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的人挖光父母的積蓄,自己負債幾十萬,買個毛坯房就認為自己是成功人士了?你怎麼看?

比亞陽光


錯誤的消費觀念是如今很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存在的,現實生活中花光父母積蓄、負債幾十萬買房的人確實不少,而且很多人一旦在城市買房後就感覺自己高人一等,這樣的人始終都存在,對於這樣的人其實大家不必過分理會,造成今天這樣結果的原因其實多數人都是在如今物質橫流的今天無法堅守自己的那些道德底線導致的。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劉強東曾講過一句話“有錢就是爺”雖然說的在理,但是這樣價值觀並不值得提倡

我國有14億的人口,隨著步入社會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消費觀念和對於社會的理解開始片面化,尤其是對於一些從小城市、小地方進入大城市後剛開始不那麼順利後來機緣巧合成為暴發戶的一批人對於整個社會的理解就是“有錢就是爺,就是老大”。這樣的觀念不能說錯,對於30-40歲的人來說還能控制自己的慾望和行為,但是對於20來歲的年輕人來說就未必了,這樣的價值導向的結果就是對於自己本身的價值觀有個錯誤的理解。幾點觀察:

第一、大多數人價值觀的形成其實在中學時代已經開始了,大學時代和步入社會這幾年只是加固而已。中學時代很多朋友的價值觀形成其實還是受到父母影響的多些,後來步入大學和社會後跟自己接觸的圈子也有很大關係。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同學,中學時代真的是一個老實人,但是大學畢業步入社會後見面聊天都能感覺到一股的“物質氣息”。而其畢業後周邊的同事、朋友和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是形成這樣的觀念的主要原因,包括劉強東為何人們都稱他身上有一股“痞性”因為其畢業後接觸的行業就是這樣,說句實話20年前從事私人快遞行業的多數都是社會最基層人群,這樣的行業特點決定了只有有點“痞性”才能混得開(聲明下:“痞性”在我看來不是貶義)。

第二、我國孔孟思想幾千年影響下“隱忍”“低調”還是主流,“炫富”的人多數情況下都不會有好結果。不論是前幾年的“郭美美”還是如今的“王思聰”其實都證明了這點,我國文化的主流還是低調有內涵,喜歡炫富的人最後結果都不會很好。包括我們周邊認識的一群喜歡炫富的朋友,最後的結果也是這樣,只是時間問題。

成功人士如何定義?還是看自己,錯誤的消費觀念和價值觀害人害己

負債消費已經成為如今的主流,但是絕對不是鼓勵大家去透支消費、惡意消費。這兩天就遇到一個糟心事,一個很好的哥們(從高中認識到現在關係很好)這一段時間開始問我和周邊朋友借錢,問他借錢幹什麼用?買車!!這樣的情況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過,負債消費自然可以,但是能不能建立在能夠還得起信用卡的前提下?幾點愚見:
第一、越來越多人開始喜歡在外人面前“裝爺”“要面子”在自己人面前“裝孫子”,現在的社會就缺乏點真誠。做生意或者做老闆的朋友其實越來越懂得這樣一個事實“這年頭實在人越來越少了”,而事實情況是越有錢的朋友其實是越低調的。比如:任正非、宗慶後等,這些老一輩企業家身上謙虛、低調的品質是值得很多朋友學習的。

第二、合理負債、合理消費應該還是主流,惡意消費的代價就是失去親朋好友、失去個人信譽。相信很多朋友身邊都有幾個失去信譽的人,這樣的人相信已經被很多人拉入了黑名單,依靠父母朋友的借款過日子的人真的靠不住。尤其是對於一些買房、結婚後還要父母給還房貸等的一群年輕人,看似如今佔了便宜,未來吃苦受罪是必然。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有一個36歲的女性在國企工作10幾年,突然有一天這家國企要破產了,就在這裡開始鬧一句“我36歲了什麼都不會,你們得管我”刷爆頭條圈,反正我是當笑話來看,對於那些花光父母積蓄在外面炫的人來說,大家權當看笑話就是了。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關注,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