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他人苦,莫劝人大度

​ 不知他人苦,莫劝人大度

昨天下午,一个老家的发小突然过来找我喝酒,还顺便把积压多年的心事吐露了出来。


就在这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发小却像是尝遍了世间的人情冷暖。


平日里温驯有礼的他,当着很多人的面声讨大伯一家的可恶行径,换来的还是众人不咸不淡的劝说:


“再怎么也是一家人,要大度,大度再大度。”


大概是三十多年前,大伯就从生意刚有起色的他家借走了五千块钱,尽管现在听起来不多,当时却几乎是全家人一年的用度。


后来没过了几年,大伯家要盖新房子,舍不得花钱雇工人,把一大家子人拉去帮忙,他的父亲出钱又出力,还搭上了不少人情。


去年,他大伯为了老人们留下的一块地,把他家刻意抹黑成不孝子女,还闹到了村委,最终如愿以偿的拿到了那块地的所有权。


是骨肉至亲,却又一直都是副理所应当的样子,眼里没有丝毫的情谊。


今年他父亲重病住院,手术不仅掏空了积蓄还不得不四处借钱,大伯家却一直无动于衷。实在受不了的发小直接找上门去,让他们还钱,差点撕破脸皮。


众人得知后还一直劝他大度,不看这家人到底是什么人品。


所谓的宽容大度,就是不管前因后果,你必须无条件的包容对方,这样才算是大家眼中的好人。


殊不知,这带给人的是更深的伤痛和久久难以释怀的记忆。


当年我刚上大学时,同宿舍要去外面聚餐,有一个舍友直接包揽了全程,说最后AA就行。


没想到的是,家境优越的他直接订了家豪华的酒店,后来还拉着所有人去唱了歌,一圈下来花掉了上万块钱。


等到分摊的时候,有个舍友一直犹犹豫豫,他就不耐烦的说了一句:“不会是想赖账吧,这才多点儿钱?”


后来,那个舍友还是咬牙拿出了钱。


可接下来的整个学期,一到周末他就会出去打工,吃饭也特别节俭,更令人奇怪的是,再没和那个家境优越的舍友说过一句话。


其实,大家都没想到,那顿饭钱是他一个学期的生活费,而那句话更是彻底伤到了他的自尊。


我还一直劝他“大度点,都是同学”,至今都万分后悔。


所以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不知他人苦,千万别劝人大度。


记得在有一期的《奇葩说》中,作为嘉宾的周冬雨提及了自己遭受网络暴力的遭遇,高晓松却笑着说:“你这不算什么,我们被骂的比你惨多了。”


蔡康永听完立刻反驳道:


“你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能够跟痛苦中的人说,你那个不痛,我这个才痛。”


生活中,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会把别人的痛苦说的一文不值,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还会很快端着一副过来人的面孔劝你“想开点,大度点”。


郭德纲曾说过:“我真挺厌恶那种不明白情况就劝人大度的人,你最好离他远点,雷劈他的时候可能还会劈到你。”


的确,像这样的人,最好远离。


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我们最常听到的劝人大度,不过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告诉对方,你经历的根本不值一提。


真正的大度,是在了解的基础上,能谅解别人对自己的冒犯,是一种让自己舒服,让别人如沐春风的修养。


我有个前辈讲过自己当年的一段遭遇:


那时他刚刚工作,去一家大公司做实习生,因为业务上不熟悉,经常递上去的方案就被打回来重做。


有一次,他的一个方案被主管吹毛求疵的修改了十几次还是不满意,气急之下他直接找到了更高一级的领导。


没想到的是,领导居然很耐心的听他抱怨完,最后还因为担心两人心生间隙,特意把那个主管找来,帮两人协调好所有的工作。


这才是真正的大度!


​ 不知他人苦,莫劝人大度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世界的中心。真正能让人远离伤害的,不是“大度”,而是“记住”。


当别人诉说自己痛苦的时候,可以不安慰,可以避而远之,但请不要劝他大度。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被世界温柔以待。


也希望当你说自己撑不下去的时候,有人拍拍你的肩膀,给你加油打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