是賺富掠奪嗎?那是不是所有沒買房的也要鬧事?

自己買房的時候就是盼著漲,盼了賺到的錢不是你自己的嗎?賺了錢你會分一半給開發商嗎?那麼既然房價下跌,你的房子跌了,損失了為什麼就喊出“還我血汗錢”這麼蠢的話來了呢?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但這種自私完全不合道理。

還是炒股的人心態好,買了股票第二天就跌,也沒誰說拉個橫幅......


財經宋建文


售樓處一大幅降價,總會有一些已購房的業主跑到售樓部進行所謂的維權,這種奇葩現象可能也只有在國內才會出現。究其原因,無外乎兩點,一是房價長期單邊上漲行情,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一些人認為價格上漲理所應當,房市一低迷,國家就會出來救市,房價不能跌。有些地方開發商一降價就被約談,也有一定的誤導作用;二是有些人缺乏契約精神,沒有基本的誠信意識,不願意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巨嬰心態十足。商品房之所以稱為商品房,是因為它也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價格自然有漲有跌,房價上漲時,也沒見一個業主去售樓部要求退還差價的。所以,這種所謂的維權實屬胡攪蠻纏。

對待這些無理取鬧,胡攪蠻纏的業主,售樓處可以選擇報警處理,這屬於擾亂生產經營秩序的行為。


小豬房論


中央明文規定呢?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你們還膽大妄為去炒房,把一個住房搞得烏煙瘴氣,好,降價降到八幾年前。讓那些炒房客死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