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一般長牙長到幾歲?

用戶525810336801


通常來說,寶寶大概會在6個月左右長出第一顆乳牙。當然,早一點的也有不到5個月就長第一顆牙的情況出現,晚一些的大概在11個月左右。乳牙的長牙的過程會持續大約24個月。

我們家大寶就是8個月的時候才長第一顆牙,當時還非常的擔心。後來去醫院諮詢兒科醫生後才得知,有的孩子甚至會到第11個月才長出第一顆牙。一般來說,寶寶只要在1歲之內開始長牙,都屬於正常現象。

如果寶寶長牙比較早,自然是不用多慮的。但是寶寶如果長牙比較晚,家長可能會比較擔心是不是健康出了問題。

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寶寶長牙晚並不是健康出現了問題,如果寶寶有以下情況的話,寶媽們可以不用過於緊張,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

這些情況下,出牙晚是正常的

一、早產的寶寶

早產的寶寶實際發育時間相對較短,出生時身體各方面發育水平還沒有達到正常嬰兒的標準,有時會在10-11個月,或者更晚的時候才會長牙。

二、出生時體重輕的寶寶

有的寶寶在胎兒階段發育較為遲緩,出生時體重較輕。儘管這不代表寶寶的身體健康出了問題,但長牙時間可能也會相對晚一些。

此外,遺傳因素也是寶寶長牙晚的原因之一。

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表明,寶寶長牙的早晚,與遺傳有正相關的關聯。如果父母出牙比較晚,孩子可能也會比較晚。

如果寶寶超過1歲還沒長出乳牙,就應該引起重視了,應該及時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常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是妨礙寶寶生長髮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儘管每個家庭都非常重視寶寶的營養攝入,但很多新手寶媽可能由於經驗不足,在輔食的添加上出現了營養失衡的情況,比如過度依賴米糊和牛奶、輔食添加不規律等。

二、部分疾病

佝僂病是造成長牙晚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寶寶受到的日曬時間太短。

有的家長夏天怕孩子熱,冬天怕孩子冷,很少讓寶寶離開家門參與戶外活動。但缺少了陽光的照射,就難以通過紫外線促使寶寶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而維生素D會影響到鈣等常量元素以及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從而影響到牙齒髮育。

三、牙齦受傷

如果寶寶在長牙之前,牙齦受到過外力的撞擊或擠壓造成外傷,可能會影響到乳牙的生長,以及換牙的速度。

寶寶的乳牙無論是否長出,其實都已經埋藏在了牙齦之內,長出來只是時間問題。如果寶寶長牙晚,千萬不要盲目地為他補鈣,雖然缺鈣是影響寶寶牙齒髮育的原因之一,但大多數情況下,只要寶寶在1歲之內長出乳牙都是正常現象。如果通過寶寶的其他行為和發育特徵,認定寶寶出現了健康問題,不要盲目地主觀臆測,一定要遵醫囑進行專業的檢查。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誠言呈語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三個孩子的寶媽根據我的三個孩子的長牙問題長到幾歲給你分享一下

我是有兩個丫頭一個兒子,大丫頭是八個月就開始長牙,那時候還小剛結完婚,公公婆婆給帶的多,大概她說三歲左右長全的。到了我兒子也是八個月開始長牙,當時長的特別晚,我著急,其他小朋友六個月就開始長了,為什麼我兒子八個月還沒有長牙,當時因為他不長牙,還蠻有壓力的。到了老三就不會感到帶娃吃力了,可能娃多了帶出經驗來了吧,老三現在剛八個月,可能她最小,也就是最後一個了,跟老公我們倆最她特別上心,我們倆的心態還不錯,都喜歡女孩子,所以從她出生到現在,一點一滴的微妙變化我們都觀察的非常仔細,六個月開始長牙,大概到三歲左右就長全了。建議長牙期間,少給寶貝吃糖,換牙之前寶貝就不會有壞牙,蟲牙,牙齒長全,一定要愛惜自己的牙齒,保護好生命賦予我們寶貝,三歲左右牙齒就會長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對你有幫助。



百麗家_


前幾天去參加一個週歲內寶寶的親子活動,發現這個階段的媽媽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就是“寶寶什麼時候長牙”。同樣月齡的寶寶有的已經長牙,有的還沒長牙,當然跟人家一比,自己寶寶還沒長牙媽媽們也是很著急。


小孩子一般多大開始長牙,長牙到幾歲呢?

一般寶寶出牙的時間因人而異,出牙早的寶寶第一顆牙可能在3個月就開始長牙了,晚的寶寶可能到一歲才出牙,大部分寶寶的第一顆牙是在4-10個左右開始萌牙。

寶寶這個階段長的牙齒叫做 乳牙,牙胚在胎兒期就已經生成,寶寶出生後根據寶寶的體質、營養、性別等因素會陸續萌出,在寶寶2-3歲時全部長齊,等到寶寶5-6歲時開始換牙,乳牙換為恆牙。

一般認為1歲以內長出第一顆牙都屬於正常,但如果寶寶1歲以後還沒有長牙,就需要找專業醫生檢查了。

另外,寶寶出牙的順序和時間有一定的規律,一般左右同名牙對稱萌出,同一位置的下牙萌出會早於上牙。

寶寶出牙的順序大概是這樣的:

4-9個月:下齒2顆中切牙(正門牙),跟著上齒長出2顆中切牙(正門牙);

6-12個月:上齒長出2顆側切牙(外面門牙),然後下齒長2顆側切牙(外側門牙);

12-18個月:先後在上下齒長出第一乳磨牙;

16-24個月:先後在上下齒長出單尖牙(犬牙);

20-30個月:長出上、下齒各2顆第二乳磨牙,直到20顆乳牙全部長齊。


寶寶出牙期間有哪些“特殊表現”呢?

不同的寶寶出牙時的表現也可能不同,不過 常見的表現有:如食慾不振,口水增多,吃手、咬東西,咬乳頭或奶嘴,煩躁哭鬧,輕微發燒(一般不超過38.5℃),大小便增多,總拉扯出牙一側的耳朵等。

如果家長觀察到正處於出牙期的寶寶有這些表現,可以再看下寶寶的嘴巴里面,主要是觀察牙齦:看有無紅腫的表現,甚至有些已經可以看到“已萌出的一點小白白”,那就是寶寶的乳牙啦!

單純的上面這些表現都是正常的“出牙期輕度反應”,家長們不必要擔心;但若是這些反應持續很久或加重,亦或是出現了其他令家長擔心的情況時,就要去找醫生檢查。


寶寶出牙期間,家長要注意些什麼?

1. 出牙期間注意幫助寶寶緩解“出牙痛”

比如用洗乾淨的手指按摩寶寶的牙齦,也可以使用磨牙棒、咬膠玩具等輔助工具幫寶寶緩解不適;6個月以上或已添加輔食的寶寶還可以吃磨牙餅乾等。

2. 出牙期間要注意口腔衛生

寶寶開始出牙,就要開始注意口腔衛生了,如可以每天早晚用棉籤沾點溫水幫寶寶清洗一下牙床,或者寶寶吃奶後再給寶寶喝點溫開水,這樣是可以保護乳牙,預防齲齒的。

另外,就是這個階段寶寶可能“逮什麼咬什麼”,衣服、玩具或是大人的食物等,那家長就要注意避免寶寶去咬那些很硬的東西,也不可以用甜食哄寶寶吃,可以給寶寶買磨牙棒或磨牙餅乾,但是需要注意磨牙玩具要經常消毒。

3. 出牙期間做好口腔周圍皮膚的護理

寶寶出牙時流的口水會比較多,媽媽們要及時幫助寶寶擦乾淨流出來的口水,還用經常用溫水給寶寶清洗嘴巴周圍,避免唾長時間刺激刺的紅腫破皮,清洗後可以塗抹點寶寶潤膚霜。

最好能給寶寶帶個圍嘴,一來避免口水流到衣服上弄髒衣服總得換,二來也可以避免過多的口水流到脖子上,引起皮膚潰爛。

4. 出牙期間注意保證寶寶營養

寶寶出牙期間,媽媽要注意保證寶寶營養要均衡,適當給寶寶多添加些含鈣豐富的輔食,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注意補鈣,多吃些含鈣豐富的食物。

以上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到您。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多平臺母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歡迎關注。


京媽說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寶寶在六個月左右時會長出第一顆牙,最開始一般是下面的兩顆門牙,緊接著會長出上面的兩顆門牙,然後在八到十二個月時,長出上面的兩顆外門牙,接下來是下面的兩顆外門牙,過了一週歲後,會先後在上下各長出第一乳磨牙,一歲半左右,會先後在上下各長出第一顆犬牙,過了兩週歲,會先後在上下部位長出兩顆第二乳磨牙。

這個時候,寶寶第一階段的二十顆乳牙已經全部長齊。

很多人都說小孩的乳牙好壞沒有關係,反正都是要換牙的,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乳牙的好壞絕對影響著恆牙的萌出順序及整齊度,所以對乳牙的健康狀況和乳牙的保護也絕對不能鬆懈。

乳牙一共有20顆,長出的時間不是固定的有些孩子比較早,有些則比較晚,我見過最早的小孩三個多月就長牙了,有些寶寶卻八個月才長第一顆牙齒,乳牙的早晚和父母的遺傳有關係,也和後天媽媽的餵養有關係,但是乳牙的早晚對以後的恆牙沒有太大的影響。



可可媽育兒Coco


寶寶出牙是不固定的,早的2月就出,有晚的1歲才出。下面說下出牙一般情況:

1、中切牙:下頜6個月;上頜7個半月。

2、側切牙:下頜7個月;上頜9個月。

3、第一乳磨牙:下頜12個月;上頜14個月。

4、犬牙:下頜16個月;上頜18個月。

5、第二乳磨牙:下頜20個月;上頜2歲。


有的孩子會有個別牙齒的萌出順序顛倒,但最終並不影響牙齒的排列,無需處理。但是如果一歲以後還不出牙就考慮缺鈣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出牙,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寶寶出牙的時候會伴有脾氣暴躁、愛啃咬東西、流口水、牙齦紅腫、發燒等症狀,這個時候寶媽注意觀察,如果症狀明顯,牙出不來,就要去看牙醫了,有的時候還要開一刀牙才可以出來。

嬰兒出生後1年內,萌出第一顆乳牙,均屬正常範圍。如果超過1週歲,甚至1歲半後仍未見第一顆乳牙萌出,超過3週歲乳牙尚未全部萌出為乳牙遲萌。所以一般只要寶寶吃的好睡得好,寶媽基本不用擔心,保證寶寶飲食營養正常攝入就可以。


騎夢飛翔


一般來說,小寶寶在四個月到十個月的時候開始長出第一顆乳牙,到兩歲半的時候基本上20顆乳牙已經全部長齊了。寶寶長牙一般都是按照固定的順序,但也有特殊的情況,有的寶寶會出現順序錯誤或者缺齒,需要引起家長注意。



第一,怎樣判斷寶寶要長牙了。

寶寶在長牙的時候對寶寶來說是非常難受的,可能會出現異常狀況的主要的症狀,包括以下幾種:

1、牙齒從牙床鑽出,寶寶感覺非常的疼痛和不舒服;

2、當牙齒的尖端靠近或露出牙床不舒服的症狀會越發嚴重,此時寶寶變得異常暴躁,尤其是出牙前兩天非常明顯。


我家寶寶出牙時就異常煩躁,總拿小牙齦咬人,哺乳期時尤其如此,家長可以把牙膠放入冰箱一會兒,再拿給寶寶咬,可以緩解寶寶牙齒腫脹疼痛。

3、有的寶寶出牙甚至會有發燒的症狀,通常以低燒為主,一般三天左右會痊癒。這種情況通常不需要特殊處理,只要讓寶寶多喝水,物理降溫即可,通常也沒有必要服用退燒藥物。

如果寶寶發燒溫度較高,精神狀態不好,或者有其他症狀,如咳嗽,流鼻涕的懷疑是其他原因引起,建議及時到醫院請醫生診斷。

第二,寶寶長牙的順序。

1、寶寶通常在4到10個月的時候長出第一顆牙。多數會在4到7個月長出兩顆下門牙,8到12個月對應長出上面兩顆門牙。

2、9到13個月長出上側兩顆切牙,10到16個月,長出下側兩顆切牙。

3、13到19個月,長出上面兩顆第一磨牙,14到18個月,長出下面兩顆第一磨牙。


4、16到22個月長出上面兩顆尖牙,下面兩顆尖牙通常在17到23個月長出。

5、23到31個月,長出下面第二磨牙兩顆,25到33個月長出上面第二磨牙兩顆。

第三,長牙順序錯誤。

家長可能會發現,寶寶牙齒萌出順序有些出入,通常沒有什麼問題,牙齒只要在規定的時間萌出即可,早一些晚一些或者相差一兩個月都是正常的。

家長可以檢查寶寶牙齦看牙槽骨是否豐滿,有無先天性缺齒現象,如果沒有牙胚發育略晚也沒太大問題。如果不放心,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牙胚發育情況。通常先天性缺齒很大程度上與遺傳有關,家長有缺齒現象,建議可以帶孩子進一步檢查。

第四,寶寶牙齒護理。

雖說寶寶大了以後乳牙會脫落長出恆牙,但是乳牙的健康狀況不容忽視,如果乳牙存在問題,會對恆牙產生影響。所以家長應該為寶寶做好牙齒護理工作。

1、寶寶的輔食中,糖分要合理控制,儘量不要吃糖果。

2、經常漱口,幫助寶寶做好口腔清潔。

3、糾正寶寶吃手的不良習慣。

4、儘量減少寶寶奶睡。

牙齒如果出現問題,會影響寶寶正常飲食,對消化系統也不利,如果發現寶寶牙齒問題一定要及早解決。

我是一凡媽媽,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和關注,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一凡媽媽的百寶箱


寶寶長牙這個應人而異,一般在出生後4-7個月開始,大部分是在六個月開始長出的。有少部分是在三個月就開始萌牙。大多數寶寶4-6個月第一對新牙萌出(下面的中切牙),最晚一般是在8個月,在第7個月萌出第二對(上面的中切牙)乳牙,最晚不超過9個月,第8、9個月第三對...”一直到兩歲半左右才會長齊乳牙的,一共20顆乳牙。孩子在長牙的時候,會有流口水,牙齦覺得癢,孩子這個時候,喜歡啃東西,咬東西,可以買點磨牙棒這些給寶寶緩解這下。家長可以看看,孩子下頜門牙的位置,牙齦是否有點發白,是的話,摸一下是否是硬硬的,是的話,考慮要長牙了。孩子一開始長牙的時候,家長就要開始給孩子進行刷牙了。

如果寶寶超過一歲半還沒有出牙,三歲前沒有把所有的乳牙萌出,就屬於異常情況,這就是乳牙遲萌,可能是某種牙齒疾病導致的,也可能跟內分泌有關,這個就要到專科醫院進行系統檢查,以免耽誤寶寶的正常發育。





雙皮奶媽


這個答案因人而異。乳牙共20顆,一般6個月開始萌出,2.5-3歲長齊。


如果六個月還沒長可能是缺鈣的表現,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

添加輔食後,要注意口腔的護理。讓寶寶學會簡單刷牙,儘快戒掉夜奶。平時吃甜食要適量,預防乳牙齲齒。


熙寶爸媽育兒通


關於“小孩一般長牙長到幾歲”的疑問,我給提問的家長做一個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一般情況下,當孩子的年齡到達12歲左右,在此之前的所有乳牙基本都會被新長出的恆牙逐步替換。規律一般是先下頜再上頜,先中間後旁邊,但其中例外的是第一磨牙最先萌出、尖牙與其後面的一顆第一雙尖牙長出的次序是顛倒的、上頜側切牙可能比下頜側切牙先萌出。另外左右同名牙也會同時萌出,且乳牙和恆牙一樣,都是女孩萌出較男孩萌出早。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六齡齒”問題,因其是在6歲左右就萌出於口腔內的第一顆恆磨牙,故被稱為“六齡齒”,它萌出的時間與開始換牙的時間相近,因此很多家長容易把六齡齒誤認為是乳牙,其實不是的。它的表面形態有其獨有的特異性,窩溝較深,且在剛萌出時,鈣化程度低,容易發生齲壞。因此需要重點護理和關注來預防六齡齒的窩溝齲,建議採用有效的辦法,即做窩溝封閉。這種填平牙齒窩溝的方法,能夠使其不容易堆積食物殘渣和細菌等等,進而預防窩溝發生齲齒,同時也可採用“在光滑面下進行局部塗氟”的方法,更為重要的是要給小孩提供一個健康的飲食和口腔衛生習慣指導。

最後乳牙的留存時間雖然較為短暫,但是功能卻是不可替代的,不僅有助於孩子進食咀嚼、引導恆牙及頜骨的發育,還會影響到孩子後續面部美觀和發音功能。因此家長也需要讓其受到同恆牙一樣的重視度和清潔意識。


兒科醫生梁豔芳


嬰兒期的乳牙共有20顆,出牙有先後順序,一般情況先出的是下顎的2兩顆中切牙或是上鄂的2顆中切牙。每個寶寶出第一顆牙的情況不完全是一樣的,有的早的4個月就開始出牙了,遲點的的10~12個月,平均在5~6個月出牙。到2歲半左右時,20顆牙出齊。

嬰兒期的牙齒很多家長意識不到要保持清潔,還有的家長過度保持嬰兒牙齒清潔,甚至用布或毛巾給嬰兒洗口腔,這種做法不提倡,由於嬰兒口腔黏膜比較嬌嫩,易破損引起感染。正確做法是兩餐餵奶之間,喂幾口溫開水即可。

嬰兒期萌牙出牙症狀:會出現流口水,愛啃咬手指或者物品,牙齦紅腫,情緒不穩定(易鬧,睡眠不安穩),厭奶。

家長除了安撫孩子情緒外,還要補充維生素A、D、C礦物質保證牙齒生長髮育所需營養。也可以給寶寶磨牙棒緩解出牙不適。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